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兴兵以来,已有四月。南海水师右营,已经把安南莫氏水师清剿干净了。陆战营也在右营配合下,先收复了被安南莫氏窃据的永安州(钦州港口区),然后陆续在海门(海防)、新安(先安)、吕州(万吕)、浦阳、东丰等城登陆,广播大明恩威。
最近军报,七日前,吴惟忠和陈联手,攻下莫氏东部重镇金阳城,斩杀莫氏党羽三千余,俘获莫氏王室、将军等二十三人。
据谍报侦查局南海分局侦查得知,莫氏伪朝,焦头烂额,他们把主力兵马囤积在升龙城一带,以防御自保。因此总督参谋处拟定了新军略,需要与养实和惟明通报。
凤梧,你与养实说一说!”
“是!”
潘应龙走到签押房,靠里的墙上,拉开布帘子,露出一幅舆图,正是安南国舆图。
“胡公,殷公,学生开始了。”潘应龙在舆图上指点着。
“安南国此前以黎氏为国主,正德年间,莫氏谋逆,弑主自立,占据升龙城一带。黎氏旧臣阮淦在清化城立黎氏遗孤为主,攻伐莫氏。
嘉靖二十四年,阮淦被毒死,兵马权柄被其女婿郑检接手,专权数十年,被称为安南黎朝曹操。
阮淦二子阮潢为求全身,贿赂郑氏,出镇顺化,以为广南。
广南在这里,南边紧挨着占城。据悉,由于我大明对莫氏用兵,清化郑氏坐立难安,把驻扎在广南的兵马北调,等于是把顺化广南交给了阮氏。
升龙城西北宣光府,黎氏旧臣武文渊割据自立,以为宣光镇,拥兵万余。现在宣光镇镇主是武文渊之弟武文密.
以上是当年安南国局势。”
殷正茂听得眉头直皱,“这安南小国,遍地逆臣贼子啊!”
潘应龙笑着答道:“没错,这安南小国,田螺大的地方,分了四家,加上西边其它自立但势力弱小的,有六七家。
现在我军的军略是主攻莫氏、吓住郑氏、拉住武氏、看住阮氏。”
胡宗宪开口了,“老夫出京前,在西苑得太子面授机宜。殿下说,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那有打了北边,不打南边的。
现在莫氏凶焰最盛,那就先打它。但是安南盘子里的其它三位,我们也要看住了,抓住机会一起吃了。”
殷正茂点点头,明白了此次安南用兵的战略目的。
“安南军略第一阶段,首先利用我大明海军对制海权的掌握,屡屡登陆袭扰,削弱莫氏实力,等到时机成熟时,一举荡平莫氏主力,攻陷升龙城。
广西方面,以守为主。趁着莫氏自顾不暇,刘总兵率主力出镇浔州,对浔州、南宁、思恩、太平等府县的山民,剿抚相宜。
先把广西稳住了,再伺机而动。毕竟从广西入安南,真不如从海路入安南便利。所以安南军略,主攻方向在海上。广西以防御为主。”
胡宗宪开口继续:“此前福建、江西剿匪,秉承太子令旨,三分军事,两分政治,五分经济。此次广西绥靖,四分军事,三分政治,三分经济。
刘惟明领精兵弹压冥顽者,养实你要推行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
“对,此前广西屡教屡乱,就是因为当地土司兴兵作乱。这些土司世代居于山寨,鱼肉百姓,在大明和安南首鼠两端,索赏不得就举兵造反。
现在趁着我大明水陆大军云集南海,下定决心铲除这颗毒瘤。所有土司交出土地百姓者,可移居梧州、肇庆、番禺,做个富足翁。
不交者以谋逆者斩杀满门合族!所有地方正式置府县,以流官治理。
养实,惟明在前面立威,你要在后方立德。普通百姓,才不管上面是土司还是流官,只要谁给他们田地,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他们就跟着谁走。
督理处从江西、福建抽调了一批安抚百姓卓有成效的县丞主簿,拨到你麾下任用。你这些人都是东村公和子荐苦心培养出来的,名字都入了西苑,养实,你要好生用啊。”
“属下铭记在心。”
“广西的改土归流,是吸收江西福建剿匪抚民的经验,进一步推行的新政。大明除了广西,还有湖广西部、贵州、云南和四川。广西的改土归流能否成功,影响到西南的安宁,太子殿下对其重视。”
“属下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太子殿下期望!”
第345章 重华宫全体出动
隆庆三年的正月,整个京城和紫禁城,要整整热闹一个月。
京城里,顺天府在南城、东城和西城六个宽敞的空地,搭棚子,扎彩牌。少府监从全国各地请来的杂耍艺人,在棚子里卖力气表演绝活,一间棚子一家杂耍班子。
京城的百姓们散在各处,围着棚子,看着自己喜欢的杂耍,鼓掌叫好。
看得兴起,就把手里的竹筹丢到棚子外的方木桶里,看着竹筹越投越多,班主的脸笑得跟朵菊花似的,弯腰作揖,满口子地感谢。
杂耍班子拿着这些竹筹,可以去少府监换钱,在原本的报酬上再多一笔收入。
这是少府监新搞出的玩意。
他们派人守在六处表演杂耍的地方出入口,给来看热闹的百姓们发放竹筹,一人一根,你想多拿,可以,一文钱一根。
拿着竹筹,你四处逛,看到哪家杂耍班耍得好看,耍得入眼,你就投筹给它。
杂耍班主拿着竹筹去少府监那里换钱,一根筹子多少钱,每日还统计各处杂耍班谁家得到的竹筹多,排出一二三名来,另有重奖。
这跟后世看网文投月票打赏,争月票榜差不多。
为了多得竹筹,各家杂耍班纷纷亮出绝活,有得绝活不够绝,只能爆肝了。从早上肝到晚上,人家演两场三场,他演四场。
这叫爆更,就为了多拿竹筹,既能多拿钱,又面上有光。
城外广渠门、东直门、安定门、阜成门、广宁门设有广福坊,少府监在这里发放万寿广福包。或是一包茶叶、一包蔗糖、一包米包在一起,或是四十文钱一块布包在一起。
只需你对着紫禁城磕个头,祝皇上万寿永福,一包拿走。从正旦开始,一天发放一万个,连发三十天。
到了晚上,少府监在广渠门、东直门、安定门、阜成门、广宁门城楼上施放烟花,每晚都有,绚丽多彩,引得满城百姓纷纷出门,在院子里或街道上,翘首观看这难得的繁华。
京城里热闹,紫禁城也热闹。
西苑里每天都有好戏上演。
西苑北边,北海东边的石作坊、大高玄殿以及琼华岛上的广寒殿,被改造成牡丹园、梨园坊和琼华宫,分成三处观看昆曲以及其它弋阳腔等戏曲的地方。
牡丹园是命妇们看戏的地方,梨园坊是太妃后妃们看戏的地方,琼华宫是皇上和皇后看戏的地方。
隆庆帝开始还去看了几天,看着看着觉得无味,还不如在紫禁城里听爱妃给他单独唱,那才叫香艳。
正月十二后,隆庆帝去了少了,琼华宫就成了专属皇后陈氏看戏的地方,便邀请勋贵和大臣命妇们一起观看。
重华宫在东华门东南方向,重华二字出自《书.舜典》:“此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
是宣德帝为皇太孙时所居住的地方。
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孙,这里依例赐给他,只是他一直居住在西苑,这里根本没在这里住过。
隆庆帝即位,陈氏为皇后,开始为朱翊钧挑选太子妃。
精心挑选了十几位秀女,最后定了薛宝琴、曾婉儿、许悠莲、王兰儿四位,后来杨金水又举荐了宋琉璃,总共五位。
陈氏将这五位秀女安置在重华宫里,选了十位学识渊博的尚宫,悉心教诲五女。她自己每日都会从坤宁宫赶来这里,检查五女的功课,十分上心。
这日,五女从各自的住所聚在重华宫正殿后面的空地里,一位尚宫上前禀告道:“五位姑娘,娘娘已经去了西苑,请上轿吧。”
五女互相对视一眼,微微一笑,各自钻进自己的软轿里。
宋琉璃刚坐下来,眉头微微一蹙。
五女被选进宫,所为什么,大家都知道。
太子妃!
未来的皇后!
可这个位置只有一个,无论谁坐上去了,其余四位就是侧妃,以后都会落于下风。
薛宝琴是阳武侯薛翰之女,长得最为艳丽,但性子却是大大咧咧,娇憨可爱。看上去毫无心机,但是能被选进宫的,谁会没点心机?
曾婉儿是顺天大兴秀才之女,秀丽端庄,虽是上上之姿,但是跟其余四人相比,就稍逊一筹。
许悠莲和王兰儿都是官宦之女,一个清丽绝伦、白皙如玉;一个清韵典雅、气质高贵。
薛宝琴跟其余四位都说得上话,跟许悠莲的关系最为密切。
王兰儿与曾婉儿形影不离。
唯独自己,孤影伶仃,只有薛宝琴和曾婉儿,偶尔跟自己说会话。
许悠莲、王兰儿与自己只是见面笑一笑,老死不相往来。
她们嫌弃自己是商贾之女,又通过杨公公的举荐才入得宫。
商贾加阉人,是这些书香世家最厌恶的两类人。
哼!
你们看不起我,我反倒要好好争上这口气,我坐不上那个位置,你俩也不想。否则的话,你俩不管谁坐上了,我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五顶软轿在五位尚宫、十位宫女、十位内侍左右簇拥,以及三十位净军的护卫下,进东华门,穿过皇极门前的空地,出西华门,进入到西苑。
向北穿过此前的尚宝监、兵仗局、内监库和内侍最爱拜的关帝庙,现在全部被改成司礼监架阁库以及西苑书库。
到了乾明门,进去就是牡丹园和梨园坊,突然轿子停住了。
宋琉璃有些好奇,撩起轿窗布,问旁边的贴身宫女:“怎么了?”
宫女激动地说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来了。”
啊!
他在哪里?
说来也好笑,五女进重华宫一年左右,朱翊钧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只是几次远远地看过他的仪仗。
哗啦声响,宫女跟尚宫、内侍们跪了一地,宋琉璃手一颤,窗布落下,心跳地飞快。
皇后陈氏早就下过懿旨,五女不得与太子相见,无故不得出入重华宫,出入必须乘坐软轿,遇到太子仪仗不必出来见礼。
很快,听到哗哗地脚步声走过来,宋琉璃猜测,应该是前面开路的净军。
“金水,银圆的事你替孤盯着,老高收钱花钱确实有本事,但是怎么挣钱,他还是差点。”一个少年的声音忽忽悠悠地飘进来。
清脆爽朗,隐隐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味道。
“是,奴婢记在心里。”
这个声音宋琉璃熟,少府监太监杨金水。
“嗯,你们是什么人?”少年问道。
领头的内侍马上答道:“回太子殿下的话,我们是从重华宫出来的。”
“重华宫,一二三四五,全体出动啊。去干什么?母后请看戏?”
“是的殿下,娘娘吩咐,叫请过去一起看戏。”
声音就在旁边,好像只隔着两三个身位,宋琉璃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掀开窗布一角,悄悄窥视了一眼。
只见一位身形高大、穿着朱色蟒袍的少年,双手笼在袖子里,快步走过。
一身斗牛服的杨金水紧跟其后,他突然察觉到什么,猛地一回头,看到正在窥视的宋琉璃,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金水,她们去看戏,我们去唱戏。”
“殿下,奴婢不是很明白。殿下要奴婢唱什么戏?”
“银圆搭台,经济唱戏!你是主角,孤在旁边给你敲锣打板子,哒哒哒!哈哈!”
朱翊钧仰首开心地大笑,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待到走远,内侍、宫女和尚宫们纷纷起身。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