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8节

  走在路上时不时扯把草,都能将它喂饱,省去了寻找草料的麻烦。

  朝廷有能人啊。

  就是不知道这套计划是哪个大佬做的,竟如此面面俱到。

  百姓们可不懂他的感慨,兴奋的拿着竹签,把属于自己的毛驴领了回来。

  苟飞跃领到了一头青灰色的母驴。

  他牵着驴跟在众人后面,心里已经在想着爷爷看到驴,肯定会很开心的。

  有懂牲口的检查了一下,这些毛驴都是一到三岁龄,正好刚成年可以用来劳作。

  以驴的寿命来算,至少能为他们劳作十五六年,照顾的好能劳作二十年左右。

  这更是惊喜中的惊喜。

  这还不算完,领到驴之后,又在另一处地方领了一袋子青豆。

  “这些青豆是用来给驴补膘的。”

  “草料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只喂草,草料不足的时候就适量喂一点青豆。”

  “不要喂太多,捧上一捧就够了。”

  “别小看这一袋子青豆,它能让你们的驴多走千八百里路。”

  事实上,这是喂养军马的方式。

  骑兵都会随身携带青豆、黑豆之类的,用来给马补充营养。

  朝廷也是考虑到他们要长途跋涉,才会额外配了一袋青豆。

  合理使用,能让驴多走千里路,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而且这并不是唯一一次补给。

  在后续的的补给点,比如敦煌、高昌等战略要地,还会再次给他们补充各种补给。

  确保他们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当一群人牵着驴回到临时营地,百姓们是如何开心的可想而知。

  苟不凡不停的抚摸这头驴,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小溪也同样非常开心。

  日本缺少男人,很多苦力活都得她们女人上。

  她从记事起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年龄大一点就开始干体力活。

  最近这两年,她甚至要帮家里拉犁耕地。

  那时候她就非常羡慕邻居家有头牛,可以不用人拉犁。

  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自己家也能有一头。

  没想到刚来大明没多久,就获得了属于自己家的牲口。

  免费给百姓分牲口,大明果然富庶啊。

  有了驴,压抑的氛围一扫而空,大家再次恢复了活力。

  休息了两天之后再次启程。

  行李之类的让驴驮着,大家轻装上阵果然更加轻松。

  当然,也有人舍不得让驴太辛苦,继续自己背着行李。

  其中就有苟不凡,他实在心疼牲口。

  还是窦大冲等人看不下去,呵斥一番才给自己减了负。

  有了驴,确实减轻了大家的负担,赶路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当天就走出了二十里的距离,大家还都没觉得累。

  这更是让窦大冲等人感到高兴。

  现在他们终于有信心,在年底到达目的地了。

  接下来几天他们又试着提速,当天走出了二十五里,大家才感到疲惫。

  于是大家就决定,暂时将每天的行进速度定在二十五里。

  因为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走在路上,碰到有草大家就会去割上一些,边走边喂。

  为了割草不少人之间发生了矛盾。

  以至于官吏们不得不出面,给大家编好号,确定谁先割谁后割,才将事情给解决。

  就这样,五十天后他们到达敦煌。

  正所谓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和玉门关都在这里。

  队伍在这里休整了足足三天,才再次出发,几日后正式走出玉门关。

  接下来的路越来越荒凉,天气也越来越炎热。

  大部队也调整了赶路的时间,不再是昼行夜伏,而是黎明就出发,中午十一点左右歇息。

  一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再次出发,到晚上八九点左右歇息。

  又用了两个月,他们才到达传说中的高昌。

  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底,天气最是炎热的时候。

  高昌地处盆地,四面高中间低,四十多度的高温连一丝风都没有。

  可把大家给热的够呛。

  不过有坏也有好,这里坎儿井众多,大家不缺水了。

  有水就有草木,毛驴也不缺吃的了。

  长途跋涉,大家是真的有些累了,就连耐性最好的驴都瘦了。

  更别提那些即将临盆的孕妇了。

  于是大家就决定,在这里歇息半个月修养一下。

  就在这个过程中,有三名妇女分娩了。

  头两个非常顺利,让大家非常的高兴。

  只是第三个孕妇才刚刚及笄,年龄太小加上胎位不正,难产了。

  胎位不正,在这个年代几乎必死。

  即便陈景恪弄出了剖腹产,可因为缺少相关医师,大多数百姓依然享受不到这种医疗服务。

  桑文斌虽然知道剖腹产,却没有学过。

  况且就算学过又能如何,这里什么都没有,也没办法做手术。

  这种情况,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这一路几千里,大家互相照顾,早就视对方为家人。

  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自然很难过。

  就在这时,桑文斌深吸口气,大声说道:

  “别急,还有一线希望。”

  说完,带着两名有经验的妇女进入帐篷,很快里面就传出孕妇撕心裂肺的呼喊声。

  大家都不禁露出担忧之色。

  很快孕妇的声音变得嘶哑,到最后不再发出一点声音。

  这让大家更加的担忧,莫非……

  但没人敢去打扰。

  又过了两刻钟,一名产婆神色慌张的走出来。

  大家纷纷围上来询问情况。

  那产婆似乎受到了惊吓,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说道:

  “大人保住了,孩子……孩子……”

  祁子和似乎想到了什么,打断她道:

  “孩子没就没了,能保住大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况且朝廷早就有相关旨意,凡是遇到难产,必须以保护母亲的安全为主。”

  众人也纷纷应是,本来必死之局,能保住一个已经是神医了。

  至于朝廷的相关法律,大家之前并不知道,但无所谓,现在知道了也一样。

  那个产婆嘴巴张了张,最终还是闭上了。

  她也知道,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公开说的好。

  又过了一会儿,浑身是血的桑文斌走出来,手里还提着一个透着血迹的包裹。

  大家都知道这个包裹里是什么。

  窦大冲这时也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立即命两名手下接过包裹,找了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方掩埋起来。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很简单的逻辑,在不动手术的情况下,如何把胎位不正的胎儿取出来?

  过程会很残忍很血腥。

  但还是那句话,母子必死的局面,能救回一个人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谁还管是什么手段?

  就连未出生孩子的父亲,都对桑文斌感恩戴德,其他人就更不会说什么了。

  发生了这种事情,将新生命诞生的喜悦冲淡了不少。

  这天苟飞跃照常来找祁子和求学。

  他就问了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为何朝廷要规定,遇到难产以保护母亲为主?”

  苟飞跃摇摇头道:“学生不知。”

  祁子和说道:“我之前和你说过,安平侯提出了人权二象性。”

  “这条法律,就是人权二象性的具体体现。”

  苟飞跃恭敬的道:“还请先生指点。”

  祁子和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叹道: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问保大保小,很多人都会弃大保小。”

首节上一节828/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