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崔相公看向裴璜,给出了自己的推论:“这人,是不是能臣忠臣,老夫不好说,但是其人,一定是民贼。”
裴璜沉默不语。
“崔公既然知道这么多,为何不向陛下说明?”
崔相公抬头看着裴璜,哑然一笑:“裴公子,你怎么几年时间,还是没有长进?”
“皇城司,可是一直都在的。”
崔相公缓缓说道:“老夫都能知道的事情,陛下如何会不知道?”
说到这里,崔垣闭上眼睛,长叹了一口气:“陛下知道的,只会更多。”
裴璜站了起来,过了许久之后,又缓缓坐了下来,半天没有说话。
贪污腐败,他见得多了,他自己也不是没有干过这事。
早年,当今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他裴璜,正是为太子捞钱的帮手之一。
至于送钱送女人,更是裴璜从前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是,他裴璜还是有些抱负的,当初追随太子,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政事堂拜相,好施展才学,将来名垂青史。
以至于到现在,他依旧想着要拯救大周,恢复朝廷。
但他又很清楚,想要恢复朝廷,用梁温这种人,无异于饮鸩止渴。
“三郎啊。”
崔垣看了看裴璜,轻声道:“你这个人,聪明是聪明的,但是生在京城,长在京城,自小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失败,没有见识过民生疾苦。”
“很多事情,你太想当然。”
“寻机会,离开京城罢。”
崔相公默默叹了口气道:“去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再考虑,将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不然,三郎这一辈子,都会这样高不高低不低,最终一事无成。”
裴璜站了起来,对着崔相公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深深低头,作揖行礼。
“崔公的话,晚辈都记住了,只是能不能走得出京城,还很难说。”
“不要跟陛下有任何争执。”
见他要走,崔相公提醒了他最后一句。
“留存一些香火情分罢。”
裴璜对着崔相公深深低头,作揖行礼。
“受教。”
…………
就在京城里一群人勾心斗角的时候,蓟州城外,激战正酣。
两天前,范阳军两千骑兵,支援到了蓟州,李云就没有再犹豫,领了五千兵马出城,与契丹人开战。
这一次战事,与先前两次都不一样。
先前两次,不是半夜袭营,就是在城下对攻,属于非常规对战,而这一次,基本上就是谁也瞒不过谁,双方在蓟州城里摆开阵势,你来我往,开始捉对厮杀。
战线拉长,就意味着战争的进度,不可能像先前那么快,毕竟这么大的战场,双方都有大量空间可以后撤,可以转移。
两天时间下来,李云正经只跟契丹人交手了两场,两场都是小规模冲突,加在一起,也就是刚到三位数的伤亡。
此时此刻,李云坐在帅帐之中,少将军萧恒站在李云面前,微微低头欠身行礼道:“府公,刚收到幽州的消息,昨天,家父与契丹人又是一场大战,规模过万人。”
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一万,那就是超大型的战斗了,相比较来说,蓟州这里的战事,就显得有点小打小闹。
李云这会儿正在看着蓟州的地图,他手指着蓟州东边的平洲,开口道:“契丹人没有太多地方可以退,再退,他们就要退到平洲境了。”
“他们真要是退到了平洲境,少将军…”
李云看着萧恒,开口道:“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时候只要贵军,分派两三万人到蓟州来,就可以把契丹人的退路给堵死,甚至把契丹人的主力,困杀在幽州境内。”
萧恒想了想,微微摇头道:“府公,家父不会允许这么打。”
困兽犹斗。
契丹主力现在绝对有五万人左右,真要把他们给围了起来,不让他们突围,天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到时候,范阳军即便能赢,自身也会被打残,从而在接下来的诸汉内斗之中,彻底失去“夺冠资格”。
甚至会失去参赛资格。
萧恒很了解自己的父亲,他清楚,萧大将军绝不会冒着范阳军被打残的可能布兵。
哪怕这么做,有可能吃掉契丹主力,他也不会这么做。
说白了,萧家的立足之本,并不是杀了多少契丹人,立了多少战功,而是这些一个个活生生的范阳军,这些人,才是萧家最大的财富。
萧宪自然不舍得这么硬拼把自己的家底拼光。
李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沉声道:“那就只好,想办法歼敌于蓟州之中了。”
两个人详细聊了聊具体的战略战术,这位萧少将军就告辞离开,回自己的帐篷里,给他的老父亲写信去了。
而到了稍晚一些,李云的帐篷里,也来了个他异常熟悉的客人。
一身寻常人打扮的刘博,当着李云的面,拍了拍身上的仆仆风尘,然后抖了抖自己微胖的身躯,抬头看着李云,笑着说道:“二哥没想到我会来罢?”
李云放下手中的毛笔,笑着说道:“确有些没想到,不是让你把九司,往西边多布置布置么?怎么跑到这蓟州来了?”
“我不放心前线,因此过来看一看。”
说到这里,刘博笑着说道:“二哥家里,我那三个嫂子,还有杜先生他们,都不太放心二哥,让我过来帮帮忙,再有。”
刘博坐在了李云旁边,笑着说道:“二哥你跟瘦猴都在,咱们苍山三侠,当然要重聚重聚了。”
李云跟他开了几句玩笑,然后示意他坐下来,开口问道:“你亲自赶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知会我?”
“是有。”
刘博看着李云,笑着说道:“有两件事情,要跟二哥说。”
“关中京城,最近出了不少事情。”
刘博把关中的事情,跟李云说了一遍,李云听完之后,撇了撇嘴,不屑道:“一帮子混球。”
“等我回去,就开始准备收拾他们。”
说到这里,李云看向刘博,问道:“第二件事呢?什么事?”
“这是杜先生跟我说的。”
刘博左右看了看,低声道:“杜先生准备弄一块碑出来,然后用巨龟背负出来。”
“上面写一些字。”
李云笑着问道:“什么字?”
“我记不太清楚了,总之要是说二哥你不是人。”
李云怒视了他一眼,刘博连忙缩头,挤出一个笑容:“我想起来了,杜先生要在上面刻什么李云龙…”
第589章 逐鹿中原
听到李云龙这三个字,李云面色古怪。
他可以理解杜谦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李云龙这三个字的意义,但是猛地听起来,依然很古怪。
不过虽然这三个字听起来古怪,但是杜谦的做法很合时宜,而且已经得到了李云的首肯。
现在的江南道,淮南道,正在被李云集团快速消化,尤其是今年文会之后,等这一批录取的人分发出去,各个州郡乃至于各个县,都会有李云的自己人,到时候已经吃下来的地盘,就算是被李云彻底消化掉了。
消化掉这些地盘之后,就不可避免的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巩固现有的地盘,建立起稳固的江东王朝,然后自己划地为王。
而如果不选这一个选项,那么就只有第二个选项了。
继续扩张。
直到有一天,并吞整个天下。
李云自然是不会停下扩张脚步的,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太愿意接受朝廷封官的原因,接受了朝廷的封官,最多也就是江南节度使,顶天了再给封个公侯,朝廷不可能给李云他现在没有的地盘。
那么,实际上就没有任何用处,只会给他增添束缚。
这个时候,他就要开始为后续的扩张做准备了。
这些准备,不一定是军事上的准备。
钱粮,情报,以及政治上的准备,都同样重要。
而现在开始造势,实际上就是在政治上的准备,这样等李云回到金陵,将今年文会的收尾工作做了,就立刻开始进行下一步动作了。
汉太祖八年而取得天下。
李云如今到这个世界,已经六年时间了,哪怕前两年他没有正儿八经在干创业这个事情,只算后续四年,也已经是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需要勇力奋进,至于武周朝廷的名份,除非是朝廷现在就给他封个吴王,否则他看都不会再看一眼。
“云龙,云龙…”
李云自己念叨了两句。
从创业以来,一路虽然略有一些波折,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相当顺利的,将来若是真的得了天下,在后世博一个云龙太祖的美名,那也相当威风。
不知不觉,李云思绪飘远,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回过神来,对着刘博笑着说道:“这云龙二字倒是可以用,加个李字就太明显,有些不真了。”
刘博自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李云旁边,笑着说道:“还是明显一些好,那些百姓们又没有读过书,不连名带姓,他们如何能知道说的是二哥?”
李云微微摇头,没有多说什么,看了看刘博之后,问道:“上次跟你说,让你把九司人手往中原派一派,现在有进展了没有?”
刘博一怔,然后抬头看着李云,开口说道:“二哥,你上回不是说,把人手往北边铺开么?”
李云皱着眉头,认真思考了一番,也有些忘了,他揉了揉脑袋,无奈道:“忘了忘了,不管怎么说,从现在开始,九司的人手,尽量往中原那边去派,尤其是那个梁温,替我多盯着一些。”
“九司的经费,我给你再加三成。”
刘博先是笑着点头,然后开口问道:“二哥要准备西进中原了?”
李云“嗯”了一声:“中原那个梁温,最近闹腾的厉害,我们现在最西边,也已经碰到了中原边上,是该去看一看了。”
“逐鹿逐鹿。”
李云轻声笑道:“归根结底,还是要在中原逐鹿。”
农耕时代,中原这么一大块平原,是绝对的核心区域,也是历史上的百战之地。
不管谁占下的中原,其实就已经算是赢了一半,只是这个时候,各方势力都在观望,生怕自己先一步进了中原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哪怕是韦全忠那种狂妄之辈,这会儿也在观望局势。
于是乎,才会有梁温起势。
刘博负责江东的情报工作,已经有几年时间,这会儿除了李云之外,他应该是对天下格局,至少是在情报层面了解最多的一个人,听到了李云的话之后,刘博先是低头考虑了一番,然后低声道:“二哥,那些没有动弹的人,这会儿都在盯着中原,我觉得,咱们没有必要这么早下场,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免得成为众矢之的。”
李云微微摇头。
他看着刘博,笑着说道:“江东道江西道,还有淮南道,现在都在我们手中,该收编的也已经收编的差不多了,如今咱们已经有了十万人以上的兵力。”
说到这里,李云顿了顿,继续说道:“整个东南,差不多也就是能养这些军队,再多,就要割肉放血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