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压不住人,这部分人就会出来闹事。
只有杜谦,不管从任何方面,都能镇得住场子。
杜谦微微点头,开口说道:“那好,那你我,就一起联名给上位上书,看看上位如何决断,如果上位点头,那么居中兄就立刻动身,到上位身边办公。”
杜受益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在金陵,只经管江南道,淮南道,山南东道以及后续州郡的政事,就由居中兄一体处理,然后奏报上位。”
听到这句话,姚仲神色有了一些变化。
他在金陵,名为次相,但只是在给杜谦打下手,几乎没有做决定的时候,而如果他按照杜谦所说,到了李云身边,至少可以经管一个山南东道!
甚至更多!
姚仲抬头看向杜谦,苦笑道:“在金陵,有杜公掌总,属下不管干什么事情,心里都有底气,真要让属下去独当一面,属下心里反而有些惴惴不安了。”
杜谦摇头,正色道:“居中兄才干,全然不逊于我,到了上位身边,定然可以大展才华。”
他坐了下来,看向姚仲,苦笑道:“老实说,如果不是金陵这里的摊子铺得太大,我是想要去上位身边办差的,居中兄要知道,你这一趟差事,往后不知道要多出多少门生故吏。”
姚仲呼吸都急促了一些。
他知道,杜谦说的极对。
李云正在开拓新地盘,这个时候去到李云身边主政,就是做新地盘的宰相,到了那个时候,新地盘的一切官员,最后都有可能成为他姚仲的门人。
而如果李云一路顺利,甚至占据中原,将来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是要远胜在金陵为相的!
姚仲呼吸都停滞了一下,他抬头看了看杜谦,随即目光转动。
他想到了一个人。
杜谦的学生,张遂。
张遂,已经早早的跟在了上位身边,自己如果再去,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绝瞒不过他杜相公的眼睛!
想到这里,姚仲起身,欠身低头作揖道:“要说门生,属下就可以说是杜公的门生,属下这趟出去,只是办差,绝不会,也不敢有什么别的心思。”
见他这个模样,杜谦连忙把他搀扶了起来,摇头道:“居中兄不可如此,你我乃是同僚,而且你比我年长,咱们是互相学习,哪有什么门人不门人的?”
“而且…”
杜谦说到这里,轻声笑道:“江东越来越大了。”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聪明人,不会给别人留下话柄,也就不会把话说的太明白。
如果对方也是聪明人,那就不用说的太明白,而如果对方不是聪明人,更没有说明白的必要了。
姚仲自然是聪明人,他已经听出了杜谦话里的一些意味。
江东地盘越来越大了,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个饭,现在大家还是在一个锅里吃,李云就是这个锅的“锅长”,但是将来…
恐怕是要分锅吃的。
即便是如今,也已经隐隐有一些小锅的味道了。
而杜谦,现在就是文官这个锅的锅长。
至于姚仲…
杜谦想把他培养成另一口锅的锅长!
姚仲猛的醒悟过来,他抬头看着杜谦,喃喃道:“杜公…”
杜谦对着他笑着说道:“不管怎么说,你我都是在上位手底下做事,实心用事就是了。”
“属下…属下明白了。”
姚仲顿了顿,继续说道:“文书写好之后,属下想立刻动身,去面见王上,向王上汇报此事。”
杜谦点头笑道:“事急从权,这样也是可以的,反正是年初就定下来的事情,上位那里应该也不会反对。”
“而且,此时上位身边估计也正缺人手。”
“那居中兄就回去准备准备,启程动身罢。”
“是。”
姚仲低头,开口说道:“属下这就回家里去,准备准备。”
“好。”
杜谦对着姚仲拱手道:“居中兄辛苦。”
姚仲连忙低头还礼:“杜公折煞属下了。”
他毕恭毕敬的行礼离开,杜谦一路送他出了中书,目送着他离开之后,轻声喃喃低语:“也不知…”
“你能不能长得起来。”
…………
江东的两位相邦商议完了之后,很快写好了一份文书,各自署名,由姚仲带着,一路离开了金陵。
这位姚相,也是有狠劲,他是正经寒门读书人出身,跟杜谦那种世族子弟不一样,并不怎么会骑马,但是为了赶时间,就硬生生骑着马,带着几个护卫,一路奔向李云所在的陈州。
这一路,奔走了整整十天时间,等到姚仲赶到陈州的时候,大腿内侧几乎掉了一层皮,疼痛难忍。
他一瘸一拐的一路来到了李云的行辕门口,刚一进去,迎面碰到了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一身刺史官服,见到姚仲之后,连忙行礼道:“是姚相公么?”
姚仲还礼,问道:“在下姚仲,不敢称相公,阁下是?”
“下官刘知远。”
这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笑着说道:“旧周陈州刺史,如今降了王上,王上依旧任下官做陈州刺史,下官刚刚正在拜见王上,汇报事情,王上听闻姚相公来了,就让下官来迎一迎。”
他侧身道:“姚相公请。”
姚仲这才打量了他一眼,然后拱手说了几句客气话,这才跟着他一起,一路进了这座行辕,很快在行辕里,见到了李云。
“臣姚仲,拜见王上。”
姚仲跪拜行礼。
李云放下手中的毛笔,笑了笑:“快起来,快起来。”
“张遂,扶姚先生起来。”
一旁的张遂立刻上前,搀扶姚仲。
姚仲看了他一眼,起身之后,将手里的文书递给李云,低头笑道:“上位在豫州大胜,杜公与属下商议之后,觉得应当派属下过来,协同王上办公。”
“属下就一路赶来了。”
“早该来了,早该来了。”
李云让张遂扶着他坐下,笑着说道:“你们俩再不来一个,我都要派人回去,捉你们过来了。”
“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当真是…”
李某人揉了揉太阳穴。
“忙死人也。”
第705章 东进!
姚仲的到来,的确对于李云帮助很大,毕竟新吃下的这些州郡,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李云一个人先是忙活军事,军事还没有告一段落,又要忙活政事,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实在是有些吃受不住了。
姚仲到了之后,不止是带来一个人力这么简单,很快,就可以以姚仲为中心,组建一个类似于中书的群体,帮着李云处理政事。
这样,行政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事实上,国君出行,往往会把身边重要的大臣带走一半,甚至是一大半,只留下一两个老成持重的大臣,在国都处理国事,这样权柄才不会旁落。
如今李云与国君已经没有任何分别,正需要一个随身的秘书机构,以及行政机构。
至于姚仲的到来,李云简单一想,就能想的明白杜谦的用意。
他跟杜谦之间,一直存在一些不必要明说的默契,很多事情一看,两个人就能互相看出来,对方到底在想一些什么。
姚仲的到来,很多话已经不言自明,李云知道杜谦心里大概在想一些什么。
他并不是什么喜欢权斗的性子,更不喜欢使一些什么手段,但是杜谦这种明显为了将来考量,为了将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至于紧张,恶化,甚至崩裂而做的准备,李云是可以理解的。
他也默认这种做法。
姚仲到了之后,李云亲自设宴,请他吃了顿饭,给他接风洗尘。
这一顿饭之后,姚仲站在李云行辕的书房里,跟李云大致汇报了一下金陵以及整个江东的近况,等到他汇报一遍之后,已经是接近下午申时。
李云看了看他,笑着问道:“姚先生一路赶路辛苦,不用急着说这些,等先生休息好了,有的是时间说。”
“往后,先生就跟着我,我回金陵的时候,再带着先生回金陵去。”
姚仲微微低头,笑着说道:“要臣说,上位恐怕未必能回金陵去了?”
“这话怎么说?”
李云有些好奇。
姚仲开口笑道:“上位这一路,短短几个月时间,先取山南东道,又取下了河南道好几个州郡,再这么打下去,一路打进东都,打进关中也不奇怪,到时候上位便直接在这两个地方正了大位,不仅不用回金陵,金陵的官署衙门,还要反过来来寻上位。”
李云摇头,哑然失笑:“你们这些读书人啊。”
说了几句玩笑话以后,李云正色起来,开口道:“姚先生既然来了,那么久应当做一些事情,山南东道的几个州,官员已经派下去了,但是邓州,均州等五六个新下的州,还不够稳定。”
“河南道这里的豫州,陈州,许州,目前还一丁点着落都没有,这些,都是姚先生的事情,要抓紧时间,把各个州郡的官职填上,然后编户齐民,让百姓安定下来,休养生息。”
“有一点,我要提醒先生,不管是山南东道还是河南道,我们新取下的这些州郡,建了官署衙门之后,对待百姓要宽和,要与民休息,如果有人仗着江东军的威风,胡作非为,不管是谁,也不管是谁的亲戚,谁的门人。”
李云轻声说道:“我都不会留情面。”
“希望姚先生,也不要留情面。”
姚仲很知道李云的脾气,也知道面前这位说话很和气的东家,动起真格的时候,会是何等恐怖,他是一丁点也不敢怠慢,深深低头道:“王上放心,臣…”
“一定不负王上所托!”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你这一趟来,有没有经过荆州?”
姚仲微微摇头:“没有,臣直奔王上这里来了。”
李某人哈哈一笑:“还好你没有去,你那一届文会的魁首徐坤,现在在荆州做刺史,他在山南东道,正在你的麾下办差,见了你之后,他恐怕心里不会好受。”
姚仲也跟着笑了笑,开口道:“当年文会之前,臣曾经见过他,后来也同他说过几次话,徐刺史是个很有才干,也很务实的人。”
“他知道臣前两年跟费公一起均田的难处,不会多说什么。”
李云“嗯”了一声,开口笑道:“那好,先生一路辛苦,先休息休息,明后天再开始办差罢,等明天,我让人给你安排人手。”
“哦对了。”
李云看着他,问道:“这个陈州刺史刘知远,你也见了,这人圆滑得很,同泥鳅一般,这人你怎么看?”
“用还是不用?”
姚仲没有犹豫,立刻低头道:“王上,不管这人是什么性子,只要不是大奸大恶,就必须要用,而且是要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