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脱脱迷失复辟,并且打出复仇的旗号,帖木儿必然会主动出击。
事实上帖木儿也是这么准备的,这两年一直在筹备这场战争。
很多人也都在等这场战争,好浑水摸鱼。
可帖木儿这一病,局势就不一样了。
这时,王妃观音奴进来,给他端来了一碗热汤。
“大王,喝点汤暖暖身子。”
朱连忙起身,笑道:“你怎么过来了,医师不是说不让你乱动吗。”
观音奴笑道:“又不是第一次生孩子,哪有那么脆弱……”
两人重新坐好,观音奴问道:“方才见你愁眉苦脸的,可是遇到难题了?”
朱一边喝汤,一边随口将大致情况讲了一遍,并叹道:
“可帖木儿突然生病,改变了一切。”
观音奴并不懂这些,只是附和的说道:
“这帖木儿病的实在太是时候了。”
“不过竟然能被吓出病来,枉他英雄一世……”
她不经意间的话却像是闪电,破开了笼罩在朱心头的迷雾:
“原来如此,我懂了……观音奴,你真是我的贤内助啊。”
观音奴一脸茫然:“怎么了?我什么都没说啊。”
朱大笑道:“正因为你无心,这才叫天亡他帖木儿。”
说着他就命人将部下都喊了过来,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肯定的说道:
“帖木儿是装病。”
柳芸娘惊讶的道:“大王从何得知的消息?”
刚才不还在猜测吗,怎么转眼就如此肯定了。
其他人也都疑惑不已,等待着他给出答案。
朱指了指自己的头,说道:“猜到的。”
接着他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出了自己的依据:
“雄主只会被人杀死,绝不会被吓死。”
“强大的敌人,不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只会让他们充满斗志。”
“帖木儿就是雄主,还是一位杀伐果决的雄主,这种人更不可能被困局吓倒。”
“更何况现在表面上他依然占据上风,又何来忧虑成疾一说?”
对于这个分析,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赞同。
但朱的性格,说他有主见也好,说他刚愎也罢。
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很难动摇。
即便有人质疑,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
帖木儿就是在装病。
至于他装病的原因……
“帖木儿是聪明人,自然能感受到周围全是敌人。”
“先打哪个敌人,就成了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他一个人是无法同时应对这么多敌人的,必须要分个主次。
无脑乱打只会被分而食之。
李芳更疑惑了:“这和他装病有什么关系?”
朱自信的说道:“既然不知道先打谁,那就设个局让最迫不及待的人自己跳出来。”
“听说他病倒的消息,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对他最仇视的,必须先消灭。”
徐膺绪问道:“那如果大家都心有忌惮不敢出手呢?”
朱笑道:“所以,他才更需要装病。”
见众人面露疑惑,他解释道:“两年前他被我们击败,脱脱迷失趁他虚弱复辟,并扬言复仇。”
“帖木儿也做出姿态,要消灭所有对手,并为此准备了两年。”
“可是局势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最大的变数还是来自于我们。”
众人脸上都不禁露出骄傲的表情。
两年前击败帖木儿,打赢了立足之战,秦国正式建立。
之后大明源源不断的资源送到,仅仅是汉人就运送了三十万过来。
有了这些人口做后盾,他们不再是无根浮萍。
可以说,用两年时间安置好这么多人,没有引起大的动乱。
他们这些人居功至伟。
拿到任何地方去说,都是一等一的功绩。
所以,他们是有资格骄傲的。
不过,秦国的利好,对其他国家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三十万人口,足以养活三四万常规军。
再算上各部族组成的附从军,秦国拥有十万常规军。
在安西这种地方,已经足以左右局势平衡了。
帖木儿必须考虑,他和脱脱迷失开战,会不会被秦国偷家。
而且黑羊国的卡拉优素福也是雄心勃勃,一旦帖木儿帝国露出破绽,他不会介意扑上来啃一口的。
还有其他的一些势力,也是虎视眈眈。
只能说,帖木儿的霸道,让四周全部都是敌人,没有朋友。
他要是一直强大还没什么,一旦虚弱必然会被群起围攻。
所以,他必须要先甄别清楚,谁才是最想要他命的人。
合纵连横的道理,不只是华夏懂,外族也一样懂。
朱表扬了众人几句之后,继续说道:
“不知道谁才是最主要的敌人,必然会被人前后夹击。”
“如果不出兵,这两年的筹备就成了笑话,作为安西霸主他威严何在?”
“所以,现在帖木儿等于是被架在火上烤。”
“生病就是最好的借口。”
“如果有人跳出来,他就打跳出来那个。”
“脱脱迷失也好,我们也罢,亦或是别的对手……”
“谁先对他出手,他就和另外几家媾和,然后集中兵力打先跳出来的那个。”
“如果没人跳出来,他就以生病为由罢兵,然后休养生息。”
“等实力更强了,分辨出谁才是最主要的敌人,再出兵也不迟。”
“而且还能趁此机会,将国内有异心的人清理一遍。”
听完他的分析,众人都露出深思之色。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啊。
帖木儿征战一生,更大的困局都不知道面临过多少次,都安然度过。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因为敌人多,就忧虑成疾?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朱后面的分析。
在局势一团迷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不动。
就好像是一条蛇,盘在地上防守的时候,才是它最危险的时候。
现在帖木儿一病,局势瞬间反转了。
不再是群敌环伺,而是他反过来猎取敌人了。
当然,他的敌人也可以联合起来攻打他。
可是就安西这些国家,还不如当年的山东六国呢。
指望他们团结起来,还不如祈祷帖木儿喝水呛死来的靠谱。
所以,面对当前的局势,大家都有些束手无策了。
柳芸娘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
“是否将这个消息通知晋王?”
虽然晋王有大明为后盾,不怕和帖木儿硬碰硬,可也没必要头铁不是。
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说道:“马上通知大明,告诉他们延缓西域战略。”
李芳忧心的道:“从这里传递消息回去,需要数月时间,恐怕来不及了。”
朱说道:“之前和老三的约定,是等帖木儿出兵攻打脱脱迷失,他再出兵西域。”
“现在帖木儿按兵不动,以他的才智必然能想到出了变故,不会贸然出兵的。”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尽快将局势通报给他为好。”
柳芸娘立即就派人去河西报信。
此时的秦国,早就和大明建立了稳定的陆上信息传递渠道。
从安西传递消息到河西朱那里,走陆路比水路还要快好几倍。
现在只希望朱能察觉到异常,更改原计划,不要对西域出兵。
对局势有了准确判断,众人心中都轻松了不少。
但根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汤苦恼的道:“如果帖木儿一直不出兵,我们要如何破局?”
朱笑道:“他不动我们也不动,看谁先沉不住气。”
徐膺绪赞同的道:“大王高见,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我秦国只会越来越强,明年我们只汉人人口就能达到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