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126节

  但何雨柱却不敢做的太好,这玩意要是哪个大佬注意到他了,把他调到哪个犄角旮旯,那何雨柱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差不多做的能糊弄就行了,一个是态度,证明他去用心学了,也认真改了。

  再就是让那些玩意,留点挑毛病的空间。

  李干事听了何雨柱的马屁,却是相当舒服。

  这个不是一次两次如此,李干事也看到好几回了。

  何雨柱这个小同志,在工作组其他同志面前,都是相当讲规矩,相当讲礼貌。

  也就在他面前,好像从来不隐瞒情绪。

  轧钢厂扩产,先扩的就是工作组。

  等到五月份厂子宣布公私合营开始的时候,也该何雨柱改称呼的时候了。

  像是现在,已然内定了杨干事的厂长,暂时副处级,随着厂子的扩大,肯定还要升。

  而李干事,从办事员升为了干事,过几个月,就是轧钢厂的后勤主任了。

  就连何雨柱,等到下半年,也有一个办事员的级别在等着他。

  不过具体管理什么工作,还需要厂内部会议开会商量。

  不过按照李干事跟其他同志沟通,大概率是把厂子的招待餐交给何雨柱管理。

  这玩意就是明摆着的事情,除了何雨柱,其他人的手艺也拿不出手啊!

  其他大锅菜厨子,基本上都是何雨柱教出来的。

  这选择就是没得选择了!

  果不其然,这次送餐过去,虽然还是挑了两句毛病,但“哈拉少”也没少说。

  按照服务员的说法,那俩老毛子吃饭声音就是跟他家养的猪差不多,吃的干干净净,就差拿着盘子舔一舔了。

  按照何雨柱托三师兄问到的饮食习惯,就是老毛子口味重,喜肉喜油盐。

  当然爱酒是肯定的。

  这玩意,自从何雨柱得了真经以后,也就放飞了自我。

  总归就是瞎玩呗!

  虽然何雨柱各种嫌弃,但也不能否认,人家工作时间还是挺讲规矩的。

  比如午饭时间,他们就是跟着大家一起拿饭盒排队打饭,大家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这一点上,人家从来没有抱怨过。

  就是有时候,会让翻译过来要点细盐,这也从侧方面说明了那两货的确是口重。

  至于那两货一直念念不忘的,想着要吃列巴的意见。

  直接被何雨柱以不会,派人去学习,

  还有烤炉正在搭建中……

  这两理由给挡了回去。

  反正等到厂子扩建完毕,何雨柱的烤炉还没搭建成功。

  何雨柱这番做法,把李干事搞的不会了。

  你要说何雨柱没用心做吧?

  人家隔三差五的出个新菜,炸鸡排啥的,老毛子还满意的不得了。

  你要说他认真做了吧!

  他就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好像伺候保卫科跟工作组做大锅菜,比给老毛子烧小灶要光荣的多。

  像是食堂的大锅菜,何雨柱经常亲自下手。

  而老毛子那些,新菜式何雨柱会做一回,让徒弟在边上看。但第二回,何雨柱就是让徒弟来尝试了。

  按照何雨柱的说法就是,别管好坏,实在不行多放点盐就行。

  关键是人家老毛子还挺满意。

  直到轧钢厂的机器安装结束,老毛子技术员调到了别的厂子后。

  李干事拿着一份调令,才好像有点明白何雨柱的想法。

  那是友厂通过上级来的电报,意思就是要调那个专门给洋专家做饭的厨子。

  当时李干事一脸复杂的看向何雨柱问道:“柱子,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有今天?”

  何雨柱拿过调令一看,却是笑了起来。

  何雨柱对着外面的小学徒喊道:“大毛,大毛,你小子的机会来啦!

  这玩意,发调令调厨子过去,怎么滴也得给你涨工资吧?

  是吧?领导。”

  李干事懵逼的点点头,开口说道:“不光是涨工资,说不定还比你早一步以工代干。”

  何雨柱笑道:“这不就挺好,领导,您也知道我家情况,我还有个妹子要养呢!

  真要是让我过去,我都不知道怎么拒绝了。”

第184章 意外,很多意外

  何雨柱这段时间就是个混子,不敢表现的太优秀。

  总归底子已经是打好了,也就是靠在了李干事这边。

  这是何雨柱从来没想过的,但事情就是如此,一步一步就走到了这地步。

  就像是有吸铁石似的,前世原本不对付的两货,却是越处越舒服。

  何雨柱对这个事都感觉相当意外,好像他重生以后,回到了轧钢厂。每一回跟杨干事的接触,都是伴随着杨干事侵占他的利益,或者是他见证杨干事不好的地方。

  比如说那回杨干事让何雨柱跟学校老师对质。

  再比如说,今年以来,何雨柱去娄半城家下了几次厨,每一次客人都有杨干事。

  不管他们是为了工作还是私谊,总归是不太好的事罢了。

  关键这种事,每次都让何雨柱见到了。

  现在来说无所谓,但要是过两年,轧钢厂实行去娄半城化,那么何雨柱搞不好就是杨干事眼里的眼中钉了。

  但那种事肯定是躲不掉的,何雨柱除了不让自己太飘,也就只能提前投靠李干事了。

  何雨柱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了解这个时候的杨干事。

  上辈子他真正了解的杨干事,应该是风雨之中,对他送花生米送酒感谢的杨厂长。

  是大难之后,对他另眼相看的杨厂长。

  而对于现在这个杨干事,何雨柱可以说一点都不了解。

  反而李干事这货,却是什么心眼都放在明面上。

  现在的李干事,只要对他有用,没有什么外心,他就能把何雨柱当成自己人。

  一些小事,都是他替何雨柱挡着的。

  这就是挺好的一个领导。

  易中海在厂子公私合营前的摸排,竟然没评上高级,这是何雨柱没想到的。

  何雨柱没想到,是因为他没关心过厂里这几个货。

  其实易中海是心里早就有感觉了。

  自从年前的那次脱臼后,年后易中海再上班,也不知道是心理因素,还是真就失去了手感。

  总归是厂里安排下来的那些高等级工件,他做不了了。

  一次两次是意外,次数多了,也就有话传出来,说是易中海自从摔伤后,手感就没有了。

  等到厂子的技术科组建了起来,进行摸排的时候,易中海尝试了两次,挑战高精密度工件,可惜全部是失败告终。

  这让易中海心里拔凉拔凉的。

  厂子里一共出了三个六级钳工,十多个五级钳工,易中海都不是其中之一。

  更让他心里拔凉的是,刘海中混到了一个六级。

  当然,这些所谓的五级六级,都是厂里的技术等级划分。

  还需要参加市里的技术等级考核后,才有相匹配的待遇。

  但人家至少有机会,而易中海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

  易中海去年,还是跟一帮老师傅,在厂子里指点江山。

  而今年,他却成了一名四级工。

  关键问题是,易中海知道那些高精密工件的加工流程,他也自觉能做好。

  但精密度就是达不到技术科的要求。

  这玩意相当憋屈。

  像是贾东旭混到一个初级工,这个还是郭大撇子在里面放水了。

  在这个上面来说,也就难怪郭大撇子后来能成功。

  做人相当讲诚信。

  哪怕知道易中海不行了,但还是在测量的时候,技术科同志表示不合格。

  郭大撇子亲自测量,手稍微松了一下,给贾东旭画上了一个勾。

  技术科同志自然也明白,但对这种事,也是差不多就行了。

  因为初级钳工,考核允许的误差远远高于生产允许的误差。

  也就是说,初级工的活,贾东旭可以算合格。

  当然,易中海对贾东旭说的,就是这个勾,花了他两百万。

  贾东旭听到了,除了几句漂亮话,其他一点表示都没有。

  这让易中海心里,好像又被针扎了一下。

  倒是秦淮茹,从贾东旭那得知了这个事以后,私下里给罗巧云交了个底。

  按照秦淮茹的说法,只要贾家同意,肚子里这个不说,总归是以后她生的第二个男孩子可以跟易家姓。

  这在这个年头可不是小事,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关系到香火传承,关系到易中海夫妇死后的祭祀问题。

  也就是秦淮茹个人是同意了给易家两口子养老送终的事情,并且把易家传宗接代的事,都是应承了下来。

  如果贾家没有贾张氏,哪怕有贾东旭误伤易中海的疙瘩在那里,但这件事情也算只差最后一步了。

首节上一节126/9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