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258节

  眼睛一瞪,狠狠地抡了过来。

  带头黑影人躲闪不及,半边脸被铁勺结结实实砸中,来不及哼一声,当即晕死过去,噗通倒在地上。

  “这里还有一个!老子砸晕了一个,在这里!

  呸!居然敢加害海青天,老子打不死你!”

  驿站的驿丞出面维持秩序,他带着驿卒把贼人都绑了。

  包括右边屋子里的四人,总共有九位贼人。

  先前摸进中间屋子的两个贼人,被放倒了,非死即伤。

  陈三杀了一位,砍伤一位。

  刘大砍伤两位。

  驿站大厨一锅勺抡晕了一位,还是他们的领头人。剩下两位被众人先打了个半死,然后生擒。

  “刘百户,你已经察觉到不对。”

  刘大没空回答驿丞的话,只是催促:“郎中,有找郎中吗?附近有驻军吗?派人去请驻军的军医,他们最擅医治刀枪伤。”

  驿丞连忙答道:“我已经派人去附近镇上请郎中,五六里路,很快就请来。驻军附近没有,只有保定城那边有,太远了。

  刘百户,你有同伴受伤了?”

  “吃了两刀,胸口和腹部”

  “百户,百户!”胡广茂在屋子里喊道。

  刘大连忙冲了进去。

  陈三躺在胡广茂的怀里,满是鲜血的右手被旁边的海瑞紧紧地握着,脸色惨白,嘴唇发乌,双眼眼神涣散。

  “陈三,马上要到家了。”刘大蹲下身来,握着陈三左手。

  手上的血还没完全凝固,却冷了。

  “过两天就能进京,回家了,你家老二还要办酒席,一对新人还要给你小子磕头呢。明年你就能抱上大孙子了。”

  陈三嘴里吐着血沫,含糊不清地说道:“大孙子,好海老爷,帮忙.取个名字出息光宗耀”

  最后一个字再也说不出来,陈三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双眼无神地看着北边,那里是京城,有他的家人。

  胡广茂抱着陈三,低着头呜呜地哭了起来。

  海瑞脸色峻然如冰,双手握着陈三的右手,“我一定会给他取个名字,还会给他推荐一位好老师,让他有出息,光宗耀祖。”

  刘大红着眼睛,强忍着泪水,伸手把陈三的眼睛合上。

  海瑞甩着袖子,出了屋门,问道:“贼首在哪里?”

  大厨连忙把被捆成一团的黑衣人拽了出来,“海老爷,在这里,贼首在这里,是我砸晕的。”

  海瑞走到跟前,拱手做了个长揖,“多谢义士!”

  “嘿,嘿,举手之劳,嘿嘿。”大厨幸福得说不出话来。

  海瑞看了一眼带头黑衣人。

  黑面巾被扯了下来,半个脸红肿得像发面馒头,把嘴巴挤成了歪嘴巴。

  “刘大,出来办正事。”

  “是。”刘大抹了一把眼泪,交代胡广茂找人帮忙,把陈三的尸身收敛好,天亮了找口棺椁运回京城去。

  说完转身出了门口。

  “海老爷。”

  “把这厮拖到你屋里去,老夫要问他话。”

  “是!”刘大一伸手,抓住带头黑衣人的发髻,使劲一拉。黑衣人惨叫一声,身子跌跌撞撞地跟着,被拽进了左边屋子里,一脚被踹倒在地上。

  海瑞不知从哪里接到块布,搽拭着手里的血,那是陈三手里的血,不慌不忙地走到带头黑衣人跟前,蹲下来,先左右看了看,看手上的血迹有被搽拭干净没有。

  一抬头,冷然地问道:“你身手不错,应该也是锦衣卫军校出身,说吧,你是襄藩还是周藩的护卫?”

第359章 必须严惩

  西苑的朱翊钧很快就接到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宋公亮的禀告。

  “在保定府雄县安保里驿站,刺杀刚峰公?”

  “是的殿下,据初审,刺杀带头者应该是锦衣卫军校,被分发到藩王府做护卫。真实身份还未验证,暂且不知是哪一藩。

  其余人都是重金收买的江湖亡命之徒。”

  “藩王府护卫?辽藩,襄藩,周藩,又或者楚藩?”

  “回殿下的话,臣还在加紧查验贼人身份,所以是哪一藩,臣不敢确定。”

  “这么明目张胆的吗?居然调用藩卫军校!”

  朱翊钧很疑惑。

  宋公亮也很无语。

  刺杀朝廷命官,形同谋反;擅调藩卫军校,也要按谋反罪论处。不管怎么论,都跟谋逆造反脱不了干系。

  太嚣张了,别的罪名你们都看不上是吧!

  不过也能想得通。

  诸藩里都是混吃等死的人,有几个聪明人?

  少数聪明人不会干这种大傻事!只有那种愚钝又自作聪明的人,才会干出这种事来。

  朱翊钧也想明白了这一点,“真是蠢不可及的一群废物!公亮,立即派人接回刚峰公一行,同时把要犯押解回京,严加审问。

  祁言!”

  “奴婢在!”

  “叫督理处廷寄河南和湖广兵备司,以及湖广操江总兵,调水陆营卫军入荆州、武昌、襄阳和开封四城。”

  “遵令旨!”

  朱翊钧摇了摇头,又忍不住骂了一句:“一群蠢材!”

  赵贞吉接到通报,先是愣了一下。

  擅调藩卫军校,收买江湖凶徒,刺杀朝廷命官,你们这些藩王,是想搞事呢,还是想搞笑?

  太子殿下提着刀子正没理由下手,你们干巴巴地把脖子伸到跟前。

  赵贞吉翻了翻通报文档。

  具体哪家藩王,还需要把人犯押解到京后,严加审理才能得知。

  但是基本情况已经清楚,带头人应该是是藩卫军校,锦衣卫正在核查他的身份。海瑞出京到荆州,调查辽王被弹劾十三大罪一案,这是众人皆知的。

  由此推测出,可能是海瑞顺带着查出其它藩王的罪证,狗急跳墙了。

  海瑞身带罪恶自照天赋,目光毒辣,手段又了得,能顺手查出些什么来,大家都信。

  如此判断,嫌疑最大的是同在湖广的楚、襄、荆、岷等藩,以及会路过的唐、周等藩。

  赵贞吉斟酌一下,觉得最可疑的应该是楚、周、襄这三藩。等到人犯解到京城,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但不管是哪一藩做的,都会掀起一场风暴,一场针对宗室的风暴。这对于赵贞吉来说,是天降神助!

  他的手指头在文卷上敲了几十息,开口吩咐道:“来人,去把太常寺少卿蔡茂春请来。”

  “是。”

  李贽升任太常卿,投奔他的蔡茂春,因为在太常寺丞任上任劳任怨,政绩斐然,被顺理成章地擢升为太常少卿。

  听到都察院赵中丞相请,蔡茂春马上放下手头的事情,坐着马车赶到了都察院。

  “下官太常寺少卿蔡茂春,拜见中丞赵公。”

  “华秋来了,快,快请坐!”

  赵贞吉客气地把蔡茂春请到签押房里坐下奉茶。

  寒嘘了几句,赵贞吉说起正事:“前日保定府雄县安保里驿站,有凶徒趁夜刺杀回京的海瑞海刚峰。”

  蔡茂春吓了一跳,“刺杀刚峰公?这些贼人真是胆大妄为啊!”

  “是啊,骇人听闻,国朝前所未有。海刚峰是我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老夫身为都察院中丞,一定要彻查此事。”

  蔡茂春看着赵贞吉脸上的神情,非常愤慨地附和道:“赵公说得没错,此事必须严惩不贷。凶犯可有找到?”

  赵贞吉答道:“有抓到主凶,初步审讯,可疑是某藩卫军校。”

  蔡茂春脸色一变,心噗通加快跳动,现在明白了赵贞吉叫他来的目的。

  赵贞吉继续说道:“事情关乎重大,暂时没有明发公文。但海刚峰明后天就要进京,人犯也会一并押解到。很快就会通报各官衙。

  华秋,此前太常寺与都察院配合得非常默契,老夫也十分欣赏你的才干。这一次,老夫和都察院要借助你的一臂之力。”

  蔡茂春恭敬答道:“还请中丞吩咐。”

  “诸藩宗室,为祸地方,罪行罄竹难书!而今竟敢狂妄到擅调藩卫军校,买凶杀官。这天下还有他们不敢做的吗?

  太常寺掌管着朝廷喉舌,扬善责恶,教化万民,职责重大啊。”

  蔡茂春想了想答道:“赵公,下官专门盯着此事,等人犯押到京城,锦衣卫审出结果后,马上安排刊登在《顺天政报》上。”

  赵贞吉欣然地点点头,“如此大善,那就辛苦华秋了。”

  “赵公客气了,这是下官的本职。”

  送走蔡茂春后,赵贞吉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这个蔡华秋,心眼多啊,办事稳重,难怪李卓吾放心把太常寺这摊事交给他。

  人才,确实是个人才。”

  蔡茂春话语里的安排,十分稳重。

  从锦衣卫那里得到审讯结果再登报。

  锦衣卫愿意给信息,说明不涉及其它。

  先在《顺天政报》刊登,就是看看西苑的反应。要是没有出声,就是默许了,可以在《皇明朝报》以及其它报纸上大行刊登。

  海瑞一进京,先去驿馆洗漱。

  老仆人舒友良从家里带了一身干净的官服,在澡堂单间外面伺候着,与海瑞隔着一扇木门说这话。

  “老爷,这次听说十分凶险?”

  “凶险!要不是刘大察觉到有问题,老爷我就一命呜呼,欠你的六个月工钱就能一了百了。”

  “老爷,怎么能这样啊。小的还要靠这些工钱,给儿子请个奶妈呢。”

  “你伺候人,挣到钱再请人伺候你儿子。你儿子,跟老爷我一个待遇啊?”

  “老爷,不瞒你说,在我家,我儿子的地位比老爷你高多了。他兴致来了,我心甘情愿地趴地上,给他当马骑。”

  “那老爷我呢?”

首节上一节258/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