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他连衣服都没有穿整齐,气喘吁吁的跑到李云面前,脸上挤出来一个大大的笑脸:“李府公,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王爷,还有王爷家里的这些王子郡主们。”
李某人轻声笑道:“们搬到金陵之后,我还没有正经登门拜访过。”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小包糕点,分给了这些孩子。
“路上买的。”
他跟楚王殿下解释道。
楚王殿下看了看李云,又看了看他手上的糕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让几个孩子跑远一些玩,他则是带着李云,到了这座宅子的正堂落座。
坐下之后,楚王殿下苦笑道:“府公有什么事,直说就是。”
“皇城司,在金陵有多少人?”
李云也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楚王默默叹了口气道:“具体多少人,我不知道,但是人数应该不少。”
李云点了点头,又问道:“先前殿下带过来的那些皇城司的人,其中有多少是朝廷的人?”
楚王武元佑刚到金陵的时候,带来了两三百个皇城司的人,并且都献给了李云。
李云的九司,顺利建成,这些人也有很大的功劳。
而当时,楚王殿下的说法是,那些人是老皇帝分给他的“遗产”。
“我不知道。”
楚王看着李云,握紧拳头,说话都有些颤抖了:“我真不知道。”
“我以为…我以为那些都是我的人。”
李云认真的看着他,突然笑了笑:“我相信殿下。”
“上次殿下说,有个给府上送菜的,给你递了京城的密信。”
楚王点头道:“是。”
“人我已经抓了。”
李某人轻声道:“说不定,能把金陵城里那些皇城司的人抓一抓。”
楚王殿下叹了口气,没有接话,而是开口问道:“李府公,到底出什么事了?”
“青州的少将军,昨天在金陵遇刺,按照我现在查到的情报。”
“跟皇城司…是有关系的。”
楚王殿下脸色微变:“我全不知情。”
“我知道,不然今天应该是殿下去见我,而不是我来见殿下,我有几件事,想问一问殿下。”
“府公请问。”
楚王松了口气:“我知无不言。”
“上一次,殿下向朝廷汇报我不准备继续做官之后,朝廷可有什么反应?”
楚王摇了摇头:“没有反应,至少是没有跟我说什么了。”
“除此之外,殿下跟朝廷,还有什么联系没有?”
“没有,没有。”
楚王殿下连连摇头:“一点联系也没有了。”
“嗯。”
李云看了看楚王,笑着说道:“这事我会慢慢查的,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有最后一件事,想问殿下。”
“你说,你说。”
楚王带着些小心:“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我现在,没有统领东南的名份了,这事以后可能有些麻烦,”
“如果我因为皇城司的事情,与朝廷交恶。”
“殿下愿意做我的名份么?”
武元佑一脸懵逼:“什么…什么意思?”
“说的简单一些。”
李云看着他,开口问道:“殿下愿意当皇帝么?金陵的皇帝。”
“我们一起,讨贼平乱。”
“我…我…”
楚王殿下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来话。
“不是现在。”
李云很耐心的跟他解释道:“殿下不愿意也没有关系,不愿意的话,我再想别的路子。”
当初接纳武元佑的时候,李云就有过这方面的构想,毕竟这是一面很好的旗帜。
只是那会儿他还在武周朝廷里挂职,势力也还太小,楚王这面旗帜,就一时用不太上。
如今,他很有可能要跟朝廷正式作对,这面大旗就有了它的用处。
当然了,就目前而言,这还只是李云一个预备方案,是将来的备选之一,不一定非要实施,但是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李云停顿了一下,然后再一次看向武元佑,声音平静。
“不过如果殿下不愿意,将来…”
“就没有二王三恪了。”
第544章 何时起事!
这个时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名份。
李云被朝廷罢免,已经有几个月时间了,虽然跟他亲近的人改了称呼,称为上位,但是这个上位并没有实际的官职。
而更外面一些的人,如今依旧称呼他为府公,承认的是他这个江南观察使的差事。
现在的李云,虽然不在武周朝廷的体系之中了,但是并没有竖旗造反,只是以一个白身,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与朝廷共存的状态。
而这种状态,在和平状态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李云跟朝廷之间变为敌对状态,那么他就需要一个名分。
这个名分,不能来自于朝廷,那么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了。
第一条路,起兵起义,讨伐暴君,或者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第二条路,就是另立中央,以楚王武元佑为旗帜,起兵攻伐朝廷,一旦功成,就可以奉迎楚王进入京城,正朝廷大位。
然后李云,就可以成为类似曹老板的角色,以权臣的身份征讨不臣,等到时机合适,再让那时候的楚王殿下禅位给他,把楚王挪到王公的位置上去,成为新朝的二王三恪。
这些,都是历朝历代,演绎了不知道多少次的事情,不止李云熟悉,楚王武元佑也是熟悉的。
他本来胆子就不大,听到了李云的话之后,缩了缩脑袋,声音都有些发颤了:“李府公,这如何使得?我…我不成的。”
李云笑着说道:“我觉得,殿下比当今陛下,强的多了,只是当初先皇帝识人不明。”
楚王殿下苦笑道:“即便我有这个胆子,用什么理由去征讨朝廷?”
“理由太多了。”
李云笑着说道:“暴君无道,嗣位之初,便天降灾劫,中原数年大旱,少有雨露,以至于流民遍地,饿殍千里。”
“再之后,才生出王均平之变,新朝狼狈西逃,此等天子,有何颜面忝居君位?”
天人感应,人间的一切灾害,都可以对应到皇帝头上,成为皇帝的罪过。
这是为了给天子之位加上神圣性,从而带来的副作用,最后也成了攻讦天子的绝佳法门。
楚王殿下瞠目结舌的看着李云。
李云这一套说辞,说的行云流水,绝不是骤然想出来的,多半…多半在心里,不知道想了多久了!
他看着李云,支支吾吾的说道:“李…李府公,中原大旱,是…是我父皇在位时候出的事情,似乎…似乎不应当加在我大兄头上。”
“这不重要。”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咱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再说了,那个时候当今天子虽然没有登基,但已经在政事堂理政了。”
“实际上,他已经在朝廷做主。”
李某人指了指天,煞有介事的说道:“举头三尺有神明。”
武元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了许久,过了好一会儿,他看了看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叹了口气:“李府公,这事我若是不应承,你会不会杀我一家?”
李云微微摇头:“不会,但是如果殿下不应承,咱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就不存在了。”
“将来,殿下一家只能是庶人。”
武元佑点头,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又问道:“我若是应承下来,府公将来会杀我吗?”
“也不会。”
李云笑着说道:“若是我们大业不成,最终事败,那么朝廷或者其他人,自会杀了殿下。”
“若是大业有成,殿下一家,世代为新朝宾客。”
武元佑咬了咬牙,开口道:“我应了!”
“好。”
李云抚掌笑道:“殿下干脆。”
“那我也不婆妈,我在这里应承殿下,不管将来,我会不会竖起殿下这面大旗,只要我功成,殿下便是新朝宾客。”
“若我大事不成,止步江东。”
李云正色道:“殿下一家,我也一直养着。”
“等,等等!”
楚王殿下突然站了起来,大声阻止了李云说话,他急急忙忙的说道:“李府公,你等一等!”
说罢,这个小胖子一溜烟跑了出去,没过多久,他就抱着笔墨纸砚,又回到了正堂里。
他将这些玩意儿摆在李云面前,然后一脸真诚的看着李云。
“你…立字据!”
李云忍不住哑然失笑:“殿下,真是幽默。”
“好。”
李云笑着说道:“这个字据,我给你立了。”
武元佑大喜,他亲自给李云添水磨墨,铺开纸张,又用镇纸压平。
李云蘸了墨迹,给他留了一张字条,大概的意思是,楚王一脉,永为李氏宾客。
见李云写完之后,武元佑又直勾勾的看着李云,李云明白了他的意思,从腰里取下自己的私章,给他盖了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