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479节

  近来隆帝称病辍朝愈发频繁,百官以为隆帝应当是在战场上留下了什么暗疮,又是经年忙于政务,身体得不到安养,遂积劳成疾,不得不让皇子们出宫开府,建立自己的班底辅助朝政。

  但如此以来,立储便显得是迫在眉睫了。

  可每当百官议论立储之事时,三皇子刘昀从来不在选项之中。

  今天也是水溶初次在私下里见到刘昀,他只知刘昀出宫以后,便谢绝外客,也从未出过门。

  如此孤僻的作风,换一种理解,或许就是滴水不漏了。

  作为同样老于谋算的水溶,便自然而然提起了几分意趣,打探起口风。

  目光柔和几分,水溶温声开口,道:“殿下近来清减了些。想是出宫开府,诸事繁杂,未能安养?”

  刘昀似乎很是意外水溶会来攀谈,落下手中茶盏,微微欠身,道:“有劳王爷挂心。府中诸事,皆有旧例可循,倒也尚算安稳。只不过,习惯宫中清静,一时未能适应外间喧嚣。”

  水溶微微一笑,“清静难得,殿下安于静怡也是难得。但今日来参加定国公的婚事,恐怕更是难得了。”

  刘昀很是平静,脸上未有喜怒,“定国公有为师之恩,按理该来庆贺。”

  话锋一转,水溶转而问道:“说来,圣躬近来违和,已是辍朝日多。殿下侍奉汤药,想必亦是劳心劳力。”

  刘昀眼帘微垂似作哀思,声音低了几分,“我每日问安,唯恐扰了父皇静养,不敢久留。”

  水溶目光扫过大皇子和二皇子,又转回来,道:“殿下至纯至孝,这份恬淡守静之心,也是难得。如今开府建牙,百僚翘首,殿下却能独善其身,亦是福气。”

  刘昀回应道:“王爷此言,实愧不敢当。我自知愚钝,才疏学浅,于国于家,难当大任。唯愿父皇早日康泰,两位皇兄各展其才,便是社稷之福。”

  水溶眉头微皱,问道:“如今边关告急,女真陈兵数十万,难道殿下没什么念头?”

  刘昀依旧滴水不漏的道:“于边关战事,我便更是知之甚少了。而且有王叔在,有王爷您在,还有定国公在,定能保江山无虞了。”

  水溶嘴角微勾,映出意味深沉的笑容来,“殿下实在通透。”

  交谈一番下来,虽什么意向都没得到,水溶还是察觉出来些有用的信息。

  刘昀并非传言的那般愚钝,也并非不善言辞,反而是措辞极为谨慎,处事圆滑镇定,实在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能说出来的话。

  愚钝的人表情不会如此平静,他也并非生性孤僻,至少岳凌的婚事他躲不过。

  这便让水溶觉得有趣了。

  柴朴和文官集团押宝大皇子刘安,宗亲以及一些秦王府的旧将欲要再立功勋都是押宝二皇子刘毅,只有全无支持的刘昀显得那么不起眼,但其实他并非庸才。

  这一趟婚宴还真不白来。

  “水王爷,方才提点皇弟什么了?也说来给本宫听听。”

  水溶抬起头来,见是二皇子刘毅问话,笑着说道,“闲话家常罢了。”

  忠顺亲王忽而大笑,“你看,我就说吧?这人娘们唧唧的,说什么话都拐着弯。”

  嘁了一声,忠顺亲王又鄙夷道:“身为四王八公之首,未曾上过战场,不知战场的血腥,就变成了他这副模样,跟他能学得到什么?”

  水溶额前生出几道竖纹来,冷声讥讽道:“当初若不是定国公及时赶到,你不早就摆在宗祠里了,还在这边吹嘘?”

  “囚攮的,你!”

  首宴再掀起血雨腥风,无人敢劝说,毕竟在朝堂上,吵急了大打出手都是有可能的。

  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正门再次洞开,众人抬头看去,尽皆惊愕起身,伏地行跪拜大礼。

  “吾皇龙体康泰,万岁长安……”

  隆帝一身玄色常服手挽着宫装华丽的皇后,徐步入殿,笑容满面。

  此时人们才发现,庭院中满是宫人,每四人守着一个大红的檀木箱子。

  径直走向首宴,在那两处空位上恰好落座,隆帝笑道:“众爱卿平身。”

  “今日是定国公大喜之事不必拘束。”

  环视周遭,隆帝又道:“不过,朕倒是想说,朝会上都多久没见得来人来的这般齐全了。你说是不是,忠顺王?”

  忠顺王讪讪一笑,拱手道:“臣惭愧。定国公与臣有救命之恩,不得不来。”

  “好好好,见你们情深义重,朕倒是宽心了。”

  夏守忠在隆帝身边耳语几句,隆帝轻轻笑着,忽而皱眉轻咳几声,舒缓了脸色,再道:“看来朕并未晚到。既然时辰不早,便就设礼迎新人吧?”

第495章 礼成

  定国府,内帏,

  红绸随风摇曳,处处张贴着精巧的“”字剪花,廊道里小丫鬟们排成行,踮脚翘首,试图瞧见里面新娘的模样。

  “好了好了,都别堵在这边了,今日的林妹妹自不是能给你们先看第一眼的。内帏里宴请着各家女眷呢,都去帮帮忙,莫要再偷闲了。”

  薛宝钗今日同样穿了一身红色长裙,引着簪花的喜娘,在小丫鬟们中间走过,左右又呼唤叮嘱着。

  “是啦,宝姑娘,那我们去了。”

  小丫鬟们嬉笑着,又如同燕子一般飞走了,让出一片空地来给抬花轿的健妇通行。

  “吉时已到,请新娘子上轿。”

  喜娘唱定一句,正门便在里面推了个对开,左右两个紫鹃,雪雁扶着已是披好了盖头的林黛玉,缓步走了出来。

  在众人的搀扶下,林黛玉登上花轿。

  随着花轿轻微摇晃起来,林黛玉的内心也随之愈发局促,不免紧紧攥住了红手帕。

  虽然说,她等这一日已经太久了,脑海中曾不知排演过多少遍今日的场景,可等这一日真的来临,她依然是紧张的喉咙发紧,手脚发软。

  “门前定是有着许多宾客,一会儿定要不能出了差错……”

  心底暗暗揣度着,林黛玉又不禁嘴角微勾,难掩喜意。

  当花轿经过了垂花门,忽而鼓声齐鸣,鞭炮震天,气氛猛然推至高潮。

  而在此处恭候多时的岳凌,着了一身大红喜袍,在众人的簇拥下,前来迎亲。

  此时的岳凌也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了。

  两世为人,他第一次有过成婚的经历,又是朝夕相处的林妹妹,岳凌只得目光灼灼的看着花轿,痴痴移不开眼神。

  喜娘笑着摆手道:“国公爷,还不上来背你的新娘出来?”

  周遭起哄声四起,岳凌憨憨笑着,挑起一边轿帘,抬起一只手,“玉儿,我来接你了。”

  跟在花轿后的小丫鬟双手圈成个喇叭状,扬声道:“声音太小啦,新娘子听不见!”

  岳凌闭眼高声唤道:“玉儿,我来接你了!和我走吧?!”

  随后,一双冰凉却又微微濡湿的手搭在了岳凌的手掌心。

  岳凌睁开眼,眉飞喜色,双手将林黛玉扶过来,背在了身上。

  看客纷纷开路,一路送新人到殿前的汉白玉石阶下。

  林黛玉盈盈落地,和岳凌之间牵起了一段红绸。

  忽而,殿门对开,里间嘈杂的说话声骤然停止,即便林黛玉盖着头盖呢,似乎也能察觉到有数不清的视线射过来。

  不自然的抖动手臂,扯得拉花微颤,岳凌心细如发,低声安慰道:“玉儿,别怕,我一直在呢。”

  林黛玉轻轻嗯了一声,脸颊已似火烧一般。

  “迎新人!”

  里间高声喊出一句,四方奏乐,岳凌和林黛玉脚踏在红毯上,徐步入场。

  宾客尽皆起身鼓掌相贺。

  是连隆帝也携着皇后站起,十分满意的指点着道:“他缺了朕的登基大典,朕不缺他的婚宴大事,不错。”

  皇后捂嘴轻笑道:“岳凌不及弱冠便在秦王府做事,也算是陛下看着长大的,多年来劳苦功高,就算陛下没有,我也早将其当做子侄一般看待了。”

  “玉儿又是我新收的义女,哪有不来的道理?”

  隆帝连连点头,不置可否。

  待一对新人登台,又眼神示意着夏守忠,登台宣旨。

  夏守忠轻咳几声,四周又再沉寂下来。

  取出黄澄澄的圣旨,平整展开,除了台上新人和隆帝,皇后四人,其余人尽皆跪伏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皇后义女,姑苏县主林氏黛玉,钟灵毓秀,温良敦厚,才情冠绝群芳,孝思纯笃,深慰朕心。”

  “尔父林公,清流砥柱,功在社稷;尔母贾氏,淑德流芳,惜乎早逝。朕与皇后每念及,未尝不深为悯恻。”

  “得幸,年六岁有余后,入京城受定国公善待,多年以来,臂助得力。”

  “今特沛殊恩,晋封林氏黛玉为‘潇湘郡主’,锡之金册宝绶,彰其德馨,光耀门楣。”

  “念潇湘郡主年已及笄,为适婚之龄。定国公岳凌,忠勤素著,英姿勃发,勋绩彪炳于朝堂,乃国之栋梁,社稷干城。二人品貌相当,情意匪浅,实乃天作之合。”

  “朕躬承宗庙社稷之重,乐见良缘。”

  “特旨:赐婚潇湘郡主林黛玉于定国公岳凌为妻。”

  “朕与皇后共期,尔二人宜室宜家,琴瑟和鸣。望定国公克尽夫义,珍之重之,潇湘郡主谨守妇道,相夫教子。同心同德,永固家邦。上承先祖之德,下启百世之祥。”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众人起身言隆帝之圣明,夏守忠再开启一册,高声念道:“皇后慈德广被,母仪天下。念潇湘郡主早年失恃,深悯其孤弱。”

  “皇后视郡主如若己出,以养母之慈怀,特下懿旨:原备郡主妆奁六十台,今由中宫恩典,增补妆资,加赐丰厚,添至整一百零八台,务求丰备周全,俾显天家体面,慰逝者之心,全慈母之爱。

  “此乃皇后拳拳慈悯之意,亦彰我皇家重功臣之至诚。”

  话音方落,四周便掀起喧哗之声。

  贾敏所留嫁妆,乃是当年荣国府贾代善所筹备,也是风光大嫁,在京城引起了一时轰动。

  如今皇后大手一挥,更是增添了六十台,其中价值定然不菲。

  而皇后更是以节俭治宫著称,如此看来皇家对于岳凌的眷顾,恐怕比他们所有人预料的都要更深。

  是连首宴坐着的柴朴,水溶,乃至三位皇子脸上都有惊愕之色。

  察觉到拉花又轻轻摇晃起来,岳凌笑着说道:“林妹妹,旁人猜不到,你还能猜不得。我都说了会给你一场最宏伟盛大的婚事,便就不会食言。”

  此时的林黛玉,是连嗯一声都说不出口了,只是绷紧了身子,以示回应。

  眼角已不知不觉挂起了热泪。

  隆帝笑着说道:“不错,待林如海入京以后,得知朕让她的女儿如此风光的嫁给了岳凌,定然也会欣慰了。自比给他怎般奖赏都更能让他满意。”

  皇后蹙眉道:“我怎得听闻林御史并不愿促成这一门婚事,三番五次的阻挠?”

  隆帝笑道:“他那点心思,朕还猜不得?定然是想要避嫌了。他一开始将林丫头交给岳凌,肯定是有攀交的心思,但是没想到岳凌能走到今日这一步。”

  “朕却乐得见良缘,助他心想成真,他难道会有不满?除非他脑子坏了。”

  皇后微微颔首,而后又猛地抬头,问道:“这成礼,林御史还没赶来,该当如何?”

  隆帝一拍大腿,念道:“是呀,朕怎得将此事都疏忽了,竟忘了林如海还未到,难怪朕总以为是少了些什么似的。”

  “这林如海也是毛病,儿女大事视作儿戏,经不早些赶来京城,生生错过这大礼。”

首节上一节479/4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