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28节

  自然不能指责帝后,只能自己背锅。

  于是大宗正院和礼部的官吏,就上书请罪。

  本以为皇帝会拿他们问罪,谁知并没有。

  宫里就传出一句话:女子出嫁,相夫教子乃天经地义。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人都不傻,自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出嫁,相夫教子。

  这不是尚驸马,这是嫁公主啊。

  再回过头看整件事情,皇帝和皇后并不是把公主府的事情给忘了,而是压根就没打算建。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都是嫁公主,而不是尚驸马。

  这是何等的殊荣啊。

  如果是以前,他们肯定会稍微反对一下。

  这有违陛下您定下的规矩啊。

  但现在吗……

  算了,破例一次又咋了。

  等这个消息传出去,群臣也没说什么。

  相反,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在琉璃制作法面前,一个女儿算得了啥。

  要不是年龄不允许,亲娘也不是……

  咳,这个还是需要考虑一下的。

  陈景恪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大宗正院派人,将马皇后赐给陈家的府邸,给紧急翻修了一下。

  如此六月十六,大婚顺利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天福清公主穿的是凤冠霞帔。

  这是皇后冠冕。

  大明建立后,马皇后特赐天下女子出嫁当天,可以穿凤冠霞帔。

  从此,汉家女儿出嫁穿凤冠霞帔,成了风俗习惯。

  陈景恪当了好几天的牵线木偶,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将新娘子给娶回家。

  一夜省略十万字……正式告别单身。

  毕竟是新婚,老朱给他批了个无限期的假。

  啥时候想上班了,再来上班。

  陈景恪自然是美美的享受,老丈人给的假期。

  福清公主也很清楚自己的情况,从来不摆公主的架子。

  依足了民间媳妇的礼节,来侍奉公婆。

  什么早晚请安问好,饭前询问想吃什么……

  陈景恪看的都替她累的慌,让她不要如此。

  礼太多反而显得生疏。

  民间没有那么多规矩,一般只有刻意刁难媳妇的恶婆婆,才会这么做。

  福清却说,这是她娘亲教给她的,不会错的。

  陈景恪想到郑安妃在宫里的情况,确实要处处依足规矩,也不好再说什么。

  没几天陈远和冯氏就受不了了,私下找陈景恪。

  这礼节太多公主难受,他们也不自在,还是正常过日子吧。

  陈景恪没有劝说,而是带着福清去别人家串了几次门,让她和别人家的媳妇接触一下。

  果然,效果非常好。

  她逐渐恢复了正常。

  请安问好也不再是刻意做,饮食方面,没有特别的要求,就正常来。

  如此,家庭氛围反而更加的和睦。

  在宫里,将闺女嫁出去的朱元璋,又动了别的心思。

  他找到马皇后说道:“乖孙十二岁了,也该给他物色一个媳妇了。”

  “先选入宫中,让他们培养感情,待年龄到了可以直接成婚。”

  马皇后说道:“也好,免得夫妻感情不睦,影响后宫安宁。”

  历史上,明朝前几任皇帝,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

  皇后都是幼年就被选入宫中,和皇储生活在一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夫妻感情非常好。

  朱标的太子妃常氏,是订的娃娃亲,常妃也是早早就被马皇后带在身边。

  只可惜夫妻俩都英年早逝。

  朱棣和徐皇后,其实也是一样的情况。

  徐皇后也是从小就进宫,和朱棣感情甚笃,年龄到了直接成婚。

  前世影视剧里,俩人女追男逃什么的,不过是为了剧情需要改编的罢了。

  朱高炽的皇后张氏,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朱瞻基的皇后孙氏,也就是朱祁镇的母亲。

  小说家嘴里的一代妖后孙若微。

  她十岁就被张皇后带在身边,和朱瞻基感情深厚。

  应当是朱棣不太满意孙若微,最后另立胡氏为朱瞻基的妃子。

  但朱瞻基喜欢她,继位后没几年,就以无子为由,将胡皇后废除。

  改立孙若微为后。

  别的且不说,大明通过这种方式为皇储选妃,确实解决了很多后宫问题。

  至少帝后的感情都比较深。

  这种亲自培养儿媳妇的规矩,就是从老朱这里定下的。

  所以,此时他想给朱雄英找个媳妇,让马皇后带在身边培养,也不奇怪。

  夫妻俩立即就让锦衣卫,把勋贵家所有十岁左右的女孩信息,都统计上来。

  然后就开始挑选。

  家世要合适,外貌也不能差了。

  男人都好美色,皇后生的不漂亮,想培养感情那不是闹吗。

  然后就是人品,平时的表现等等。

  只是目标太多了,一时间还真不好办。

  朱雄英得知此事,也来了兴趣,想要亲自给自己挑个媳妇。

  然而这么大的事情,老朱和马皇后岂能让他一个小孩子插手,就给他轰走了。

  郁闷不已的他,就找到陈景恪一通诉苦。

  陈景恪能说啥,自然是幸灾乐祸了。

  你小子,毛都没长齐的,就要找媳妇了。

  最好给你找个丑八怪。

  把朱雄英气的直跳脚。

  话虽如此,陈景恪也很好奇,老朱和马皇后到底会给朱雄英,选个什么样的媳妇。

  休息了半个月,他也不好意思再拖,就悠哉悠哉的入宫开始上班。

  结果发现朱元璋和马皇后还在为这事儿头疼。

  他不禁有些好奇,就这么难挑选吗?

  你们俩的标准会不会订的太高了?

  朱元璋叹道:“不是没有合适的,是合适的太多,我们不知道选哪个。”

  “选了这个,总觉得那个更好。”

  “选了那个,又觉得这个也不错。”

  陈景恪啼笑皆非:“您老人家这是挑花眼了呀,要不就让太孙自己选个顺眼的?”

  马皇后无奈的道:“怎么没让他选啊,可是那臭小子说一个都看不上。”

  陈景恪立即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是故意的。

  这时朱元璋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说道:

  “你小子的想法向来与众不同,来瞅瞅哪个更合适。”

  陈景恪连忙摇手:“不行不行,这可不是普通人家选媳妇,看走眼就看走眼了,吵吵闹闹也能过一辈子。”

  “这可是选未来的皇后,要是看走了眼,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啊。”

  马皇后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道:“别怕,又不是现在成婚,我还要带在身边观察几年呢。”

  “不合适再送出宫不就行了吗。”

  “来,选一个你觉得合适的。”

  陈景恪眼见躲不过去,只能磨磨唧唧的走过来,心中还不停的哀叹。

  早知道就多度几天蜜月了。

  经过筛选,最后还剩下十二位小姑娘,从八岁到十二岁都有。

  画像也有,样貌都挺端正的。

  看家世也都不差,都是功勋之女。

  看介绍,都是自幼读书,表现的非常聪慧。

  看起来都不差啊,怎么选啊。

  陈景恪头都大了,这要是选差了,后果很严重啊。

  哎,这十二个女孩,没有一个是我前世听过的。

首节上一节228/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