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扬接过竹竿,含笑说道。
“确实早有向风老前辈请教的打算。”
陆沉说着,转身步出山洞,来到外边的平台上,对着风清扬拱手一礼:
“风老前辈,请!”
风清扬提着竹竿,缓缓走出山洞,颔首道:
“小友请!”
陆沉举起竹竿,依着衡山城中,与人比试的惯例,一招礼仪性质的直刺缓缓刺出。
刺击之速虽缓慢到但凡学过几年剑术的华山弟子,都能看清剑路,可那轻盈竹竿刺出之时,其通体气流缭绕,隐隐发出风雷之声,予人一种极为沉重的压迫感。
见此一剑,风清扬神情微凛,亦是劲贯竹竿,往上一格。
独孤九剑有攻无守,有进无退,本无招架格挡的打法。
但陆沉这起手一剑纯属礼仪,亦有展示功力之意,风清扬当然不会倚老卖老,直接攻他破绽,也得礼仪性地格挡一下,同时探一探他的功力。
啪!
双竹交击,爆出一声劲脆爆响,炸出一道疾劲气浪,将两人衣袍吹得猎猎作响,亦将二人脚下浮尘扬起,化作尘环四面扩散。
风清扬眉头一扬,惊叹一声:
“小友好深厚的功力!”
说话间,反手一剑,刺向陆沉胸口。
陆沉手腕一抖,竹竿猛地向着风清扬竹竿斜斩过去,破空声有如风雷激荡,好似他手中所持并非轻盈竹竿,而是一把钢铁重剑。
风清扬已知他功力深厚,而这一斩声势比先前更加猛烈,这举轻若重、至刚至猛的一击,若是劈中自己竹竿,怕不是要把自己竹竿一击两断。
当下脚踏玄妙步伐,身形疾速挪移,避开陆沉大力劈斩,同时竹竿又连环攒刺陆沉。
陆沉亦脚踏剑影步,身形与风清扬同步挪移,手中竹竿大开大阖,以至为简练的直刺、竖劈、斜斩、反撩等基本剑势应之。
虽招式简单,但他出手如电,每一击都声势狂猛,竟是把一条细细竹竿,用出了重剑般的声势!
这正是他感悟“剑二烙印”,领会到的刚柔、轻重之理。
以他如今功力以及剑道修为,手持竹竿,威力纵然还不及真正的玄铁重剑,却也相去不远!
独孤九剑擅长破招。
但陆沉压根不用任何精妙剑招。
所有的攻势,都只是基本剑式的排列组合,没有任何成法定式,根本无招可破。
独孤九剑还擅长捕捉破绽。
可陆沉一直处在疾速运动之中,纵然偶有破绽,那破绽也是随时变化,就好像一条疾速奔涌的河流,根本无法在水面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漩涡。
以他的反应速度,除非风清扬能够做到眼睛看到的同时,剑就已经无需任何“出击、位移”的过程,瞬时闪现到破绽之处,否则根本不可能攻击到他的破绽。
但风清扬又怎可能做到这点?
即使老头已将独孤九剑练到了骨子里,捕捉到破绽的同时,无需思考即可剑指破绽,可他手中之剑“出击、位移”这一过程,本身也是需要时间的。
哪怕只需电光火石的一刹那,这一刹那,以陆沉如今的速度,也足够他的破绽发生变化了。
以风清扬独孤九剑的造诣,以及深厚的武学底蕴,他其实还可以“预判”。
可根据对手招式起手的细节,在对手出招之前,就提前“预判”到对手破绽出现的时机,提前攻向下一霎才会出现的破绽。
但还是那句话,陆沉剑势并无成法定式,每一剑都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但又绝对符合剑理,绝对有着威胁,变化还快得惊人,风清扬的“预判”对上他,也是难以奏效。
转眼之间,两人就已斗过上百招。
短短片刻交手,陆沉心中已是明悟。
以他如今的剑道造诣,“独孤九剑”也破不了他的招了。
因为他本就已经走在了“无招”的路上。
既无招,纵是独孤九剑,也是无可破之。
至于捕捉破绽……
陆沉的武功自然还没到完美无缺、绝无破绽的程度。
但想要捕捉并击破他的破绽,又或用“有攻无守”的猛攻之势,强行逼迫他露出破绽,那就得武功高出他整整一个段位了。
风清扬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独孤九剑的“破招”与“攻敌破绽”都奈何不了陆沉。
想要击败他,只能拼基本功。
只能是身法比他更快,出剑也比他更快、更准,方有取胜之机。
又或者用传说之中,能够遥击数丈,亦可造成强力杀伤的隔空掌力、隔空剑气,凭功力硬吃他。
但这些,风清扬都做不到。
转眼间,两人就已斗过三百招。
陆沉这次并未停手。
他还在与风清扬对攻。
不过三百招之后,他剑法风格陡变,不再是至为简练的重剑剑法,而是由简变繁,剑招变得繁复无比,像是蜘蛛吐丝、春蚕结茧。
招式渐显繁复,破绽自然变得更多,可风清扬却发现,那些破绽,几乎都是陷阱。
一旦他真个攻击那些破绽,便会像是被蛛网捕捉的小虫一般,身陷罗网,越缠越紧,难以自拔。
这一下风清扬就更加震撼了。
如果说,之前陆沉用独孤求败隔代传承的另一条路子的剑法,与他独孤九剑斗个旗鼓相当,他还能够理解,可是现在,陆沉居然找出了针对独孤九剑的路子?
是的,陆沉现在这变化极尽繁复的剑招,正是在针对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有攻无守,专攻破绽,那我就刻意用这处处都是破绽的剑招,且看你能否忍住不攻!
攻,我这每一处破绽,都可随时化为致命陷阱,如蛛网,如蚕茧,将你牢牢困缚,蚕食你的空间,剥夺你的生机。
不攻……
不攻,那还是“有攻无守”的独孤九剑么?
风清扬陷入了两难。
接下来的数十招,他每一招,都是攻至半途,便不得不撤剑。
因为再攻下去,他便要落入陷阱。
又战数十招。
风清扬终于叹息一声,停手罢战:
“小友剑法,已非人间之剑……老夫这独孤九剑,也破不了啦!”
【本章4K,求月票喽!】
第91章,东方不败人还挺好的
陆沉与黄蓉又在思过崖上逗留了三天,记全了五岳剑派的失传剑法,还与风清扬多次论剑。
不过除了第一天上手比划了几百招,其后论剑,二人都只是“文论”,动嘴讨论剑理而已。
陆沉自是受益良多,剑术底蕴愈加深厚。
风清扬却也获益匪浅。
毕竟陆沉的剑道源头非凡,本非人间之剑。
他阐述的剑理,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足够风清扬深思了。
独孤九剑也在交手与探讨剑理当中,被陆沉掏了个干净。
但他本就已经走上了“无招”之路。
用剑早就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每一剑都是信手拈来又深合剑理,早已跳出了成法定式的窠臼,并且他自己就能洞悉敌人武功变化、招式破绽,因此独孤九剑对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那以《易经》卦象为根基的“总诀式”,对他剑理方面的裨益了。
三天后。
陆沉黄蓉告别风清扬,离开华山,前往最后一站。
笑傲世界虽还只是夏天,但按照两人经历的时间计算,出生在射雕世界中秋节后的黄蓉,已经快要过生日了。
这个生日,他们打算回桃花岛去过。
所以两人离开华山之后,未再游山玩水,一路施展轻功疾行赶路,前往黑木崖。
数日后。
正在闺房绣花的东方不败,接到了一份战帖。
“天外神剑陆沉?这个名字……好像听过?”
刘正风金盆洗手已过去将近一月,连左冷禅一行死在衡山,都已过去了大半月。
以日月神教遍及天下的耳目,衡山城中的大小消息,自然早就传到了黑木崖总坛。
杨莲亭派过来通禀消息的教众恭恭敬敬地说道:
“天外神剑陆沉,是刘正风金盆洗手期间,衡山城中最出风头的人物。据传其年纪极轻,似还不到二十,但武功高深莫测,剑法出神入化。
“其曾一剑瞬杀田伯光、余沧海,全灭余沧海带去衡山城的青城派精英。曾陆续挑战多位五岳剑派以及散人高手,每战皆平,且能想打就打,想停就停。
“其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以一己之力,独战莫大、刘正风联手,亦是战成平手。其后又挑战华山岳不群、泰山天门道人,皆为平手……”
说到这里,悄悄抬首看一眼东方不败,见教主仍专注绣花,好像对这些消息兴致缺缺,那教众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在陆沉逗留衡山城期间,嵩山派左冷禅,以及嵩山十三太保,悉数毙命衡山。无人亲眼看到他们是为谁所杀,五岳剑派对外宣称,左冷禅等人,乃是中了白板煞星等一众左道高手埋伏,力战之下与敌同归于尽,但又有些隐密消息,说是……
“那陆沉以一己之力,在左冷禅等嵩山派高手、白板煞星等左道高手联合围攻之下,将他们数十人全数反杀!”
听到这里,东方不败绣花的动作方才微微一顿,轻笑一声:
“五岳剑派,也就一个左冷禅稍有几分气候,嵩山派也给他经营得好生兴旺,没想到居然这么莫明其妙地死了……
“那位天外神剑陆小友,如此不忌杀伐,五岳盟主都说杀就杀,倒真有几分我辈风范。不知道的,只怕还以为他是我圣教栽培的圣子呢。”
日月神教有“圣姑”,那如果是男子,自然就是“圣子”了。
那教众陪着笑说道:
“杨总管的意思是,此子年纪既轻,武功又高,还把青城派、嵩山派连掌门带高层都杀了个干干净净,明显是不吃‘正道、魔教’那一套说法的。教主若有兴趣,不妨接受他的挑战,或可悉心笼络,将这等少年天才收为己用……”
东方不败本就对灭了五岳盟主的陆沉有些兴趣,听说杨莲亭也建议他接受挑战,顿时笑道:
“既是杨总管之意,那这战帖,本教主便接了罢。不过本教主不耐出行,且去请那位陆小友上黑木崖,瞧他敢不敢来。”
……
一堵高耸如墙,只中间有一五尺石道的石崖下。
陆沉黄蓉悠然立足石道之前,任凭石道关卡上的魔教教众虎视耽耽,亦毫无局促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