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者一身紫袍,虽然满头白发,但是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也颇为精神,他下了马车之后,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金陵城,沉默了片刻之后,缓缓说道:“走进城罢。”
“是。”
一众随行人等立刻点头应下,护在这老者身前,他们往前刚走没多远,数十骑就朝着他们奔来。
这数十骑很快靠近,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为首的是一个二三十岁,身材偏瘦的年轻人,年轻人旁边,则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少年人大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道:“祖父!”
这少年人,正是周洛了。
这银发老者,自然便是平卢节度使周绪。
周绪把自己的孙儿扶了起来,打量了几眼,笑着说道:“好小子,精神了不少,比你爹强多了。”
周洛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站在了祖父身侧。
而为首的年轻人,则是大步上前,抱拳行礼道:“宣州李正,奉命代王上,来迎接大将军。”
周绪抬头看了看李正,然后轻声笑道:“咱们在青州地界见过一面,李将军。”
“许久不见,李将军风采,也远胜从前了。”
李正笑着说道:“大将军过奖,我奉王命前来,迎接大将军,车马都已经准备好了,大将军请。”
周绪点了点头,跟着李正一起上了马,然后看向李正,开口笑道:“定下中原之后,毕竟不一样了,吴王的架子大了不少。”
二人是八拜结交的把兄弟,而且周绪是兄长,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李云亲自出来迎接他才对。
李正早知道他会挑理,笑着说道:“大将军,本来家兄是要亲自来迎接大将军的,但是今天实在是不巧,家兄家里,今天添丁进口,家兄正在家里等候,因此没有办法来迎接大将军。”
“添丁进口?”
周绪一怔,问道:“哪一位夫人?”
李正开口笑道:“是陈州的一个小夫人,今日临盆,我来之前还没有生下来,不过这会儿,应该已经差不多了。”
“大将军跟我一道进城,说不定还能讨杯喜酒喝。”
周绪哑然一笑,这才扭头看了看周洛,以及自己带来的几十个随从,沉声道:“走了。”
“进城!”
李正也回头看了看四周,低喝了一声,吩咐众人进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了金陵城。
进了金陵城之后,城里主要道路上的积雪,已经被清理干净,众人很是顺畅的一路到了吴王宫门口。
李正是李云明面上的唯一兄弟,自然很顺利的带着周绪一起,进了王宫之中,被王宫里的侍者们,带到了王宫前殿一处偏殿等候。
等了差不多盏茶时间,同样一身紫袍的李云,这才三两步赶了出来,还没有靠近,就对着周绪抱拳笑道:“大兄远道而来,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周绪抱拳还礼,然后笑着说道:“听闻贤弟家里添丁进口了?”
李云回头看了看李正,然后对着周绪笑着说道:“是,刚生下来不久,孩子一哭,没事了之后,我就立刻来见兄长了。”
周绪道了声恭喜,然后笑着问道:“不知道是王子还是王女?”
“是个小子。”
李云笑着说道:“白胖白胖的,兄长今天且住在我这王宫里,明天我就带兄长,去看一看这小子。”
“恭喜,恭喜。”
周绪抱拳,再一次道喜,笑着说道:“江东李氏,要枝繁叶茂了。”
这个时代,血脉与家族,往往能决定很多事情,甚至能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与长久。
而此时,江东李氏,已经初见成型。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比起兄长,还差得远,听闻兄长擅长鏖战之术,哪天我跟兄长好好请教请教。”
周绪若有所思的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孙儿,然后点头微笑:“好说,好说。”
“兄弟”二人谈笑了好一会儿,李云才终于说起了正事。
“兄长,如何看河北局势?”
第800章 谋定而后动
中原既定,那么摆在李云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河北道还有幽燕的契丹人了。
只要河北道的问题解决,就再没有任何悬念,将来关中巴蜀那些问题,腾出手来之后,大可以一点一点去着手解决。
李云目前的兵力,如果全部开进河北道,河北道的问题,就不是那么困难了,但是江东距离河北道中间,还隔了一个平卢军。
平卢军…并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势力,甚至可以说,这是一股相当强力的势力。
虽然平卢军实际上已经向李云低头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李云收编,简单来说,这个时候他们依旧听周氏父子的号令,而不是听他李云的号令。
所以,这个时候,北征就必须要问过周绪的意见。
听到李云这个问题,周大将军低头喝了口茶水,先是笑了笑,然后开口道:“贤弟还真是急性子。”
李云神色平静:“我一直都是这个性子,现在我江东的军队还在前线,还在中原,每一天都有相当大的开销。”
“而且,这个事情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咱们是兄弟,自然有什么说什么。”
“那好。”
周绪缓缓说道:“我说一说我的看法。”
“萧恒那小子,野心不小,到现在为止,他的整体兵力不降反升,此时估计已经接近十四万人。”
“而且,他悄悄的跟太原李氏勾手指头,这个年关,萧恒…应该是在太原过的。”
李云闻言,微微皱眉,随即轻哼道:“范阳军南边是青州,北边是契丹,河东军的南边是中原,北边更是不毛之地。”
“他们两家,俱无有可以开拓的土地,结盟之后,也无赃可分。”
“这种必不可能长久。”
周绪看着李云,笑着说道:“他们是无处开拓,但是贤弟对他们的威胁太大了,哪怕是抱着互帮互助的念头,江东势大一天,他们就会抱团一天。”
“所以,河北道的问题就变得有些麻烦。”
周绪轻声道:“根据现在的情报,契丹人占了幽燕之后,暂时没有继续南下的态势,但是不能保证河北道动武之后,契丹人依旧无动于衷。”
“一旦契丹人最后也搅入这场战局。”
周绪看着李云,开口道:“算上你我两家,最后河北道可能会成为五家混战,交战兵力超过三十万人的庞大战场。”
“这场战事,能不能赢不好说,但是一旦打起来,估计河北道立时成为一片焦墟。”
李云面无表情道:“河北道这场仗,必须要打,拖延下去,只会更加糟糕。”
“兄长应该知道河北道现在是什么模样,我说一句不好听的,那萧恒现在占据州郡之中的百姓,日子可能要比契丹人占据下的幽燕百姓还要更加难过。”
“而且,萧家父子其心不良,萧宪之死不明不白,这些事情,都要跟他们一一算清楚。”
周大将军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着李云,开口笑道:“贤弟,周家满门的身家性命,都托付在了贤弟手上,托付到了江东手上,不管前程如何,贤弟说什么,我们父子做什么就是了。”
李云笑了笑:“兄长这话说的见外,我现在最多也就是从青州借道,别的还能做什么?”
“我要是去收编平卢军,兄长也不会同意。”
“怎么不同意?”
周绪看着李云,正色道:“我儿在河北道,与江东军携手并肩,我孙儿跟在贤弟身边,做贤弟的贴身随从。”
“周家,已经与江东同声一气,而且也没有什么退路了。”
他看着李云,开口笑道:“贤弟若是需要收编平卢军,为兄绝不反对,为兄甚至可以,全程协同配合贤弟。”
李云看了看他,没有说话。
周绪一脸严肃,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李某人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笑着说道:“整编军队,现在就算了,咱们还要一起打仗呢。”
“不过有一个态度,我要跟兄长说明白。”
李云正色道:“河北道的事情,就是眼下江东最重要的事情,这个事情,过了年之后,我就会着手解决。”
“咱们兄弟,要共同尽力才是。”
平卢军现在,哪怕不算周昶带到河北道的那部分,青州的平卢军,少说也还有五六万人,这么多人的整编,少说也要几个月到半年时间,才能整编完成。
而且整编之后,军队的战斗力一定会有波动。
再者,周家到底是个什么心思,现在还难说得很,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太着急去做这件事情。
周绪看着李云,想了想,问道:“解决河北道的事情,多半要跟河东道一起解决,如果部署太多兵力到河北道,中原那里…”
李云神色平静:“明年,我在保证中原稳固的前提下,可以陆续抽出十万兵力,放到河北道,加上平卢军的兵力,就差不多够用了。”
周绪闻言,默默点头,开口道:“这样的话,平定河北道河东道,恐怕都不会太难,毕竟这两家现在,也都有些虚,不过…”
他看着李云,开口道:“想要拿回幽燕,恐怕有些困难。”
“困难也要拿回来。”
李某人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他缓缓说道:“不取回幽燕,就等于门户洞开,将来人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我们这一两代人,或许能够安然无恙,时间一长,就是天大的隐患。”
李云看着周绪,声音无比坚定。
“死磕,也要把这座大门给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
…………
这天,李云与周绪商议了许久,差不多一个时辰,才让周洛带着周绪先下去休息,等待着晚上的接风宴席。
周绪被请下去之后,李云很快让人把周良,李正两个人,请到了王宫里。
这都一家人,李云就在自己的书房里见了他们,各自行礼之后,李某人吩咐二人落座。
座位旁边的茶水已经倒好,李云看着两个人,也没有嗦,直接开口说道:“周大将军到金陵的事情,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过了年关,咱们江东的重心,就要放在北边,放在河北道了。”
“这场战事,我可能会去看,但是大概率不会全程在场了。”
到了这个阶段,李云开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区别只是开国领土的大小问题,还有正统,以及各地形势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很多事情要他去做,去着手准备,不可能再像先前那样,亲临战场了。
而且,过去两年时间,李云吃下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来得及接收。
未来一年,他要把一部分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面,不太可能再王驾亲征了。
而实际上,现在前线的绝大多数指挥工作,都是几个主要的将领在做,李云到前线上去,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军心士气了。
说着,李云看向李正还有周良,缓缓说道:“三叔,李正,过了年,你们估计都要投身北边,协同苏将军,替我把河北道的事情办好了。”
周良跟李正立刻低头,抱拳行礼:“属下遵命!”
李云点头,又跟他们说了几句话,然后开口道:“三叔,让周必也跟着你去河北道去,锻炼锻炼,过几年,我准备大用他了。”
周良闻言,立刻低头:“属下遵命。”
李云没有抬头,而是敲了敲桌子,开口道:“现在,我给你们分配一下差事。”
“开了年,三叔最重要的差事是做好兵力的输送,还有整个北线的后勤补给,到时候,我会让薛放,跟三叔协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