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第152节

  这些坐着飞机火车,或者开车赶来的,大多属于最下游的那部分。

  伯尼跟西奥多的车就在隔壁车道,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伯尼发出感慨:

  “我怀疑全国的人都跑到D.C来了。”

  两人花了一个半小时,才返回乔治敦。

  这比平时用时要多出一倍,跟凌晨时更是比都没法比。

  他们把车停好,钻进一家烤肉餐厅吃晚餐。

  烤肉餐厅里闹哄哄的,已经有不少客人了。

  基本每桌都在讨论把人送上天的新闻。

  他们从各自从业的角度,对此事进行分析,并对政府部门的应对加以预测,对行业影响加以推演。

  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听起来比白宫幕僚还要可信。

  伯尼特意选了个角落的位置,才坐下没多久,就有熟人过来打招呼,并神神秘秘地询问“内部消息”。

  他们是FBI探员,在外人眼中,他们浑身都是“内部消息”。

  但实际上他俩这一整天什么都没干。

  况且就算他们知道“内部消息”,也不可能随便拿出来乱说。

  西奥多好奇地看着伯尼一一应对着。

  他实在不知道伯尼是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么多人的。

  他们明明只是多来这家餐厅吃过几次饭而已!

  最后伯尼实在受不了了,喊老板帮忙把餐食打包,跟西奥多落荒而逃。

  返回公寓的路上,他们遇见了住在同一栋公寓的邻居。

  邻居刚去便利店采购回来,一手提着一个大大的袋子。一个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罐头,另一个里面装满了日用品。

  伯尼上前帮忙。

  邻居道谢之余,煞有介事地劝说两人也去采购。

  他告诉两人,艾美莉卡已经输掉了冷战,苏联人很快就要往D.C丢核弹了。

  邻居信誓旦旦地表示,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大量囤积物资了,他俩未来一定会感激自己的。

  西奥多跟伯尼面面相觑。

  伯尼把邻居送到公寓,又跟西奥多去了趟便利店。

  便利店里人满为患,货架也被清空大半,收银台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就像邻居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买了一大堆东西,他们神情严肃,满脸忧虑,一边排队一边低声交谈着。

  伯尼站在便利店门外问西奥多:

  “苏联要打过来了?”

  西奥多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提了提手上的餐食,提醒他再不回家吃饭,烤肋排就要凉透了。

  乔治敦的住户多为精英人士,联邦雇员,大学教授,媒体从业者等等,他们能接触到最新的信息,表现相对比较克制。

  在更偏远的城镇乃至农村,有些地方已经发生了哄抢。

  翌日。

  众议院太空委员会召开听证会,质询NASA局长。

  这场听证会本来应该在昨天召开的。

  但昨天议员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追责问责只能放在今天。

  NASA局长大义凛然地表示,他们航空航天局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苏联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间谍的存在。

  间谍窃取了他们的先进技术。

  遭到问责的不光是NASA,司法部也没能逃脱。

  国会认为苏联成功是因为艾美莉卡存在间谍。

  罗伯特在国会接受质询。

  他信誓旦旦地保证,苏联能够成功,单纯只是技术上的超越,跟什么间谍毫不相干。

  他表示,一切都在FBI的控制之中。

  即便再不愿意,罗伯特也得捏着鼻子为FBI背书。

  杰克总统任命他为司法部长,并非没有人反对。

  事实上质疑声从来就没停止过。

  在这种场合下,他跟FBI,跟胡佛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把胡佛卖了,他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罗伯特一边舌战群雄,一边在心里对着胡佛疯狂输出。

  结束听证会后,罗伯特拿着预算申请去预算委员会申请增加预算。

  在这里他遇见了同样来申请预算的NASA局长。

  两人点头致意,微笑握手,又去与刚刚赶到的国防部长寒暄。

  这一天,预算委员会格外的忙碌。

  同样忙碌的还有副总统里昂。

  里昂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原本在国际局势的压力之下,以及他跟其他多方劝说之下,双方已经摒弃分歧,展开了合作。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双方关系就恶化到这种地步了?

  里昂通过托尔森约了胡佛见面。

  FBI现在的表现让他对另一件机密行动感到格外担忧。

  他必须确认胡佛的态度,以便随时调整机密行动的进展。

  如果胡佛始终保持现在这种拒绝与白宫合作的态度,机密行动恐怕只能暂缓。

  里昂很不愿意事情发展到那一步。

  因为那不仅意味着这场自将军总统时代就在筹备策划,耗时三年打造的机密行动可能将要无限期推迟,乃至于搁浅,期间耗费的无数财力物力跟人力都会被白白浪费。

  更意味着胡佛跟白宫已经正式撕破脸。

  那将是一场比苏联打过来还要恐怖的政治风暴。

  里昂甚至感到庆幸,庆幸于苏联这个时候把人送上天,并且还成功了。

  这则消息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让他们没能注意到可能到来的风暴。

  怀揣着这份复杂的心情,里昂与胡佛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密谈。

  密谈结束后,里昂松了口气。

  至少胡佛没有疯。

  机密行动还能继续。

  合作还能继续。

  风暴只是他杞人忧天。

  同时里昂也在心中暗暗警醒。

  他不认为换成自己是杰克,能做的比杰克更好。

  他现在跟胡佛关系良好,但等他入主白宫那一天呢?

  他们的关系还能一如既往地良好下去吗?

  司法部大楼,负一层办公室。

  上层的风暴并没有吹到这里。

  苏联的风也同样被隔绝在外。

  继西奥多跟伯尼之后,比利霍克也成为了被遗忘人群中的一员。

  罗森主管丝毫没有派他们去参与秘密行动的意思。

  西奥多连同他的小组被彻底隔绝在整个事件之外。

  西奥多在提出可以帮忙评估人员资料被拒后,就返回办公室继续为文章做准备了。

  伯尼在回顾河滨酒店的案子。

  昨晚看过一群人哄抢物资后,他对战争的焦虑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比利霍克则看了一天的案卷。

  昨晚他没去图书馆。那个时间点,再加上D.C的路况,等他到时图书馆早关门了。

  他回到公寓后,向几个同期的同事打听了一下。

  没人听说过惯用手法跟识别标志。

  他认识的最资深的一位前警探也对罪犯个性侧写这个词组感到陌生,表示是第一次听说。

  比利霍克终于确认,西奥多不是在开玩笑。

  他真的自创了一套调查方法!

  今天早上,西奥多把厄尔一家灭门案的结案报告拿给了比利霍克。

  他问过比利霍克,其在实习期间有参与过案件调查。

  西奥多更希望他一次都没参与过,最好是白纸一张。

  上午时,电话诈骗案跟河滨酒店511房间妓女被杀案的结案报告也被送了过来。

  比利霍克就又多了两份参考案例。

  三份报告全部看完,比利霍克依旧无法理解。

  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西奥多侦办案件时很节约时间跟精力。

  这三起案件的调查几乎都是直接奔着最终答案去的。

  就好像西奥多从一开始就知道谁是凶手一样,所有的调查都只是为了证明凶手的确是凶手。

  这与他实习期间参与过的案件调查截然不同。

  西奥多又把自己记录的案件笔记拿给他看。

  比利霍克跟伯尼不一样。

  伯尼完整参与过这这些案件的调查,比利霍克却只是看了结案报告。

首节上一节152/1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