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韵儿看了看李云,然后笑着说道:“这都是应当应分的。”
“叔叔再不成婚,周必都快要在你前头了。”
刘博笑了笑:“他有三叔三婶约束,我却没有人管着,不急,不急。”
李云微微摇头:“你心事太多,也不知你成天,都在想些什么。”
刘博微微欠身:“等九司齐整了,不用二哥说,我一定给自己找个漂亮媳妇。”
…………
京城,崇德殿。
大将军萧宪之子萧恒,跪在了皇帝面前,低头叩首。
这会儿不是朝会,而是皇帝在后殿,私下里接见萧恒。
萧恒叩首行礼道:“陛下,契丹诸部一统,范阳告急,家父准备撤走驻守关中的两万范阳军,转回范阳,请陛下恩准。”
皇帝陛下坐在软榻上,目光中露出兴奋的眼神,不过,却直接皱起了眉头,开口道:“朝廷新复,禁军尚不曾齐全,关中此时正需要兵力驻守,怎么萧大将军就要撤兵了?”
皇帝语气里充满了不舍,似乎真的不舍得这支范阳军离开。
但是,知道这件事前因后果的人就会知道,皇帝这番话里,几乎通篇都是阴阳怪气。
而且是疯狂的阴阳怪气。
少将军萧恒神色不变,依旧低头道:“陛下,范阳告急了。”
“契丹诸部,一百多年不曾一统,眼下不仅一统,更是攻灭了渤海国。”
“此事,事关天下亿兆生民,范阳军不得不转回范阳,驻守大周东北。
萧恒低头道:“家父还请求陛下,给河东节度使以及平卢节度使下诏,令他们随时支援范阳,以防不测。”
皇帝陛下先是皱眉,随即疑惑道:“真有如此严重?”
“陛下,契丹部向来凶猛。”
“如果不能将他们拦在关外,将来便悔之晚矣了!”
“朕知道了。”
皇帝陛下摆了摆手,开口道:“但是此事,兹事体大,朕现在恐怕不好做主,要等政事堂的宰相们,一统议定。”
“萧爱卿,不要心急。”
萧恒沉默了一会儿,低头道:“陛下,臣明日,便领兵返回范阳了。”
天子皮笑肉不笑:“萧爱卿自回去就是,朕又拦不住你们。”
这话,让萧恒心里也有些恼火,他直接站了起来,对着天子欠身道:“陛下,臣告退。”
说罢,这位范阳军少将军,躬着身子,退出了崇德殿!
看着萧恒离开的身影,皇帝陛下心中,一阵爽快。
他这个天子,当初在三个节度使面前,唯唯诺诺,几乎没有任何尊严。
现在,刚离开京城的萧宪,便祸事临头了!
这叫什么?天罚!
老天爷给自己这个“儿子”出气了!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只觉得畅快非常,甚至在心里祈盼着,韦全忠跟李仝,也尽快出事。
至于国家,还有族类,这会儿似乎都不要紧了。
皇帝想的很开。
哪怕契丹人打进来了,河北道尽失,最终丢掉的,也不是他这个皇帝的地盘。
几年来,他被压抑的太狠,太久,这会儿心理,已经有一些不太健康了。
萧恒离开之后许久,裴璜被请进了宫里,皇帝拉着他坐下,畅快笑道:“三郎没有瞧见,刚才那萧恒就跪在朕这里,低声下气。”
“再没有从前的骄横霸道了!”
裴璜若有所思,然后低声道:“这个事,朝廷是不是应该帮一帮范阳军?至少帮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朕帮了他们,当初谁来帮朕了?”
皇帝摆了摆手,冷声道:“让他们打去罢,全都打残了最好,那时候局面才好收拾。”
裴璜静默无言,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陛下,被折腾了几年时间之后,现在…已经全无人主之相。
甚至,也变得有些像是贼了。
毕竟他这几年的经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实在是太过残酷,他能保持相对健康的精神状态到今天,就已经相当不容易,
心理,已经是扭曲了。
想到这里,裴璜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默默的看了看皇帝,然后深深低头行礼,对着皇帝陛下作揖道。
“陛下…圣明。”
第556章 王业渐成
“三郎。”
皇帝看了看裴璜的表情,然后淡淡的说道:“朕知道,你心里觉得,朕现在做的不对,但是朕现在已经想明白了。”
他看着裴璜,左右看了看,然后沉声道:“朕现在,无有可用之人了。”
“朝廷上下,现在真正在做事情的,竟只有先前那个,投靠了朝廷的王均平旧部梁温。”
“且不说他能不能成事,即便能成,他占了中原之后,能将中原完完本本的还给朝廷吗?”
皇帝微微摇头:“恐怕很难。”
他低声道:“朕现在,谁也不相信了,朝堂上下,上到宰辅下到小吏,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少有人为国家,为朝廷考虑。”
“朕,也必须要为将来考虑了。”
此时,崇德殿里已经没有了外人,皇帝走下御阶,走到了裴璜身边,他拉着裴璜,两个人一起坐在了御阶上,皇帝陛下看着裴璜,缓缓说道:“三郎,你我自小一起长大,后来又结了姻亲,这么些年,朕一直把你当成朋友。”
“老实同朕说,朕…”
“还是皇帝吗?”
裴璜不假思索,连忙说道:“陛下当然是皇帝,天下间唯一的皇帝。”
“也就剩一个名头而已了,你没有瞧见,朕给江南下旨,罢免李云,结果呢?”
“那李云不仅一点事没有,转头就占了淮南道,按照皇城司的奏报,如今东南,已经几乎自成一国了。”
“你我,都没有办法。”
“而且不要说李云,就说你们裴家。”
皇帝看着裴璜,问了个相当尖锐的问题:“你们裴家,也未必还把朕当成是皇帝。”
裴璜一怔,随即低着头说道:“陛下,臣和臣一家,永远侍奉陛下,只是河东裴氏,臣…”
“左右不了他们。”
皇帝笑了笑,许久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他才默默吐出一口浊气,声音也有了一些沙哑:“前两年,朕心里是相当难受的,尤其是那三个人在京城的时候,朕天天都要担心,他们会不会篡位,会不会弑君。”
“现在他们走了,朕还是无人可用,说白了,就是人心已经散了。”
皇帝眯了眯眼睛,继续说道:“朔方,河东,范阳三个节度使,正好都在北边,他们既然占下了那么大的地方,契丹人南下,本来就是他们的事情。”
皇帝默默说道:“对于朕来说,朕已经想清楚了,北方的节度使,朝廷很难是他们的敌手了,北方,也很难再重新回到朝廷手里,”
“将来的大周,如果尚有天命,我们还可以占据南方,做将来的南朝。”
“若天命不再。”
皇帝目光里透着悲哀,声音也低了下来:“就退回巴蜀,把守剑门。”
“以地利,权且苟安罢。”
巴蜀,是个很适合偏安的地方,因为可以闭住门户,只需要不多的兵马,就能够很好的维持政权。
而皇帝现在的兵力,加上剑南节度使的兵力,是绝对够的。
大周之前,巴蜀就有割据王朝,而且不止一个,都传了两三代人。
裴璜闻言,默默叹了口气。
他知道,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心气了。
不过这并不能怪他。
当今的皇帝陛下,并不是什么蠢物,哪怕对他的评价苛刻一些,他也绝对可以算得上一个中人。
如果是太平时节,他当个太平皇帝,问题不会很大。
但是他命不好。
这几年的经历,只要是个正常人,心里恐怕都会生出怯懦之心。
裴璜低着头,开口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
“不过陛下也不用太灰心。”
裴璜声音低沉:“北边那些人,这样混战,到最后,说不定数败俱伤,正好这个时候,无人再有精力来管顾关中,我们趁着这个空档,把禁军给重建起来。”
“静待良机。”
他看着皇帝,低声道:“关中有不少将军退隐,还有许多将门子弟,臣这几天,就去访寻他们,请有志之士,来重整禁军,匡扶社稷。”
“好。”
天子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裴璜笑了笑:“三郎的办法,其实也是看天,并不比朕高明多少。”
裴璜默默点头,心中想起了在宣州时候,认识的那个年轻人。
如果他能一心一意辅佐大周朝廷,朝廷就还有的救。
可是,裴璜转念一想,想到了赵统苏靖两个大将军,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如果李云是真的忠心朝廷,按照朝廷的规矩办事的人,几年时间,他绝不可能进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到了他这个地步,又不可能跟朝廷同路而行了。
退一万步说,即便同路而行,事成之后,皇帝第一个要杀的,恐怕还是李云。
浑浑噩噩之间,裴璜已经离开了崇德殿,走出很远之后,他才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殿宇,长叹了一口气。
“青砖碧瓦,锦绣河山,怎么十年不到。”
“就成了这副模样…”
………………
金陵城,赵成将军迎娶金陵大户曹氏之女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