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91节

  张辽附议,休屠王已经被他们断掉一臂,现在正是应该奋勇追穷寇的时刻,而且:

  苏曜无语了。

  直道渡口(今内蒙包头金津古渡),昔年昭君出塞和亲正是由此地渡河,也是后世北方游牧入主中原,南渡黄河的重要通道之一。

  但是对于苏曜的选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并且大惑不解。

  虽然大目标定了下来,但是怎么实施上却困难重重。

  也正因此纵容成就了这个杂胡部族每有乱,其必叛的卑劣作风。

  于夫罗不由问道。

  涓.涓浜.浜.涓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苏曜需要一个稳定,听话的南匈奴部落,能给他持续爆马匹和兵员的。

  而像什么左贤王,休屠王这样的死硬反动派,既然他们要搞事,那正好,拉出来一波清掉了事。

  “那里正好也有个渡口,讨伐休屠各后,稍事休整我等即可安心渡河。”

  像这种手握重兵的强力封臣,既然反了那就要直接一波打死,逮捕扒地扒头衔一撸到底。

  黄土高原,乃农牧结合区域,历来过的都是半农半牧的生活,休屠各部在高原放牧,而汉民多以城镇周边沿河山谷种田为生。

  不然回来他不反也收不到什么钱和兵,甚至等我前脚走了,搞不好你后脚就又没了。”

  难受。

  “都督是指?”

  所有既得利益者都不会允许他于夫罗轻易回去。

  固然他打左贤王有挑战性的因素,但更多还是,他担心真的一波拿下了王庭后,万一碰到个怂货,真投了他可就没理由砍人了。

  于夫罗也摇了摇头

  “若是其利用掌控的渡口西逃,那怕是回来会更为麻烦。”

  “足有三千!你还怂个毛诶”

  “可是都督啊,这太难了,咱们现在只有这三千骑,就直接挑战左贤王的主力,这不好吧。”

  这便是王柔反对的理由,作为使匈奴中郎将,他起码的基本功还是到位的,这家门口附近的地形早已了然于心,苏曜你再能打,过不了河,那也就不行。

  就算有办法强度黄河,显然也不可能说振臂一呼大家就都认可他成为新的单于,必然还有一场大战在等着。

  苏曜这才回神答道

  “不但离美稷很近,而且河流平缓,易于泅渡,甚至还有河湾处应该还有现成的大量船舶。”

  “啊???”

  仅就现今时节来说,随着天气逐渐炎热,黄河中流区域雨水增多,水流湍急,黄河几字形靠近他们这侧右半区域过河又多是高低起伏的山峦,不适合军队展开行动。

  要想从这里渡河,那就非要等到黄河结冰后了。

  “九原直道渡,我看此地就最为合适嘛。”

  僵持。

  “屠各胡如今已知苏都督厉害,怕是不会再与我等轻易交锋”

  议事厅内,每个人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很快都被别人否决,没有一个妥善可行的方案能够得到一致的认可和通过。

  “可是九原.也已在胡人手中了啊!”

  所以现在理当见好就收,一边报功领赏,一边屯兵备战,等到合适的时机,再一举渡河而过。

  原因无他。

  故此休屠各部作为每次的叛乱先锋却都每每被放过,只要他低头认输便可让事情过去。

  故此,若是说眼下的南匈奴各部,有哪个对手最难打,那这位左贤王一定是第一位!

  也因此,虽然大家都知道直道渡口好走,但没有任何一个提出这个选线。

  “正所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不可,离石周边均是山地高原,历来都不作为大军征讨的重点。”王柔再次反对。

  “这不太好吧。”

  当然还有句话苏曜这会没拿到台面上来说。

  “你是真的傻啊。”

  苏曜恨铁不成钢:

  “不如说简直好极了,咱打就是主力!”

  “什么?!”

  而这个实力最强的叛逆,他是想要等到做好准备,点齐兵马后,再与其对决。

  显然,想要突袭王庭,那里的敌人越少越好,若是挨个把敌人都撵了过去,他们一时半会就别想能重夺王庭了。

  而且搞不好,只要自己拿回了王位,远离王庭的左贤王也就不得不认下这事,还可以免于兵戈。

  “这个左贤王,怕是要死定了啊.”

  看到苏曜那战意昂扬的眼神后,熟悉苏曜的王凌等人已经在心里悄悄地为左贤王默哀了。

第113章 瞧不起谁呢

  云中郡,乃华夏故地,战国时即为赵国属地。

  汉云中郡西接五原南连定襄、雁门,所辖地为河套东北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即包括今呼和浩特的大部分区域,治所云中县城则位于今内蒙托克托县内,距离楼烦关约200多公里。

  这里是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地,自古就有名言,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而云中与五原即是阴山以南的前套平原。

  当草原民族占领了河套,不但经济和人口会得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更可轻易纵马疾驰,呼啸南下,使长城内外处处烽烟。

  摩摩罗跪在地上大喊大叫,他都要崩溃了,怎么他跑到哪里那个恶鬼就追到哪呢??

  更关键的是,这个二王子竟然完全不听劝,愣是把他话当耳旁风啊,危,危啊!

  “就算退一万步,您不在乎俺们的命,可是万一咱们这一战败的惨了,暴露了您的虚实,引他们来攻这里,那可怎么是好啊!”

  为什么摩摩罗这么害怕?

  原来,在得到苏曜与于夫罗等人出击,出现在云中郡黄河边的军情后,左贤王的二王子都气笑了。

  那也是啊,汉人就算现在不行了,那毕竟也是有几百年积淀,不是这些乡巴佬能轻易碰瓷的。

  那真是小词一个个,天花乱坠吹的都不像个人了。

  我们休屠王的王兄,万骑长罗罗托就是被那个红袍的恶鬼击败,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于是乎,知道再劝无用的摩摩罗只能抹着眼泪点起本部人马,大家面如死灰的随军出征。

  中原政权掌控了河套,在此屯兵种田,不但保证了关中和河北地区的安全,也拥有了进取草原的前进基地,可随时主动出击干涉草原事物。

  什么一骑当千,万军取首。

  而他自己的本部,则一边做着拔营的准备,一边飞骑快报九原,准备来个前后夹击,将这于夫罗歼灭在黄河岸边。

  “兄弟们,咱们真是被人瞧不起了啊

  就这区区五千骑就敢来找我三千大军的麻烦。

  但他呼延骏何许人也?

  那可谓是家学深厚,几百年前祖宗辈的时候就和这些汉人们在战场上比划身手了。

  而于夫罗带走的那些士兵的斤两他可是一清二楚,如今派五千骑出击,又不是去决战拼命,只是背袭骚扰一下,能有什么危险?

  倒不如说已经是谨慎之极了。

  果然啊,真正要打倒大汉这个百多年来的宿敌,还要靠他们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胡人贵族正统。

  然后,当行军中的苏曜看到东北方来的这一支仅有区区五千骑,还打着各色花里胡哨旗帜的联合部队时,蚌埠住还是笑了出来:

  “二王子啊,不能去啊,这是送死哇!”

  在几千甚至上万大军混战的面前,别说个人,就算有十来个射雕手也没法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

  怪不得每次反叛都有他们这些屠各胡,但偏偏每次都没见他们能成一回事。

  现在他带了三千骑出来,您怎么能只派咱们这五千人就过去呢!

  这不是送咱们去死吗?”

  在放弃了一时名义上的王位后,他选择了更加有利的河套平原作为发展根基。

  而作为连下两郡的最大功臣,左贤王二王子,兼领万骑长的呼延骏就更是志得意满了,有此功勋在手,他甚至都又开始琢磨着大哥的位置.

  不过,眼下嘛,却有另一件事情扰乱了他心绪。

  毕竟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极限的,你个人的武勇再强能强到哪去?

  俺们整整一个万骑啊,就被他几百骑就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而左部的呼延家族,就此世世代代的与汉人共存于朔方与五原郡内。

  在二王子看来,就因为他们这屠各胡都是些没见识的乡巴佬,突然翻身得意忘形,压根就不会打仗,如此才会被人教训的那么惨。

  如今他们家更是汉学造诣深厚,主打的就是一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师汉长技以制汉!

  所以说呼延骏马上就抛开了溃兵那丧胆之下的夸张假象。

  “要么去战,要么去死,我呼延骏不养没用的废人!”

  而左贤王之所以能选择河套,其实也很简单,这里本就是他左部驻牧之地。

  涓.涓浜.浜.涓

  而对于眼下的左贤王来说,全取河套仅剩云中一地,这就是他们在扶持新单于上位后交换来的利益。

  “真的,您要相信我啊。

  河套地区,也因此成为了历来中原与草原民族争霸的交点,衡量一个中原政权军事是否强势,只要看他有没有控制河套即可。

  所以如今既举大旗,左贤王第一个目标就是全取黄河北岸的河套三郡。

  云中城外,坐镇匈奴大帐中的二王子冷眼盯着跪在地上的这屠各废物,要不是看在他带来宝贵战报的份上,直想一刀砍了他的狗头。

  可二王子没想到,这个屠各贱胡,近日被他好吃好喝的养着,现在派活了他不去干,反而在这扰乱军心,说什么汉人红袍大将多么多么可怕。

  什么嗜血的妖兽,好杀的魔头。

  如今战略目标眼看着就即将达成,为此左贤王呼延杰也算是一扫积郁,变得颇为意气风发,连昔日顽固的头疾都感觉好了许多。

  因此他虽然绝望,但却也没法怨恨二王子,只是把愤恨发泄在那个酒鬼帕罗身上,那个混蛋,居然在逃亡路上驱赶他们,不让他们回家!

  若非如此,他哪里会到如此地步啊。

  怎么地,还以为你是我胡人的大王子,人人都要忍着你是吧。

首节上一节91/1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