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178节

  “张家的恩情,朕永世难忘。”

  刘恒的情绪发自肺腑。

  低声呢喃之下。

  张伟能够感觉到,他对张家的情谊又厚重了几分。

  唉。

  说起来,朝堂对张家的某些非议。

  显然还是在刘恒的内心出现了些许空缺的。

  但,

  经此一事。

  张伟清楚,这么一份缺漏,早已经被张洛安用生命填补完全。

  张家已经是彻底值得信赖。

  刘恒与张家,已经是彻底绑定在了一起。

  深深地看了张洛安一眼。

  仿佛是要将这一切都牢牢的记在心中。

  刘恒当着所有人的面弯腰,郑重一礼。

  “师傅,一路走好。张家有我。”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没有任何的波澜。

  但。

  屏幕前的张伟心头一动。

  内心对张洛安的感激更添了几分。

  显而易见的是。

  张家将会再一次迎来崛起。

  在削藩上帮了这么大的忙。

  刘恒势必会把对张洛安的感情回报给张家!

  “旺川,这就接师傅回去吧。朕会派人以最高的规格送师傅,不,就用朕的轿撵!”

  却是能看到。

  刘恒居然主动开口表示,要用自己的轿撵送归张洛安的遗体。

  “不,不,陛下,如此殊荣,我张家又怎敢担得起?再者,如此一来,并不吉利。还请陛下收回臣命。”

  “我张家能感觉到陛下的眷顾,只是,父亲一辈子尚行节俭,不喜风头,还是让父亲静静的走完这一程吧。”

  张伟主动操纵着张旺川郑重一礼。

  言辞恳切。

  无论如何,他始终记得张家的定位。

  始终忠于陛下,始终要保持礼节。

  即便是如此,张洛安使用刘恒的轿撵,任谁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但,

  保不齐。

  后续出现什么情况,他张家被秋后算账。

  张伟必须要极大地避免这一切。

  再者,张家始终不是奢求排场的家族。

  在张伟看来,张家想要发展壮大,想要一直辉煌下去。

  就必须要低调行事。

  绝对不能出现什么功高震主、目中无人的情况。

  还有就是。

  刘恒惦念着张家的勤奋。

  他张家更是不能借此骄纵跋扈。

  需要知道,所有的勤奋,都是张家的祖祖辈辈一点一滴的攒下来的。

  一定要将这一切用到正途上去。

  “那便依旺川所言,只是,朕想要给张公一个爵位,这一点希望你不要拒绝。”

  刘恒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道。

  “陛下,这……”

  张旺川刚想拒绝。

  却是看到,刘恒主动摆手。

  “一来,张公是为国贡献,朕有愧于张公。”

  “二来,朕与张公情分非常,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

  “再者,张公是朕的师傅,与我大汉也有无比的贡献。朕心意已决,旺川,你还是不要推辞了。”

  “还有就是,你张家想要在朝堂有所发展,需要这么一份爵位!”

  屏幕前,张伟瞪大眼睛。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

  但,随即又警惕了起来。

  之于张家。

  这一点是福是祸。

  还真是不好说。

  说实话,封侯,封侯。

  无不是需要巨大的贡献。

  张家的贡献确实已经足够了。

  不过,张伟明显并不想要借助这些贡献。

  只为了些许名号。

  又或者。

  刘恒会给张家一块封地?

  屏幕前,张伟眉头紧皱。

  仿佛是思索着利弊。

  封地这东西。

  表面上看,之于张家的发展壮大,绝对是有好处的。

  但,

  依照张伟的想法。

  张家,就算是发展的再好。

  也绝不能去拥有封地。

  更不能流露出任何野心。

  需要知道,没有哪位帝王会坐视有人瓜分自己的利益。

  即便是与他们关系再好!

  能够看到,屏幕前的张伟眼神变得坚毅了起来。

  随即,操纵着张旺川微微拱手。

  “陛下之情谊,我张家铭记于心。但,陛下,封侯之事,尚且需要商议,再者,我张家绝无任何裂土封王之心,只想常伴陛下左右。”

  张伟这一番话说的就很有技巧。

  既没有直接拒绝刘恒的好意。

  而且,很直观的表达出张家的意思。

  我张家就算是封侯,也绝对没有拥有封地的心思。

  或者说,我张家绝对没有想要自立的一丝一毫的想法。

  即便是我张家有足够的功绩!

  能够看到。

  眼前的刘恒依旧是无比哀伤。

  不过,张伟的一番回答,让他有些回过神来。

  眼里欣赏之意更加浓厚。

  “旺川,此事押后在议,眼下,还是张公之事为主。”

  “尽快送张公回去吧,朕会亲自陪同!”

  此时,张旺川也不再拒绝。

  他清楚刘恒与自己父亲的情谊。

  就让陛下送自己父亲最后一程吧。

  即便是此举可能招致其他人的非议。

  “之于礼仪,张公与我,刘家与我大汉有大义,且张公亦是朕的老师。旺川,张公的礼仪就按照亲王的规格,这一点无需再议。”

  刘恒直接拍板。

  一旁陪同的官员与吕雉也没有表达丝毫的不满。

  似乎这是理所应当的。

  虽说对于刘恒口中的与大汉有大义。

  诸多人并不是特别理解。

  或者说,施行推恩令这件事,刘恒本就没想要弄得人尽皆知。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首节上一节178/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