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402节

  如果全世界没人能联络上上帝也就罢了,可偏偏东方就有个人能用个“通天镜”联系上帝!

  “因为真正的神谕在东方!”多利亚猛地跪下,额头抵住教皇的鞋尖,“圣父您还不明白吗?东方的先知才是上帝在人间的唯一使者.您难道想违抗上帝的旨意吗?”

  那是上帝的旨意,却不是通过他传达的想到这里,教皇浑身都在打颤!

  伦敦,白金汉宫。

  维多利亚女王用银勺搅动着奶茶,瞥了眼殖民地大臣呈上的缅甸地图:“敏东王要多少土地才肯出兵?”

  “他要求首先收回勃固三角洲最肥沃的土地,然后才能去和北方的太平天国掰一下手腕。”殖民地大臣格雷回答。

  “可以给吗?”女王望向她亲爱的阿尔伯特。

  “可以!”大英帝国的“王夫”点了点头,“对于我们来说勃固还是丹那沙林都不算什么,确保缅甸不倒向太平天国,避免太平天国的势力由缅甸进入印度洋才是重中之重!”

  女王点点头:“那我的那位灵魂四哥准备出多少兵?”

  外交大臣约翰.罗素勋爵回答道:“阿礼国公使的报告上说,杨东王同意出兵5000如果有必要,代价合适,更多的佣兵也可以出。他现在正在做佣兵买卖!”

  “佣兵买卖?”女王眨了眨眸子,“这可是好买卖啊对了,他打算要多少钱?”

  “他的佣兵想从缅甸王那里得到庄园。”罗素勋爵笑道,“我觉得敏东王那个穷鬼也给不起钱林肯付给杨东王的代价是一个雇佣兵一年十五短吨的美国小麦。”

  “一人一年十五吨小麦?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英国女王摇了摇头,“敏东王的确给不起。”

  阿尔伯特亲王忽然用插话:“告诉那个缅甸土王,只要他肯在掸邦高原上挑起针对太平天国的战争,我们可以把丹那沙林的土地分给杨秀清的武士当领地!”他转身看着地图上的暹罗,忧心忡忡地说,“太平天国已经将暹罗纳入了保护,掸邦高原上的土司又纷纷向天京效忠”

  暹罗也是一个濒临印度洋的国家啊!如果太平天国在暹罗的印度洋沿岸修建港口,布署舰队,就能从那里威胁印度!那是大英帝国决不能容忍的!

  海军大臣萨默塞特公爵敲了敲烟斗:“海军部的专家已经充分分析过了卡亚俄湾大海战的情况.海军部认为,太平天国海军的‘西安’号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铁甲舰,要优于原版的‘光荣’级,但依旧不是‘勇士’级的对手。不过海军部还是建议设计新型铁甲舰.我们需要使用三胀式蒸汽机,拥有一万吨以上轻载排水量,由二百毫米的‘钢+铁’符合装甲提供保护,配备7英寸甚至八英寸后膛炮的新型战舰才能确确保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间压制太平天国的海军!”

  维多利亚看着阿尔伯特,而阿尔伯特则看着财政大臣格莱斯顿。

  财政大臣格莱斯顿笑道:“只要我们和太平天国的贸易可以保持增长,帝国就有足够的财力开发遏制太平天国的战舰。另外.我们的矿师根据他的‘预言’在非洲南部发现了大型金矿!”

  女王忽然起身:“诸位,现在帝国最大的威胁是太平天国,而帝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太平天国!我们需要采取灵活的手段,既遏制,又贸易,还有给予他们适度的打击采取代理人战争的模式!当然了,我们也得时刻保持警惕太平天国的攻击性很强,他们也会采取同样的办法对付我们!”

  帕默斯顿展开一叠条约:“智利、哥伦比亚、尼加拉瓜都已接受皇家海军保护,厄瓜多尔的金矿主们正在游说他们的总统那个国家的情况和秘鲁类似,10%的白人统治着其他90%的人口!”

  阿尔伯特亲王冷哼一声:“他们一定也很想念他们的西班牙祖国母亲吧?”他顿了顿,“吊着厄瓜多尔人的胃口不要和他们签订条约!但可以向他们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

  同一时间,多利亚退出了教皇的宫殿,此时暮色已笼罩罗马。他在台伯河畔的豪宅书房里点燃蜡烛,展开吴王府发来的密电:“.美国内战结束后,可收编黑人战俘组建黑十字军,南方流亡者编为白十字军,印第安人为红十字军。五年内,教廷当有十万各色十字军可供驱策。另外,五年后,欧洲必有革命风暴,火种已经出现,日后必将燎原,教廷需要早做准备!”

  1864年12月28日,伦敦圣马丁教堂。

  煤气灯照亮了不算宽敞的大厅,长椅上挤满了来自英、法、德、意、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摩尔站起身,走向讲台的动作迟缓却坚定。

  “公民们!”他的莱茵口音德语如铁砧般沉重,“当英国工厂主用童工的肋骨计算利润,当法国农民为拿破仑三世的殖民战争在挨饿这不是偶然,而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

  他顿了顿,然后又提高了声音:“但更大的灾难正在逼近!看看普鲁士与丹麦的战争,看看法兰西与奥地利在意大利的角力,看看最近拿破仑三世和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勾结试图组织反普联盟帝国主义列强正准备将千万工人送上互相厮杀的战场!”

  弗里德里希又大步跨上讲台,挥舞着手中的一封电报稿:“诸位,我刚刚得到消息,罗马教廷正在召回他们的东方十字军,整整一万名东方葡萄牙人组成的一个师正从教皇的东方领地澳门登船而来现在,连罗马教廷都得到了大战即将爆发的消息!我们也必须有所准备!”

  一个伦敦码头工人代表佝偻着脊背站上台阶:“我儿子死在克里米亚……官方说他为女王荣耀战死,但我知道,他是为了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而送命!”他转向摩尔,“摩尔先生说大战会带来革命那就让革命来得更快些吧!”

  当《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被译成六种语言高声诵读时,昏黄的光芒已笼罩伦敦。弗里德里希与白斯文并肩走出教堂,望着泰晤士河对岸的军工厂黑烟。

  “弗里德里希,你说大战真会来吗?”白斯文点燃了一根不大适合在“工人协会”的会议上出现的古巴雪茄。

  弗里德里希吸了口烟斗中的烟:“一定会的.我和摩尔已经仔细研究了中国的春秋战国,还对比了如今的欧洲很明显,欧洲正处于战国时代,所有的改革都围绕着富国强兵进行,而强兵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打仗吗?你看.泰晤士河两岸最繁忙的工厂都和军工有关!资产阶级制造了那么多的武器,又普遍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将所有的青壮年男子都变成了后备兵未来已经注定了!”

第797章 林肯同志,您要的佣兵服务到了!

  南肯辛顿区的冬雾弥漫在白斯文的公馆周围,十二辆四轮马车碾过结冰的石板路,停在了距离这座公寓不到二百米的被迷雾笼罩的大街上。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的成员们裹着粗呢大衣,冒着严寒,穿过迷雾,走进了那栋和“工人”这个词儿仿佛一点都不沾边的豪华住宅。

  “先生们,请把外套挂在壁炉边。”白斯文操着流利的牛津英语,亲自将镶银手杖倚在维多利亚式雕花立柜旁。这位前清驻英公使的客厅里,酸枝木太师椅与洛可可沙发古怪地挤在一起,墙上还挂着《清明上河图》摹本以及几幅小有名气的欧洲画家的真迹。

  和白斯文同为王室顾问,还“外放过”一任驻朝鲜天国大使的摩尔摘下了做工考究的礼帽的大衣,递给了白斯文的印度仆人。他现在也住在南肯辛顿区他现在有丰厚的津贴和稿费(来自《东行漫记》),用不着弗里德里希的接济也不用为经济问题操心,可全身心投入他的事业。

  “斯文森,”摩尔看了看白斯文的客厅,“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开会.没有什么问题吧?”

  白斯文笑了笑,拿过仆人送来的热气腾腾的奶茶壶,一边给十二只茶杯里倒上刚刚煮好的奶茶,一边笑道:“放心吧,伦敦的警察是不会来找我这个在南肯辛顿区买了一整栋大房子的王室顾问的麻烦的。”

  巴枯宁突然抓起茶几上的《泰晤士报》,俄语混着法语喷涌而出:“看看,伦敦的报纸现在居然将亚历山大二世称为‘革命沙皇’了!他成革命者了,我们算什么?”这位俄国流亡者将报纸揉成团砸向壁炉,火星四溅中,波兰代表扎比茨基的双目中火光闪烁:“我们在维斯瓦河畔战斗了一年多全都被这个所谓的革命沙皇完全破坏了!但我们的失败只是暂时的,现在五千名波兰战士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奔赴新的战场!”

  弗里德里希用烟斗敲了敲水晶烟灰缸,清脆的撞击声让嘈杂的客厅瞬间寂静。“同志们,美国北方联邦驻伦敦的代表昨天拜访了我。”

  他展开泛黄的信纸:“林肯总统需要能在三个月内突破孟菲斯防线的生力军不是散兵游勇,而是成建制的国际纵队。”

  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呢子西装的马宝才摘下自己的大礼帽,露出一张消瘦的东亚面孔。

  法国代表欧仁杜邦点点头道:“我们的战士古斯塔夫克吕泽烈和他的志愿炮兵团上个月在波士顿港得到了54门美国工人铸造的拿破仑炮。这位参加过阿尔及利亚战役的老兵说,要让奴隶主的庄园里开满自由玫瑰用开花弹来浇灌。”

  白斯文也喝了一口奶茶暖了暖身子:“我的货轮‘进步’号已在利物浦装了一万捆带刺的铁丝网,这种中国工匠发明的守城利器加上美国人发明的加特林机关枪或是法国人发明的米特留斯多管枪能让美国农奴主的士兵的尸体铺满战场”

  波兰人扎比茨基问:“斯文森,你的‘进步’号有多大?除了一万捆铁丝网,上面还有空间可以装别的吗?”

  “轻载排水量5100吨,可以装2300吨货物,”白斯文道,“除了铁丝网上面没有别的,还可以装很多货物或乘客。”

  “能跑一趟汉堡吗?”扎比茨基说,“我有1200名波兰同志困在了汉堡”

  总委员会的讨论持续了六个小时,当摩尔、弗里德里希等人用鹅毛笔在《国际纵队组建方案》签下名字时,夜色已经笼罩了整个伦敦。

  一个星期后,汉堡港码头,五千吨级的蒸汽轮船“进步”号喷出滚滚黑烟。波兰流亡者们用母语唱着《华沙曲》,将一口口没有任何标志的大木箱搬进货舱,每一口大木箱里都塞着白斯文的贸易公司从普鲁士的军火商那里订购的仿造的米特留斯多管枪。

  1865年1月,纽约联邦大厦的战争部会议室里,煤油灯将林肯瘦长的影子投在东部战线地图上。蓝山山脉与萨哈奎纳斯河之间的红蓝标记犬牙交错,参谋们用铅笔划出的箭头在西线的孟菲斯外围画了三个同心圆在之前的几个月中,格兰特指挥的北军努力了几次,都未能将之刺穿。

  “总统先生,维克斯堡的惨败让我们失去了密西西比河的控制权。”战争部长斯坦顿用教鞭敲打着孟菲斯的位置,“现在,我们和南方佬在孟菲斯一带拉锯,但主动权已经回到了我们手中!”

  林肯将目光转向美国辽阔的西部。国务卿苏厄德道:“洪大全的‘真约派民兵’侵入了内华达.那里恐怕要变成第四个华人州了。不过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华盛顿、内华达都挂着我们北方的星条旗。”

  林肯沉默不语。他之所以可以连任,洪大全的北美真约派也算是出了力的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所有的选举人票都投给了他!这三个州所有的参议员、众议员、州长、州大法官,甚至州一级的参众两院议员,全是清一色的共和党人属于红得不能再红的“红州”.当然了,这些被选出来的人不用说,全都是真约派,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华人!

  “赵四呢?他最近在干什么?”林肯咬着牙问起了自己的老冤家。

  “他忙着给黑人分土地,给印第安人分草场,给白人分金矿,给黄种人分配丹佛的商业区。”陆军部长斯坦顿说。

  “该死的”林肯咬着牙骂了句。

  海军部长韦尔斯赶紧转移话题道:“波特上将已经重建了密西西比舰队,八艘内河铁甲舰已经服役,开春后就能投入对孟菲斯的进攻!”

  忽然,一位总统府秘书走进会议室塞给国务卿苏厄德两份电报。

  苏厄德随后就兴奋地大喊了起来:“总统,朝鲜天国的三万佣兵已经过了巴拿马,欧洲国际纵队五千波兰人下周在波士顿登陆!这可是三万五千个在亚洲和欧洲久经沙场的老兵!”

  林肯抓起电报凑近煤油灯,望着苏厄德手中的电报:“杨秀清要价多少?”

  “每人每年十四短吨的小麦,阵亡抚恤给二十四吨小麦。”苏厄德低声道,“的确不便宜,不过他们不需要分配美国的土地,打完就回去,不会染黄东海岸”

  “很好,这正是我要的!”林肯转向波兰裔的邮政部长布莱尔,“波兰人呢?”

  “沙皇把他们的战友吊死在维斯瓦河桥上,这些波兰小伙子听说南军里面有许多俄国佬,正憋着气呢!”布莱尔展开一卷名单,“我保证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

  财政部长蔡斯突然问:“波兰人想要什么?他们不会要小麦吧?”

  布莱尔道:“给他们土地吧反正中西部有的是荒地!”

  林肯点点头:“就这样波兰人是白人,美利坚欢迎他们!”

  几天后,波士顿港的清晨,“进步”号蒸汽轮船缓缓靠岸。五千波兰志愿兵的第一批约1200人排着整齐的队伍登上美洲的土地上时,码头的爱尔兰工头举着欢迎他们的招牌:“上帝保佑美利坚!欧洲的国际纵队来帮我们打黑鬼了!”

  古斯塔夫克吕泽烈裹着一件半旧的军大衣,听着爱尔兰人的口号,忍不住眉头大皱南方已经实行了“进步”的农奴制,而北方的工人则一心想将这些黑皮肤的“竞争者”装船送回非洲当然是“解放”了他们之后。

  与此同时,巴拿马铁路的终点站,三万朝鲜佣兵正在热带暴雨中列队。领队的萨摩武士西乡隆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对一个北方联邦联络官吼道:“让你们的总统放心!日本的武士绝不会比朝鲜的太平军差.我们受过最好的训练,有最严格的纪律,人人都不惧怕死亡!”

  1865年1月22日夜,林肯在纽约联邦大厦发表《致国际纵队书》:“当波兰的自由战士在密西西比河畔粉碎专制帝国的同盟者,当朝鲜的自由之剑刺穿奴隶制的堡垒,全世界会看到分裂的美利坚将会在自由的旗帜下重聚!”

  在演讲结束后,苏厄德在办公室向总统汇报另一份密报:“洪大全派人带着大量的军火和粮食翻越落基山抵达了科罗拉多,对赵四的军队进行了补给。这说明西海岸三州和赵四根本就是一伙儿的!”

  林肯将密信投入壁炉,看火舌吞没上面的文字:“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了,目前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华盛顿的南方联邦政府!”

第798章 自由美利坚需要更多的“黑红黄”州

  扛着太平天国和大美加州两国少将衔的韩玉林骑着一匹枣红色的蒙古马,站在落基山脉东麓的山口处,眺望远方。

  落基山山口处的风很大,卷着沙土,扑面而来,吹得韩玉林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他的身后,数百辆大篷车排成长龙,车轮从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碾过,摇摇晃晃地前行。加州民兵的骑兵们裹着蓝色的呢子军服,马鞍上挂着步枪,警惕地护在那些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大车周围。

  “将军,前面就是丹佛了。”一个墨西哥裔的军官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庄园轮廓。

  韩玉林眯起眼睛,点了点头。

  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下行,很快,一座规模庞大的庄园出现在视野中。庄园外围是一圈木栅栏,栅栏内是整齐的农田,黑褐色的土地上残留着收割后的玉米秆。庄园中央是一座两层高的木制宅邸,漆成猩红色,在灰蒙蒙的高原上显得格外刺眼。

  通往丹佛的大路就从那座红色宅邸前穿过,透过木栅栏,韩玉林看到了让他感到非常吃惊的一幕,几个黑人正跪在地上,一个白人管家挥舞着藤条,狠狠地抽打他们的后背。

  “啪!啪!”

  清脆的鞭打声在初春寒风中格外清晰。

  这是怎么回事?科罗拉多不是已经废奴了吗?怎么还有白人老爷鞭打黑奴?

  韩玉林皱了皱眉,正想开口打听,忽然听见一阵马蹄声。

  一队人马从庄园深处疾驰而来,为首的是一名身材魁梧的黑人,骑着一匹纯黑的弗里斯马,身上穿着剪裁考究的灰色军装,胸前别着一枚正黑旗徽章。他的身旁是一名白人女子,裹着雪白的狐裘,金发在风中飘扬,面容姣好,眉眼间带着几分傲慢。

  “您一定是在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扬名的韩将军吧?”黑人远远地就挥起手,声音洪亮,一口汉语说的那叫一个流利,“可把你们盼来啦!”

  韩玉林勒住马,在马背上拱手抱拳:“在下正是韩玉林。您是.曾克将军还是汤姆将军?”

  “我是汤姆.麦克马伦,黑骑士旅的旅长!”

  这里原来是黑汤姆的庄园。

  汤姆麦克马伦大笑着翻身下马,几步走到韩玉林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辛苦了!卡罗尔,快给将军倒杯热酒!”

  那白人女子名叫卡罗尔麦克马伦,是汤姆新娶的妻子,闻言马上从马鞍上取下一个银质酒壶,递给韩玉林,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将军,暖暖身子。”

  韩玉林接过酒壶,抿了一口,辛辣的威士忌滑过喉咙,让他微微皱眉。

  “汤姆将军,那些黑.人怎么在挨打?”他指了指远处仍在受罚的黑人。

  黑汤姆哈哈大笑:“那是麦克在管教他们!这些懒骨头,不抽几鞭子就不肯干活!”

  卡罗尔也轻笑一声,声音甜腻:“将军,您别见怪,我们这儿规矩严,不守规矩的,就得受罚。”

  韩玉林还是有点不明白:“他们是黑奴?”

  黑汤姆连忙摆摆手:“不,不是黑奴,奴隶制在科罗拉多已经废除了。他们是农奴!我们科罗拉多现在执行的是进步的农奴制!”

  进步的.农奴制?韩玉林心道:“世界上很少有人用‘进步’来形容农奴制.”

  黑汤姆得意地挺起胸膛,自豪地说:“除了进步的农奴制,我们科罗拉多还有进步的八旗制,赵四大总督说了,这叫各色人等,各安其分!我们两黑旗管种地,美洲土著的两红旗管放牧,两白旗管挖矿、开工坊,你们两黄旗管经商至于包衣嘛,能干活的,能立功的,也有机会抬旗!能办差的,也能给我们这些旗人老爷当管家。”

  这是俄国农奴加大清八旗加印度种姓?这三者相加搁美利坚还能算进步?

  韩玉林一边琢磨,一边就把目光投在远处那个白人管家身上。

  “那个白人,他是什么身份?以前又是做什么的?”

  “他啊?”黑汤姆咧嘴一笑,“以前是托皮卡银行的经理,现在是我的包衣奴才,替我管账!”他解释道,“各色人等各安其分指的是旗人,包衣奴才干什么得听各自的旗人主子的。”

  “他们都可以抬旗?”韩玉林指着正在挨打的黑农奴问。

  卡罗尔补充道:“抬旗的规矩可严着呢,农奴得攒够三百积分才能当老爷种一季玉米给五分,杀个红脖子土匪给三十分。”

  韩玉林挑眉:“攒不够呢?”

  黑汤姆哈哈大笑:“那就抽奖!每个月一次,五个积分抽一回,抽中了就抬旗,抽不中就白搭,那五个积分也没了。”

  这招儿挺高的!韩玉林心说:“既能给农奴一点点上升的希望,又能消耗他们手里的积分等他们抽个一二十年都不中,年纪大了,气力弱了,想造反也反不动了。”

首节上一节402/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