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06节

  刘彻连忙扶起了张旺川。

  屏幕前的张伟有些唏嘘。

  更多的还是感慨。

  一样的话语。

  仿佛是刘恒乃至于刘邦,似乎就站在面前。

  缓缓将思绪收回。

  张伟操纵着张旺川,将刘彻迎入房中。

  刘彻肯定有话要说。

  更为贴切的说,应该是有事要与他商议。

  否则也没必要踏着夜色前来他张家。

  果不其然。

  稍稍坐定,刘彻便是开口。

  “张爱卿,此次朕来张家,其实是有一事要与你商议。”

  屏幕前的张伟神色一凝。

  商议,商议。

  眼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过渡。

  加之刘彻的手段不弱。

  他已经是彻底掌握了大权。

  按道理,天下之事,莫不是刘彻一言而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能有什么是刘彻自己决定不了的。

  但,

  眼下,能够让刘彻用上商议二字。

  足可以知晓,事情绝对不会小!

  结合刚才张家收到的消息。

  身为大汉的天子,刘彻的消息自然是比张家灵通无数倍的。

  “陛下,可是我大汉边关之事?”

  张伟拱手,点到即止。

  刘彻苦笑。

  “看样子,张爱卿也有所耳闻。”

  张伟点头。

  “陛下,臣刚收到边关张家商队传来的消息,近阶段我张家商队屡遭匈奴袭击,而原本我们张家与匈奴交易的商队屡屡受到劫持。”

  “毫无疑问,边关的匈奴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说到这里。

  张旺川的神色有些凝重。

  至于整个大汉。

  眼下,民众收养生息,国富民强。

  不过,周边依旧是有诸多的异族虎视眈眈。

  别的不说。

  近阶段屡次骚扰的匈奴,其实就是其中很强大的一支。

  之所以用上商议。

  并非是刘彻不能一言而决。

  并非是大汉就怕了当今的匈奴。

  只是。

  战争之事,从无小事。

  更何况是两大国家之间的争斗。

  由此,足可以看出,张家在刘彻内心的分量。

  沉吟了一番。

  张伟开口道。

  “陛下,之于匈奴,高祖曾定下和亲之政策,并且主动与匈奴通商。然,异域之族,贪婪之心不已。虽高祖之政不容置喙,依照臣之所见,对于匈奴,我们大汉的政策应有所转变!”

  闻言。

  肉眼可见的。

  原本略带一丝愁容的刘彻仿佛是吃了定心丸一般。

  心情大好。

  不外乎张伟的这一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他忧虑张家的态度。

  没想到,张家如此坚决。

  他对匈奴的态度,亦是如此。

  刘彻,何许人也。

  后代被追封为汉武帝。

  汉武帝中的这个武字。

  其实就能诠释刘彻自身的态度。

  首先就是,至于匈奴。

  一直以来,他都是态度十分强硬的。

  绝不妥协。

  或者说。

  他已经受够了匈奴的反复。

  大汉对匈奴采取的和亲策略,从刘邦开始就有。

  主要是天下初定,为了大汉能够休养生息,不得已而为之。

  一味的忍让。

  只能是解一时之渴。

  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背约,似此反复无信。

  这是张伟在度娘上找寻到的原话。

  是王恢对大汉与匈奴和亲之事的看法。

  而这个王恢,则是大汉当时主管对外的外交官。

  类似于现代的外交部长。

  如此评价。

  足可以看出这群匈奴的品性。

  换句话说。

  和亲这种东西。

  或许是大汉初定,整个天下尚未太平的时候的无奈之选。

  然而。

  这并非是长久之计。

  匈奴如此反复。

  如此小人行径。

  之于大汉,他们从未死心。

  所以。

  大汉需要给出强硬的态度。

  打,狠狠地打,将匈奴打败,甚至直接杀到匈奴王庭!

  这亦是刘彻的态度。

  如此。

  张伟顺水推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怎能不让刘彻欢心?

  沉吟了一番。

  刘彻缓缓开口。

  “张爱卿的意思是,我们大汉之于匈奴的态度应该有所转变?”

  张伟点头。

  “陛下,不只是转变,而是给出更加强硬的回击!匈奴亡我大汉之心不死,经年的骚扰,我大汉的边关已经是不堪其扰。”

  “眼下,我大汉国富民强,实力雄厚,正是兴兵的大好时机!”

  “而我张家,愿为陛下先!”

  张伟这一番发言,慷慨激昂。

  所言者,无不切中刘彻的内心。

  尤其是其最后一句敢为陛下先。

  听的刘彻是心潮澎湃。

  其实,早在刘彻继位之时。

  张伟就已经详细地研究过汉武帝刘彻的心思。

  与之前的文景二位帝王不同。

  刘彻明显更为好战。

首节上一节206/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