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起事前夕
李家的二公子出生之后,让江东集团的上层,都为之高兴不已,杜谦许昂等人,甚至第二天就集体上门祝贺。
这对于江东来说,其实是一件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东家家里,不再只是一父一子。
在这个孩童夭折率极高的年代,有了两个儿子,家族传承下去的记录就会大上许多。
而江东李氏能够传承下去,就意味着至少将来,他们能在李家的“买卖摊”上,继续干下去。
这天,杜谦跟许昂一起上门,都进了后院,见到了还在襁褓之中的李铮,杜谦看了看之后,对着一旁的李云笑着说道:“二公子真是壮实,很像上位,将来说不定能继承上位的勇力。”
李云也看了一眼这个孩子,开口笑道:“打仗的事情,咱们这一代人尽量做完,下一代人倒不必吃这个苦头。”
不管是出于何种理由的战事,都是很残酷的事情,是一件苦差事,这其中或许会热血沸腾,但绝谈不上轻松写意。
哪怕是待遇极好的江东军里,每次打完仗,都会出几个失心疯。
每天睡不着觉的,更是比比皆是。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李云那样,上了战场,如同龙游大海一般。
而事实上,古往今来,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那些人,其中有一些人是为了建功立业,也有些人是被逼无奈。
但其中有一部分人,真的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吃这种辛苦。
杜谦怔了怔,随即看向李云,轻声道:“上位打仗,是这个念头么?”
李云想了想,开口笑道:“不是吹嘘自己,我干这个行当,一半是因为身份所迫,另一半还真是怀了些济世安民的心思。”
“我在宣州,只当了几个月官差,就瞧不过眼了,最坏的是,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他看了看杜谦,又看了看许昂,缓缓说道:“咱们自己另起炉灶,将来底下的人难免也会作恶,也会欺凌百姓,或者是欺压弱小,但是二位记住,我们至少要让人有地方说理去。”
哪怕将来李云只缩在东南建国,眼前这两个人,多半就是将来文官之中顶顶要紧的人物了,李云这句话,也是给他们两个人一个提醒。
许昂神色凝重。
杜谦当初跟李云一起“创业”,也是因为看不过眼大周这个世道,因此听了李云的话之后,他倒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只是笑着说道:“我当初到了越州,就知道上位有拯救苍生的心思,不过上位说身份…”
他看着李云,有些好奇:“上位不是青阳正经出身么?这个身份有什么问题?”
李云一怔,然后看了看杜谦,笑着说道:“这个事情,将来有机会,我再跟杜兄细说。”
这个时候,他当然不好直接跟杜谦说他其实是山贼出身,等到将来,一切尘埃落定了,再说不迟。
三个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外面的孟海,一路小跑进来,抬头看到了杜姚二人之后,他先是愣了愣,然后连忙上前,先对着李云低头行礼,然后又对杜姚二人低头,口称先生。
行礼之后,他再一次看向李云,从怀里摸出来一个小盒子,两只手递给李云:“上位,这是家父献给上位的贺礼,恭喜上位得了小公子。”
李云伸手接过来,打开看了看,里面是一枚钱币,认真看了看,上面写着金陵通宝四个字。
他怔了怔,然后有些惊喜:“让你们家铸新钱,这是新钱的母钱?”
竖旗造反,不是光打起旗号就完事的,政治,经济以及方方面面,都要跟上,等李云正式起事之后,原来的昭定通宝就不再使用了,只不过他现在没有年号,因此让孟家开始铸金陵通宝。
孟海低头道:“是,家父跟家里人,刚制出来,就拿过来给上位看了。”
“好。”
李云笑着说道:“这钱我收下了,将来说不定还能成个宝贝。”
说着,他把母钱递给杜谦,许昂二人看。
不过孟海并没有离开,他从怀里,取出一沓文书,两只手递给李云:“上位,除了新钱,九司陆续传回来不少消息,请上位过目。”
李云接过这些文书,自己干脆坐了下来,然后示意杜谦许昂也坐下,他看着孟海说道:“简单说说。”
李云让说,就说明不用避讳杜姚二人,孟海跟着李云挺长时间,自然能明白李云的意思,他连忙低头说道:“是。”
“关中的两万河东军,正在从关中撤出来,中原的河南招讨使梁温,正在领兵进驻潼关。”
李云跟杜谦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李云低头翻看文书:“还有么?继续说。”
“是。”
孟海低头道:“平卢军未见大动作,但是平卢军在淮水以北,一直有驻军,想动都可以动。”
“荆南节度使杨,已经在大规模调动军队,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防备我军。”
说到这里,孟海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岭南节度使那里,似乎也有动静,不过我们的人手不够,还没能把人手派过去。”
李云闻言,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文书,然后看了看孟海,笑着说道:“我知道了,你去罢。”
孟海低头抱拳,应了声是,退了下去。
他退下去之后,李云扭头看了看杜谦,自嘲一笑:“我们这江东,还真是一丁点秘密都没有,我这才刚刚一翻身,别人就严阵以待了。”
杜谦将母钱盒子递还给李云,也笑了笑:“上位现在已经是庞然大物了,你这一翻身,就是几万军队的调动,再加上人人都盯着江东,没有不惹人注意的道理。”
他顿了顿,开口道:“皇帝陛下,估计心里也怕上位。”
李云“啧”了一声,轻声笑道:“我这才有了一些动作,四周的邻居就都动起来了,不过这些都不算奇怪,奇怪的是,如果九司情报不错,那皇帝陛下,还真是极相信那个梁温。”
“竟把河东军出让出来的潼关,给了梁温驻守。”
“禁军估计,依旧没有恢复,天子也没有办法,只能用这种权宜之计。”
“而且,这个梁温,帮着朝廷恢复了河南道诸郡,尤其是河南道的河南府。”
杜谦缓缓说道:“他恢复了洛阳,而且交给了朝廷。”
李云“嗯”了一声,开口道:“这事我也听说了。”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许昂,看向李云,低声道:“上位,这些人动作频频,我们是不是也要有相应的应对?”
“军事上的应对,我已经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二位不用操心。”
他看着许昂,开口道:“二位只要保证,我们内政稳定就行了,尤其是我们起事知足,内部的一些官员,不要反过来去相帮朝廷,做了江东的叛徒。”
许昂开口道:“上位,这事属下来负责,保证不出大乱子。”
“嗯。”
李云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两个人,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苏晟跟赵成,都已经到各自位置了,现在只要我一纸文书,他们那里立刻就会动手,他们那里动了手,咱们就算是起事了。”
“二位,明白这其中的分别罢?”
许昂起身,低头抱拳道:“属下,此生追随上位,生死不移!”
杜谦冷静了许多,只是开口道:“一旦起事,首先是我们内部不能乱,最近一段时间,我尽量把一些州郡的刺史请到金陵来,跟他们都沟通沟通。”
“只要起事之后,我们内部不乱,那么这就不是一场造反。”
杜谦很冷静的说道:“而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说到这里,他跟许昂都看着李云。
李云明白他们两个人的意思,他站了起来,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神色平静。
“让我一个个去打他们,或许有点难,但是他们一个个来打我。”
李某人笑了笑。
“我还真不一定怕他们。”
第609章 定时!
进攻一方相对于防守一方,自然是吃亏的,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这么多僵持状态的势力。
毕竟双方势力,不可能完全势均力敌。
但是,只要防守一方没有比进攻一方弱特别多,双方就能够至少是僵持住,甚至防守一方还有可能占优。
现在江东的情况是,只要苏晟赵成那里一动,李云的南北两边,就有可能同时受击。
也就是说,他要往西边进攻,南北两边防守。
杜谦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站了起来,开口道:“上位,荆襄一动,就可以写讨贼檄文了。”
李云点头微笑:“荆襄那里一动,中原可以适当性的乱起来,上一次杜兄说要等到收秋税的时候,现在算算时间,距离收秋税,也就一个月左右了。”
他沉声道:“我给苏赵两位将军的命令是,让他们相机行事,不过如果一个月之内,还没有合适的机会,一个月之后,我们就大兵压境,直取荆襄。”
“逼着他们动手。”
“一个月…”
杜谦明白,李云说的对写一个月期限,大约就是他们起事的期限了。
已经默默发育了几年时间的江东集团,终于要正式对这座天下,发起冲击。
他站了起来,欠身道:“上位,我这就去,做一些相应的准备。”
李云“嗯”了一声,看了看两个人,开口笑道:“也不必这么紧张,这一次成则成矣,不成就往后缩一缩,奉楚王为天子,当今天子失德,可以说的地方太多了。”
这么大一个事情,自然是要有备用方案的,如果李云西进的计划受阻,他们他就撤回东南,尊天子的兄弟楚王武元佑为帝,这样至少江东可以继续稳固下去,将来也可以慢慢寻找机会。
而且,这个计划可行性非常高。
皇帝武元承继位之后,天下可以说是乱象四起。
先是中原大旱,再到丢失京城,狼狈逃往西川,每一件事,都是天子失德的表现,就单单这些事情,李云就有足够的理由,另立新君。
至少这些理由,是说得过去的,
听到这话,杜谦脸上也露出笑容,他笑着说道:“那上位,要多在楚王殿下附近派些人,估计朝廷…”
“要对他不利。”
“派了人了。”
李某人站了起来,轻声说道:“从我在金陵清理皇城司以来,楚王至少被刺杀了四五次了,他的一个儿子,也险些被毒死。”
“他几个月都不曾出门了,杜兄没有察觉么?”
“他现在,怕得要死。”
杜谦一怔,随即轻声感慨:“那位天子,真是心狠啊。”
………………
淮南道,申州。
苏晟将军带着十余个亲卫,快马奔到申州城外的大营,他刚下马没多久,一个年轻将领便快步迎了上来,低头抱拳行礼:“苏将军!”
苏晟上前,拍了拍这年轻将军的肩膀,叹了口气:“你还是被赵成给黑了去。”
这年轻将军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之后,开口道:“将军,赵将军还有刘司正,都已经到了,正在大帐等着您。”
能被苏晟这么说的,自然是现在在赵成麾下任事的孟青,孟青欠身道:“将军跟我来。”
苏晟点了点头,开口道:“你带路吧。”
这一次,是刘博提议的一次碰头会。
两路大军现在已经就位,很快就要有所动作,而九司作为居中协调的机构,三方需要有一些共识。
比如说,约定一些时间。
很快,苏晟就到了大帐之中,他掀开帐门之后,赵成跟刘博,已经在帐中等他,见他走进来之后,两个人都起身抱拳行礼:“苏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