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575节

  “不过,如果一两万人守洛阳,我想要去试一试。”

  李某人轻声道:“哪怕不成,引得朔方军回头了,至多也就是在都畿道,跟朔方军干上一场大的!”

  他目光灼灼:“我们江东,正需要一场大仗,来完成最后的淬炼。”

  李某人声音沙哑:“无论胜败,俱有好处!”

  如果是江东军初建成的时候,一场大败很有可能就把李云这两个字,从史册里给打没了。

  如果是前几年,一场大败,能把李云直接打回江东,几年不敢出头。

  但是现在,李云已经在山南东道,乃至于在河南道,建立起了自己的后方,他已经输得起了!

  各方各面素质,都不比朔方军差的江东军,如今正需要一场血与火的最终淬炼,需要一场永载史册的大仗,来完成最后的蜕变!

  这个战场,被李云定在了都畿道!

  也就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几个州郡!

  苏晟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最后他才抬头看着李云,沉声道:“上位,您吩咐罢!”

  “末将麾下,俱已经做好准备了!”

  “好。”

  李云也没有废话,直接开口说道:“我之所以急着赶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赵成那里,我已经派人给他去命令了,他会弃宋州城于不顾,领主力直取都畿道。”

  “兄长这里,也是如此。”

  “而且兄长这里,距离都畿道最近,甚至已经挨着了,兵贵神速。”

  “兄长这里,派一路前锋军,不顾沿路所有城池,直插入都畿道,甚至可以直插洛阳。”

  “给后续军队,开辟出一条路出来。”

  李某人看着地图,目光灼灼:“到时候,兄长这里的主力,加上赵成的主力,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军队,我们最终在都畿道集结的兵力,会超过十万人!”

  苏晟闻言,呼吸也急促了一些,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低声道:“上位,这样动兵,后方会不会空虚?”

  “后方…”

  李云摇头道:“整个南方,大半都是我们的地盘了,不必在乎身后,即便有问题,李正可以腾出手去处理。”

  “我们现在,只考虑中原,只考虑都畿道!”

  苏晟握紧拳头,目光灼灼:“上位坐镇中军,我来去做这个前锋!”

  “好。”

  李云没有婆妈,而是缓缓说道:“我们就在这里,等一个消息。”

  苏晟一怔,问道:“什么消息?”

  “朔方军进潼关的消息。”

  李某人目光灼灼。

  “朔方军一动,我们这里立刻动作,算起来,等他们深入关中,我们主力,也差不多…”

  “正好兵临洛阳!”

第722章 天子离乡

  不管是李云,还是赵成苏晟,都是第一次经历己方兵力十万以上的大规模,大兵团作战。

  尤其是李云。

  苏赵两个将军,依旧是各领各军,但是他却要整合两路军队,此时正到了最要紧的关头,也是最考验他的时候。

  好在,这两个将军都是相对专业的,李云只需要制定大的方向战略,底下的事情,李云不必亲自去过问,这两个人能够很好的处理好。

  此时此刻,李云就在进行一个果决而又大胆的战略。

  到目前为止,天下军阀,诸侯林立,也就只有他李云一个人有这样的胆略魄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种决定了。

  一方面是因为,江东军现在已经足够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现在是少数输得起的“诸侯”。

  哪怕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他这十万人全部折在中原,全部葬送在都畿道,他李某人只要不死,一年半载一样可以重新拉起来一支军队,守住他江东的基业。

  毕竟,如果单论地盘来算的话,李云现在是绝对的天下第一。

  昭定五年一年时间,李云已经成功走出了江南道淮南道的范畴,他吃下了几乎大半山南东道以及半个中原,还有李正吃下了岭南道大半,正在逐步将整个岭南道都纳入疆界。

  他已经远远超出了江东鼠辈的地盘,可以说,半个天下都已经在他掌握之中。

  只不过,这种掌握目前来说还不稳定,毕竟北方才是逐鹿的主战场,北方战事彻底定下来了,南方也就传檄而定了,现在李云掌握的地盘,多是南方。

  即便如此,他的行政已经基本上铺设了下去,南方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成为他的后方。

  而且,这种极端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

  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朔方军全部回头,双方在洛阳附近杀个天昏地暗,不死不休,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河东节度使与平卢节度使下场,坐收渔翁之利。

  即便是这种情况,在李云做好了种种安排的情况下,江东军至多也就是被迫退出中原,不可能有大量的伤亡。

  因此李云心里,也就不会有什么畏惧。

  他在这处大营里,简单歇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他就跟着苏晟一起,来到了苏晟的主力中军大帐。

  两个人刚一到中军没有多久,孟海就带着九司的两个人,匆匆进了中军大帐,孟海跪在地上,低头叩首道:“上位,关中的弟兄们发来消息,已经见到了朔方军,从潼关入关!”

  李云看了看他,问道:“潼关…有没有发生战事?”

  孟海低头道:“有!不过只打了两天,潼关就被朔方军叩开,现在朔方军已经在进入关中的路上了!”

  李云缓缓点头,扭头看向苏晟,轻声笑道:“看来,那梁温的下属,也并没有一门心思去京城给梁温报仇,还是有一些脑子的,至少他们尝试着想要守一守潼关。”

  苏晟闻言,也笑了笑,开口说道:“毕竟是草莽出身,如果是有朝堂经验的,在梁温死了之后,这些人的首领多半就会继续守卫潼关,然后跟朝廷谈判,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封公封侯,荣华富贵了。”

  李云摇头道:“梁温不也是这个路数?他死在了京城,他的下属谁敢学他?再说了…”

  “杀进京城里,什么都有了,还要什么朝廷的封爵。”

  苏晟一怔,然后笑着说道:“也是。”

  说罢,他站了起来,抱拳道:“上位,昨天晚上属下就已经把招呼打下去了,今天军队就可以开动,属下这就去了!”

  李云“嗯”了一声,他低头看了看地图,开口说道:“这里给我留一万人,我在这里坐镇几天,防止出什么事情。”

  “有情况,通过九司协调联系。”

  李云抬头看着他,继续说道:“记住,到了洛阳附近之后,要先探明洛阳的情况,不要贸然进攻,如果路上碰到了万人规模的朔方军。”

  李某人缓缓说道:“寻机会,跟他们打上一打!”

  “是!”

  苏晟大声应了一声是,然后扭头离开了帅帐。

  李云坐在主位上,闭上眼睛思索了一番,然后睁开眼睛,看了看面前的文书,开口说道:“孟海。”

  孟海连忙低头:“上位。”

  “关中那些跟我联系过的官员,大族。”

  “九司都派了人没有?”

  孟海低头,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一部分派了人手,在他们家里。”

  “好。”

  李云轻声道:“多派一些人手进京城,潜伏下来,最好能够照顾保全京城里的这些人,让他们在京城的动荡之中支撑下来。”

  “支撑到韦全忠进京城,一旦韦全忠进京城,就通过九司给他们传消息,让他们…”

  “劝韦全忠称帝。”

  孟海一怔,然后抬头看着李云,李云笑呵呵的说道:“用不着怀疑,按我说的去做,然后再给杜受益去一封信,让他也发动发动自己的人脉。”

  “哪怕劝不动韦全忠,至少也要让他心动。”

  孟海似懂非懂,对着李云欠身低头:“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他顿了顿之后,开口说道:“司正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李云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头,笑着说道:“等他到了,让他来见我一面,这场战事…”

  “九司要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从九司建成以来,就不止是一个情报机构这么简单,李云把它定义为信息协调机构。

  这个功能,在后世的即时通讯时代,只需要几个终端就能够解决,而现在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还需要一些智力。

  比如说九司为了快速传递消息,在一些要紧的地方,设立了一个又一个的节点,用来中继消息。

  还有一系列的暗号,标识等等。

  烟火这种新玩意儿,如今也被九司广泛应用在消息传递上。

  这样一来,哪怕江东军各个军队之间相隔数百里,一起行动的时候,也能够浑然一体。

  孟海立刻低头:“是!”

  说罢,他低头退了下去,按照李云的吩咐忙活去了,而李某人则是继续坐在帅帐之中,注意力落在地图上,目光有些热切。

  只要是男人,几乎都想过九五至尊的位置。

  而现在,这个位置,距离李云已经相当之近,只一步之遥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位于河南道北边的河东道,深呼吸了一口气:“关键,就在太原的河东军了。”

  此时,正面战斗力,江东军比起朔方军并不差,双方如果打起来,明显李云的耐力,韧性都更强,他可以凭借这些,慢慢将朔方军耗死。

  前提是,其他大型势力不能下场。

  而现在的情况,河东军的主事人只要不是傻子,那就必然会下场。

  要不然,对不起河东李氏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业,更对不起这场大争之世。

  因此,这场中原之争的关键,就落在了太原的河东军身上,李云一直在盯着他们,看着他们什么时候下场,打算什么时候下场。

  “只要我快一步吃下洛阳。”

  李云喃喃自语:“便不怕了。”

  以他的大后方深度,以及江东军的战斗力,只要占住洛阳,别人就绝难将他从中原撵走了。

  这场有些仓促的洛阳之战,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决定未来几十年,最要紧的一场战事!

  …………

  关中。

  皇帝陛下在一众官员,以及将士的卫护之下,匆忙逃出京城。

  这一次,皇帝陛下甚至都不装了,文武官员,除了一些跟他比较亲近的,其他俱都没有带上。

  反正皇帝陛下也很清楚,这些人暗地里,早已经给外面的敌人递了降书。

  而且,还不是只给一家递了降书。

首节上一节575/7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