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5节

  咱们只讨论事情本身,不讨论别的,尽量不要上情绪。

  -----------------

  说起上情绪这件事情,我吐槽几句。

  西方二极管思维对我们的影响太深了。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比较极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网络上的争执,十有八九就是这么来的。

  这不怪我们,因为我们也是受害者。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网上的殖人经常会说,你国的这是学习外国的,你国的那也是学习外国的。

  任谁看了都会血压升高,然后去反驳。

  然后下意识的认为,学习别人的优点是可耻的。

  如果我们不学习别人,又怎么会被人家从这个角度攻击?

  而这,恰恰是西方希望看到的。

  他们就是希望我们变得和他们一样狭隘。

  将我们拉低到和他们一样的高度,然后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击败我们。

  碰到这种人,大家不应该生气,而是反过来嘲讽他们:

  对啊,我们就是从那边学来的,然后用这些优点去击败你们的爹。

  诶,你气不气?

  就喜欢看你们这些殖人很生气,又拿我们没有办法的样子。

  -----------------

  我在书里一直强调,华夏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厚重、多元和包容。

  我们最擅长的,是将别人优秀的东西拿过来,变成我们自己的。

  然后让我们的文化更加的灿烂,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厚重。

  这一点,是其他任何文明都无法做到的。

  学习从来不是可耻的事情,喜欢学习擅长学习,更是最优秀的品质。

  同样,敢于学习别人,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能力。

  西方敢承认别人的优点,敢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吗?

  不敢。

  文明底蕴太浅薄了,学习别人的优点会被反噬,会自我毁灭。

  西方畏惧华夏文明,就是因为我们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包容性。

  我们有能力彻底将他们同化。

  而他们只能干看着,毫无办法。

  固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点,不善于学习的文明,必将走向极端。

  看看中世纪的基和伊。

  而现在,他们又重新走上了当年的老路。

  他们创造出来,用以奴役世界的思想,现在都变成回旋镖扎在了他们自己身上。

  -----------------

  西方世界会不会崩溃,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他们好,我们就学习他们的优点。

  他们差,我们就将他们当做经验教训,加以规避。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学习所有文明的优点为己所用。

  这将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祝愿所有书友都能变得更强。

  -----------------

  以上。

第294章 博望侯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肯定会问:

  你将华夏文明说的这么好,为啥面对那两个宗教时还要如临大敌呢?

  况且,思想该怎么武装?总不能在脑袋上带个铁盔吧?

  和陈景恪认识这么久,也断断续续听了许多课。

  不论是眼界还是思想,都开阔了许多。

  他很快就自己想清楚了其中的缘由。

  为何要如临大敌?

  因为大明确实还没有做好准备。

  七千余万人口,真正对华夏这个概念有清晰认识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

  大多数普通百姓,对国家对族群对文明,并没有什么认识。

  虽然这几年,朝廷有意识的普及‘华夏’这个概念。

  朱雄英还搞了个抚慰使制度,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可因为时间太短,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

  若是毫无防备就让那两个宗教传入国内,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况且就算真的全民普及了华夏概念,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无父无母吃里扒外的人。

  而且基教、伊教和佛教还不同。

  佛教是多神教,教义偏向于温和。

  佛教东传,只是佛学先贤的自发行为,仅仅只是为了传教,与政治无关。

  佛教和华夏文明的碰撞,并没有引起激烈的斗争。

  佛教主动吸收了华夏文明的精华,经过自我改良之后,把自己变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后来道教借鉴了佛教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体系。

  韩愈、柳宗元吸取了佛道两家的精华改良儒学,为儒家大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至此华夏文明彻底消化了佛教。

  然而,这种情况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再也找不到第二例。

  至于佛教是外来宗教……这完全不是问题。

  把天竺打下来,将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家纳入大明的统治范围,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但基教、伊教不一样,他们是一神教,且教义更加极端更加有侵略性。

  他们背后都有武装势力支持,传教是带着政治目的的。

  东进的目的不是与我们和平相处,而是想要在文化上灭绝我们。

  所以,对这两个宗教必须要提高警惕。

  至于如何武装思想,其实之前陈景恪也已经说过答案了。

  教化。

  让百姓了解自己文明的历史,增加文明认同感。

  当百姓都认同自己华夏人的身份,并为此感到自豪时,外来宗教再想洗脑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朱标和朱雄英,说道:

  “这就是你们父子两个的任务了,大胆的去做吧。”

  朱标自信的道:“您放心,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雄英更是直接道:“我早就让人将相关书籍编撰好,只是不想引起大家的反感没有拿出来。”

  “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了,等回去就命国子监将其列入必学科目。”

  朱标摇摇头说道:“将书给我吧,此事我来办更合适。”

  朱雄英还处在养势阶段,不宜表现的太过强势。

  大势已成的时候,表现的强势,别人会说你有主见。

  威望不足的时候表现的太强势,别人会觉得你不好相处,心里还会抵触。

  虽然朱雄英的地位不可撼动,可也没必要头铁瞎折腾。

  那纯属给自己制造困难,没有任何意义。

  朱标就属于大势已成的那种,朝野威望十足。

  他表现的强势群臣只会敬畏,不会有别的想法,也不敢有别的想法。

  朱雄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就表示,会将教材给朱标送过去。

  这时陈景恪说道:“太孙编写的那套教材,可以稍微修改一下,再增添一些内容。”

  朱雄英问道:“哪里需要改?”

  陈景恪说道:“编写教材的时候,使节团还没有返回,咱们对外界的情况还不太了解。”

  “所以里面没有关于外界的信息。”

  “现在既然了解了外面的情况,又确定要走出去,就应该将一些情况告诉大家。”

  “这样大家心里就有了准备,等真的要面对外界信息的时候,不至于茫然无措。”

  “而且我们主动去宣传这件事情,就可以有选择的,将我们想要让他们知道的情况告诉他们。”

  “不想让他们知道的情况,就少提或者不提。”

  “比如,我们可以强调,不论是基教还是伊教,都不允许祭祀祖先。”

  “他们每到一处,就会毁灭其文化,强迫信仰他们的神,否则就会被杀掉。”

  “然后再找一些大儒抨击这种无父无母的行为。”

首节上一节395/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