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长当即安排姚直等人在耽摩栗底寻找他们所要之物,甚至打开他的宝库,让姚直等人进去寻找,更给出权限,允许姚直等人在耽摩栗底大多数区域随意行走。
得知城市长允许他们活动后,姚直等人也不客气,对昨天没能去察访的地方进行察访。
耽摩栗底是一座港口城市,此地自然汇聚了从四面八方过来的各种物品,姚直等人真在这找到了许多大秦没有的物产,李念交代他们要找的棉花也在其中。
一晃,过去好几日,一个下午,姚直等人又在房间内议事,因为耽摩栗底的使团马上就要出发,他们也要分出一百人回去大秦。
姚直道:“甘煜,你们此趟先行大秦,有以下几件事必须做到:一、将收集到的物产带回,这些东西对我大秦会有大用,像那些水果香料,要是在大秦落地生根,大秦的所有人将能吃到,包括我们以后的子孙。”
甘煜点了点头,他们要带回的很多东西都是种子,水果的种子、香料的种子,倘若能在大秦种下,将能大大丰富人们的饮食。
姚直又道:“其二、将我们一路收集到的消息带回给陛下和公子,这是重中之重,不可有失。有了这些消息,日后陛下和公子再派人过来,也能更方便一些!”
他们一路过来,自然收集记录了沿途遇到的各种事物,如某个路段会遇到哪一个部族,要怎么和这个部族打交道,其有什么禁忌,军事力量如何,文化风俗如何……
这些都是宝贵的情报,如果大秦在日后还要派人过来或要针对这些地方,都有重大的价值。
就像唐玄奘在回到大唐后受二凤重视,主因不是他一路十万八千里取回了佛经,而是他对西域各国的见闻,能让二凤了解西域那片地区的情况。
姚直继续道:“其三、要将孔雀国和佛教的情况详告于陛下和公子,不能放任佛教在大秦传播。其四、你们路上要小心,要提防耽摩栗底人。”
甘煜道:“大使放心,我等必会将消息和物产带回!大使和诸位同样也要小心,我等要回大秦了,可诸位却还要继续出使。说来,以往未曾觉得,但此次出来,却有种与大秦隔了很远之感。”
这话让其他人也陷入沉默,尽管选拔时,有意挑选的是未成家之人,但他们家中有父母亲朋在,出来大半年了,有些想念家乡。
大秦此时已经又是一年了吧,不知家中父母还否安好?
但想来应该是安好的,如今天下已定,陛下不会再大规模征发军队,加上陛下还减免了赋税徭役,日子肯定比以前更有盼头。
甘煜道:“大使和诸位保重,煜定会将诸位书信带回!”
由于一百人要回去,其他人自然也托这一百人带回书信,向家乡的亲朋报一声平安。
姚直点头道:“今日好生休歇,明日便要出发,路途坎坷,在路上很难再有安稳休歇之日。”
与此同时,耽摩栗底城市长、摩叶上师等人正在耽摩栗底最大的寺庙面对一群僧侣,都是被选拔出要前往大秦传教的僧侣。
城市长道:“此番出使的目的,想必众位已经知晓,是去往一个名为‘秦’的异国!”
姚直等人到耽摩栗底动静那么大,这些时日又在耽摩栗底到处露面,众僧怎可能不知?
“此国位于吾国东北,此国之人与我等形貌不同、习俗不同、服饰不同、语言不同,亦未聆佛法之妙,为蛮夷之地,诸位此去是将我佛妙法传于此国,使其等脱愚昧野蛮,得佛之智慧。”
“此番出使路途遥远,须乘船渡海,还得翻山越岭,极为难行,诸位须有大意志、大智慧!”
这些都是被挑选出来,年轻力壮,且对佛心志坚定的僧侣,听了城市长话后,齐声应道:“为我佛传播佛法乃我等宏愿,不入秦国传法,誓不归国!”
见僧侣们传法的情绪很高,信心很足,城市长点头道:“此番让诸位往秦国传法除使之聆听我佛智慧外,还为一事,为我佛门开辟另一净土,此事殊为重要,有劳诸位尽心!”
僧侣们又不傻,何况耽摩栗底是个港口城市,孔雀国天南地北的人来往至此,自然也带来了各种消息。
从这些消息中,他们知道孔雀国国内的形势,如今的那位国王不喜他们佛教,很可能将进行打压,他们需要再开一处净土,以便在遭受打压时能去往避祸。
这可不仅仅是向异国蛮夷传播我佛荣光那么简单,还关乎他们自身的安危、地位和特权,众僧肃声应道:“定当尽心!”
城市长道:“此番出使大秦国,由摩叶上师带领诸位,摩叶上师与秦人往来时日已久,通秦人之言、知秦人之事,望诸位在途中以摩叶上师为首,若遇疑难,莫私自行事,报于摩叶上师。”
摩叶上师笑道:“众位也莫太过担忧,那秦国虽路途遥远,然此番去往秦国,会有秦人与我等随行,一同去往秦国。那秦国之事,贫僧也会告知众位,愿为我佛普度世人,使天下诸邦尽聆佛音!”
城市长、耽摩栗底贵族、众僧侣也随摩叶上师齐声唱和:“愿为我佛普度世人,使天下诸邦尽聆佛音!”
这一宏大的声音从庙中传出,外边有信佛的平民听到这声音,立刻双手合十,朝向寺庙跪拜。
姚直等人下榻之处离寺庙不远,同样听到了这声音,辨出声音的内容后,一人哼了一声:“这些人还想普度世人,度尽天下诸邦?”
第319章 抵达华氏城
甘煜等人随耽摩栗底的僧侣回返大秦,姚直等人继续出使,前往孔雀国都城华氏城。
华氏城位于耽摩栗底西北,距离不算太远,经数日赶路,一座规模庞大的城市出现在姚直等人眼中。
通过远距离目测比较,姚直等人得出一个震惊的结论,这华氏城比咸阳城还大,长是咸阳的两倍多,宽是四倍多,在整体面积上超过了八个咸阳。
随着走近,姚直等人发现目测的结果没错,这座城的确要比咸阳更大。
城周围环绕着宽阔的壕沟,由于城太长,导致护城墙也修得很长,一眼看去,护城墙上至少有数百座城楼,同样多的还有城门,像他们现在正对的这面城墙,有多达十多个城门。
不断有人从这些城门进进出出,显示这也是一座繁荣的城市!
负责给他们带路的耽摩栗底向导指着华氏城,笑着对姚直等人道:“各位从大秦来的客人,你们的目的地到了,这就是我们的都城华氏城!”
姚直等人明白此人是在向他们炫耀,但这城确实很大,姚直也不吝称赞:“高大雄伟,宽宏博大,不愧是贵邦都城!”
这话让向导很爽,脸上笑意更浓,道:“华氏城不仅是吾国最大之城,也是最繁华之城,城内的繁华保准会让各位再度惊讶。”
姚直笑道:“那我等入城后,定要好好看上一番!”
跟着向导,姚直等人抵达城门前,但他们是从外邦过来的使团,自然不能随随便便进城,先得报上来历,等孔雀国派人接洽,允许后方可进城。
很快,几名孔雀国的官员领着一帮人来到城门口,为首的官员看着姚直等人,问道:“你们就是从那秦国而来,前来吾国觐见的使者?”
什么觐见,我们是过来拜访你们,搞得我们好像是你们孔雀国藩属,前来朝拜宗主国一样。
姚直向这名官员行了一礼,随后回道:“秦人姚直奉大秦皇帝陛下之令……”
话未说完,那官员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打断道:“好了,好了,知道你们是那秦国的使者,都过来登记,带的东西都要检查。”
在姚直等人登记身份信息的同时,另几名官员带人检查姚直等人所带之物,看到那些玻璃器具,眼睛都吸引到了其上。
可惜只能看,不敢拿,这可是异邦使者送给他们大王的礼物,拿了便犯了大罪,只能检查一番后,确认其不是兵器,没有危害后,又重新放回到盒里。
登记检查完,姚直等人才被允许进城,从城外看便知城很大,实际上,也的确很大,只是地虽广,却显得有些拥挤,盖因城内的建筑和人太多。
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街边店铺林立,还有各式的流动摊贩,让街道的人流量爆棚。
从热闹程度来说,是很繁华,但看起来很没秩序,甚至有些乱,就像没做好规划,让杂七杂八的事物给乱堆到了一起。
姚直等人注意到街上有许多僧侣,但和耽摩栗底的僧侣不同,他们没放一张布坐在其上闭眼禅定,由信众自己投放食物、饮水,反而主动在向各个店铺间化缘。
姚直在心里暗道:‘华氏城还有这么多僧侣,说明孔雀国现在的那位国王还没对他们进行打压。’
当地人也注意到他们,好奇看着这群奇怪的人,但看到有官员在给这些人带路,不敢靠近。
城中还充斥各种怪味,有当地人烹饪食物的味道,有屎尿的臭味,还有动物身上散发出的味道,尽管城里种了许多树木花草,却也依旧掩盖不了这些气味。
只是没过多久,姚直等人便知道屎尿味是从哪来的,他们看到某个墙角,一个当地人正在行不文明之事。
虽然现在看到的只是这一个人,但没看到的还有很多,如果这座城到处都有人在墙角、树下拉屎撒尿,有味道也并不奇怪。
忽略掉这些缺点,华氏城的确繁华,从街上走过,姚直等人看到了许多在耽摩栗底没见过的事物。
城内的建筑也十分奇特,正统的孔雀国式建筑,看起来比较美观,但大概是因为人太多,且不是所有人都有钱将房屋修好,导致城里的建筑风格不统一,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别墅区里修建了一座土瓦房,一群土瓦房中冒出了一座水泥公寓,给姚直等人一种很乱、不统一、凑合着过的奇妙感觉。
他们的感觉没错,就算到现代,这片地区的人也是这么在过。
但经过闹市后,这种感觉便消失了,因为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统一风格的建筑群,此地也没有商贩和行人,空气都清新了不少,没有刚才混杂的怪味。
姚直等人知道他们到了这座城的官署区,普通平民不能进入,此地的环境自然会好起来。
几名孔雀国官员带着姚直等人到了一座大院,为首的官员指着大院道:“此处便是各位休歇之地,里面的房间由各位自行安排,每天用餐会有人来通知,若有其他需要,可告知守卫。”
“觐见王上的时间是在五日后,这五日中,会有人过来给各位讲解觐见王上的礼仪。好生学,莫要在王上面前失仪!”
“各位在那秦国也许算些人物,但此处是我孔雀国,非各位来自的大秦,如果触怒了王上,谁也救不了你们!”
几名官员随后带姚直等人进入大院,这院子很大,还有专门喂养牲口的地方,应是孔雀国修建用于安置外邦使者的驿馆。
等入住结束,为首的官员又道:“王上听闻各位今日到来,特意让我等设宴招待,现在跟着我们。”
入城招待宴吃完,姚直等人回到大院,在房间中,一人道:“这些孔雀国人也太自以为是了,刚才那几个孔雀国人虽未明说,但其话中之意,分明在拿我们当蛮夷小国之人。”
旁边一人也道:“那个带头的看似在提醒我们,实则在说:你们大秦国是蛮夷小邦,和我们孔雀国没得比,不要将你们大秦国那些带到孔雀国。”
又一人道:“这有啥可气的?耽摩栗底之时不也这样?其等未曾见识我大秦之强,当然不知天高地厚,以为他们更强。等日后他们见识到了,自然就不会有这种想法。”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被人看轻,还是让众人有些不爽,就这种国家也敢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强国,看不起大秦?就像山林没猛兽,一只野犬也敢逞威风。
姚直笑道:“我等先前不也看不起他们,认为大秦天下第一,其他国邦皆不能及,其等同样有这种想法,也属正常。天下很大,国邦很多,大秦虽强,然却非在方方面面都能超过所有国邦。”
“像孔雀国这华氏城,就以大小而言,在此时胜过咸阳城。所以,诸位,我等可认为大秦天下第一,却不可轻视其他国邦,须谨慎待之。勿以国小而轻慢,勿以邦弱而不谨!”
“五日后,我等便要面见那孔雀国主,须得准备妥当,不可有失……”众人收敛心思,认真听姚直讲说起来。
一晃,转眼便到了面见孔雀国主之日,这一日,众人穿着准备好的服饰,带好礼物,前往孔雀国王宫。
华氏城都这般大,王宫占地面积自然也不小,修得相当气派漂亮,王宫内种了很多树,绿草成茵,看起来更像一座花园内的城堡,而非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居所。
以姚直等人在心中的评价便是,建得很漂亮,但缺乏威严庄重的感觉!
进到王宫大殿,殿内空间很大,须穿过一段走廊,才能抵达正殿。
在一众孔雀国王公贵族的注视下,姚直持着旌节,领着十多位使团成员走到正殿,朝坐在王座上的孔雀国主道:“秦人姚直奉大秦皇帝陛下之令出使贵邦,在此见过国主!”
孔雀国主点了点头,看着姚直手中持着的旌节,好奇道:“此是何物?”
姚直回道:“此为‘旌节’,乃皇帝陛下所赐,象征陛下之命,亦为姚某身为大秦使者之凭信,唯有出使外邦,方得赐予。”
孔雀国主又道:“原是大秦国王所赐!你等为何要将大秦国王称为‘皇帝陛下’?”
姚直简单解释道:“在我大秦古时,有‘三皇五帝’几位功绩卓著的帝者,而陛下功绩更在‘三皇五帝’之上,纯以‘皇’或‘帝’皆不足彰显陛下之功,唯‘皇帝’方可。”
姚直在话里有意省去了“皇帝是王上之王”的说法,因为说出来可能会引来孔雀国的这些王公大臣不喜,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孔雀国主又问道:“听闻大秦国位于吾国东北之向,距吾国甚远,因而习俗也大不同,大秦国信奉何教?祭祀哪尊神灵?”
这个问题引来殿内所有孔雀国王公大臣注意,虽然他们本就在看着姚直,但此刻更加在意,想知姚直会如何回答。
姚直回道:“我大秦并无教派,祭祀神灵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
这时,一个孔雀国王公问道:“不是‘三皇五帝’,为何这只有四帝?”
这个问题,姚直回答不上来,他摇头道:“姚某仅为大秦一普通之臣,未知其中缘由。”
又一孔雀国大臣道:“为何你等祭祀那四帝,却不祭祀梵天、毗湿奴、湿婆三位主神?”
这问题属于无理取闹,故意挑事,地方都不一样,国邦都不同,怎么可能祭祀相同的神灵?
但这大臣就是故意在挑事,大秦祭祀的是什么神灵不重要,重要的是没祭祀他们孔雀国的神。
姚直笑道:“神灵千变万化,在贵邦为梵天、毗湿奴、湿婆之名,在我大秦却未必是此称呼,就好像同样是开口说话,我大秦说的是秦腔,贵邦说的又是另一种语言。两种语言有差,但不都是在说话?”
这大臣还想继续发难,姚直未再给他机会,向孔雀国国王道:“为使两国交好,从大秦出发前,陛下特备了礼物赠予国主!”
孔雀国国王顿时来了兴趣,道:“是何礼物?”
其他王公大臣也生出好奇,想知道这些从大秦国来的使者会带来何种宝物,听从耽摩栗底传回的消息,秦国人带来的宝物不得了。
姚直道:“礼物已在殿外!”
孔雀国国王立刻下令,随后有力士抬着十多口木箱进殿。
这些箱子的样式和他们国内的不同,但做工精美,上面雕绘着各种图案,有的是山河之图,有的是飞鸟之景,有的是明月照耀天地。
绘图的方式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看起来比较怪,不够实,但又确实能看懂绘的是什么,看着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光是箱子都是如此,里面的宝物肯定更加珍贵。
随着一口口箱子被打开,里面的宝物呈现于孔雀国王公们眼前,这个猜想被得到了证实。
只见那前三口箱子中装的都是一种透明的宝玉所制成的器具,极其吸引人眼球,有杯、碗、瓶、盘、盏……明显是一套可用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