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634节

  因为,他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一个可以勉强支撑他在河北道战事的后方,如果这个后方是金陵,或者是青州,都有些太远了。

  而沧州足够大。

  足够大的地盘,就有可以操作的空间,李云可以源源不断的把兵力,以及后勤辎重,输送到沧州去,将沧州作为他在河北道的一个据点。

  哪怕是目前这个状态,沧州苏晟跟周昶两个人的兵力加在一起,也有七八万人,完全可以保住沧州的安全。

  李云,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造沧州,将沧州作为他平定河北道的跳板。

  杜谦只是想了想,就点头笑道:“那中书这就给黄朝去文书,然后再给苏将军行文,让苏将军配合配合。”

  “沧州毕竟不怎么安全。”

  杜谦看着李云,开口问道:“是不是给他增派一些人手过去?”

  李云神色平静,开口道:“这个事,我给给苏将军去文的,到时候让他从军中,分出一个都尉营给黄朝,让他展开在沧州的差事。”

  说到这里,李云看向杜谦,开口道:“中原我已经安排妥帖了,哪怕朔方军齐出关中,至少也能支撑个一两年的时间,未来一两年时间,咱们的重心就是河北道。”

  杜谦“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地图上,开口说道:“上位的意思,臣等已经明白了,后续,金陵中书这里,会集中调派物资北上,只要青州那里没有阻力,三个月时间,臣等就有把握,输送过去足够支应的辎重。”

  “青州…反水的可能性不大了。”

  李云眯了眯眼睛,轻声道:“河北道萧恒,现在正在全力经营河北道,同时还面对契丹人的威胁,不可能帮到周家,周家父子现在跟我们翻脸的话,无非是将我北上的进度,拖慢个一两年两三年。”

  “代价,是周家上下灰飞烟灭。”

  李云伸手敲了敲桌子,继续说道:“周绪是个很精明的人,很多事情,他已经看得清清楚楚,跟这种人打交道,虽然交情没有什么用,但是利害一定是有用的。”

  “受益兄办事的时候,可以不用顾忌青州。”

  杜谦看向李云,缓缓点头:“臣明白了。”

  他顿了顿,又说道:“上位,周氏父子若是诚心投靠,则河北道平复不难,难在幽燕。”

  “所以萧家该死。”

  提起这个事情,李云的脸色也不好看了,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开口道:“不管怎么说,先把河北道收回来再说,幽燕的事情,能争夺回来就争夺回来,实在不行,就徐徐图之。”

  杜谦开口说道:“臣有个办法。”

  “快说,快说。”

  杜谦顿了顿,轻声道:“契丹人为祸北方,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臣对于契丹族群,也稍稍了解了一些,尤其是这两年,因为幽燕的事情,臣查了大量有关于契丹的情报。”

  “现在那位契丹汗,是契丹诸部这些年来,难得的英主,先是一统了契丹诸部,又平灭渤海国,现在更是占了幽燕,可以说是累累功绩。”

  “但是,这位契丹汗并不是全无弱点的。”

  杜谦一字一句的说道:“契丹诸部,毕竟人数太少了,即便是加在一起,现在也就是二三十万户,契丹汗这些累累功绩的的背后,对于契丹普通百姓,以及一些契丹部来说,就是沉重的负担。”

  “最近五年时间,契丹诸部的征兵,以及对外征战,几乎没有停过。”

  到这里,李云已经听明白了杜谦的意思,他微微眯了眯眼睛,轻声说道:“受益兄的意思是,从契丹诸部内部着手?”

  “是。”

  杜谦开口说道:“契丹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这契丹汗统一契丹部的时间,也不算太久,这个时候,他们也谈不上上下一体,只要上位能派些人,接触这些契丹部的首领,许以重利。”

  “未必就没有动摇契丹部的机会。”

  李云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伸手敲了敲桌子,轻声道:“是这个道理,我会让九司去试一试。”

  他看着杜谦,轻声笑道:“受益兄这个办法巧妙,这种接触不一定要成,甚至不一定需要隐秘。”

  “要是被那个契丹汗,隐隐察觉到,那就更好了。”

  说到这里,李云已经敲定了这个办法,他轻声笑道:“等刘博回来,我让他亲自去安排这件事情。”

  杜谦轻声笑道:“这事,能成则好,成不了,也无碍整体战局。”

  “而且,契丹人占了幽燕之后,基本上没有后续的动作了,那位契丹汗估计心里也清楚契丹诸部现在的情况,他也想要休养生息。”

  杜受益看着李云,低声道:“哪怕没有这一出,打个几年仗,他们未必就能支撑得住。”

  李云缓缓点头,然后对着杜谦笑了笑:“受益兄先前说自己不通兵事,现在看来,也是精通的很嘛。”

  “这非是兵事。”

  杜谦笑着说道:“只是臣对于人心的一些揣摩罢了。”

  说到这里,李杜二人对视了一眼,俱是会心一笑。

  …………

  腊月十六。

  过了年之后,金陵就再没有下过大雪,此时金陵附近的各个主干道,都已经畅通无阻。

  因为年关过去,李云亲自相送周绪周大将军,离开金陵。

  金陵城门口,兄弟二人互相行礼,李云对着周绪抱拳,开口道:“大兄一路保重,等我金陵的事情忙完了,去青州寻你喝酒。”

  周绪看了看李云,笑着问道:“贤弟真去?”

  “真去。”

  李云笑着说道:“要打这么大的仗,我应该会去看一看的,大兄你也知道,我这个人,跟其他人不一样,一直坐在城里,我可坐不太住。”

  “那好。”

  周绪看着李云,正色道:“为兄在青州等着贤弟,贤弟要是到了青州,我们青州的平卢军,俱都交给贤弟分配调遣。”

  李云一脸笑容:“一言为定?”

  周绪很是认真:“一言为定。”

  李某人回头看了看身后跟着的周洛,笑着说道:“小家伙,跟你祖父回青州否?”

  周绪也看向自己的孙子,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说道:“孩子,你自己选罢。”

  周洛深呼吸了一口气,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祖父,孙儿想要继续跟在王上身边,跟在王上身边,比从前在青州有意思得多。”

  李云笑着说道:“不用说场面话,想回去就回去,你回了青州,就不必再给我当随从了,可以在青州,称王称霸。”

  “鱼肉乡里。”

  周洛低着头,一脸赧然:“王上,我知道您不屑留我做什么质子,但是我是真想再跟您一段时间。”

  李云看了看周绪,笑而不语。

  周大将军拍了拍孙儿的肩膀,开口道:“那你就就在金陵,多看多学,得了空,回青州看一看。”

  周洛跪在地上,给周绪磕了个头,然后低头应是。

  周大将军弯腰,把自己的孙儿扶了起来,拍了拍孙儿的肩膀,一句话也没有说。

  李云看着周绪,开口笑道:“大兄不必伤心,我留下你一个姓周的,也送你一个姓周的,周必。”

  李云喊了一声,周必立刻大步上前,对着李云抱拳行礼:“王上!”

  周绪,比李云小四五岁,现在也已经二十四岁了,先前他跟着李云的时候,性子就相对沉稳,这几年在稽查司,性子更加沉静。

  对着李云行礼之后,他又对着周绪低头行礼:“大将军。”

  李云看着周绪,开口笑道:“大兄,这是自小跟我一起长大的小兄弟,现在在金陵枢密院的稽查司当差,这一次,你我两家要协同配合,用不了多久,我江东军就要借道青州,北上沧州。”

  “为了防止一些误会,还有一些不方便,我想让他跟着大兄一起,先到青州去看一看,然后做好你我双方的协同配合。”

  “大兄以为如何?”

  周绪看了看周必,又看了看李云,赞叹道:“好一个少年俊杰。”

  他笑着说道:“还是我的本家。”

  说着,周大将军看向周必,开口笑道:“小兄弟,你带多少人跟我一起到青州去?”

  周必低头抱拳:“回大将军,不足百人。”

  “好。”

  周绪看了看李云,又看向北方,声音平静。

  “出发罢。”

第803章 借壳和切割

  一转眼,时间进了二月。

  整个年关,李云几乎忙个不停,每天不是在跟周良等人讨论兵力调动的问题,就是在跟杜谦他们,定一些要紧的施政方略。

  再或者,就是见各种各样的人。

  这些人,有杜谦等人推荐的官员,也有过来投奔的旧周官员,还有就是一些年轻的世家子弟。

  这些世家子弟,基本上都想要到江东来做官。

  其中有些人,见到李云之后,明面上相当谦恭,但是一说起话来,就傲得没边。

  说什么,自己到江东来,也不求什么很高的官职,只要能做个县令,做个州别驾,就心满意足了。

  这些人,李云都是一人一个白眼,让他们滚回去等待考试。

  没有错,今年的金陵,依旧会进行科考,也依旧会按照金陵的惯例,考七科。

  尤重实务。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时间,金陵基本上每一年都会进行科考,之所以这么密集,当然是因为开拓的土地太多,官员已经不够用了。

  不止是官员不够用,预备官员都完全不够用。

  这种缺官的情况,估计至少要十年之后,才会完全消失不见。

  毕竟新朝开创时期,萝卜坑总是最多的,也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萝卜坑。

  等到这些坑位都满了,后来人再想要取而代之,就千难万难了。

  到了二月之后,李云总算是得了一些清闲,他找来许昂,在金陵一家酒楼里,请这位金陵著名的冷面官喝酒。

  二人在二楼雅间对坐,李云看了看许昂,伸手给他倒了杯酒,笑着问道:“我这两年不在金陵,许兄这里有没有什么趣事,说给我听听?”

  许昂怔了怔,然后看向李云,低头道:“上位,臣…臣每天,心思都在公事上,其他的事情没有怎么注意到,不过要说趣事,有一件事上位知道了应该会很开心。”

  李云把酒杯递过去,笑着说道:“什么事?”

  “金陵城里,已经有人开馆,教授农学以及实务了。”

  许昂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不止一家,还有人把学堂开设在城外,然后在学堂附近买了块地,身体力行,教授农学。”

  他看着李云说道:“上位执政,首重农事,还说过将来要成立农事司,设立农学院,眼下民间已经有了这些东西,上位应该会开心罢…”

  李云仰头喝了口酒,微微摇头道:“那些人,无非是为了求功名,没有几个人,专心农事的,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了个开端就是好的。”

  他正要给自己倒酒,许昂已经站了起来,替李云斟酒,李云也没有拒绝,只是继续说道:“后面,可以发布一道文书出去,就说,只要有人能在现有农事产量上,增加一成产量,并且连续三年如此,就授给学士,给他官职五品。”

  许昂记了下来,低头道:“臣记下了,臣明天,就去寻杜相公商量此事。”

  李云示意他坐下来,然后笑着说道:“今天找你来,主要不是商议公事,难得我躲了一天的清闲,咱们说些私事。”

  许昂低头应是。

首节上一节634/7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