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徒孙,接下来的事情你自己搞定,我去瞧瞧能不能找祖师爷打打秋风,咱可不能白来一招!”
很显然,张三丰是要去真武荡魔大帝的道场啊,毕竟如今他都人仙了,后续的成长,也得找他的长辈不是。
真武荡魔大帝拜了那么多年,老张倒是也不生分。
宋青书在西湖边上,只能流下羡慕口水。
且不管这世界的真武荡魔大帝与张三丰是什么关系,反正要带着会哭的孩子去,上去就给他邦邦邦磕几个,多少不得蹭点好玩意。
不过他也明白,在这个神佛显圣的世界,他能安然无恙荡到现在,天上那位祖师爷应该没有袖手旁观,加上诛邪剑和荡魔刀也被升级了一番,便收拾心情,带着众人回了他那三味书屋。
赵祯这次喜笑颜开,亲自到门口迎接,一旁的八贤王气势却没有来勤王救驾时候那么足。
毕竟一个软弱的皇帝侄子,他这个做王叔的强势高调一点不要紧。
现在皇帝侄子明显有了依仗强势了,他这个做王叔的可就得低调三分,调整心态了。
赵祯对宋青书一脸钦佩,拱手行了一礼,赞叹道。
“国师神威,震慑寰宇啊。
这次朕也安心了,江南之地,比那汴梁还要安全的多啊!”
宋青书笑了,这仁宗虽然软弱,但却不傻,至少在八贤王劝他跳反的时候,能够坚定立场,已经比历史上那个背刺范仲淹的大宋官家强多了。
毕竟,家族遗传,他爹背刺寇准就很溜。
“官家多虑了,放心住下吧,有我在,保证你这儿子白白胖胖生下来,能养活!”
这次先后交战,也给了他不少启发,宋青书也准备趁机闭关修整一番。
听到最关心的儿子问题解决,赵祯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小胖子。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对了,刚才那位武当张三丰张真人,朕有意敕封他为大宋护国真君,不知妥否?!”
什么大僧纲,赵祯是不准备敕封了,那玩意自从唐玄奘之后,整个大唐就没有再敕封过了。
一个唐玄奘留下的佛门资源,就将武则天推上位,搞了一个弥勒转世,他要是再敕封一个,佛门强势崛起,是不是还得来个无声老母,白莲佛母转世的女主上位?
宋青书闻言一愣,以往都是敕封他为一国国师的,这还是第一次有皇帝如此识趣,要敕封张三丰的。
当即心念与老张沟通了一番,问了下他的意见。
本以为会石沉大海,没想到很快便得到老张的答复,感觉情绪似乎还挺不耐烦的。
“随便~好好传播真武荡魔大帝信仰,你太师父我才能哄祖师开心!
祖师开心,就会赐下神功法宝灵药精粹,那老道才是真开心!”
宋青书闻言一愣,他突然有种错觉,太师父不太顺利的语气,祖师爷似乎有点抠啊!
难道武当派抠门,也是一种习俗?!
不过这事情也就心里想想,嘴上肯定是不敢说的。
宋青书回头便对赵祯说道。
“太师父不慕虚名,我们不是异族修行,武当更是秉承真武荡魔之道,万般诸法,伟力归于自身。
所以官家真有心的话,还是多多弘扬武当真武荡魔大帝的道统威名吧!”
赵祯闻言笑得更开心了,有时候就是这样,别人越稀罕他反倒有些疑心,别人越是不在乎,他送的是越发起劲。
“要封的,要封的,这样吧,我见那后世不孝子孙居然还大兴花石纲,不如朕以工代赈,大兴武当道统仙宫建设,尊九天真武荡魔大帝为我大宋护国神,奉三丰真人为我大宋护国真君!
凡社稷祭祀,皇帝都必须亲自率文武百官,拈香朝奉,以五牢之礼以显虔诚!”
甚至,赵祯心里有个想法,如今泰山封禅因为他亲爹不香了,日后这德政或许便以武当五牢之礼来定个标准吧!
宋青书一愣,没想到后世朱棣干的事情,赵祯居然想干。
官家,你的路走宽了啊!
难以想象,大明风格的红砖金瓦,全部变成大宋风格,武当又会是一种什么景象。
这种事情他自然不会拒绝,何况赵祯说了是以工代赈。
这大宋的八十万禁军说不得还能趁机消肿一波呢。
这事情很快便提上日程了,杭州府西湖上的大战,以各种渠道传向了四面八方。
赵祯身边有如此强者保护,本来因为皇帝缺位而躁动不安的东京汴梁,比如濮王之流,一下子就全部安静下来。
按照赵祯的吩咐,政事堂的事情都交给曹皇后代管,但是枢密院统筹三衙的指挥权,转移到杭州行辕。
三味书屋背后的大片土地被盛征收上来,给赵祯扩建了一个容纳半个西湖的大行宫。
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是心里赵祯对这个便宜姨丈人还是很满意的。
十个月后,盛淑兰临盆,果然生了一个健康的龙子。
这一下,大宋朝野哗然,这国师和官家玩的都是真的,不是虚晃一枪!
小青的庙宇香火也更加旺盛了,不少得知赵祯是因为吃了她赐下的龙药,都不远万里前来求药。
但是濮王一系,父子两代给皇帝做养子,距离皇帝之位只差一步,又岂能甘心。
于是,便勾结夏辽,以长江以北的山河为许,里通外合,邀请他们饮马长江!
第984章 边患西夏叛盟辽国叩边
仁宗得子,北虏叩关!
消息传到杭州府,赵祯震惊惶恐,好像一下子又被打回了那个又懦又弱的原形。
好在,这一次没有投降派在耳边嚼舌根子,枢密院使正是包青天系列中的那位庞太师!
虽然此人与包拯不对付,但在对外作战方面,还算强硬,对仁宗皇帝的建议只有一个字,打!
看着刚刚满月的太子,赵祯心里很担忧,虽然他生性懦弱,但做了几十年的皇帝,基本权谋眼光还是有的。
虽然他的脑子没有跟上节奏,但是他的政治嗅觉告诉他,这里面有阴谋。
有人见不得他有儿子,见不得大宋有后!
这个敌人,西夏和辽国恐怕只是表象。
留园,赵祯新办公住所的名字,距离宋青书三味书屋只有一墙之隔。
因为不放心,盛淑兰的饮食起居全部都交给盛明兰和赵盼儿负责,许仙也跟着混了一个御前四品听用医生的新岗位。
这也让许娇容和李公甫夫妻俩喜极而泣,只感叹许家祖坟冒青烟。
实际上,则是小白的一句话,她要报恩,自然要保许仙一生荣华。
其实如今许仙的医术,在花灵的课后笔记指导下,已经远超汴梁城中的那些太医了。
赵祯时不时的跟着七个葫芦娃一起,蹭蹭诸葛亮的历史课。
没错,宋青书虽然闭关了,但是知道看似和平的大宋,其实一点都不平和。
所以他把诸葛武侯请出来坐镇了,有他和项羽在,杭州城便乱不了。
当赵祯得知,大名鼎鼎的相父,居然也是武当弟子的时候,心中对于真武荡魔大帝的敬仰之情简直就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连带着武当山上宫观的规格一提再提。
而且,他多次前来拜谒诸葛亮,希望能取阿斗而代之,愿意尊称诸葛亮一声相父,只求他出山相助。
谁知道,诸葛亮的干儿子,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至少赵祯,他就没看上。
不过看在皇帝大肆弘扬武当道统,又算有些许仁德之心,还是愿意时不时提点一二。
比如什么一条鞭法,什么摊丁入亩,什么文武士绅一体纳粮,听得八贤王和包拯每次都是心惊肉跳。
这里面随便一条拿出来,都足够让大宋的国运延长百年,可是每一条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
要不是说出这话的诸葛亮,八贤王高低得蛐蛐两句。
西夏和辽国进犯大宋,赵祯便直接前来三味书屋寻找诸葛亮,也想得到一个安居平五路的计谋。
谁知道,诸葛亮却淡淡的问了一句。
“官家的儿子可要看好了,那些想要入主垂拱殿的人,不会坐以待毙的。
不管是大军北上,还是阵前盟约,没了儿子,这一切对于官家而言,又有多少意义呢?”
虽然诸葛亮说的隐晦,但知道他是局外人,又是智慧的象征,赵祯顿时就听进去了。
这是家里有人想要搞他!
当即,赵祯便紧急召集了包拯和八贤王,将情况与他们分析了一番,随后直接当着这宗室和清流两大代表的面下令了。
“让顾廷烨去给朕查查濮王!
看看京城中,有哪些人见不得朕好,浮出了水面,只要证据充分,让皇后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这一次,赵祯不再软弱,杀气腾腾。
包拯和八贤王拱了拱手,虽然他们没有看宋史,但濮王嫌疑明显最大。
倘若堂堂大宋宗室,都敢勾结外患对付皇帝,他们自然也会出手。
消息很快传来,在新任开封府尹盛的主持配合下,顾廷烨很快便查到了濮王头上。
由昭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仲淹的主持下,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收集确凿证据,濮王连同朝廷中不少文官,勾结西夏和辽国使臣,密谋造反,趁赵祯常年不回京城,引外敌入侵,直入东京汴梁。
到时候濮王直接发动宫变,改朝换代,作为出兵的酬劳,与辽国愿意以父子相称,与西夏定为兄弟之国,所有的岁币直接翻一倍。
赵祯得知后,勃然大怒,原来这濮王并没有盯上他的儿子,而是直接准备废了他!
这让老实孩子着了急,赵祯下令政事堂,直接攫夺濮王之位,一家人全部赐鸩酒一杯!
这皇帝位置就是传回太祖一脉,也不传给濮王!
甚至东京汴梁参与进去了的那些文臣,尤其是在真宗朝就有些勾连的,全部或者贬斥或者流放或者斩立决!
牵连者多达万人,可谓是多年冗官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一半!
但是赵祯从未有过的杀伐果断,让文官看到了皇权的崛起,有了浓烈的危机感,朝堂上,以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富弼高为首,纷纷上子,高呼祖宗成法不可更弃!
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刑不上大夫,要求赵祯对文官网开一面,不要大肆牵连。
结果,富弼被赵祯一道圣旨罢相,贬到了岭南做知州。
同时还有一句话,传回京城,再度让朝野感受到皇权威严!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大宋上下,合力抵抗外辱,敢有曲通暗款,勾结蛮夷之辈,一律按汉奸判处!
赵盼儿的前男友欧阳旭,无辜牵连其中,就被赵祯判了一个流放琼州儋州,做一个渔民去吧!
对于这个结果,赵盼儿那叫一个神清气爽!
赵祯第一次感受到不在朝堂的好处,金口玉言,口含天宪!
范仲淹被他隔空拜相,本来死灰一般的报国安民之心复燃,所有劝谏的子,被他联合曹皇后一律挡了回去。
赵祯第一次感受到,躲在幕后当大佬的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