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后来看何雨柱跟秦淮茹牵扯不清,所以娄晓娥这上面也算是心凉了。
总归何雨柱虽然没证,但开车还是会的。
何雨柱看着边上小脸煞白的郭书苗,却是调侃道:“早让你用根绳子把自己绑在座位上,你不肯,这能怪谁?”
郭书苗虽然怕,却是不嘴怂,直接回怼道:“不绑还好,我怕绑了出点什么事跑都跑不了。”
关于安全带的上面,何雨柱虽然不清楚具体什么时候发明的,但现在应该是有了。
有些西方过来的车子上,有那玩意。
所以何雨柱并没想着发明。
但什么时候,要是再看到那玩意,弄一个拿来主义,何雨柱也是一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
之所以想起这个,是因为前面的老莫同志,实在是开得太慢了。
何雨柱也就上车时,稍微有点不习惯,等到熟悉了车子的性能,却是开得相当稳。
以至于郭书苗都惊讶了,对着何雨柱诧异的问道:“柱子哥,你以前学过开车?”
何雨柱瑟的笑道:“你柱子哥我也就孩子不会生,所以要娶你嫂子。
不然的话,哥连媳妇都不用娶。”
“鹅鹅鹅……”也不知道郭书苗想到了哪个笑点,却是笑得跟大鹅似的。
郭书苗笑了一会,又往何雨柱的肚子看看,结果又笑了起来。
这玩意,何雨柱脸都黑了。
何雨柱到了农场,把所有人都召集了起来。
然后拿着昨天外贸口的表扬信,给大家读了一遍。
重点就在于,老王几个研究电风扇的老师,问题解决,并且调去电风扇厂的决议。
何雨柱笑道:“……让我们为以上几人鼓掌!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也让他们自己赢得了新生。
同志们,这个不是就这一次,……”
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票,收藏,谢谢厚爱,谢谢支持。
第971章 睁着眼睛说瞎话
其实何雨柱是很不愿意让研究电风扇的这几个老师走的。
按照何雨柱的想法,只要一开始成功了,上面多多少少会给点支持。那么只要细研下去,何雨柱有把握让咱们这边的电风扇,五年八年后,就能在市场上成为引领潮流的产品。
但这玩意不以何雨柱的意志为转移,要何雨柱只是一个单纯的科研人,那他说不定会坚持。
但他其实还是投机的心理多一些。
这个上面已经出成绩了,有大佬盯上了这些产品。
如果何雨柱硬扛下去,那结果就很难说清了。
所以面对这种另一种方式的摘桃子,何雨柱也只能一脸高兴的接受。
把资料抽走,把研发人员调走,这不是摘桃子是什么?
但知足常乐,至少人家在明面上还承认这些东西是何雨柱领导下发明的。
何况人家已经给了奖励给何雨柱了。
所以很多东西,并不是表面上看着荣光,就一定是好事情。
何雨柱都可以确定,像是这几个老师调过去,绝大部分可能就是把这几个人养起来,不可能让他们再像这边一样,天天接受研究任务。
这也是集体企业的陋习,只要一个厂子成立时间一长,就会形成自己的小团体,从而排挤那些新进去的人才。
也别说别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轧钢厂技术科,被小雷经营的就是水泼不进。
他那一系的人,在里面完全是主导位置。
所以这两年,轧钢厂一点新发明的没有。
人性都是如此,能舒舒服服的每个月多少工资领着,谁愿意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是一点都没错。
“哥,萧同志要见你。”郭书苗迟疑的对着何雨柱说道。
何雨柱讲完话,给那些老师画了个大饼,大家都是兴高采烈的下去庆祝了。
何雨柱闻言愣了一下,这个时候才想起郭书苗说的萧同志,应该是谁。
也就是老路介绍过来那位。
何雨柱闻言皱着眉头,却是问道:“他有没有说什么事?”
“小白跟我说的,没说什么事。”郭书苗是稍微知道一点这个萧同志是大人物的。
但何雨柱自从把那位安排到农场,基本上就没去见过他。
一直就是郭书苗领着老路那边几个人,跟那边沟通。
这个上面来说,何雨柱是把自己排得很开,就是帮老路一个忙,没想着从某些大人物身上借力。
什么样的肩膀,挑什么担。
何雨柱要是想借力,大领导那里绝对比其他地方方便。
毕竟大领导是一心想要发展的。
但人家既然带话了,何雨柱要是不去见见,也是不太礼貌。
何雨柱起身往外走去,边走边嘀咕道:“安安心心的待着不好么?”
郭书苗跟在后面,看着何雨柱这番模样,差点笑出声来。
她是发现,何雨柱身上要是这种神情出来,那是说明他相当不待见一个人了。
何雨柱到了地方,小白同志把何雨柱领到了一间书房。
这玩意,也不知道这位老萧同志动用了多少公家汽车,却是搬了不少书进来。
老萧同志个子不高,胖墩墩的,圆圆脸满脸红光,上身圆头汗衫,下身一个大裤衩。
跟胡同里拿着把蒲扇找人下棋的老头差不多。
何雨柱哪怕在外面再不情愿,再吐槽,见面也得规规矩矩的给人家欠身敬礼,硬挤出一抹微笑说道:“萧领导,您好。”
“何场长,您好,坐,坐坐。”萧老头倒是挺客气,邀请何雨柱到边上坐了下来。
小白端上了茶水,何雨柱是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个干练的姑娘,没发现有什么地方白的。
老萧同志跟何雨柱不熟,所以也没跟何雨柱客套,开口就问到了重点。
老萧同志说道:“何场长,首先对您表示祝贺。
听说您领导研发的电风扇,在创外汇上面又获得了成功。”
这话要是熟人跟何雨柱说,何雨柱会当成恭贺。
但像是这种不认识的领导对着何雨柱说,何雨柱觉得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跟何雨柱炫耀,意思就是别看他们现在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是神通广大。
很多需要保密的细节,他们都是知道。
再一个,就是为着下面话语做铺垫了。
何雨柱脸上也没什么神色。
他今天就一个原则,能装糊涂就装糊涂,绝对不会在这个萧领导面前装什么人才。
何雨柱等到萧领导说完,这才笑道:“领导大概误会了,这个事您问老路应该清楚,这些东西并不是我提议才研发出来的。
而是港岛那边有这个需求,通知老路这边,然后老路同志安排我在这边进行的这些研发。
一切都是上面的安排,跟我没什么关系。”
何雨柱满嘴扯谎,有本事这个老萧同志直接找老路验证去。
何雨柱别的不懂,但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句话,却是知道的。
关键何雨柱也不知道这位大佬,到底找他是什么事,要只是问问研发的情况,何雨柱倒是可以跟他说个一二三来。
或者萧老头要是对基础工业感兴趣,何雨柱还可以跟对方探讨一下材料学以及基础工业更新迭代的重要性。
何雨柱虽然不懂那些具体内容,但却是听过不少江湖传说。
比如说前世咱们连笔芯都造不出来那种,还有那甲板什么的。
虽然后来有些证明是谣言,但也说明材料学上,在改开后,咱们一开始的确是落后的。
还有基础工业的更新迭代,其实这个上面,咱们这个时候,也不是没有基础。
像是数控这块,在好几年前,咱们就出过成绩,何雨柱在报纸上都看到过。
但后来也不知道精度难以控制,还是别的原因,这几年就听不到声音了。
何雨柱虽然那个也不懂,却是知道未来潮流就是数控机床。
但很明显,这位老萧同志想跟何雨柱说的并不是那些。
老萧同志被何雨柱堵的不轻,他知道何雨柱在胡扯,却是没法揭露他。
只能暗戳戳的表示,如果何雨柱舍不得那些老师离开,他可以帮忙想想办法。
第972章 私心人人都有
何雨柱摆摆手笑道:“咱们这边能做的理论研究,按照那些老师们说的,其实已经做到了极限。
要是想着把一些理论上的猜想变为现实,那光做实验的开销就不是小数字。
按照某个老师给我打的报告,他要做一种材料的温度与韧性的关系测试,需要五十多万的经费。
这个,您就是把我跟农场打包卖了,也是凑不起来。
所以那些老师在我这边,其实也是大材小用,反而是浪费人才。
让他们去他们该去的地方,他们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
从何雨柱这些话,也该知道,这人是油嘴滑舌,没有一句真话。
问何雨柱要五十万科研经费的事情的确有,但那个老师被何雨柱喷得他妈妈都不认识。
何雨柱搞到现在的科研,都是从各个地方捡破烂居多。
像是绝大部分材料,都是从各个厂子的废品区寻找回来的。
花钱的地方不是没有,像是做样品,还有一些电机方面的需求,必须要买新的,那何雨柱就会通过外贸口跟别的厂子挂账采购。
这也是何雨柱明知道电风扇研发的还是很粗糙,却还是要当做成果交上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