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522节

  因为历朝历代均分田地,跟另一个世界的土改,完全不是一回事,封建王朝均田,很多都是认前朝土地凭据的,只是封建王朝建国初期,往往人口凋零,百废待兴,因此有大量无主的田地可以分发下去。

  但是,王朝初期都有个人口恢复的过程。

  比如说,哪怕一户人家分得了几十亩田地,这户人家只要生三个儿子,几十年后这些田地,就会被分成几份。

  如果这户人家比较老实,不懂的钻营,只两三代人,就不剩下多少田地了。

  如果是那些大部分家产分给大儿子的家庭,那就一两代人,就又会出佃农。

  这种,就需要周期性均田,比如说二十年三十年重新划分一次。

  在这方面,公田毫无疑问更好操作一些。

  毕竟,江东并没有经历大规模动乱,这会儿也没有空出来太多土地,可以进行大规模分配。

  当然了,眼下也只是江东有这种烦恼。

  其他地方,便没有这种苦恼,比如说中原地区,经过几茬混乱,现在不说十室九空,但是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外流,大规模死亡,十室六空,七空,是一点不夸张的。

  中原那些地方,已经满目疮痍。

  等李云吃下这些拥有大规模平原的地方,便不再会有均田的烦恼,到时候不仅田地可以均分下去,还能够有大量的土地,封地江东军里有功的将士。

  姚仲深深低头,开口道:“属下明白了。”

  姚仲不紧不慢的,跟李云汇报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两个人说着说着,就到了潜园的暖阁里,这会儿,这张长桌已经摆好了位置,姚仲有些好奇,问道:“上位,这似乎不是吃饭用的桌子?”

  “这是开会用的。”

  李云满意的看着这张桌子,然后指了指上首的位置,笑着说道:“我坐在这里,你们分坐两边,这样可以边说边记,很多事情,商议了之后,就能定下来了。”

  姚仲一怔,然后看了看这张长桌,问道:“上位,这桌子…能坐多少个人?”

  李云想了想,开口道:“一边六七个人,总是能坐的。”

  他笑着说道:“往后,中枢的人常坐在这张桌子上,需要喊谁过来议事,就临时叫人过来。”

  “正好。”

  李云轻声道:“下午就有很多事情要议,到时候居中兄就过来,咱们一起议事。”

  姚仲心中有些激动,不过他立刻深深低头:“属下遵命。”

  临走之前,他忍不住瞥了一眼这张长桌,将它的模样记在了心里。

  姚仲心里明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江东政事,大约都会出自这张桌子上。

  但是,江东的权力,却并不在这张桌子上。

  因为这张桌子,归根结底只是建议,参谋,而决策权,依旧在李云一个人身上。

  …………

  下午时分,这张桌子第一次派上了用场。

  李云坐在主位上,参会众人分坐在他的两边。

  有杜谦,姚仲,卓光瑞,许昂,还有李云的大舅哥薛收,也坐在了这张桌子上。

  李某人低头喝茶,听着他们讨论一件件事情,很少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

  因为他一说话,其实就代表着讨论已经结束了。

  这场会议,进行了一个时辰左右,杜谦咳嗽了一声,看向李云,开口道:“上位,咱们毕竟还没有开辟新朝,年号的事情,还是继续用旧周的年号为宜。”

  “空出来的庐州刺史。”

  杜谦笑着说道:“和州刺史徐坤,这两年干的还不错,我觉得把他安置在这个位置上,还是妥当的。”

  “至于荆襄各州的刺史人选,人事司也已经拟订出来了,这些人,年关都可以到金陵来。”

  李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就等我见了之后,再行决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明年可以不用新年号,但是要用我们自己铸的新钱了,这是新铸出来的新钱,你们都看一看。”

  他从袖子里,掏出一排新钱,排在桌子上,众人都拿过去一两枚,放在手里细细观望。

  这些新钱上的字样,不再是年号,而是金陵通宝四个字。

  铸币权,绝对是相当重要的权柄,李云当初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家,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占了义安铜矿之后没多久,就开始自己铸币,掌握了铸币权。

  这也就意味着,他其实不再缺少“货币”,最多就是缺少“货物”。

  也就是说,只要周钱还在流通,他就可以通过铸币,把自己的开销分摊出去一部分。

  当然了,这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后来,周钱飞速贬值,再铸昭定通宝,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

  在这个时候,就要把江东自己的货币,给推广出去。

  众人看了之后,都纷纷点头,卓光瑞轻声笑道:“比武周的钱,成色好了许多。”

  李云笑了笑:“那就这么定了。”

  他站了起来,笑着说道:“今天就说到这里,一些细致的部分,各位回去辛苦辛苦,都尽快弄出来,送到我这里来。”

  他看了看几个人,缓缓说道。

  “这段时间,都多多辛苦,把框架细则都定下来,往后差事就会好办多了。”

  几个人都起身,低头应是。

  许昂看着李云,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道:“上位,是不是应该新修江东律?”

  李云一怔,然后笑了笑:“这个倒是可以修,不过咱们现在,毕竟还在壮大之中,而且只是偏安一隅,不宜花费太大精力在这个上面。”

  “等费先生回来,在周律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咱们暂时用着。”

  说完这句话,李云对着几个人抱了抱拳,正色道。

  “诸位今日辛苦,李云会谨记心中。”

  众人连忙低头还礼。

  “上位言重了,上位言重了。”

第653章 楚王遇刺

  腊月初十,江东赵将军府上,喜得麟儿。

  李云亲自登门祝贺。

  他刚到赵家府上,赵成立刻一路小跑出来迎接,对着李云毕恭毕敬的行礼。

  “上位。”

  李云拱手笑道:“恭喜将军,赵家添丁了。”

  赵成闻言,心中颇有些难受,他长叹了一口气,对着李云深深低头抱拳:“非是上位,赵成现在早已经死了,属下能有今日,赵家能有今日,全赖上位再造之恩!”

  李云扶他起来,笑着说道:“大好的日子,说这些做什么?”

  “赵大将军当年蒙受不白之冤,以至于赵家家道中落,到了将军这里,总算得以恢复,将来赵家开枝散叶,赵大将军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慰了。”

  提起当年的旧事,赵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头看了看李云,开口道:“上位,荆州战况如何了?”

  他回到金陵,已经有几天时间了,再加上路上赶路的时间,这个时候对于战局,已经不怎么了解了。

  这就是情报系统跟军队系统完全分开带来的作用。

  军中将领在军中领兵的时候,才可以获取最新的情报,一旦离开军中,像是赵成这样,哪怕只是暂时脱离一段时间,九司也不再会给他送情报。

  公私剥离。

  这样,有助于李云自己的威权扩大。

  李云笑着说道:“苏兄已经去信回来了,这几天荆州就可以拿下来,咱们年内定下来的任务,算是圆满成功了。”

  赵成点了点头,他跟在李云身后,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上位,明年…”

  李云毫不犹豫,开口道:“明年当然是兵进中原了。”

  “苏将军年内应该就会赶回来,到时候军中的人,九司的人,还有稽查,方方面面的人聚在一起,我们商议一下兵进中原的具体过程。”

  “然后,军队要重新再整编一次。”

  提到整编两个字,赵成若有所思,抬头看着李云,李云笑了笑,开口道:“放心,不会有太大规模的调动,只是几个将领的调换。”

  军队,是最难控制的。

  毕竟,李云不可能时时刻刻睡在军营里,把军队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更不可能有什么心灵契约,让这些人对自己忠心耿耿,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忠诚。

  因此,历朝历代,为了掌控军队,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法子,各种各样的制度。

  比如说宋朝的某些历史时期,练兵的将领没有统兵权,而最后真正领兵出征的,又跟练兵的将领完全不是一拨人,甚至领兵出征的将领,也要按照枢密院既定的方式方法,甚至是按照行军图去作战。

  这些,就是因为宋之前百年动荡,使得宋朝对于武夫有了应激反应,想方设法的给武人,带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镣铐。

  这也就导致了,宋之后的武运,开始急转直下。

  现在的李云,当然不会再过度束缚将领的权力,他也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压得住这些骄兵悍将,因此只是一些小规模,但是又相对要紧的人事调动。

  赵成深深低头道:“上位英明神武,不管上位做出何种抉择,属下都完全支持上位的决定!”

  李云摇头道:“不要说这种话,一人智短,两人智长。”

  “我一个人,不见得什么都对。”

  李云轻声笑道:“咱们江东,从建立以来,大多数的事情,都是一点一点商议出来的,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不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会议要开了。”

  李云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一个特殊的人,而这个时代对于李云来说,其实也是有些陌生的。

  因为先前那位李大寨主的知识面,实在是有些匮乏,甚至可以说聊胜于无,以至于对于这个世界的大部分认知,都是李云自己慢慢去认识的。

  而他,也不是什么神人圣人,先前在很多事情上面,他的下属,杜谦,卓光瑞,苏晟等人的想法,都要比他更加成熟。

  而李云,也大多数采纳了这些更加成熟的想法。

  “明年进攻中原的具体章程,赵将军在家闲着的时候,也可以想一想,最好写在书面上,先递给我看一看,后面咱们落在会议上的时候,也更好交流。”

  “还有。”

  李云想了想,笑着说道:“我让九司,绘制了中原各州郡的地图,还有一些关于中原的情报,已经让他们连同工坊的匠人们刻板刊印,就要编订成册。”

  “最近几天,应该就可以刊印出来,到时候赵将军可以去九司取几份,权作参考了。”

  这就是位高权重的好处了,现在的李云,很多事情用不着亲力亲为,只要他吩咐下去,自然会有很多人,争着抢着去给他办事。

  比如说这种雕版印刷,其实是很繁琐的事情,但是现在,只要李云一句话,就会有很多人去做这件事情,而且很快就可以做好。

  赵成闻言大喜,抬头看着李云,开口道:“上位,属下能领几份?”

  李云哑然一笑:“只要印出来的够多,你想拿多少拿多少。”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李云又去看了看赵将军新出生的孩儿,等到他快要离开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开口道:“对了,苏师的手札,赵将军整理出来没有?如果整理出来了,也交给工坊,让他们刻板刊印。”

  赵成微微低头道:“上位,属下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用不多久,就能成书。”

  说到这里,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上位,属下斗胆对苏大将军的手札做了一些注解,还有增添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属下能不能…”

首节上一节522/7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