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杨锐重重点头,“美西十三州当中就有一个白人州犹他州。另外,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科罗拉多三州也有许多白人。而且,美西也欢迎欧洲的白人移民去定居,特别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的欧洲移民。
这时火车已经停稳,王正谊拿起自己的指挥刀,笑着对袁世凯和段祺瑞道:“到站了,咱们先下车,到了招待所再慢慢聊。”
太平玉门石油公司招待所的前台挂着两幅画像:黄袍加身的洪秀全与身着军装的罗耀国并列。段祺瑞正琢磨着“二圣同祀”的玄机,一扇栅栏门已哗啦啦开启这就是传说中的电梯!
“这栋楼有六部电梯,”杨锐按下五层按钮,“全世界只有江南电梯公司可以生产。”
太平天国的电力工业断崖领先,与之关系的产品自然也独步天下了,使用蒸汽机、汽油机的“升降梯”德国、美国都能产,但“电梯”眼下只有太平天国能造。
在一间宽敞的客房内,土包子段祺瑞摸着真皮沙发扶手,想起了袁世凯提过奥尔洛夫宫内的装修陈设。卫生间的抽水马桶让他研究了半天,搪瓷浴缸大得能躺下他和袁世凯两个人
晚宴设在顶楼的一间包厢内。透过玻璃窗,能把整个玉门油田的灯火尽收眼底,这里的炼油厂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大马路上的竹丝路灯也整夜通明,穿紧身小袄马面裙的西域血统的女服务员端上一大盘香喷喷的烤羊肉。
“说说沙皇和德皇的条件。”王正谊切开羊肉,分别给袁世凯、段祺瑞、杨锐和自己分了一大块,接着又补充道:“别说什么战后共管印度,印度可是大英帝国的命根子,是不是要拿掉还不好说。先说说三国要怎么合作坑英国佬吧!”
袁世凯心头一凛:听这话的意思,太平天国还有可能在战后保留大英帝国?
他放下酒杯,压低声音:“沙皇和德皇保证他们的军队不和太平天国的海陆军发生直接的对抗!”
“唔,那不就是我国不从陆上和海上进攻俄罗斯帝国吗?”杨锐吃了口羊肉,“我们要东西伯利亚的太平洋沿岸开发权俄国人也不得在东西伯利亚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驻军。”
段祺瑞手里的筷子啪嗒落在桌面上这是要沙俄事实割地啊!
王正谊冷笑一声:“沙皇要是真有诚意,就该在战后把东西伯利亚沿海的土地让出来,并且承认阿拉斯加王国独立当然是会有补偿的。”
袁世凯额头沁出冷汗。这哪是谈判?分明是狮子大开口要宰俄国一刀!
杨锐忽然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电报,推到袁世凯面前:“袁大人,这是吴王的意思沙皇若真想合作,就拿出真东西。”
电报上只有一行字:“太平洋是我们的,印度洋和中东我们拿一半。”
袁世凯看了看,又问:“那德国呢?你们对德国有什么要求?”
“没有!”王正谊摇摇头,“我们同意和德国继续保持合作!”
继续?
袁世凯眉头一皱:这是什么意思?你们一直在合作?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将电报重重拍在冬宫的书桌上,黄金烛台的火光在他阴沉的脸上跳动。他转向外交大臣吉尔斯,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风:“成立东西伯利亚太平洋沿岸总督区,由娜塔莉亚女大公兼任总督”
吉尔斯吸了口凉气。这个任命等于将远东海岸线拱手相让娜塔莉亚女大公和罗耀国的关系可非同寻常.
“陛下,”陆军元帅米柳京忍不住插话,“我们是不是需要征求一下德国人的意见?”
“德国人?”沙皇冷笑。“太平天国是怎么得到克虏伯装甲钢、蒸汽轮机、戴姆勒内燃机的?”他喘着粗气指向东方,“现在,罗耀国什么都没要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这难道不说明问题吗?”
沙皇扫过袁世凯发来的最后一句“印度洋和中东太平天国拿一半”,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好个一半!告诉袁世凯,我的密使三天后启程,乘'阿穆尔号'破冰船走北冰洋航线。”
第928章 好熟悉的感觉啊!
柏林夏洛滕堡宫。
俾斯麦将密电轻轻放在威廉皇帝的书桌上,羊皮纸边缘被竹丝电灯放出的光线镀上了一层金边。老首相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陛下,太平天国接受了我们的条件。罗耀国同意在北京会见我国密使,讨论具体事宜。”
老皇帝威廉一世尚未开口,24岁的威廉王子突然插话道:“首相,我们还在等什么?太平军已经在太平洋上重创英国舰队!现在正是我们向法国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
“殿下!”毛奇元帅突然打断,这位总参谋长的声音如同普鲁士的钢铁般冷硬,“现在还不是时候。”
“元帅,据我所知,红色法国正在积极备战,”威廉王子忧心忡忡地道,“他们的军事力量每一天都在加强!”
威廉皇帝则将老眼转向毛奇元帅。
毛奇向皇帝鞠了一躬走到巨幅欧洲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君士坦丁堡的位置:
“陛下,王子殿下,虽然红色法国正在努力备战,但我们依然必须等待两个时机”
“第一,太平天国进攻澳大利亚并控制马六甲海峡,直接威胁印度。”
“第二,俄国军队向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
威廉二世急不可耐地拍案而起:“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德意志帝国的陆军已经做好了全面准备!红色法国的‘卡尔摩尔防线’目前在我们面前不堪一击!”
“正因为如此才要等待!”俾斯麦突然提高声调,“红色法国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挡住无敌的德意志陆军!真正对我们构成威胁的,还是英国的海上力量。只有英国需要全力以赴保卫他们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时,才有可能无视欧洲大陆的统一进程!而俄罗斯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则会将大英帝国最后的余力都吸引到地中海方向上。届时,我们将可以在法兰西自由行动!”
威廉一世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孙子:“明白了吗?这才是高明的政治家应该采取的政策一定要有耐心,要够谨慎!”
威廉二世一脸谦虚:“明白了,我太急躁了。”
老皇帝笑道:“年轻人,有冲劲是好的!”
毛奇元帅这时提出建议道:“陛下,我建议派遣瓦德西将军作为特使,乘坐奥斯曼帝国的商船秘密前往太平天国。”
“奥斯曼?”威廉一世眉头一挑。
毛奇解释道:“我在奥斯曼帝国担任军事顾问时结交的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与太平天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太平天国的大使杜文秀,则是苏丹宫廷中的贵客。我猜想,太平天国在奥斯曼问题上和我们有共同的利益。”
俾斯麦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没错,我们和太平天国在近东问题上是有共同利益的。奥斯曼帝国越强,就越能牵制俄国人在巴尔干的精力。”
威廉一世若有所思,突然哈哈大笑:“好!就这么办!”
北京,正阳门火车站。
段祺瑞的军靴刚踏出火车站的大门,就被火车站外头的帝王居停的景象给吸引住了。他仰头望去,高耸的城门箭楼上,太平天国的杏黄团龙旗在夏风中猎猎作响。正阳门对面的故宫,更是“大红墙面黄金顶”,哪里是李鸿章在新长安的什么新大明宫能比的?
“袁大人,您看!”段祺瑞拽了拽袁世凯的衣袖,“这城墙比新潼关的城墙还要高大!这皇宫可比大唐皇上的新大明宫阔气太多了。”
袁世凯望了眼巍峨的正阳门,又看了看红墙金瓦的紫禁城,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分明从没来过北京城,可为什么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呢?
忽然,他的视线停在一个摊贩身上那人穿着粗布短褂,光着膀子,正在吆喝着卖烧饼:“荣记,荣记门钉烧饼新鲜出炉楼!”
袁世凯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突然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可又实在记不起来
王正谊已经笑呵呵向那烧饼摊走去,还摸出一个银元:“老荣头,包八个门钉烧饼,两个一包。”
“好嘞!”被王正谊唤作“老荣头”的,当然就是被“改造好”的荣禄了,他现在已经从故宫博物院光荣退休,但还是闲不下来,就和两个不成气的儿子一块儿摆摊卖烧饼,还把故宫博物院外的小摊给置换到了正阳门火车站外现在每天不知道多少人来北京,一出火车站,不得买俩烧饼垫一垫?
所以这个“荣记”烧饼摊的买卖是越做越兴旺了就在他给王正谊打包烧饼的时候,一个穿着蓝灰色军装的“大头”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他的跟前,目光犹疑地打量着他。荣禄把烧饼递给王正谊的时候和他对了一眼,两人都是一怔。
就在这时,一队身着深蓝色制服的军官快步走来。为首的年轻人肩章闪亮,声音清朗:
“可是袁大人?在下总理府副官冯国璋,奉吴王之命前来迎接。”
听到“冯国璋”三个字,一种亲切感顿时涌上袁世凯心头,他也不理荣禄了,连忙扭头去望,却看见一个身材瘦削,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文士朝他拱手:
“下官总理府秘书瞿鸿基。吴王殿下正在西苑等候,请二位即刻随我们前往。”
瞿鸿基.这个名字有点讨厌啊!
袁世凯收回目光,陪着笑脸,点了点头:“有劳二位。”
西苑,瀛台。
冯国璋在前带路,而袁世凯则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
瞿鸿基见他好奇,就陪着笑道:“这里曾是皇城的西苑,也叫御花园,明朝和满清的许多皇上都在这里住过,满清的末代皇帝咸丰就死在西苑。”
咸丰是不承认自己是末代皇帝的,怎么可能是末代呢?而且他也不记得自己死在西苑。
但他没有资格写历史.
袁世凯则心中暗惊他梦里好像来过这里!但面子上还是不动声色,只是点了点头。
推开楠木殿门,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罗耀国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幅世界地图前,指尖正按在柏林与莫斯科的位置。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身,目光在袁世凯脸上停留了片刻,突然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
“像,还真像!”罗耀国喃喃自语,又仔细打量了袁世凯几眼。
袁世凯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正不知如何应对时,罗耀国的目光又转向了段祺瑞。
“也像!”罗耀国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在心里嘀咕道:“时间过得真快啊!刚来的时候还在和洪秀全一起跳大神,现在居然和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在一起了。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孙先生他们那一辈的人物”
“吴王殿下,”袁世凯小心翼翼地行礼,“下官袁世凯,奉大唐皇帝之命”
“李少荃近来可好?”罗耀国突然打断他,语气亲切地问道。
袁世凯一怔,随即答道:“回殿下的话,陛下龙体康健,只是年事已高,如今最关心的是修身养性,以及在中亚教化百姓。”
罗耀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在袁世凯身上来回打量。这位“海归派”军官一身笔挺的深蓝色新式军装,胸前别着几枚闪亮的勋章,举手投足间既有传统士大夫的儒雅,又带着几分西式军人的干练很有一点历史上西亚、北非军事强人的感觉啊!
而且他还是袁世凯!
看来需要敲打一下,要不然这家伙没准就要坏了大唐在中亚“躺平念经”的布局对统治中亚的大唐来说,什么新政,什么变法,什么新军,都是多余的。安安稳稳躺平,一门心思念经念四书五经才是正经事!
那块“世界岛中心”的地盘太内陆,发展工业化就过不了运输一关,如果将来运输条件好了,卖资源一样吃到撑,搞鸡毛工业化?根本竞争不过“东亚怪物房”的,纯浪费能把经(儒经)念好,就是利国利民了!
“袁上校,”罗耀国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玩味,“你觉得新大唐这样好吗?”
袁世凯一愣,额头顿时沁出细密的汗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他偷眼瞥了下罗耀国的表情,斟酌着答道:
“回殿下,新大唐开疆万里,统辖异域,非常不容易,的确应该休养生息.”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但如今是大争之世,外面又日新月异.”
“哈哈哈!”罗耀国突然大笑起来,“没想到你还是个维新派!”
这笑声让袁世凯更加局促不安。
罗耀国忽然放沉声音,目光灼灼地瞪着袁世凯:“袁世凯,你记住了,我是反对大唐维新变法的!大唐现在这样就很好!好好在中亚呆着,除了教化人心,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也别想在这个大争之世中捞什么油水。万里疆域还不够吗?才一千万人口,好好守着,将来子孙后代都吃不完!可明白了?”
第929章 天国的蔑视
七月的北京城闷热如蒸笼,正阳门火车站外的人流裹着汗酸与尘土。袁世凯抹了把额头的油汗,军靴踩在滚烫的青石板上,隔着靴底都能感觉到热度。王正谊拎着皮箱跟在他身后,冯国璋与瞿鸿基低声议论着西日本的战局,段祺瑞则眯眼扫视着站前广场那里新设了两座沙袋工事,架着黑沉沉的加特林机枪,仿佛在告诉来来往往的人们,现在的太平天国已经处于战时了。
叫卖声突兀地扎进耳膜:“买烧饼!门钉肉烧饼嘞”
袁世凯猛地顿步,仿佛听见了什么很可怕的声音!
那是女人的京片子,尖利里透着一股子蛮横。他循声望去,“荣记烧饼”的布幌子下站着个穿靛蓝粗布衫的老妇,鬓角灰白,眼角刀刻般的皱纹堆叠着,正用火钳翻动炉膛里的烧饼。油星溅上她手背,她却浑不在意,只拿那双鹰隼似的眼斜乜着排队的人群。
“大人?”段祺瑞察觉异样。
袁世凯喉咙发紧。他从未见过“那拉氏”,可此刻脊背窜起的寒意却如毒蛇缠颈这老妇的眼神,竟让他有一种性命立马就要交待出去的感觉。
王正谊已笑呵呵凑到摊前,两块银元叮当落在钱匣里:“荣嫂,今儿怎么是您支摊?老荣头呢?”
老妇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金牙:“他有个故交,从花旗国坐船回天津卫探亲,接人去了。”她麻利地包起二十个肉饼,油纸捆得方正,“王长官,这大暑天的还出差?”
“差事急啊!”王正谊拎过油纸包,朝袁世凯努嘴,“这不,袁大人奉旨去庙街接几个贵客。”
老妇目光倏地钉在袁世凯脸上。那审视似刮骨刀,剐得他几乎踉跄。直到王正谊拽着他钻进站台荫凉,袁世凯才发觉后襟已湿透。
“海军派的船……”王正谊瞅了眼汗流浃背的袁世凯,还以为他怕热,就笑吟吟撕开油纸,塞给他一个烧饼,“定远舰,邓世昌的船!上了船您就舒坦了,海上凉快!”
肉饼滚烫,袁世凯却食不知味,只是想着自己在西边好好的,怎么到了北京城总是一惊一乍的是不是得病了?回头得找个大夫好好看看才行啊!
站台尽头,一列漆成墨绿色的火车喷着白汽,车头铜钟当当敲响。
微凉的海风灌进马车。袁世凯刚探出头,视线便被港内一艘钢铁巨舰攫住。
“定远”舰如黑色山峦横亘码头。
这可不是“老定远”,而是一条刚刚服役的“靖远”级!
四座双联210毫米主炮塔威风凛凛,舰舷倾斜的装甲带在烈日下泛着坚不可摧的寒光,蒸汽机已经启动,烟囱喷出的煤烟在天空拉出乌泱泱的一道。两条两千吨级的“吴县”级轻巡如俩“带刀侍卫”一般守在其侧,更衬得这艘万吨大船无比巨大。王正谊的声音带着亢奋:“瞧见没?前一阵在塞班岛大海战中,这级舰曾经单挑沉了两艘英国‘阵风’,还撞沉了英国的‘复仇’号的战列舰!”
脚步声咔嗒逼近。一名海军少尉挺胸昂首而来,雪白的夏季制服烫的笔挺,帽檐压低的阴影里射出两道充满傲气的光:“陆军王正谊上校?”
“正是。”
“海军少尉黎元洪。”他草草敬礼,目光扫过袁世凯的陆军常服时唇角一撇,“奉邓管带令,接诸位登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