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92节

  “不要让内侍过来了,有人在我心里别扭。”

  “正好咱们夫妻俩,说说不方便被人听到的话。”

  -----------------

  第二天上午,陈景恪慢悠悠的来到皇宫。

  刚进宫门,就见孙福正原地转圈圈,不禁好奇的道:

  “孙公公,你这是检查紫禁城的地砖呢?”

  孙福大喜道:“哎呀我的侯爷您可算是来了,可等死老奴了。”

  陈景恪笑道:“等我?这是咋地了?”

  孙福拉着他的袖子就往深宫里走:“圣皇他老人家想您了,天还没亮就让我在这里等您。”

  “这期间至少派了十八波人来询问您来没来。”

  陈景恪略微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他猜到老朱或许会有疑问,但绝没想到会这么心急。

  而且……

  “圣皇找我,派个人去我家通知一声就行了,在这干等着做什么。”

  “今天我要是不来,你不是白等了吗。”

  孙福说道:“圣皇这不是心疼您吗,不想催促您。”

  “不过我寻摸着,您要是再不来,就真的要派人去请您了。”

  正说着,迎面撞见一位小宦官,见到陈景恪也是惊喜的道:

  “侯爷您可算是来了,圣皇刚派小的去府上请您呢。”

  孙福笑道:“我说什么来着,现在您信了吧。”

  陈景恪笑道:“孙公公不愧是圣皇贴身之人,都让你说中了。”

  放在以前,这句话能让孙福吓出一身冷汗。

  你一个太监这么了解皇帝心思,关键是还表现出来,那是活的不耐烦了。

  但现在老朱退位,心思就没那么敏感了。

  加上年龄大的人总喜欢念旧,一个跟随他几十年又了解他心思的太监,反而更让老朱感到欣慰。

  所以孙福也不如之前那般避讳这些事情了。

  而且因为陈景恪身份特殊,他也不介意透露一些慈宁宫的消息出来。

  比如老朱昨天是如何焦虑的,半夜都没睡好等等。

  让陈景恪更加的无语,但内心也倍感温暖。

  老朱这么着急知道真相,都能忍着不去打扰他,这是真拿他当自己人心疼啊。

  想到这里,他脚下不禁加快了几分步伐,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慈宁宫。

  却发现,除了老朱、马娘娘和朱标外,朱雄英和徐妙锦竟然也在。

  五人不知道在聊些什么,看起来非常开心,哪有一点着急的样子。

  这不禁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是咋地了?莫非是他们自己琢磨透了这一局?

  但不太可能啊。

  不是陈景恪吹牛,就算把这个世界所有人都绑起来,都参不透这一局。

  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没有亲自经历过,谁都想不到他改良出来的那一套东西存在多大的漏洞。

  即便是前世,西方那一套与之相似的制度已经千疮百孔,依然有无数人奉为圭臬。

  更何况是古代。

  怀着这样的疑惑,他来到殿内。

  见他到来,老朱大笑道:“你小子,真是让咱一顿着急啊,着实该打。”

  “幸好妙锦聪明,参破了你的诡计……”

  陈景恪惊讶不已,徐妙锦参破了玄机?莫非她被穿越者附体了?

  一旁的徐妙锦谦虚的道:“我亦是胡乱猜测,不知道是否与老师的计划一致。”

  陈景恪好奇的问道:“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徐妙锦就将她的猜测讲了一遍,最后说道:

  “妄加揣测,希望老师莫怪。”

  陈景恪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她不是穿越者……面上赞赏的道:

  “不错不错,你能想到这一点,非常难得。”

  徐妙锦也松了口气,同时也有些小自豪,她猜对了老师的布局思路。

  朱雄英的胸膛情不自禁的挺起,眼神里透露出一个意思:

  我媳妇。

  朱标也投以赞许目光,这个儿媳妇是真的选的太好了。

  马娘娘亦笑着夸赞道:“妙锦是真的学到了景恪的一些真本领啊,他日必成一代贤后。”

  徐妙锦连忙说道:“我不过是偶尔所得罢了,不敢当娘娘夸赞。”

  老朱也同样很满意这个孙媳妇,不过他没有开口夸赞,而是问道:

  “听你话里的意思,还有其他算计?”

  其他人纷纷向他看来。

  陈景恪颔首道:“有,不是我自夸,这里面的算计就和套娃一般,一层套一层。”

  “我不说几百年内绝对没人能全部参破。”

  众人都不禁有些惊讶,竟然这么复杂?

  老朱追问道:“快给咱详细剖析一下,到底都有哪些算计。”

  陈景恪说道:“咱们借着皇后方才的分析继续往下说。”

  “没有对比就体现不出差异,不知道臭味的难闻,就感受不到芳香的美好。”

  “大明的制度是好是坏,普通百姓是很难直观感受到的。”

  “有欧罗巴诸国作为参考,百姓才能感受到大明政策是好是坏,提升对朝廷的认可度。”

  到时候两国民间一对账,就知道谁在裸奔了。

  老朱等人都不禁点头,好像还真是这样。

  有欧罗巴存在,横竖对大明都有好处。

  他们发展的好,大明可以从中借鉴很多东西。

  他们发展的不好,同样能当反面教材,帮大明避雷。

  同时还能通过对比,安百姓的心。

  可以说一举多得。

  陈景恪继续说道:“再说说我为他们设计的制度本身。”

  “制度要与经济基础相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是祸国殃民之策。”

  “我给他们设计的制度虽好,但谁真要是敢就这么实施,必然会迎来全面大动荡。”

  众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这个道理并不复杂。

  就如陈景恪的变革一般,最初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

  之后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一步步深化变革。

  现在大明推行的很多政策,如果二十年前拿出来,绝对会让国家大乱的。

  同样的道理,用在极西诸国也是一样的。

  “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极西世界也有许多真正的大学者。”

  “那个约翰胡斯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制度,找到最适合的那一版。”

  “但凡有一个国家,因为这套制度变强,其他有条件的国家都会效仿。”

  “到时候极西诸国将会迎来一次万物竞发的盛况。”

  老朱插话道:“这就是咱担心的地方,虽说碎片化的极西不是大明的对手。”

  “可他们变强,对大明总归不是一件好事。”

  陈景恪颔首道:“您的顾虑不无道理,所以我设计的这套制度,存在着许多致命破绽。”

  “这些破绽隐藏的极深,不到爆发那一天根本就看不出来。”

  “在前期,配合着族群思想,这套制度确实可以爆发出强大的威力,让极西诸国飞跃发展。”

  “可等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些致命伤就会显现出来。”

  “犹如慢性病毒一般,一点一点的要了他们的命。”

  “而且这种毒是生来就带有的,想改除非脱胎换骨。”

  “但这套制度本身,会限制有能力的人对它进行改革。”

  “所以您完全不用担心反噬的问题。”

  老朱等人一副不明觉厉的模样,问道:

  “你好好给咱说说,这些致命破绽都有哪些,咱怎么一条都没看出来?”

第573章 什么叫绝世阳谋(后仰)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制度,包括曾经被神化了的西方政治制度。

  西方的强大源自于工业化,而非什么制度。

  但工业革命这东西,只是人类发展的偶然事件,而非必然。

  偶然的情况下,它出现在了英国,然后欧洲各国开始学习。

  然后他们开始殖民世界,靠着掠夺积累原始资本,迅速崛起。

  说白了,现在西方的富裕和强大,不是政治制度带来的。

首节上一节892/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