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都宫氏是日本传承悠久的大族,但三十年前他们反对幕府遭到接连削弱,势力已经大不如前。”
“现任家主宇都宫满纲没有子嗣,就从分家过继了一位同宗继承宗祧。”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部分族人的反对,致使内部分裂,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衰弱。”
“宇都宫氏衰落,野州各小领主本就对其若即若离。”
“我们直接攻打宇都宫城,那些小领主很可能会袖手旁观。”
“只要拿下宇都宫城,野州各地方群龙无首,其余小领主可传檄而定。”
宇都宫城,原本是宇都宫氏的家族所在地,后来一步步扩建成了城池,成为野州的治所所在。
沐晟直接就将目标放在了这里。
更何况,之前足利义持率领大军在陆后与明军决战。
野州作为最直接的后方,可没少被折腾。
大量的物资被征用,大批农夫被征调运输军需物资,进一步加剧了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
可以说,目前的野州已经是风雨飘摇。
明军奔袭宇都宫城,沿途也不会遭遇太大的阻力。
就算有部分城池站出来抵抗,沐晟也不准备耽搁时间。
留下一支部队攻城就可以了,他依然率领主力直扑宇都宫城。
计划已定大军开拔,向着目的地杀去。
然而,一路走来看到的景象,却让沐晟大为吃惊。
套用一句古籍里的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进入野州地界,走了数十里竟然没有遇到一个活人。
这让沐晟又惊又喜,说道:“早就知道日本已经破败,没想到竟严重到了这般地步。”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派出骑兵四处侦查。
林兴珠就是一名侦骑百户,接到命令后就带领麾下士兵,顺着一个方向摸了过去。
路上还真给他找到了一些活人,不过都是从陆后逃回来的溃兵。
他也没客气,全都杀了并将左耳割下来带走左耳是计算军功用的。
又走了十余里,终于看到了几块种有秧苗的田地,看样子应该是经常有人照顾。
他连忙派人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小村落。
村口安排的有人放哨,不过还不等他回去报信,就被骑兵给追上击倒在地。
事实上,百余骑兵奔袭,造成的动静是很大的。
都不用人报信,村里人就已经知道有军队过来了,还在村子里的人纷纷躲了起来。
见此,林兴珠就下令道:“兄弟们小心,别阴沟里翻船了。”
“这些房子都是木头的,放把火将他们逼出来。”
几名部下立即开始行动。
然而,一直被林兴珠踩在脚下的那个日本人,忽然大声说道:
“……明人地干活?”
一长串的话,林兴珠就听懂了‘明人’两个字,这让他不禁起了兴趣,将脚拿开说道:
“我是明人,你能听得懂汉话?”
哪知道,那个人压根就没理他,而是兴奋的大叫大跳:
“叽哩哇啦……叽哩哇啦……”
林兴珠直接无语了,对翻译说道:“翻译翻译他说的什么。”
毛芝山有些迟疑的道:“他说的是,明军来了,王师来了,大家别怕快出来。”
林兴珠不信的道:“你确定没翻译错?他说的是王师来了?”
毛芝山肯定的点点头,说道:“这么简单的话,我肯定没听错,他说的就是王师来了。”
林兴珠一脑门问号,这是啥情况?
你们日本人也喜迎王师啊?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藏在家中的那些日本百姓,竟然真的纷纷跑了出来又叫又跳。
“这……”林兴珠一个莽撞汉,哪见过这种情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他的手下就更不知道了,一个个都向他看来。
林兴珠挠了挠头,只能强作镇定的道:
“问问他们什么情况。”
毛芝山上前询问起来,很快就知道了大致。
最近十几年日本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野州作为和毛人征战的前线,更是十室九空,大片土地荒芜。
他们村子原本有五百多人,这些年下来就只剩下一百一二口。
而且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成年男人就只剩下八个。
另一方面,大明的渗透也深入到了民间。
普通百姓都知道,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天朝上国。
那里天子圣明,轻徭薄赋、人民安居乐业……反正就是人道乐土。
两厢一对比,差距更加明显,可以说人人都向往传说中的大明。
但大明离他们太远,也只是想一想而已。
可是前不久足利义持率领大军路过这里,征用野州的粮食和民夫。
让本就破败的野州,更是再遭劫难。
不过也通过这件事情,野州的普通百姓都知道,天朝上国的王师来了。
毛芝山语气怪异的道:“他们都希望我们能获胜,能结束日本乱世,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林兴珠:“……哎,百姓的要求何其简单啊。”
毛芝山点点头,问道:“现在怎么办?”
林兴珠看了看这些陷入狂喜中的百姓,实在下不了杀手,说道:
“还能咋办,让他们老老实实待在村子里不要出来,我们走。”
毛芝山点点头,将这番话翻译给了那些日本人听。
哪知道,日本人反而起了争执,主要是那八个青壮起了争执。
正当林兴珠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只见其中四个比较高大的站出来,叽里呱啦说了一通。
毛芝山过来翻译道:“他们想参军。”
林兴珠震惊了:“你说啥?”
毛芝山:“他们八个都想去,但是村子里需要青壮照料,最后决定去四个。”
“刚才他们争吵,就是决定谁去。”
林兴珠:“……”
“告诉他们,我明军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让他们留在家里好生生活吧。”
毛芝山将这番话翻译过去,日本人又乱了起来,然后竟纷纷跪下叩头。
毛芝山无奈的道:“他们请求将这些人收下,哪怕让他们当个仆从都行。”
日本的武士是有仆从的,负责照顾武士的生活,打仗的时候负责冲锋陷阵。
林兴珠不耐烦的道:“我明军没有仆从,他们不要多言。”
然而这些日本人似乎很认死理,竟然跪在马前不让他们离开。
林兴珠有些头疼,随口说道:“我们明军招募有严格标准,我不可能要你们的。”
“真想帮助明军作战,你们自己去攻打城池去吧。”
“兴许你们立了功,沐将军就将你们收下了。”
本来他是敷衍这些日本人,那知道对方竟然当真了,想要问他讨要一个信物。
说是方便招募人手,等以后立功了,也好去寻找他。
林兴珠哭笑不得,从怀里摸出一块发黄了的手巾,拿出自己的百户印章盖在上面。
“好了这就是我的信物,你们快让开,我还要执行军务。”
这些日本人果然不再纠缠,捧着那块盖了章的破毛巾,恭恭敬敬的磕头送他们离开。
林兴珠实在是怕了这群人,赶紧纵马离开,又绕了几圈杀了一些溃兵。
确定没有敌人之后,就返回了大部队,还将方才的事情作为趣事上报。
上面的人也每当回事儿。
不过是一些日本老百姓,杀了也好,放过也罢,其实都无所谓的。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林兴珠走后,那四名日本壮汉拿出铁制农具,怀揣着信物就出发了。
他们也不知道去哪,就这么漫无目的的到处走。
一路上也遇到了一些溃兵。
那些溃兵原本想要打劫他们,但他们四个非但不惧,反而高举那块破毛巾,说这是明军信物。
他们是明军将领的仆从,负责招募军士攻打城池。
当然,他们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一些夸张,说什么立下军功就可以加入明军云云。
历朝历代,不分国内外,对于逃兵溃兵的惩罚都是很严重的。
这些溃兵本就已经无路可走,听说这四人是明军将领的仆从,还有盖着印章的旗帜(毛巾)为证。
也是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立即决定入伙。
于是他们从四个人,变成了十七个。
十七个变成了五十个,五十变成三百。
当然,聚拢的不只是溃兵,还有一些活不下去的日本百姓。
反正没几天,他们就聚拢了七百余人。
然后他们真的攻下了几个村镇,获得了一定补给,人数也变成了一千四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