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不弃抹了一下眼睛,道:“嗯,我这就去。”
之后他去见了父母,能看得出老两口很不舍,却依然表现的很不在意的样子。
“家里你不用担心,有你兄弟姐妹呢。”
“……再说了,又不是没有机会回来探亲。”
罗不弃能做的,只是跪下叩头。
接着他又见了其他亲朋友好友。
大家对他的决定都非常震惊,但最后都送上了祝福。
方兴昌也没有再阻拦,将他的名字报了上去。
二十天后征召令下达,他先一步去洛阳接受培训。
至于家眷,等他们在边疆稳住脚才能跟过去。
告别家人之后,他先去了省都指挥使司,在这里见到了其他被召回的老兵,共计六百余人。
之后大家一起被送到了洛阳。
大都督府早就准备好了场地,他们将会在这里接受系统的培训。
他们到达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四千余人。
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六千多人,总人数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人。
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
高原。
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并没有谁退出。
毕竟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
很快朝廷派来培训的老师纷纷就位。
本来大家以为,会培训一些管理百姓的方法,追捕盗贼技巧之类的。
哪知道,大多数时间,教的都是高原历史,以及高原的现状。
还有到了高原之后,他们的具体任务。
说白了,既当爹又当妈。
任务如此繁重,大家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高兴。
能来这里的,都是不甘平凡,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人。
越是艰苦的地方任务越重,立功的机会就越多,目前的情况正合他们的心意。
在培训的第十天,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圣皇、太上皇、皇上、安平侯,全部都来这里看望他们。
大明三皇,以他们的身份地位,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到任何一个。
今天不但见到了,还一次性见到了三个。
还有传说中的天降贤臣安平侯。
光宗耀祖啊。
不少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尤其是三皇分别对大家的牺牲表示了认可,并称赞他们都是华夏英雄。
更是让他们心中生出无限自豪,恨不得为大明赴死。
陈景恪看着激动的将士们,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华夏英雄,他们当之无愧啊。
事实上三皇一起来探望大家,就是他提出的建议。
高原太苦了,没有去过的人永远都无法想象那里的艰苦。
前世很多人都说什么挑战318线。
就这么说吧,现在的高原,比前世的318线艰苦一万倍。
每一个愿意去高原的人,都是英雄。
再多的赞誉之词,放在他们身上都名副其实。
-----------------
就在大明为治理高原做准备的时候,护送宝瓶的使节团一路不停歇,只用了一个月就到达了目的地。
然后就召集高原各土王,宣布了皇帝的命令。
不出意料,此举遭到了高原各大势力的强烈反对。
看起来抽签很公平,可谁都知道这玩意儿是不可能公平的。
掌握宝瓶的人完全可以决定,谁能成为活佛。
这就意味着,活佛的任命从此就掌握在朝廷手里了。
名义上灵童的选拔依然由各部落推荐,可若想让自己推举的灵童当活佛,就必须得讨好朝廷。
主动权掌握在朝廷手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只要不是政治小白,都不会同意宝瓶制度的。
不过他们也不敢公然对抗朝廷,毕竟大明以无敌之势横扫天下,重现汉唐雄风。
正面对抗他们没有任何胜算。
所以他们的反抗也显得非常礼貌。
各家联合上疏,表示灵童和活佛乃是佛的旨意,凡人不能干涉,否则佛祖会震怒的。
而且活佛选拔措施已经深入人心,贸然改变恐怕会引起信徒的不满。
若是他们因此生乱,就不好了。
皇上的仁慈之心我们感受到了,并且感激涕零。
但为了高原的安宁,为了不触怒神佛,还是不要改变什么了。
接着他们又拍了一通马屁。
这封奏疏写的很有水平,可以说讨好里夹杂着威胁,示弱里也透露着一股坚决。
使节团早就得到过吩咐,在拿到奏疏后没有做丝毫停留。
以八百里加急将其送回洛阳。
回的时候比去时用时还要更短。
当高原土王的奏疏,出现在朱雄英御案上的时候,时间才二月底。
朱雄英毫不意外这个结果。
那些土王若是同意才见鬼了,正常人都不会同意的。
可大明要的就是他们不同意。
于是第二天早朝,朱雄英大发雷霆,认为高原土王不尊天子。
高层早就知道是咋回事儿,但此时都故作不知,表现的义愤填膺。
其他不知情的臣子就更别提了。
大明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天子啥时候受过这样的气?
必须得教训他们。
于是,出兵就成了唯一选项。
至于派谁去,那还用说吗,自然是驻扎在川蜀的神机营啊。
群臣也都觉得非常合适。
徐允恭刚刚带领神机营,轻而易举就解决了大小凉山问题。
大家对他们的能力,是非常信任的。
再加上从川蜀上高原也非常方便,一举多得。
于是,圣旨和大都督府的调兵令,同时发出。
早就做好准备的徐允恭,接到命令后立即挥师西进。
平定高原之战正式打响。
第600章 尾声(八)
可以这么说,没有人想到朝廷会在这个时候对高原动手。
别说高原上的土王们,就连大明内部,也只有高层一小撮人知道这个计划。
所以,当朝廷决定出兵,朝野都很惊讶。
怎么说打就打起来了?
作为官方口舌的大明周报,及时发行了最新一期。
上面详细介绍了高原与中原的关系,总之一句话,自古以来。
接着又着重介绍了目前高原百姓的惨状,以及皇帝是多么的不忍,希望高原土王学**明,善待百姓。
结果高原权贵都无视皇帝的旨意,还驱逐大明派遣的宣慰使。
因为推举宗教领袖之事,高原时常陷入内斗,更是生灵涂炭。
皇帝就制作了宝瓶,还请了佛道两家的高人开光。
哪知道高原土王非但不感激,甚至还裹挟高原百姓威胁朝廷。
总之就是,高原土王恶贯满盈,大明忍无可忍遂决定出兵征讨不臣。
看过报纸之后,大明上上下下可谓是义愤填膺。
敢无视我皇旨意,该打。
读书人也觉得,高原人太野蛮了,竟然还使用奴隶制度。
我大明有义务解救当地百姓,宣扬圣人之道。
就连普通百姓,都心生恻隐之心。
虽然大明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可对以前的苦日子记忆还是非常深刻的。
本来他们以为,当年自己的日子已经很难了,没想到还有比那更惨的。
再想想自己现在的日子……真是皇恩浩荡,感谢圣皇、太上皇、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