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423节

  “美国北方又要求救?”财政大臣迪斯雷利挑眉,“难道南方联邦又反攻了?他们不是已经奄奄一息了吗?”

  “这帮没用的美国北方佬一定又吃了败仗。”

  “是不是科罗拉多的那个尼古拉斯.赵四又出兵了?”

  “不是南方。”德比伯爵轻笑一声,“是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印度事务大臣阿盖尔公爵猛地坐直了身子,“他们不是一直在西太平洋上活动吗?怎么突然跑到美国西海岸去了?”

  斯坦利勋爵接过话头:“首相说的没错。太平天国最近组建了一个‘华约’《华夏联盟条约》,他们前一阵出动了一个舰队跑去大阪湾,逼着杨秀清控制的朝鲜、日本两国也签了条约。然后又拉上了朝日联合舰队,组成了一支非常庞大的舰队离开了日本,这支舰队前几天居然进入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港。”

  “不仅如此,”海军大臣帕金顿爵士补充道,“随同舰队一起登陆的还有数千名太平天国的步兵。林肯现在正式依据《北大西洋同盟条约》向我们求援。”

  会议室里沉默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阵幸灾乐祸低笑。

  “哈!”陆军大臣皮尔忍不住嗤笑一声,“这帮新大陆上的叛贼也有今天!”

  “嘿嘿,还什么门罗主义,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现在傻眼了吧?”财政大臣迪斯雷利眯起眼睛,语气玩味:“首相,林肯这是要我们北约出手,帮他对付太平天国?”

  “正是。”德比伯爵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问题是我们要不要援?如果要援,该怎么援?”

  海军大臣帕金顿爵士第一个表态:“首相,从军事角度看,我们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并不足以对抗华约舰队。我们的主力铁甲舰都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短时间内无法调往美洲西海岸。”

  陆军大臣皮尔冷笑一声:“就算能调过去,我们为什么要替美国人流血?他们这七年来可没少骂我们是‘暴君’、‘殖民者’!”

  斯坦利勋爵沉吟道:“但如果我们完全置之不理,北约的威信会受损。德国一定会趁机跳出来和我们争夺北约的领导权。”

  德比伯爵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中透出来的都是英国式的精明:“先生们,我的想法是,我们目前要考虑的是‘怎么帮美国才对我们最有利’?”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林肯现在内忧外患,北方联邦已经精疲力竭,而太平天国的舰队又压到了家门口。如果我们这时候出手,条件可以开得很高。”

  财政大臣迪斯雷利眼睛一亮:“首相的意思是……趁机让美国开放市场?降低关税?”

  “不仅如此。”德比伯爵微微一笑,“我们还可以要求美国在太平洋问题上完全配合我们的战略,比如……支持我们在尼加拉瓜的特殊利益和我们对布里托河口地区还有科林托港的租借权。”

  德比伯爵提到的尼加拉瓜、布里托河口和科林托港是英国太平洋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罗耀国对高子所言的那样,现在英国在太平洋东海岸面临的最大困难还不是没有足够数量的铁甲舰可用,而是没有可以停泊大舰队的港口。

  而太平天国则通过美国西海岸的华人州控制了旧金山和圣迭戈两座大港,多少铁甲舰都能摆得下。而且旧金山自打被真约派控制就一直在扩建码头、炮台、船厂,现在已经拥有了维修甚至建造大型船只的能力!

  另外,几年前真约派雇佣的英国矿师还在华盛顿州境内发现了一个中等规模的煤田虽然只是个中等煤田,一年能挖出三十万吨就顶天了。但是却足够供应西海岸的铁路、矿山、蒸汽船只,也能喂饱跨越大洋而来的“华约联合舰队”。

  反观英国这边,虽然在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建立了基地,但是这个港口没有足以维护和修理大型铁甲舰的船厂,燃料供应也成问题,整个智利才几万吨的煤。智利人自己还得用呢,不可能都给英国人的大舰队啊!

  所以英国现在根本没办法在美洲西海岸布署大舰队。

  而英国海军部的计划,则是通过挖掘尼加拉瓜大运河,打通大西洋-太平洋的运河线,同时在大运河的西部入海口布里托河口附近或在如今尼加拉瓜最大的港口科林托港(距离布里托河口也很近)修建军港、船厂、炮台等等。

  不过这一系列的大工程没个十年根本干不完!

  而在眼下,大英帝国可以投放在美洲西海岸的海军力量还是非常有限的。

  经过一番讨论,大英帝国的内阁老爷们终于商量好了一个“抗华援美”的方案:1.皇家海军将派遣以勇士号铁甲舰为旗舰的“庞大舰队”由大大小小的二十几条舰船组成,前往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同时还会派出一个“无比强大”的远征兵团(拥有3000大军),去智利援美.

  2.通过北约联合声明,谴责华约“破坏美洲稳定”,并要求太平天国、印加天国从美国西海岸和阿塔卡马沙漠撤军。

  3.私下向林肯政府传递信息英国可以斡旋和平,但美国必须接受“西海岸自治”的现实,并全面开放市场,并配合英国在尼加拉瓜和智利的行动。

  4.通过杨秀清向太平天国传递信息英国可以和太平天国分享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三七分成,英国拿“七”,太平天国拿“三”。

  “至于美国人接不接受……”德比伯爵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伦敦阴沉的天空,轻笑一声,“那就看他们是更怕太平天国的舰队,还是更怕我们的条件了。”

  会议结束后,斯坦利勋爵悄悄留了下来。

  “父亲,”他低声道,“俄国和德国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小动作拆咱们台?”

  德比伯爵冷笑一声:“亚历山大二世才懒得去管新大陆的事儿,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巴尔干半岛和君士坦丁堡。至于俾斯麦……他当然想拆咱们的台,他也眼馋智利的硝石矿,不过他的海军根本打不过太平天国的海军,只能跟在咱们屁股后面捡点剩下的吃。”

  他转身拍了拍斯坦利的肩膀:“不过没关系,只要马蒂尔德女皇顺利登基,法国保皇党能振作起来,北约在欧洲的棋局就还能掌控。至于美洲……”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让太平天国和美国互相消耗,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

第837章 兴登堡:阿道夫,我们要出兵美国了!

  波茨坦无忧宫的玫瑰园里,紫杉树篱修剪得棱角分明,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梢,在碎石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德皇威廉一世站在一株勃兰登堡黑玫瑰前,银质剪刀悬在半空,迟迟没有落下。

  他的目光落在手中一封刚刚拿到的电报抄件上这是林肯的求援信,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可不只向大英帝国求援,同时还向德意志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求援了。

  威廉皇帝低声念道:“美利坚合众国请求德意志帝国依据《北大西洋同盟条约》,出兵美国,帮助美国人民抵御太平天国的入侵。”

  出兵美国

  威廉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俾斯麦和毛奇元帅。

  “陛下,”俾斯麦的声音低沉而沉稳,“英国人大张旗鼓地派出了远征舰队,但是这支舰队中的主力铁甲舰却只有8艘,还不到英国海军铁甲舰总数的百分之十,我看他们巴不得美国一分为二,永久的在北美大陆上和太平天国支持的华人政权对峙。”

  威廉的剪刀终于落下,咔嚓一声,玫瑰的枝条应声而断。

  “可我们总共只有八艘铁甲舰。”德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而且还要负责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三个方向,根本抽不出余力去太平洋。”

  俾斯麦冷笑一声,从怀中抽出一张北美地图,铺展在花园的石桌上。他的手指重重戳在落基山脉上,指甲在纸面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凹痕。

  “我们为什么要派出海军去和太平天国在太平洋上打仗?”他抬眼,目光当中全是老谋深算,“陛下,我们有全世界最强大的陆军,而美国和太平天国的斗争主战场也不是太平洋,而是在美国西部,在落基山脉的东麓!”

  威廉皇帝恍然大悟:“我们要派陆军去帮助美国人把占据他们国家西部的黄皮猴子都赶下海?”

  俾斯麦摇摇头:“我们当然不能干那样的傻事。陛下,您想想,若美国统一,三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威廉的呼吸微微一滞。

  俾斯麦接着道:“美国是一个占据了半个大陆,国土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太平洋的巨型国家,领土面积差不多是统一了的德意志帝国的八倍还多!更可怕的是美国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还有无边无际的辽阔而且富饶的平原,可以养活数亿乃至更多的人口。美国的富足,对于整个欧洲的穷人有致命的吸引力哪怕在内战期间,也有无数的欧洲人被《宅地法》所吸引,飘洋过海去帮美国的北方联邦当炮灰。如果美国一旦统一,不出三十年,它就会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源源不断的欧洲移民而成长为能够和英国和我国比拟的工业强国!”

  毛奇元帅适时上前,胸前的铁十字勋章在夕阳下闪烁着赫赫武功。

  “陛下,总参谋部的意见和总理阁下一致,”他的声音沉稳而自信,“我们应该向美国派兵,然后一直留在那里,保护富饶的美国东部、中部地区免遭西部华人政权和太平天国的入侵。”

  “永远.”

  威廉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最终落在俾斯麦脸上。

  “英国人……真的会坐视不管?”

  “他们当然不会管。”俾斯麦的嘴角勾起一抹讥讽,“他们也巴不得美国永远依赖欧洲的刺刀只有这样,美国才会变成英国和我们的奶牛!”

  威廉沉默片刻,突然大笑,笑声惊飞了树梢的夜莺。

  “好!”他一拍石桌,“告诉林肯,德意志帝国的刺刀会帮他犁平西部荒野!”

  费尔干纳盆地入口处的“新长城”在中亚的风沙当中屹立。这座横亘在锡尔河峡谷的巨型防御工事,每一块夯土都浸透着中亚劳工的血汗。六米高的城墙上布满了射击孔,棱堡的十二磅炮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峡谷入口,仿佛随时准备吞噬来犯之敌。

  李鸿章站在新潼关的城楼上,手指无意识地抚过着龙袍上的补丁,脸上却满满都是欣慰的笑容他的“新大唐”终于拿稳了被他称为“新关中”的宝地。

  虽然在整个河中地区,他的“国族”是绝对的少数派,而且还是“可恶的外来者”,但是在他身后的富饶的谷地之中,他的“国族”却是多数派,儒家名教的学堂更是“真理的象征”。而有了“新长城”的保护,他的大唐国族就能在“新关中”之地发展壮大。根据他的经验,人口的增长和可以产出粮食的土地的多寡是成正比的。而“新关中”拥有超过1800万华亩的良田都是有灌溉网络覆盖的良田,来自周围大山的融雪之水,会通过这些灌溉网络,为“新关中”的百姓送去年复一年的丰收

  他的目光扫过城墙下正在操练的士兵,这些由汉人、哈萨克人和蒙古人混编的部队,正用生硬的汉语喊着号子。

  “陛下!”一名探马急匆匆奔上城楼,“洋人使团已到十里外!”

  李鸿章的心猛地一沉。他转头看向身侧的马蒂尔德,这位曾经的法国公主如今已是一身唐朝贵妇打扮,听说“洋人使团”到来,也微微蹙眉。

  “新关中”这边的消息非常闭塞,电报不通,火车没有,连六百里加急也因为“关外胡人”的袭扰而中断西域大唐在河中的统治那是相当不稳固的,除了“新关中”就是十座属于“十镇节度”的堡垒和堡垒所在的绿洲,其余地方全都是无法无天的胡人。

  所以李鸿章夫妇现在只知道法国的波拿巴王朝完蛋了,并不知道欧洲列强准备立马蒂尔德当法国女皇。

  “又要签什么条约?”李鸿章低声喃喃,浓重的安徽口音在焦虑中更加明显,“还是为了塔什干、撒马尔罕的教案”

  马蒂尔德没有回答,她的目光死死盯着远处扬起的烟尘。很快,俄国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的马车队出现在视野中,由一大队哥萨克骑兵护卫着。更令人不安的是,紧随其后的还有英、德、意、西、荷、比等国的代表,甚至还有法国奥尔良派和波旁正统派的贵族。

  李鸿章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这这是要干什么?”他的声音发颤,“八国联军?”

  马蒂尔德仍然沉默,但李鸿章注意到她的大胸脯也急促地起伏。没有了波拿巴王朝当后盾,她还能做什么?

  使团在棱堡内的广场上列队。戈尔恰科夫手持一卷镶金边的羊皮纸缓步上前,在距离李鸿章夫妇十步远的地方停下,行了一个标准的欧洲宫廷礼。

  “陛下,”他虽然是个俄国佬,但法语却异常流利,“北大西洋联盟会议一致决议.”

  李鸿章只听得有点懵懂,而马蒂尔德的身体突然僵直了。比利时代表上前一步,双手捧出一份烫金的《伦敦会议声明》,条款上用法文清晰地写着:“各国一致支持马蒂尔德.德.波拿巴-李陛下加冕为法兰西帝国女皇.”。

  戈尔恰科夫继续说着什么,但李鸿章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法国保皇党人捧上的一顶造型古朴的王冠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马蒂尔德突然伸手抓过王冠,这个动作让李鸿章吓了一跳。他注视着妻子,只见马蒂尔德高高举起王冠,然后说了一句拉丁语“上帝以之于吾,他人谁敢觊觎”,然后就将王冠戴在自己的头顶上.李鸿章恍惚间听见了遥远的欢呼声是从使团后方传来的,那些法国保皇党人正在高喊“女皇万岁”。

  “这这是”李鸿章结结巴巴地问道。

  马蒂尔德转过身,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正好覆盖住李鸿章全身。“他们要我回去,”她的声音轻得像是在做梦,“继承法兰西皇位。”

  李鸿章呆立原地。

  “皇帝万岁!”

  阿道夫上士的暴喝在兴登堡上尉狭小的办公室里炸响。这位炮兵上士一个立正并拢脚跟,右臂平举至胸,掌心向下这是标准的普鲁士持枪礼,他的动作精准得像是维也纳钟表匠精心调校的机械。

  “很好,上士。”兴登堡微笑着点点头,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了过去,“我们明天启程,先用铁路把炮兵连运到汉堡港。”

  阿道夫接过文件看了看,然后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了:“德意志要.要出兵去美洲?”

  兴登堡的嘴角微微上扬。透过办公室狭小的窗户,他看见操场上正在列队的士兵们。阳光照在他们的尖顶钢盔上,反射出令人眩晕的白光。他点了点头:“这次我们要乘坐英国人的船去美国一定要让英国水手们看到我们德意志军人最好的精神面貌!”

  “遵命,上尉!”阿道夫的声音突然变得洪亮,右手再次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次,他的动作里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某种炽热的、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情绪。

  当夜,阿道夫在营房里整理行装时,发现兴登堡悄悄塞在他背包里的一本小册子《德意志的生存空间》。第一页上有一行潦草的笔记:“美洲将是我们的新边疆。”

第838章 我决定了,世界大战就在老美家打!

  1868年3月的加州中央谷地,春日的阳光已经将铁轨晒得有些发烫了。罗耀国坐在贵宾专利的车厢软垫上,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楠木高子刚泡好的龙井茶盏。窗外掠过成片的麦田,农人们正弯腰播种春小麦,水渠边的风车吱呀转动,将圣金华河支流的融雪水抽入田中。

  “这铁路是1862年动工的,”洪大全展开地图,指尖划过萨克拉门托到丹佛的粗红线,“最险的唐纳峰段,炸药用的是太平大学堂研发的苦味酸,十五座隧道全是咱们的加州民兵工兵团用苦味酸炸药一点点开出来的,期间还发生多次事故,前前后后死了几十号人真是太不容易了!”

  洪大全说着“太不容易”,但他显然对翻越落基山的太平洋铁路西段的“不容易”缺乏真正的认识

  许月桂捧着账本补充:“华工月薪35加州美元,折27块太平银元,每月扣5个加州美元的伙食费,保证顿顿有肉如今西海岸三州和加拿大那边的天王城领已是遍地良田、果园、牧场,食品可便宜了。5个加州美元的花费,足够吃好喝好了。”她掀开车帘,远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正啃食苜蓿草。

  罗耀国眯起眼,望着铁轨旁插满木桩的果园。桃树与苹果树刚抽出嫩芽,日本劳工正用竹竿固定枝桠。更远处,戴着斗笠的华人农夫弯腰插秧,水田倒映着蓝天,宛如碎银铺地。

  “如今西海岸三州加上加拿大的天王领一共有多少耕地了?”罗耀国问。

  许月桂回答道:“一共有超过四万多座家庭农庄,每座都100英亩土地。”

  “四百多万英亩耕地,两千四百万华亩,”罗耀国敲了敲桌子,“按三亩养一口算,也够八百万人吃粮了。如今西海岸的十二州加上天王城领有多少人?”

  洪大全擦汗:“西海岸十二州加天王城领,拢共就三百余万人口,其中六成是华人,一成日本人、朝鲜人,剩下的才是黑人、美洲人和白人.”

  “太少了!”罗耀国连连摇头,“咱们的人已经把西海岸三州和天王城领建设得那么好了,铁路也修了,城市也建了,金矿、银矿、煤矿、铜矿、硝石矿还开了那么多。耕地更是开出2000多万亩.人口太少可守不住,若是被白皮得了去,便是资敌啊!”

  洪大全一脸惊诧:“资敌?殿下,您的意思是”

  罗耀国压低声音:“大全,这里是世界大战的战场!”

  “世界大战?”洪大全倒吸口凉气儿,“在,在美国打?”

  “对!”罗耀国点了点头,“就在美国打这是我决定的!”他顿了顿,“我这回来美国,就是为了布置战场为十年或十五年后必将爆发的世界大战选定一个对我们最有利的战场!”

  世界大战的战场在谁家里,谁就不可能是赢家!

  而老美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就是因为战场不在它家,而且老美还是个强大的工业国!

  “还得想办法增加人口,”罗耀国吩咐道,“十年之内,西部十二州和天王城自治领的人口得增加到600万以上.翻一倍!另外,还要保持随时动员60万民兵的能力!”

  60万民兵?

首节上一节423/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