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28节

  全船三十余人全部遇难。

  “回来的时候,我们将自己的衣物和头发分成两份,交给另外两艘船。”

  “这样只要有一艘船能回来,至少能带回一些念想……”

  提起此事,陈永和难过的泣不成声。

  陈景恪也伤感不已:“你们都是华夏的勇士,我会奏请陛下,为你们树碑立传。”

  “华夏子孙都会记得你们……”

  陈永和不敢置信的道:“真的吗?”

  陈景恪郑重的道:“放心,我……”

  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真的,我保证。”

  话音刚落,朱雄英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

  陈永和有些迟疑的看着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

  陈景恪还没说话,松下纯太郎已经噗通跪下,谄媚的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雄英都没理他,径直来到陈永和面前,说道:

  “你们辛苦了,大明会记得你们的功劳的。”

  陈永和激动的浑身颤抖,也跟着噗通跪下:

  “草民陈永和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雄英将他搀扶起来,说道:“壮士无需多礼……”

  一旁的松下纯太郎见没人搭理自己,就悄悄的爬了起来。

  对陈永和的待遇羡慕不已。

  啥时候我也能得到太子殿下如此礼遇啊。

  不行,一定要做出一番大功绩,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大明人。

  众人都没理会他,朱雄英安抚了一下陈永和,朝陈景恪使了个眼色,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儿。

  他也是刚到,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是听到陈景恪说,要给这些人树碑立传,才跟着说的。

  这就是信任,他相信陈景恪这么做必有缘由,自己先支持再说。

  陈景恪接到暗示,立即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并重点强调了新大陆,几千里都没走到头的海岸线,以及良种。

  朱雄英自然也是秒懂重点,新大陆?庞大的大洲?高产良种?

  好,好,实在太好了啊。

  别说树碑立传,要是证实是真的,封侯都不在话下。

  “走,咱们去船上看看新大陆的良种,陈壮士你走我身边,路上为我介绍一下新大陆的情况。”

  朱雄英迫不及待的说道。

  之后,众人一起前往码头。

  路上陈永和详细介绍了新大陆的情况。

  新大陆很大,土人很多,但多以部落为主。

  不过也有较大的势力,比如有一个叫特诺奇提特兰的部落,就有二十多万人。

  他们擅长用黑金刚制作器具……黑金刚是佛教对黑曜石的称呼。

  这个部落还有航海技术,陈永和他们刚到达的时候,他们派出了三十余艘船进行监视。

  只是他们的船比较小,也无法去风浪较大的地方。

  朱雄英很快就抓住了重点,没有马,没有金属器具。

  那简直太好了。

  一旁的陈景恪听的也很认真,他对印第安人了解也不多。

  只知道曾经有个玛雅文明,然后就是被西方列强欺负的很惨,就再没有别的了。

  不过有一些基本的情况他还是知道的。

  美洲确实没有马,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脚步。

  所以他们多以部落为主体生存。

  只有沿河流的地方,才会形成比较大的部落联盟。

  至于金属器具,说起来印第安人也是倒霉。

  美洲的金属储藏非常丰富,但埋藏都非常深,靠手是很难挖到的。

  这也导致他们始终未能点亮金属科技。

  这让陈景恪想起了一个梗:

  挖矿需要金属器具,可没有矿就没有金属器具……

  不过印第安人因地制宜,发展出了丰富的黑曜石文化。

  制作出了精良的黑曜石器具,包括武器。

  但没有金属器具,就无法制作大型工具,只能向着小巧精美的方向发展。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上限被锁死了。

  面对骑兵、金属武器、坚船利炮,他们脆弱的像一张纸一样。

  一边听着陈永和的介绍,陈景恪一边和自己了解的知识做对比,对当前的美洲有了大致的了解。

  不能说人家落后,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印第安人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极限。

  他们的城邦也同样拥有不错的文化。

  甚至很多部落施行的制度,真的有点华夏古代圣贤时代的特点。

  比如友善,比如团结,比如没有森严的阶级。

  “我们曾经到过一个部落,他们那里非常团结,绝不会抛弃自己的族人。”

  “有人生病了,他们想的不是隔离,而是大家一起围在他身边。”

  “他们相信,这样可以把自己的力量借给病人,又或许是可以感动天神吧。”

  松下纯太郎不屑的道:“愚昧,如果是传染病,岂不是会死更多人。”

  朱雄英也点头表示认同,作为个人可以这么做。

  但作为首领要为整个部落负责,怎么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呢?

  陈景恪没有给予评价,从行政管理角度考虑,他们说的确实没错。

  可那个印第安部落就错了吗?他们真的愚昧吗?

  站在他们的角度,自己没有错。

  为了照顾族人而死,他们认为自己死得其所。

  这就足够了。

  不过总体来说,美洲大部分土地都处于莽荒状态。

  当地土民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建立部落城邦。

  拥有不错的文明。

  但繁荣程度比起华夏文明,自然是远远不如。

  朱雄英更关心的则是,对方的实力不强。

  大明可以轻松征服那里。

第429章 良种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码头,得知太子到来,船员们有多激动可想而知。

  朱雄英没有着急去看良种,而是先安抚了大家。

  在这里他说话就保守了很多,没有说什么树碑立传之类的。

  只说大家的功绩朝廷看到了,不日就会有奖赏下来,不会让诸位白辛苦的。

  即便如此,也让一群人感动的热泪盈眶。

  之后他们才去船舱里,查看了带回来的各种物资。

  首先看的自然就是良种。

  不得不说,前世网友戏称华夏是种菜民族,是有一定根源的。

  就比如陈永和他们,外出探险带回最多的就是各种植物的种子,还有一些可以扦插的树枝。

  这次他们总共带回了十几种蔬菜粮食种子,其他的可食用植物也有十几种。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红薯、土豆、玉米、南瓜等。

  最先被拿出来的,也是这几种。

  红薯有七个,普遍都是家常吃饭用的瓷碗大小。

  能看得出来,这肯定是特意挑选最大个的带回来的。

  土豆有三十三个,有点出乎陈景恪意料的是,这玩意儿最大的才和鸡蛋差不多。

  比起前世常见的小了好几圈。

  不过他也能想到,土豆应该是经过培育才高产的。

  反倒是红薯,和前世见过的品种区别不大,这才是值得奇怪的地方。

  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薯类大多天生高产,红薯也不例外。

  这玩意儿一出场就以高产著称。

  前世人类培育,更多也是往抗虫抗病害方面努力,产量方面提升其实并不大。

  土豆不一样,这东西最初的产量并不高。

  传入欧洲也并不是直接就成为主粮的,而是经过上百年的选育才有了高产品种。

  然后成为餐桌上的主食。

  现在他看到的土豆,还是比较原始的那种,算不上良种。

首节上一节628/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