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357节

  “阿母放这了!好好记啊!”

  刘启扯出个哭一般的微笑。

  “好……阿母。”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与王皇后看向殿外。

  小刘彻正蹲在一旁,无忧无虑的用木枝戳着一只小猪的鼻孔。

  其一旁,宫人们正在搭建火炉。

  “猪猪啊!你就要被我吃掉了呢!”

  被绑缚起来的小猪一动不动,哪怕鼻孔里戳着木枝也是如此。

  小刘彻抱着双膝冷冷一笑。

  “呵,装死?装吧,也没几刻功夫了!”

  “哈哈哈哈!桀桀桀桀!”

  刘启与王皇后对视,俱都摇头。

  这小子是指望不上了。

  还是自食其力自己抄吧。

  王皇后刚刚摆好竹简,就被刘启一把夺过。

  “你磨墨吧。”

  王皇后惊讶的看了一眼刘启,然后甜甜一笑,紧挨着刘启坐下。

  “好~妾给陛下磨墨~”

  外面的小刘彻打了个寒颤。

  什么鬼动静?

  ……

  大汉成帝时期

  赵合德抱着一只幼崽,愁眉苦脸道:

  “陛下,要不还是你来抱着他吧?”

  一旁的刘骜头也不抬道:

  “那你来记。”

  赵合德嘟着嘴,一边轻晃着幼崽一边不满道:

  “陛下就不能一边记一边哄孩子吗?”

  刘骜气乐了。

  “朕是你殿里的宫人吗?再者说,不是你要求要跟秀儿培养感情的吗?”

  轻悄走来,赵合德一屁股坐在刘骜身边,全无形象道:

  “妾也不知道这孩子哭起来嗓门那么大啊!”

  刘骜研磨墨砚,笑道:

  “那朕把他送回去?”

  闻言,赵合德低头看向小小的刘秀,没有孩子的她心下浮起一阵不舍。

  随即猛的起身,向殿外走去。

  “诶!你干嘛去!不陪朕了?”

  刘骜高声呼唤道。

  赵合德头也不回道:

  “陪你个老货有甚意思?秀儿快醒了,我得去给他备辅食了!”

  刘骜摇摇头,随即看向旁边的一堆竹简。

  希望刘秀能将这些融会贯通,将大汉带到新的高度。

  ……

  【自古以来,新皇大赦天下代表的就是过去种种以成历史,接下来是步入建设的新阶段。】

  【与众多开国皇帝一样,李渊很清楚一个正常的国家里,妥善完备各种制度是重中之重。】

  【因此自大赦之日起,李渊就全身心投入到制度规划中。】

  【首先就是以《开皇律》为蓝本的《武德律》】

  【分十二篇,共有律文五百条。】

  ……

  天幕上。

  《武德律》与《开皇律》分别陈列。

  然后调色盘一对比!

  实锤了!

  《武德律》抄袭《开皇律》!

  ……

  【法律史的研究学者都倾向于把李渊《武德律》视作杨坚《开皇律》的升级加强版。】

  【史称“比开皇旧制增新格五十三条”】

  ……

  大唐玄宗时期

  一身白色单衣的李隆基指着天幕上的史称,不满道:

  “这是哪个史家说的?跟放屁一样!”

  简单挽着头发的杨玉环给李隆基梳着头发,慢悠悠道:

  “但《武德律》的确是继承《开皇律》啊。”

  李隆基轻哼一声。

  “隋文帝的《开皇律》虽说开创了刑纲简要,疏而不失的立法先例。”

  “但隋朝立国都不满四十年,若无人继承这道律法的精神和精髓,《开皇律》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特例而已。”

  “而将先例、特例变为常例、惯例,让《开皇律》得以发扬,惠及后世。”

  “这才是《武德律》的伟大之处!”

  李隆基靠着一旁的锦榻,神色不虞:

  “从无到有的开创是伟大之举,承前启后的传承就不是了吗?”

  喜欢写日常。

  有一种喝高了的感觉。

第235章 唐承隋制

  【《武德律》主要继承了隋朝法律中的五刑、八议和十恶。】

  ……

  天幕上。

  五个火柴人并排站列。

  随后每个火柴人头上都标注刑罚字迹。

  墨、劓、刖、宫、大辟。

  『墨』火柴人脸上被刺上文字图案。

  『劓』火柴人被砍掉鼻子。

  『刖』火柴人被斩掉双脚或单只脚。

  『宫』火柴人下身被打上一层薄码。

  『大辟』火柴人被斩首、凌迟、车裂等多种形式展示。

  ……

  【在汉文帝废除肉刑以前,五刑主要指的是墨、劓、刖、宫、大辟这五种刑罚。】

  【不说必死无疑的死刑,就单前面四种刑罚中任意抽出一样来执行,都能让人痛不欲生,,留下严重的生理及心理阴影。】

  【而自汉文帝、汉景帝两位仁君倡导后,以故意摧残身体为目的的五种肉刑被新的相对刑罚方式所取代。】

  【赖于《开皇律》简明宽平的立法理念。】

  【隋朝初期,新的五刑正式替代了旧的五刑。】

  【这种新五刑就是笞、杖、徒、流、死。】

  【可以说是开启法制史的重大进步了。】

  ……

  大秦。

  嬴政面无表情看着天幕。

  你说的很好。

  但寡人不打算改。

  看了这么久,寡人悟出来一个道理。

  当皇帝是有极限的!

  你不能干了所有的事情。

  物极必反啊!

  这么好的政策还是留个下一位皇帝吧。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摇头感叹:

首节上一节357/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