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第119节

  二人掠过窄路,下面不远处又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听着年纪已经不轻,语气却如孩童般满是好奇。

  “哎呦呦!这一路跌下去,怕不是要摔得连爹妈都认不出了?”

  顾平安朗声笑道:“老顽童,赶快过来,小心些,别下去跟他作伴了!”

第174章 冤家重逢

  “顾小子,我就知道你也要来!”

  老顽童在窄道另一头探出脑袋,笑嘻嘻眨了眨眼。

  “方才那人是被你打下山谷的?是谁这么倒楣?”

  他边说边从险道过来,还装模作样地拍了拍心口,仿佛被吓到一般。

  “倒霉?”

  顾平安挑眉一笑,开玩笑道。

  “这人可是你老顽童这辈子最大的仇人,你不谢我便罢了,怎么反倒心疼起他来了?”

  “大仇人?我有什么仇人?”

  周伯通听得一愣,笑意收敛,面露几分茫然。

  “你说黄老邪?不对不对,我上次用尿淋他,已报过仇了,应当不算...难道是老毒物?”

  还不等顾平安回话,他又连连摇头推翻自己判断。

  “也不对,老毒物虽然放毒蛇咬我,可我最后还是活得好好的,还是老叫花跟他的仇比较大。”

  他心思单纯,自顾自喋喋不休,半天也没想出有什么大仇人。

  三人同行再向上登,老顽童最耐不住好奇,一路追问不停。

  顾平安偏不告诉他实情,只说他早晚会有机会知晓。

  行经群仙桥,山势愈发陡峭,再攀过老君犁沟,便见一处石台,眼前豁然开朗。

  石台三面临壑悬空,下视深渊万丈,四围旷渺,烟岚云岫,恍然若仙境。

  老顽童半天问不出个结果,也不纠缠,脚步加快几分,跃上石台。

  “顾小子,念慈丫头,咱们方才过的是老君犁沟,你们可知这石台是何处?”

  二人皆是头一次上华山,齐齐摇头,等他介绍。

  老顽童记仇,嘿嘿一笑,昂头得意道:“我偏不告诉你!”

  “不说便不说,麻烦你让一让!”

  顾平安也不哄着,轻飘飘甩下一句,牵起穆念慈,绕过他去看远处西峰水帘瀑布。

  老顽童憋了片刻,也觉无趣,又讪讪凑过来介绍。

  “上次华山论剑,我师兄曾讲过,此处名唤‘聚仙台’,相传是当年黄帝面见神仙之处...”

  顾平安有心逗他,并不理会,反而指向南侧绝壁。

  “念慈你看,这两株寂寞树生于绝壁,竟还能生得如此繁茂,当真奇妙。”

  他手指处,两棵树贴壁并生,高与台齐,根系深深扎入山岩,枝叶婆娑,已不知活了多少岁月。

  “两棵树并生,彼此作伴,便是百年千年,又怎么能算寂寞?依我看,该叫姻缘树、夫妻树才是。”

  穆念慈偷偷看了周伯通一眼,忍着笑意配合道。

  她是个恋爱脑,老顽童却最听不得什么情情爱爱,只好连求带哄地拖着二人到了石台西北角,向下一指。

  “你们瞧这三个石洞,传说曾是老君的住所,又叫‘王子求仙洞’。”

  他方才讨了个没趣,不敢再卖关子,将自己所知一股脑说来。

  “有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八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说得便是此处。”

  “这典故有意思。”

  穆念慈含笑听他说完,点头称赞。

  老顽童宛如得了嘉奖,劲头更足,一路向上,一路口中不停,真如导游一般。

  三人到了北峰顶,找了处平缓地方停下休息,待明日再上论剑台。

  顾平安带了酒囊肉干,砍下两根粗枝削了几个酒杯,邀周伯通饮酒。

  “喝酒不急,咱们先来比试比试。”

  当初在牛家村,周伯通曾与顾平安切磋过几招,不分上下,早盼着能与他痛痛快快交手一次,可惜始终没有机会。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闲暇,自然不愿轻易放过。

  “明日便是论剑,你慌什么?”

  顾平安只管倒酒,手腕一抖,将木杯朝他甩去。

  老顽童无奈去接,手指刚与杯沿相触,顿时一惊。

  接酒不洒,便是灵智上人之流也能轻易做到,可顾平安这一掷却大有门道。

  周伯通只觉杯中内蕴劲力不散,忽强忽弱,时有时无,饶是他自创空明拳意,一时也未能将其悉数卸去。

  木杯微晃,酒水略洒几滴。

  “好本事!有意思!”他一时见猎心喜,忍不住赞了一声。

  这一声赞罢,坡下忽然一女声传来。

  “伯通?!是你吗??”

  “糟了,怎么她也来了!”

  老顽童听见这似曾相识的声音,顿时骇然惊叫,酒杯一丢,转身便往山上逃窜。

  那声音主人自然是他当年欠下一笔糊涂债的瑛姑。

  原著中瑛姑刺杀一灯大师不成,后来不知为何被铁掌帮所擒,机缘巧合下听见裘千仞大笑声,方才认出他是害自己孩儿的罪魁祸首。

  后来华山论剑时现身,也是为追杀裘千仞而来。

  当初顾平安亲上铁掌峰取武穆遗书,以致黄蓉没被裘千仞重伤,虽然还是引着众人见到一灯大师,却并未引出瑛姑刺杀一事。

  他本没打算再管她和老顽童的事,却不知她为何还是来了华山。

  这对冤家终究有缘重逢,来都来了,他自然要帮上一把。

  “顾小子,你!”

  老顽童没奔出几步,却见顾平安倏然拦在身前,一时惊怒。

  顾平安佯装不知,茫然道:“这女子唤你‘伯通’,分明是亲密之人,你逃什么?”

  “说来话长,我一时解释不清,你快让开!”

  顾平安忍着笑闪身让开,只见他身形疾掠,绕过山岩,转眼消失不见。

  这上山下山只此一条路,他傻傻往上跑,用不了多久还得回来。

  过不多时,山下奔来一妇人,头发花白,额头满布皱纹,容色却显清丽,面颊如凝脂,一张脸以眼为界,上半老,下半少,竟似相差二十多岁年纪。

  “二位可曾见过一个...”

  瑛姑瞧见此处有人,打算停下脚步询问,话说一半却又怔住。

  二人已有二十余年不曾相见,她固然思念成狂,却也不知周伯通容貌变化如何,自然难以形容。

  顾平安也不急着问她为何会来,抬手向上一指。

  “多谢!”瑛姑大喜,急向上追去。

  她虽然性情古怪,可这人为她指明爱人方向,自然该道声谢。

  顾平安重新坐下,安心等着老顽童再逃下来,瑛姑武艺虽然不错,但想追上他,却也没这个本事。

第175章 始乱终弃

  两杯酒下肚,还未等到二人,又见一行五人上至此处。

  来的也不是外人,正是一灯大师和他渔、樵、耕、读四位徒弟。

  这下可好,华山论剑还未到日子,这冤家三人却是凑到了一起。

  天意弄人,今日仿佛注定是老顽童受难的日子,顾平安当场险些憋不住笑。

  “咦?”点苍渔隐瞧见顾平安二人,不由惊喜。“顾少侠,好久不见!”

  二人赶紧起身行礼:“见过一灯大师,四位师兄。”

  一灯大师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还礼。

  顾平安想起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穆念慈,赶紧介绍道。

  “这便是先前与大师提起过的念慈,如今已是我过了门的妻子,只可惜路途遥远,未敢惊动请大师亲来见证。”

  一灯大师瞧着穆念慈不住点头,笑容和蔼,神色甚是慈祥。

  “出家之人身无长物,这串佛珠随老衲日子不短,便赠予二位,也算是个祝福。”

  顾平安推辞不成,只好收下,渔、樵、耕、读四人又是一番贺喜。

  “大师此行远来华山,是为...”

  “老衲方外闲人,不敢再与天下英雄比肩争先?今日来此不为华山论剑,而是与当年一桩旧事有关。”

  一灯大师一番解释来意,顾平安这才想通三人为何齐聚于此。

  说三人倒也不对,算上已经丧命的裘千仞,应是四人。

  瑛姑始终未找到机会上山刺杀,便一直在铁掌山下黑沼隐居,多年来苦心研习奇门遁甲,九宫术数,想要闯上桃花岛,解救老顽童。

  眼见华山论剑之期将近,她却忽然将算筹竹片之物尽数丢弃,出沼北上,直奔华山而来。

  按照顾平安的猜想,应是她得知了老顽童离开桃花岛的消息。

  他被黄药师困在岛上十余年,全真七子尚不知晓,瑛姑却能打听出来,如今得知他离岛的消息,自然没什么希奇。

  至于远赴华山,想来是猜到老顽童好武成痴,必定要参加华山论剑,因而特意追来。

  一灯大师却是误以为瑛姑得知杀害自己孩儿的凶手是裘千仞,是以千里追杀,这才匆匆赶来,想要化解这场纠缠二十年的冤孽。

  “这...”

  顾平安轻咳一声,微微有些尴尬。

  “大师千里迢迢而来,只怕是要白跑一趟了。”

  “为何?”一灯大师不解,面露疑色。

  “我知道大师是想劝那位刘贵妃放下仇恨,顺便点化裘千仞,使其浪子回头...”

  顾平安不自觉摸了摸鼻子,尽量组织语言。

首节上一节119/1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