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第936节

  为了公平起见,就请范相、佘老太君做这个裁判如何?!”

  仁宗朝堂衮衮诸公,懂兵事的很多,但是要说让宋青书高看一眼的,也不过就这两人。

  穆桂英倒是没有想到,宋青书居然敢让佘老太君当裁判。

  “算国师大人光明磊落,那就听奶奶和范相的!”

  佘老太君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要陪着孙媳妇胡闹一场,不过想到自己儿子还陷落在天门阵,也顾不得许多,对着宋青书拱了拱手,说道。

  “国师大人见谅,桂英也是心忧她公公才如此莽撞。

  今日若是国师大人获胜,我们天波府愿意无条件听从大帅调遣!”

  很显然,这是为穆桂英输了打个补丁,有她这一句话在,至少朝堂不会对穆桂英的当众挑衅有所责罚。

  宋青书看着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心存敬意的。

  毕竟眼前这位可是演义和戏曲人物的结合体,杨家将中,她在西夏侵扰时,义无反顾以百岁高龄,身挂帅印,率杨家十二寡妇征西。

  一折四郎探母,大家都知道她以高龄押运粮草来到北番,为大宋安邦定国作出了很大贡献,她的历史原形折老太君,也的确如折家将一般,践行着折氏一族“内屏中国,外攘夷狄”的担当。

  穆桂英显然一下子就秒懂了佘太君的苦心,当即便红了眼眶,嫁入杨家,她便被这位老太君视作传人,很多韬略兵法也都是耳提面命的传授。

  “奶奶.国师大人,今日是穆桂英挑战你,倘若我输了,我穆柯寨的降龙木,便作为赔偿!”

  宋青书闻言一笑,降龙木虽然他不知道到底为何能够释放浩然正气,但显然也是一株天地灵根,真有此收获,也算不虚此行。

  “如此也好,就请范相安排一番吧!”

  范仲淹知道,今天这个局面闹到这个程度,不比是收不了场的,何况他也的确希望宋青书货真价实,折服三军,这样北伐才能上下一心,减少内耗内斗。

  “既然大帅有此雅兴,那老夫便在这白虎桥头,摆下擂台,请三军观战吧!”

  当即,范仲淹便命人在帅台上摆下沙盘,模拟西夏与大宋边界的局势图,他对西北最熟悉,杨家则是对辽国熟悉,这样安排也算是偏帮宋青书了吧。

  “这第一场便是比试文韬武略,西夏一方大军十万,我大宋一方大军五万,不知道二位如何选?!”

  穆桂英毫不犹豫,飞身落在沙盘前,眼中闪过一抹傲然,抢先开口道:

  “我选大宋这五万兵马!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

  只要策略得当,区区西夏我定能灭之。”

  她微微仰起头,脸上满是自信。

  文武大臣中,不少人都摇了摇头,大家都知道,范仲淹复盘的是好水川之战,倘若真的那么好打,夏竦韩琦也就不会成为满川龙撵走的笑话了。

  宋青书神色从容,微微颔首,笑道:

  “既如此,那我便选西夏的十万大军吧。”

  他的声音沉稳平和,仿佛一切都不留于心。

  台下的将士们很多都是当年那场大战的亲历者,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好水川啊,这穆姑娘能赢吗?”

第989章 韬略武艺均碾压穆桂英

  好水川之战,穆桂英当然知道。

  大宋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军队战斗力低下,长期忽视军备,缺少骑兵,使用的武器质量低劣,“铁刃不钢”,弓弩“筋胶不固”,只“有器械之虚名,而无器械之实用”。

  此外,就是因为当时统、调、管兵三权分开,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将帅不和,韩琦和范仲淹在对夏作战策略上存在分歧,决策和指挥失误。

  主将轻敌冒进,被西夏军的佯败所迷惑,脱离辎重,轻装深入,最终陷入西夏军的包围圈。

  一盘散沙还各自为战,哪里有不败之道理。

  这次赵祯一改赵宋以往以文御武分权的旧制,兵马大权全部委托于宋青书一身,范仲淹也想看看,军权集中后,这大战推演的效果。

  宋朝流行一种以文御武的特殊产物,阵图。

  常由皇帝召集枢密院官员、宰相等文臣,根据情报、地理信息以及以往的战争经验等,共同商讨制定出征阵图。

  这些阵图会详细规定军队的排列方式、兵种配置、作战任务等。

  赵二就最喜欢这种遥控操作,最后收复燕云失败,驾驭驴车仓皇逃窜,屁股上还被射了一箭,得了一个最强驴车司机的美誉。

  所以这种沙盘演战对于大宋的军人而言,实在是家常便饭。

  穆桂英走到沙盘前,眼神锐利,紧紧盯着沙盘上的地形,看着范仲淹给出的五万大军,设定军械不良,军心不齐,行军速度减半等苛刻条件,她也不在意。

  纤细的手指在沙盘上快速比划着,口中说道:

  “倘若是我为帅,大宋这五万兵马,可先派出精锐轻骑,百里之内广撒探子和夜不收,只要我不轻敌,稳扎稳打,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听到这话,范仲淹倒是点了点头,这也与当年他制定的方略一致,结硬寨,打呆账。

  宋青书走到沙盘另一侧,目光扫过沙盘,伸出手在上面点了几下,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这十万西夏军,先分兵三万,绕道宋军后方,切断其补给线与退路。

  剩下八万大军正面强攻,日袭夜扰,以优势兵力压迫。

  西夏的补给线可是比大宋千里馈粮要便利得多。”

  穆桂英眉头一挑,这个宋青书居然比那李元昊还要难缠几分。

  “是吗?那就看看谁先露出破绽!”

  两人在沙盘上推演,围着好水川躲猫猫。

  可惜,大宋的问题就在于打不了持久战,西夏还有过半都是行动迅速的骑兵,哪怕是在沙盘上推演,穆桂英的人马也堵不住追不上。

  不过盏茶,宋青书连消带打,滴水不漏,樊梨花额头渗了几滴汗水。

  不管她愿不愿意承认失败,至少证明了国师宋青书是有真材实料的,不是什么以邪门左道之术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

  半晌后,穆桂英果断的投子认输。

  “第一局就算是国师赢了,后面两局比试武艺和神通法宝,我一定不会输!”

  这会儿,穆桂英眼眸中已经没有了狂妄的自信,哪怕她是骊山老母座下弟子,如今看来并不占优。

  心中虽有些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宋青书的韬略的确更胜一筹,她咬了咬嘴唇,暗暗下定决心,下一场一定要赢回来,眼神中满是倔强。

  佘太君叹了口气,她已经预见,今日三战,穆桂英恐怕都会输的很惨!

  官家纵然耳根子软,脑子比常人慢一拍,但却是个成熟的政客,何况旁边还有八贤王和包拯,不会真的让他胡乱拜个国师道士为帅的。

  还是这个孙媳妇年轻,不知道江湖深浅,平白得罪人啊!

  范仲淹满脸欣赏的看着宋青书,双方阵盘上的较量虽然看不出真本事,但至少说明,宋青书的思路是有的。

  第二场,比试武艺弓马。

  在白虎桥前的金水门上,则是挂了一个身披三层铁甲的木头人。

  两人要展露弓马娴熟,厮杀之中,五百步外射穿铁甲,然后抢得木头人者为胜。

  按说一般的猛将能五十步外射中

  白虎桥前,穆桂英很快便骑着一匹雪白没有一根杂毛的宝马,配上她那一身华丽的戎装,的确让三军将士看了都不由得赞叹一声,好个英武漂亮的女将军。

  宋青书也不欺负他,依旧是座下的普通战马,而不是水麒麟或者夔牛这些荒古异兽。

  两人纵马来到三军阵前,周围的禁军将士们纷纷退开,留出百丈宽阔的空地,足以他们交手和纵马。

  穆桂英手持梨花枪,英姿飒爽,朵朵枪花绚丽绽放,却是杀人的寒光,她周身散发出一股凌厉的气势,只可惜,与关羽他们比起来,还是差了血煞之力,只听穆桂英扬了扬手中长枪,高声道:

  “国师,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枪法!”

  说罢,娇喝一声,打马冲了起来,宋青书手中依旧是他的诛邪剑,只不过多了一柄射日弓。

  好一个穆桂英,不过两米长的梨花枪在她手中好似蛟龙出海,陨星坠落,瞬间刺出数十枪,枪影闪烁居然凝聚成了朵朵梨花,让人目不暇接。

  每一枪都带着强大的力量,梨花为枪道之影显化,倒是让宋青书想起了那个少年歌行中的枪仙之女。

  梨花好似雪花飘,空气中传来破空声,虽然不是法宝,却仿佛能撕裂眼前一切。

  宋青书不慌不忙,神色平静,也没有动用上丹田的神通和中丹田的法力,而是以下丹田的武道修为正面迎战。

  他微笑着看向穆桂英,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声:

  “杨夫人的确好枪法,不过,我武当也有一套太极剑和五岳剑,请诸位赏析一二。”

  一剑斩出,阴阳太极图绽放,隐约有腾蛇神龟盘桓左右,两剑连绵,五岳神峰所过之处,那枪罡所化的梨花,直接被碾压的粉碎。

  最后剑枪交击,任凭穆桂英的枪如何快,异象如何绚丽,都被那太极图轻松吞噬一空,最后五岳剑影一出,穆桂英的长枪直接被击落。

  好一个穆桂英,梨花枪落,却并不慌乱,反倒是打马直奔金水门,只要夺过那木头人,按照规则胜利依旧是她。

  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施展出神箭术,只见她从背上取下宝弓,搭箭上弦,“嗖”的一声,一支带着法力的神箭先是向着宋青书射去。

  神箭速度极快,瞬间便到了宋青书面前,却被他手中太极剑法拦截下。

  嗡~

  好箭法,明明只是一杆普通的木箭,在法力的包裹下与诛邪剑发出金铁交鸣之声,让剑脊不断震颤。

  “好箭法,还给你!”

  宋青书收起诛邪剑,抬起落日弓,不过使用了两成力,对着穆桂英便射了回去。

  只见穆桂英伸出两根手指,拈弓搭箭对着宋青书反射回来的箭矢隔空对狙。

  她的木头箭矢在法力加持下,直接将宋青书反射回来的箭矢寸寸拨开崩碎。

  随后她头也不回,仰面对着背后金水门上的木头人就是一箭。

  顿时六百步外,那披了三层甲的木头人,被她一箭射穿!

  “桂英好箭法!”

  裁判中的佘太君顿时大喜,这三场比斗只要能赢下一场,彼此双方的脸上都过得去。

  周围的禁军将士们也是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的武艺较量。

  “什么吕布的辕门射戟,那是戏文里唱的,说书先生讲的,今日方知,世上居然真的有如此神人!”

  呼延家的老祖宗,在百官阵营中,见到这一幕,也忍不住感慨唏嘘道。

  “这穆姑娘也太厉害了,不要说这箭法万军丛中取我脑袋好似探囊取物,就刚才那梨花枪法,我看整个禁军之中也没几个人能接住。”

  当然,也有不怀好意看笑话的,夹枪带棒的说道。

  “且看咱们这位国师,如何应对,哪怕只输一局,可败在一个娘们手上,可就是大笑话了!”

  只可惜,宋青书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

  穆桂英的实力,在大宋朝廷的确是独一份了,但作为修为尚且连小白都比不过的她,修行十数年,又哪里是宋青书的对手。

  只见他手中的射日弓再度张弓搭箭,在千步之外,一箭射出,不仅射穿了金水门上的三层甲,还顺着穆桂英的那根箭矢,将它顶飞了出去。

  这下子,就连范仲淹也忍不住掐断了胡子感慨道。

  “如此箭法,非人哉!?”

首节上一节936/9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