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453节

  “我带你去北边,主要是因为…”

  李云看了看他,默然道:“你军功不够,我怕将来镇不住局面。”

  这是实情。

  四个将军里,哪怕不算曾经的周良,跟邓阳相比,李正也是差一点的。

  他将来,一定会在新朝,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个时候,要把他给培养起来。

  李正脸色有些发红,他想了想之后,点头道:“我明白了二哥。”

  他顿了顿,又说道:“二哥,过了年,我想让八哥也到金陵这里来,他现在懂事很多了。”

  他说的八哥,是张虎。

  李云想了想,点头道:“让他回来就是,我会给他安排差事的,再寻个良家女,给他也成个亲。”

  听到这里,李正站了起来,看了看李云的书桌,然后笑着说道:“二哥这里这么忙,我就不耽误你了,对了二哥,你打算什么时候到北边去?”

  “差不多下个月。”

  李正想了想,突然说道:“二哥,那我先过去罢,我到楚州去等你。”

  “还有…”

  他很认真的说道:“这一趟要经过平卢军的地盘,我想先替二哥去趟趟水,看一看那位周大将军的态度。”

  李云皱眉:“你要去一趟青州?”

  李正点头:“我先领兵北上,然后军队驻扎在楚州不动,我自己北上,去青州见周绪。”

  李云皱眉,微微摇头:“不行,你去楚州可以,但是你不能去青州见周绪。”

  “那是个狐狸精,你不是他的对手,你到了青州,要被他看个透亮。”

  李正低声道:“可是二哥你直接去…”

  “我借道北上抵抗契丹,他不敢拦我。”

  “到时候,赵成,邓阳许多兵力都会集中在淮河一线,他若是动…”

  李某人眯了眯眼睛,目露凶光:“我直接借着大义名份,先讨了平卢军,然后再继续北上!”

  李正自然不懂大义名分是什么,他问了李云几句,李云跟他也说不明白,最后只能解释道:“就是吵起来,我们会占着理。”

  李正若有所思,最后低头道:“二哥,我自己回去想一想。”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多看看书。”

  “现在你领兵没有问题了,但是其他方面,已经落后了老九不少。”

  李正默默点头,对着李云欠身道:“我记住了,二哥。”

  “我不会给你丢人的。”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突然补充了一句:“二哥,我以后若是拖你后腿了…你就把我放下来。”

  李云皱了皱眉头,上前拍了拍李正的肩膀,笑着说道:“两三年时间,就能统领一两万兵马,驰骋纵横,吾弟人中之龙也。”

  “如何会拖后腿?”

  李正咧嘴一笑,对着李云抱了抱拳,然后扭头大步离开。

  他这两年,的确付出了很多辛苦,尤其是出去独当一面之后,统领一军,在大多数时候,他都是相当吃力的。

  现在,终于得到了认可,李正心里当然很是开心。

  李云看了看李正离开的背影,沉默了一会儿,才默默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轻轻叹了口气。

  “创业”几年,他跟旧兄弟们,似乎自然而然的有了一些疏远。

  不过很快,李云就收拾了情绪。

  他先是给周绪周大将军写了一封信,然后又找来了河南道河北道的地图,一点点详细琢磨。

  最终,把目光落在了青州之上,他轻声低语。

  “若是不让,便是汉贼。”

  “那我就真的要大义灭亲,诛杀汉贼了。”

第563章 青州的父子

  这个世界,也有大汉,不过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虽也是刘汉,但却是与另外一个世界全不一样。

  但不管怎么样,这一个刘汉,也塑造了统一的族群认知,确立下了这个广土巨族的真正名姓。

  此时,李云吃下整个淮南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别的不说,整个东南的各个“边界”,该驻军都已经驻了军。

  虽然远远称不上消化,甚至是有些积食了,但是依旧可以对外作战。

  至少,可以对外宣称作战,只要抢先占下了这个宣战的大义名分,将来他想什么时候打就可以什么时候打。

  占尽主动权。

  李云的书信,很快被人一路送到了北边,过了淮水之后,一路送到了青州。

  此时,青州依旧寒冷,至少比金陵要冷上不少。

  不过这里不能说是繁荣,但也没有凋敝,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行人。

  甚至比中原很多地方的人口稠密。

  这里毕竟是平卢军的大本营,周绪又还算有能力,所以这里,并不像其他军镇那样荒凉破败。

  午后时分,两个文人模样的读书人,一前一后,走出大将军府,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时政要闻。

  当先一人年纪稍长,感慨道:“昨天我才听说了南边那位李府公的年纪,过了这个年关,才二十六七岁。”

  “这么年轻,便占了这么大一块地界。”

  这个三十来岁的读书人左右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语气里透漏着满满的羡慕。

  “听说江南到处都是美人儿,他这个年纪,在江南不知道多爽快。”

  后一人也是二十六七岁年纪,低哼道:“不过是侥幸罢了,我听说此人,起家之初,手底下全是山贼,硬生生靠劫掠起家,才攒下了这样的家底。”

  “这般德行,大将军早晚会替天行道。”

  他握拳道:“说不定,会有天诛!”

  同样的年纪,截然不同的处境,他自然心中发酸,人心里一酸,有时候就会说出一些没什么脑子的话。

  他话音刚落,一块鹅蛋大小的石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过来,正中他脑门,砸的这人痛呼一声,头破血流,直接躺在了地,两只手捂着额头。

  另一人也被吓了一跳,左右看了看,然后怒骂道:“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俱是县令!敢袭击命官,不要命了!”

  他左看看,右看看,没有寻到袭击者的身影,只见远处的墙头上,几个十来岁的小娃娃,骑在墙上,笑嘻嘻的唱道:“周家狗,周家狗。”

  “周家狗吃人不吐骨头!”

  唱完童谣之后,几个小娃娃都跳墙,一溜烟跑了。

  这个未来的知县,被气的脸色涨红,他看向四周,求助道:“快来人,快来人!”

  “来人,帮我将何小兄,送到医馆去!”

  附近只要是读书人,都不为所动,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车把式过来,帮忙将这人送到了医馆。

  没办法,从杀了顾文川之后,周大将军在读书人之中的名声,就已经臭不可闻。

  那几个小娃娃唱的童谣,也铁定是读书人所作,传唱了出来。

  而这个事情,也很快闹大,传到了少将军周昶耳中,周昶听闻之后,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去追查凶手,然后他穿上厚衣服,来到了父亲的住处。

  刚走进附近的院子里,就被几个守卫拦住,周昶看了看父亲的房间。

  隐约可以听到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

  周昶没有办法,只能在偏房等了一会儿,在等待的时候,李云的书信刚好送到,就也送到了周昶手中。

  周昶这会儿,已经有权限看这些书信,他拆开看了一遍之后,立刻站了起来,大步走向父亲的房间。

  这一次,几个守卫没能拦得住他,被他直接撞开了房门。

  房门里,几个不着寸缕的美人儿都是惊呼了一声,慌忙找衣物裹身。

  因为房间里点了炉子,周大将军只穿了一件单衣,正斜躺在床榻上,他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然后推开自己身上的女子,皱眉道:“怎么又这么没规矩了?”

  周昶有些生气,咬牙道:“爹,您不能整天,沉迷声色罢?”

  他黑着脸,挥了挥手,喝道:“都退下!”

  几个美人儿却不急着离开,都眼巴巴的看着周大将军,周绪这会儿,刚系上衣带,淡淡的说道:“你们都先下去,洗刷洗刷。”

  这些女子这才规规矩矩的磕头行礼,然后退了下去。

  周大将军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淡淡的说道:“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不是因为事情着急,是因为父亲您着急。”

  周昶自己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他看着周绪,沉声道:“现在,朝廷在重整旗鼓,中原也混战不休,朔方军,河东军,都在虎视眈眈,南边的那个李云,现在连科考都弄起来了,在简拔官员!”

  “爹您还天天,在与这些妇人纠缠!”

  周绪仰头喝了杯酒,然后看向周昶,微微摇头,叹气道:“不是把大多数事情,都交给你了么?”

  “再说了,为父。”

  周大将军默默说道:“为父又不是没有操过心,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为父见了那么多读书人,哪怕许给官职,愿意就任的,也是寥寥无几。”

  他看了看周昶,自嘲一笑:“当初被那个姓顾的给算计了,现在为父也没有什么办法。”

  他看着周昶。

  “只能看你了。”

  在淮南道吃了大亏之后,现在的平卢军,整体呈收缩状态,周绪已经放平了心态,基本上不再考虑去逐鹿天下的事情,只想着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给儿孙留下一片家业。

  但是他先后见了那么多文人,愿意做他周绪的官的,却寥寥无几。

  留下来的一部分读书人,有一些是没有什么骨气,稍微有些能力。

  但是更多的是既无风骨,也无能力。

  此时,周绪已经基本上放弃了什么雄心壮志,只想守着自己的地盘,安度余生。

  少将军坐在自己父亲面前,声音沙哑:“两个事情。”

  “中午父亲任命的两个县令,其中一个出了府上没多久,就被几个孩儿用石头给砸了,现在还在昏迷。”

  周大将军眯了眯眼睛,握拳道:“查出来是谁,全家坐罪论死!”

  周昶无奈道:“孩儿所为,如果下重手,咱们一家,名声就更不好听了。”

  说到这里,这位少将军顿了顿,语气里不无羡慕:“相比起来,那李云就…很会收揽人心。”

  周大将军黑着脸,开口道:“第二件事呢?”

  “还是李云的事情,刚才在外面等着的时候收到的江东书信,是李云亲笔所写。”

首节上一节453/7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