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只有四千多商贾,跟随阿合马一起前往金帐汗国。
路上他们经过了碎叶川,现在这里已经属于晋国范围了。
阿合马作为晚辈,自然要去拜会一下晋王,约翰胡斯也得以随行。
朱的模样,让两人大吃一惊。
只听他的战绩,大家都会下意识的以为,他非常英武霸气。
然而面前的朱却身形削瘦,头发斑白,走路都需要拄着拐杖。
只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昭示着他的不凡。
了解事情真相后,两人也是唏嘘不已。
原来拿下碎叶川之后,朱也生了一场大病,虽然被医师抢救过来,但身体却垮了。
别说舞刀弄枪,走几步路都费劲儿。
这也是他强留杨荣和张靖运在晋国的原因。
没办法,自己身体不行,只能依靠手下的人才。
当然,他真正依仗的还是世子朱济。
事实上,从他生病开始,国家大事基本就是朱济在负责了。
只不过朱济毕竟年轻,需要有得力的助手辅佐。
可是如此一来,很容易就会培养出权臣尾大不掉。
杨荣和张靖运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他俩是直属于大明序列的官员,不管在这里立下多大的功劳,将来都要回大明的。
等他们走了,权力自然就收回来了。
只能说,朱虽然身体不行了,可脑子还在。
晋国的情况就不是太好了,比燕国、秦国还要乱。
倒不是他们父子能力不行,一来建国时间短,二来碎叶川盆地族群复杂,很多矛盾非常难以调和。
三是这里的汉人还是太少,基本都居住在王都碎叶城附近。
当然,朱生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就是,晋国真正实际控制的区域,就碎叶川及附近的几座城池。
其他地方只是名义上归晋国所有,实际上依然是各部族自治。
不过因为大明的强大,各部族倒也不敢反叛。
再加上朱济的能力确实很强,将实控区域治理的井井有条。
他没有一上来就对各部族喊打喊杀,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
先与各部族建立了稳定的沟通渠道,默许他们自治,换取他们对晋国朝廷的效忠。
这就相当于获得了大义名分,对华夏来说这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说了。
朱济只需要稳步发展,慢慢从大明迁徙人口。
等时机成熟,那些部族不过是案板上的肉罢了。
约翰胡斯毕竟只是个学者,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察觉到这些隐藏的信息。
在他看来,晋国面临的局势是非常艰难的。
也幸好有大明在一旁威慑,否则晋国支撑不下来。
不过也正因此,他才更加佩服朱和朱济。
这样一团乱麻的局面,都能被他们梳理出头绪,手段太高明了。
尤其是他们处理各族群的方法,非常值得自己学习。
等回到欧罗巴,他就可以活学活用,来处理自己族群与周边族群的关系。
于是他就开始收集相关信息。
先是将公开流传的一些信息收集在一起分析,但这些信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越看他越是糊涂。
最后只能求到阿合马头上,让他帮忙想办法。
阿合马的办法非常简单,直接找到了朱济求教。
他们两个是认识的,在洛阳时候经常见面。
现在又当了‘邻居’,各自执掌自己的国家,也都想和对方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
所以,对于阿合马的求教,朱济倒也没有藏私。
更何况约翰胡斯是陈景恪的记名弟子,这点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当然,他讲的内容并不涉及机密。
否则别说约翰胡斯只是记名弟子,就算是亲传弟子来了也不能说。
除非陈景恪亲至。
即便如此,也让约翰胡斯获益良多。
然后他又将自己族群面临的情况,给两人讲了一下,向他们寻求帮助。
朱济和阿合马倒也没有藏私,给他出了不少主意。
让约翰胡斯感激不已。
由于阿合马是要回家继承汗位的,所以并没有多待,半个月后就启程回国了。
这次约翰胡斯没有跟随而去。
他的身份实在太敏感了,若是给金帐汗国的人知道他是欧罗巴人,很可能会偷摸将他弄死。
为了安全考虑,也想多学一些东西,他留在了晋国。
阿合马也没有墨迹,与他们告别后就一路向西北而去,很快就到达了金帐汗国地界。
早已经得到消息的艾迪古,亲自带着大小官吏、头领到边境迎接。
阿合马一系的势力不放心他们,也带着大部人马来到。
所幸一切顺利,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和谐的事情。
大家一路回到汗账,阿合马和艾迪古等人沐浴焚香,面朝洛阳方向行大礼。
朝廷派遣的使节才宣布圣旨。
册封阿合马为金帐汗国国主,并赐下印信服饰。
册封艾迪古为靖安侯,以表彰其功绩,并赐下印信服饰。
对于第一个册封,大家都毫不意外。
但艾迪古被封侯,还是大明序列内的爵位,着实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以至于很多人心里产生了阴暗的想法。
大明朝廷册封一个汗国的权臣为侯,这是要挖坑啊。
只是艾迪古本人表情平静,并没有表现的多激动。
有人以为他装,也有人认为他城府深。
只有他自己知道,接受了侯爵就意味着家族放弃了竞争汗位,到底值不值还真不好说。
不过不管甘不甘心,拿到侯爵就意味着纷争结束了。
他心中最后一点残留苗头也熄灭了。
随之而来的并不是遗憾,而是卸下千斤重担般的轻松。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金帐汗国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庆祝阿合马继承汗位。
不出意料,他屁股还没坐稳,就有些人迫不及待的想搞事情。
其中最跳脱的不是别人,而是汗账本部的那些贵族头领。
他们希望阿合马能夺权,并将艾迪古逐出权力中心。
甚至暗示他重新调查忽格鲁特之死,将矛头指向艾迪古。
阿合马对他们的忠心表示了赞赏,但态度坚决的拒绝了他们的提议。
并且他还拿出了忽格鲁特的信,说这一切都是父亲的安排,自己作为儿子不能违背父亲的遗命。
那些人见他把忽格鲁特都搬了出来,也只能悻悻的离开。
这还不算完,第二天阿合马就召开会议,郑重宣布以后依然由艾迪古主政。
任何人违背他的命令,就是违背他这个君主的命令。
对于这个命令,艾迪古表现的很意外,接着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其他各部先是惊讶,然后就是面面相觑。
这新可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汗账一系的人则愤怒不已,这不是出卖本族利益吗?
但对此他们也无可奈何。
不过很多人并不相信阿合马真的会放权,怀疑他不过是做做样子。
接下来几天,很多人拿着政务找他解决。
阿合马全部都是一句话,先去找艾迪古。
果然对政务从不插手。
这一下大家终于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有人认为他懦弱,也有人认为他谦虚,但不管什么评价,都不影响阿合马的决定。
艾迪古也同样对他进行了一些试探。
拿着一些政务询问他的意见,旁敲侧击的询问,是否对某些规则进行改制。
阿合马则表示,萧规曹随,以前怎么样以后还怎么样,不变。
这下大家都放心了。
他们最怕的就是阿合马在洛阳学了中原的东西,跑到汗国乱搞,最后搞的国家大乱。
不是中原的东西不好,而是汗国有汗国的规矩,贸然学习自会酿成祸端。
现在看来,阿合马是很年轻,对政务却并不是一窍不通。
不过阿合马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先是带着麾下火铳营走遍了汗国各个部落,哪怕是只有百十个人的小部落,也没有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