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163节

第117章 张家发展,氏族雏形!(求月票

  )

  刘恒,正式继位了。

  张洛安也正式成为了刘恒的老师。

  在答应的那一刻。

  能够看到,刘恒是真正发自内心的高兴。

  甚至不顾张洛安的执意阻拦。

  向天下昭告这一喜讯。

  当然,朝堂之中自然是会有不小的阻力。

  别的不说,就张家现在的势力,足以招致无数人的嫉妒乃至于警惕。

  但,还是那句话。

  刘恒决定的事,帝王决定的事。

  绝不可能因为某些自诩的忠臣三言两语的劝谏就轻易改变。

  当然,刘盈的离去,还是让朝堂经历了一波大变动。

  首先就是,吕雉彻底退出了权力阶层。

  安心在后宫颐养天年。

  这对刘恒乃至张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屏幕前,张伟看着吕雉送来的家书,神情复杂。

  自己,是真的改变了历史。

  度娘上,历史记载的吕雉大变样。

  能够看到。

  对其负面的评价减少了很多。

  【相关人物:吕雉】

  【生:前241年,卒:前180年】

  【人物生平:刘邦之妻,字娥,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皇室衰落,吕雉挺身而出,暂时执掌政权,后功成身退。刘盈身死,文帝继位,吕雉出力良多,后无心政事,于后宫颐养天年。】

  【史书评价: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相关词条:“吕雉,吕后,吕太后”】

  【……】

  “看样子,吕后在史书中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

  深山吸了一口气,张伟的神情不由得有些复杂。

  “果然,自己这个小蝴蝶煽动的翅膀,依旧是能够改变历史的。”

  “看来有时候还不能对历史有太多的干涉,要不一个搞不好。张家没了,可就没地方哭去。”

  张伟有些感慨。

  吕雉的事情算是给他提了个醒。

  在庄家的影响下,原本独断专权的吕雉早一步功成身退。

  避免了史书中记载的凄惨的下场。

  而且,史书中刘恒继位,是老刘家被吕雉杀的差不多了,无奈为之。

  然而,尽管历史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偏转,但张伟依旧感觉到了一阵后怕。

  还是不能太过干涉。

  ……

  日子再一次平静了下来。

  在岁月的不断侵蚀下。

  张六安显得愈发苍老。

  而反观张家的后辈。

  可以说是各有发展,各有千秋。

  几乎是都发挥了他们属性的特长。

  张旺川,整个人彻底投入到了工部中。

  不得不说,对他的评价还真不是盖的。

  经过系统的学习,再加上张伟特地为其搜刮的一系列工匠方面的书籍。

  现在的张旺川,对工匠方面的事情可谓信手拈来。

  几乎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

  同时,张伟自然是也试着让他接触一些较为超前的知识。

  希望能够借助他的能力,为张家研发出点东西来。

  哪怕是为大汉的子民有所贡献,也是极好的。

  像之前的堆肥浇灌技术。

  大大提高了大汉一片区域的亩产。

  刘恒龙颜大悦。

  当即就给张旺川连升三级。

  可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区别于影视剧中坐火箭一般飞速的上升。

  张家的子孙并没有主角模板。

  而且在官场的晋升中。

  很少有连续向上跳着晋升的情况。

  主要还是一层一层等级森严。

  贸然升上去根基不稳,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贡献。

  也很容易受到排挤。

  当然,张家的子孙例外。

  现今,张家毫不客气地讲。

  可谓是除了老刘家之外的大汉第一大家族。

  各个行业乃至于各个角落,都有张家的身影。

  最上层,张家的家主张洛安,张公,是当今陛下的老师。

  中层,张家的杰出子孙。

  除了张旺川醉心工匠之事。

  张旺景的发展也不差。

  从头至尾都是冲着宰相的方向去培养的。

  现在欠缺的不过是时间的沉淀。

  张旺成,在被张家送到边塞之后。

  屡立战功。

  张家自然是有出力。

  但更多的,还是他自身的能力。

  古代的战场可比不得现代。

  别看大汉一统。

  边境依旧是战火纷飞。

  匈奴时不时南下劫掠。

  东边有高句丽,南边是不是还有南蛮。

  总之,战斗的机会一点都不少。

  张旺成,就在与匈奴的战斗中逐步晋升。

  在军中已经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可以说。

  军事、经济乃至于朝政。

  张家都有涉猎。

  突出的就是一个广泛,还有牛逼。

  屏幕前,张伟不是没有考虑过,当张家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很多人的猜忌,尤其是当朝陛下。

  但,显而易见的是。

  一贯以来,张家树立的良好口碑。

  张家世代为忠臣,恪守臣子的礼仪。

  这让刘恒不仅没有太过忌惮。

  反倒是很支持张家的发展。

  不说别的,自己的老师就是当今的张家家主张洛安。

  于治国上,张洛安有很多独特的见解。

  不,应该说是张伟有很多独特的见解。

  他特地找了些刘恒执政时的策略。

  几乎是每每提出,都能让刘恒受益匪浅。

  就好像是,在和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对话一般。

  张伟还夹杂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治大国如烹小鲜。

  需要以文火慢慢熬制。

  眼下,大汉初定,即便是经历了高祖与刘盈的治理。

首节上一节163/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