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47节

  让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官吏,去安民、收税还行。

  去发展地方经济,那不是扯的吗?

  朱标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严肃的道:

  “我知道,这份计划对大多数官吏来说,过于复杂了。”

  “所以才需要内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慢慢的刺激官吏主动学习,去适应这份计划。”

  “如果我们不去做,官吏永远都不会进步。”

  “我们从当下做起,或许会很难,但十年二十年后,世界就会变得大不一样。”

  换成一般人,大概率会被他说的热血沸腾。

  然而面前这两位哪个不是官场老狐狸,并不为所动。

  李善长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现有的官吏人手也不够。”

  一个县正式的官员才四个,其他都是吏。

  靠这四个人去负责这么庞大的计划,也忙不过来啊。

  “若要执行这些计划,就要增加职务……职务增多就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

  朱标赞道:“韩国公目光如炬,现有的官员配置,确实不足以满足新计划的需求。”

  “所以,完善衙门官吏配置,也是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

  “官吏增多确实会加重朝廷的财政负担,可一旦他们起到作用,就能为朝廷创造更多的价值。”

  “可是……”徐达还想说什么,却被李善长给拦住了。

  “陛下所言甚是,不能畏惧眼前的困难就踌躇不前,万事都要试一试才知道行不行。”

  徐达很是疑惑,你咋突然改口了?

  不过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就将疑问压了下来,准备私下再问。

  朱标笑道:“韩国公所言甚是,凡事总要试一试才行。”

  “你是大明礼法制度的奠基人,在治国一道经验丰富。”

  “这份计划如何实施,还需要你来拿主意啊。”

  李善长拱手道:“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完成计划。”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又对邱广安五人说道:

  “五位卿家需多向两位国公学习,尽快熟悉政务。”

  正看着计划书头皮发麻的五人,连忙道:

  “是,臣等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然后又朝李善长和徐达行礼道:“请两位国公多多指点。”

  事情就此定下。

  接下来陈景恪等人出面,详细为七位阁臣讲解计划书。

  一直到黄昏时分,众人才疲惫的下差。

  徐达等六人起身离开,留下一位阁臣值夜班。

  七大阁臣不可能同时休息,不论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有一个人在内阁当值。

  本来应该七个人轮值的,不过李善长和徐达身份特殊,就邱广安五个人轮值了。

  出了皇宫之后,徐达就拉着李善长走到无人处。

  他可是别了一肚子话想问,这会儿终于找到机会。

  “韩国公,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善长故作糊涂的道:“什么怎么想的?”

  徐达没好气的道:“咱们相识几十年了,你别给我装糊涂。”

  “那计划看似只是一份工作计划,实际上是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变革。”

  “而且是不同于历朝历代的,前所未有的变革。”

  “此等大事,你怎么如此轻易就答应了?”

  很简单的道理,以现在的官僚配置和运作模式,根本就不可能落实那份计划。

  想实施那个计划,就必须对现有的官僚系统进行变革,而且还没有先例可借鉴。

  这种大变革,必须经过无数推演才能小心翼翼的实施。

  可是李善长竟然如此轻易的就答应了,这是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

  如果不是双方了解很深,徐达都以为他产生什么不好的心思了。

  李善长终于不再卖关子,说道:

  “因为这件事情背后的谋划,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就算我们不支持,陛下依然会去做。”

  徐达惊讶的道:“还有更大的谋划?你怎么知道的?”

  你个叛徒,能比我知道的还多?

  李善长郑重的道:“陈伴读要再造乾坤。”

  徐达无法淡定了,啥情况?

  论忠心,我忠贞不二,你是叛徒。

  论私交,我和陈景恪关系莫逆,我女儿都是他徒弟。

  咋你比我知道的还多?

  不不不……搞错了,重点是再造乾坤。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李善长完全理解他的感受,因为刚刚想通这一切的时候,他也同样无比的震惊。

  “陈伴读准备围绕大同世界重塑儒家思想……”

  他将之前,陈景恪透露的大同世界思想讲了一遍。

  徐达忍不住说道:“这种完美的世界,怎么可能存在。”

  一个空洞的思想,是没有生命力的。

  这也是为何,儒家从来不重视大同思想的原因。

  即便这个世界是他们自己构思出来的。

  李善长说道:“最开始我和你一样不以为然,儒家思想的优势就在于其更加实用。”

  “大同世界则不然,它不可能实现。”

  “靠一个虚无的幻想,是无法支撑他重塑儒家思想的计划的。”

  “可是今天看了那一套计划我才知道,他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虽然那套计划看起来很难,但仔细想想,一旦成真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徐达情不自禁的去幻想计划里的世界,物资充足,百姓富裕,人民安居乐业。

  大明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似乎大同世界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这个念头刚刚生出,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大同世界,变得可以企及了?

  李善长见他想通了,就问道:

  “现在你知道,为何我会同意了吧?”

  徐达下意识的点点头,然后追问道:

  “你觉得……可能吗?”

  李善长叹了口气,语气忽然有些落寞的说道:

  “不知道,因为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了。”

  “但从今天这份计划可以看出,他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计划。”

  “这份计划虽然很难,但确实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说到这里,他忽然摇摇头,改口说道:

  “不需要全部实施,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能实施,都足以支撑他的大同世界思想了。”

  “一旦完成思想重塑,剩下的计划自会有人争着抢着去实施。”

  一个空洞的思想无法长存。

  有实际道路支持的思想,会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主动性。

  所有的信徒,都会自发的沿着那条道路往前走。

  所有阻拦在他们前方的东西,都会被无情碾压。

  想通了这一切,徐达深吸口气,说道:

  “再造乾坤,好一个再造乾坤啊。”

  “我从来都不敢小看他,没想到他的能为依然超出了我的想象。”

  李善长深以为然的道:“都说我自视甚高,向来不服人,刘伯温我都不放在眼里。”

  “唯独陈伴读,让我心服口服。”

  “不只是能力,人品更是无可挑剔。”

  “陛下数次称赞他真君子也,老夫也以为,他真乃当世唯一的君子。”

  尤其是陈景恪把法治思想无私的分享给他,让他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雅量。

  两个老头吹捧了几句,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一株火苗。

  徐达率先说道:“如此宏大的计划,能参与进来实在是我等的荣幸。”

  “我必竭尽全力,为其保驾护航。”

  李善长也说道:“于私,陈伴读于我本就有恩。”

  “于公,蒙陛下信任,能参与到这个计划。”

  “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力的呢。”

  本来他们两个只以为,皇帝需要借他们的威望,来快速稳定新内阁。

首节上一节447/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