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李正已经驻扎在楚州,超过二十天。
按照李云的要求,江东军是尽量不扰民的,李正带着的这一万人,基本上都是驻扎在楚州城外,没有进城。
李云一行人,便直接骑马奔到了楚州城外的大营,还没有到大营门口,大营里的李正,就带着一众将官,大步奔了出来,迎接李云。
一众将官,毕恭毕敬的跪来地上,对着李云叩首行礼:“属下等,拜见上位!”
李云跳下马匹,看了看众人,先是让大家起身,然后他在李正身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对着这个身影招了招手,笑着说道:“小孟将军,你怎么也在这里?”
整个江东军里,目前能被称为小孟将军的,只有孟青一个人,而旁人这么称呼他,自然是带了一些尊重的,但是李云这么喊他,就带了点调笑的味道,孟青红着脸,连忙上前,低头抱拳道:“拜见上位!”
李云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然后微微摇头:“好像没怎么长个了。”
一两年前,孟青就是现在这个个头了,大概比李云矮半个头左右,到现在,已经几乎不长个了。
只是比一两年前,又壮实了一些。
孟青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上位,属下都十九快二十岁了,不长个也是正常的。”
李云一个愣神,才恍然摇头道:“是,你也快二十岁了。”
李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还是显德三年,显德这个年号到显德五年而终,如今已经是昭定四年的春天。
六年时间过去了。
当初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人,现在已经长成。
李某人看了看他,笑着说道:“还没说,你不是跟着赵将军吗?怎么就跑到楚州来了?”
孟青连忙低头道:“回上位,属下奉命,沿淮巡视,找合适的地方布置军镇防线,刚好到楚州来。”
一边的李正,笑着说道:“上位莫要信他胡说,这小子,不知道从哪听来的消息,知道上位要北上打仗,他半个月前就摸来了,到我们大营之后就住了下来,死活不愿意走。”
孟青先是挠了挠头,然后退后一步,对着李云抱拳低头道:“上位,末将想要跟随您一起北上,在您帐下听用!”
李云看了看他,笑着问道:“你小子,喜欢自作主张,这事赵将军知不知道?”
“他若是不知道,我就不能带着你。”
孟青连忙说道:“属下十天前,就给赵将军上报了。”
李云笑着问道:“赵将军怎么说?”
孟青嘿嘿一笑:“赵将军说,他也想跟着上位一起北上,让我留在这里看顾淮水。”
李云哑然一笑。
孟青跟着,是说的过去的,毕竟他是都尉,比李正这个将军矮一级。
而赵成跟着的话,两个将军,就有些不像话了,而且赵成刚刚新婚不久,这个时候,也不好让人家上战场。
“既然赵将军知道了,这事就有的说,回头你跟我说一说淮水的防线布置的如何了,如果我满意,就带你一道北上。”
孟青欣喜不已,低头应了声是,他又对着李正抱拳道:“多谢将军!”
李正看了看他,然后又看了看李云,笑着说道:“二哥,当初河西那些小子,也长起来了。”
李云正要说话,忽然抬头看向远处,一队官员正匆匆赶来,李正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说道:“是楚州的官员,二哥不用管他们,我来应付。”
“二哥你去歇息歇息罢,咱们很快,就要渡河北上了。”
李云也看了看这些官员,默默点头,问道:“淮河以北,有没有平卢军的人,他们怎么说?”
“有。”
李正直接说道:“平卢军的人说,咱们随时可以过河,他们不会阻拦。”
李云这才点了点头,伸了个懒腰之后,进大帐歇息去了。
他一路赶路辛苦,很快就沉沉睡去,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他才迷迷糊糊醒了过来,就听到了一个略有些紧张的声音。
“上位,平卢军的少将军周昶到了,就在大营外面,说是…说是要迎接上位过河。”
说话的,正是苏晟苏将军的小兄弟苏展,这会儿也是他第一次,跟着李云一起出远门。
周必此时,就在他身边,正教他应该如何跟李云报信,如何跟李云说话。
不过他毕竟还有一些稚嫩,说话的声音里,也带了一些颤音。
李云披着衣服坐了起来,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嘀咕道:“大半夜的,真能折腾。”
“让他进来罢。”
帐外苏展还在愣神,周必就已经抱拳行礼。
“是!”
卡文了,耽误了一会儿,抱歉抱歉!
第567章 踏上北地!
平卢军在淮河以北迎接,这不奇怪,撇开礼节方面的考虑不提,平卢军也担心李云这一万人到了淮北之后会作怪,当然要派人盯着。
但是周昶直接到淮水之南来迎接李云,这就是有些客气的过分了。
倘是白天,也倒罢了,这还是大晚上,就更显得古怪。
李云揉了揉眼睛之后,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又把衣裳穿好。
这会儿,已经有几个亲卫拿着火把走进来,把大帐里的蜡烛点燃,没过多久,一身厚衣裳的周昶,便迈步走了进来,见到了李云之后,他也很是规矩,欠身行礼道:“见过叔父。”
李云这会儿已经全然清醒,他笑着说道:“少将军太客气,坐着说,坐着说。”
大帐里不缺椅子,周昶自己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然后看向李云,开口笑道:“父亲吩咐,等叔父到了楚州之后,就让我接迎叔父过河,不要少了礼数,因此冒昧深夜来访,打扰叔父歇息了。”
二人年纪相仿,听他一口一个叔父,喊的亲切自然,李云反倒觉得有些不太自在,他看了看周昶,笑着说道:“我那大兄,也太客气了一些,莫不是担心我渡河之后对青州不利,因此派少将军来看着我?”
“那绝没有。”
周昶欠身道:“叔父汉家苍生,千里驰援幽州,小侄与家父,都很是钦佩。”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先前因为淮南道的事情,我们平卢军伤损了元气,本来对于支援幽州,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家父见到叔父的义举之后,觉得青州同样不能坐视不管,因此也给小侄派了五千人,追随叔父一同北上,抗击契丹人。”
“如今,五千人已经在河对岸待命了。”
周昶看着李云,正色道:“等到了范阳战场上,还请叔父多多帮衬。”
这个倒是李云的意料之外,他认真看了看周昶,然后笑了笑:“少将军,咱们是同龄人,还是不要太讲辈分,你平辈称呼就行了。”
李某人叹了口气:“我怕你叫一声叔父,心里就多记恨一分,将来弄到不死不休的境地。”
周昶也重重的舒了口气,苦笑道:“你若是还在朝廷任事,那倒可以称呼官职,如今是白身,又跟我父拜了兄弟,我总不能直呼姓名罢?”
李云哑然一笑:“叫李二也行。”
周昶微微摇头道:“该讲的规矩要讲,当初在凤阳,家父跟叔父是焚书祭告了天地的。”
“这个事,我们周家是认的。”
他看着李云,缓缓说道:“我跟父亲,都希望叔父也认。”
听到这里,李云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想起了当初的凤阳之盟。
凤阳之盟的时候,李云一心想着从平卢军手里拿下来淮南道六个州,剩下的条件他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而且,他跟这个世界原住民的价值观不怎么一样,简单来说就是更功利一些,没有什么礼法的概念。
凤阳之盟时,他跟周绪拜为兄弟,周绪不仅让人搭了祭台,还焚了盟书告天,又让人主持仪式,弄得相当正规。
时候,还发文书广告天下。
当时李云心里就觉得有些古怪,但是那会儿他占了大便宜,就没有细想。
后来再见周昶的时候,平白无故得了这么个大侄,他心里那会儿还是暗爽的。
但是现在看来,周绪恐怕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谋算。
两个人八拜结交,如果周家对李云一直以礼相待,客客气气,那么他将来…
该找什么理由翻脸呢?
“认。”
李某人看着周昶,笑着说道:“贤父子认,我自然也是认的,等应付了契丹人,少将军可以去金陵走一走,我带你去见你那个两岁的兄弟。”
周昶神色平静,点了点头道:“好。”
他也看着李云,笑着说道:“这一趟北上,可以从青州走,叔父要不要去青州做客,跟我父把酒言欢?”
李云笑呵呵的看了看他,果断摇头:“北方军情紧急,没时间去青州了,将来得了空,我一定去一趟。”
李云跟周昶,毕竟是不一样的。
周昶可以去金陵,去各种地方以身犯险,因为他只是周绪的儿子,算不上平卢军的主心骨,但是李云不同。
现在这个状态,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是不可能去青州这种平卢军大本营的,毕竟他一旦出什么事情,江东很有可能,会立刻土崩瓦解。
周昶自然也知道他不肯去,也只是提了一嘴,便越过这个话题,问道:“叔父准备何时动身北上?”
“后天。”
李云看着他,开口笑道:“我今天刚到楚州,明天要花一天时间,巡视军中,后天一早,我渡河北上。”
说到这里,李某人看了看周昶,半开玩笑说道:“少将军打听这个,该不会是要在河北埋设伏兵,等我们渡河之后,就给我们迎头痛击罢?”
“叔父玩笑了。”
他站了起来,欠身道:“渡河的一应船只,多是贵军准备,我在河北只有五千人,埋伏不到叔父。”
“只是提前问过,我在河北的五千兵马,也好随军动作。”
他低头道:“既然定下来了,就不打扰叔父歇息,小侄告退。”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看李云,又低头道:“家父说,叔父起于微末之间,数年时间便有此等成就,乃是当世难得的大英雄,这一趟北上,小侄跟随叔父,还请叔父多多指点。”
李云很是意外。
他认真看了看周昶。
此时的周昶,跟他先前认识的那位有些张狂跋扈的平卢军少将军,似乎完全不一样了。
简直是变了个人一般。
“好说,好说。”
李云轻声道:“到时候,互相照顾就是。”
周昶低头,对着李云行礼之后,默默退出了李云的大帐。
李某人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着周昶离开的方向,有些出神。
“真是古怪。”
想到这里当初“开窍”的过程,李某人忍不住小声嘀咕:“难道金陵刺客那两刀,也给这小子扎开窍了?”
…………
两天之后,一万江东军,在楚州渡河北上。
而孟青,在征得赵成同意之后,也终于得偿所愿,跟着李云一起北上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