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643节

  “是。”

  裴璜欠身行礼,然后背着手,一路来到了看押韦遥的偏殿,挥手屏退了宫人之后,他坐在了韦遥对面,神色平静:“少将军,事情可以谈,但是你们出了价,朝廷这里也要出价。”

  韦遥左右看了看,见没了第三个人,他才看着裴璜,缓缓说道:“裴相公还是一口一个朝廷,殊不知,李云已经在江东,又建了个新朝廷了。”

  裴璜没有接话,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有几个条件,少将军听着就是。”

  “头一个。”

  他轻声说道:“给你们提供钱粮可以,但是我们也要从蜀中,派遣一个将领,到朔方军中任事。”

  韦遥咧嘴一笑:“好啊好啊,朝廷派来了人,我们一定委以重用。”

  裴璜皱眉,继续说道:“一旦朔方军的动向,与朝廷的意向不同,朝廷这里,立刻切断粮草供给。”

  韦遥脸上的笑意收敛,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缓缓点头:“没有问题。”

  “第二个条件。”

  裴璜继续说道:“原朔方军的兵力,靠关中养活应该不成问题,你们朔方军之所以缺粮,是因为你们要扩军,我蜀中出去的粮食,只供给从关中征募的新兵。”

  “由我们的人,押到军中发放。”

  韦遥面无表情:“这个不成。”

  关中的皇帝,给关中的新兵发饷,那这些新兵最后是朔方军的兵,还是朝廷的兵?

  恐怕不太好说。

  至少,这是有风险的。

  裴璜不紧不慢,继续说道:“第三个条件,朝廷委任韦全忠为征东大将军,朔方军要立刻东出潼关,与河东军,范阳军一起,讨伐侵占中原的江东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此事,我与朔方军同行。”

  韦遥面无表情。

  裴璜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说道:“成与不成,就是这样了,少将军派人,汇报韦大将军罢。”

  韦遥没有抬头,而是低声道:“这个时候,需要用大周的名头,才能够把那些地方诸侯汇集起来,共讨李贼,单单靠一个征东大将军,是远远不够的。”

  “裴相公,需要有个有身份的人,跟我一同北上,进京城统领三军,才有可能号召天下诸侯,共诛李逆。”

  裴璜也不废话,直接说道:“你要谁跟你同去?”

  “太子。”

  韦遥看着裴璜,声音平静。

  “我要太子殿下,北上京城,主持大局。”

  昭定帝武元承,今年已经三十大几岁了,再过两三年,他就会到四十岁。

  他的儿子们当中,自然有已经成年的,其中嫡子出身的太子殿下武延兆,今年已经快十八岁了。

  从法理上来说,他的确可以替皇帝陛下北上,去“主持局面”。

  说白了,就是去当一面活着的大旗,供朔方军摇旗呐喊。

  裴璜闻言,紧皱眉头,他看着韦遥,沉声道:“你们父子,想要太子北上,莫非有什么阴谋诡计?”

  “能有什么阴谋诡计?”

  韦遥苦笑道:“裴相公,我们父子即便在京城尊太子殿下为帝,又有什么好处?既占不下中原,也吃不掉蜀中。”

  “现如今有李云在,天下诸侯得太子,都无用处。”

  他顿了顿,看向裴璜,轻声感慨:“只有李云一人,得了太子殿下有用处。”

  裴璜看了看韦遥,眯着眼睛思索了一番,然后背着手转身离开。

  “我去请示陛下。”

第814章 吃了小亏!

  吴王宫,长桌议事堂。

  李云坐在主位上,江东主要的文官,或者说嫡系文官,分列两边,坐在他两侧。

  杜谦自然是左侧第一位,而右侧第一位,本来应该是姚仲,但是姚仲还在洛阳,因此就是许昂,补在了这个位置上。

  其余如卓光瑞,费宣,陶文川等人,都各自在座。

  甚至,李云的老丈人薛嵩,也赫然在列。

  一张长桌,坐了十几个人。

  等到大家伙都基本上到齐了之后,主场的李云才姗姗来迟,他到了之后,众人立刻起身行礼,李云坐在主位上,按了按手,笑着说道:“都坐下说。”

  等到众人都坐下来之后,李某人左右看了看众人,心中一阵恍惚。

  他想起了以前在苍山大寨当寨主的日子。

  那个时候,跟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只不过当时是在聚义堂开会,现在是在王宫里。

  还有一点分别是,当时聚义厅没有这张方形长桌。

  一样的是,他依旧坐头一把交椅。

  只是一个恍惚,李云便回过神来,他看了看众人,沉声道:“年关之后到现在,已经两三个月时间过去了,咱们该做的一些准备,都已经做的差不多,现在有一些事情,我们要在这里定下来。”

  “或者说,是宣布下去。”

  李云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头一件事,就是六部衙门的建立,这个还是简单的,从前咱们江东的六司,就直接改建为六部。”

  “陶先生,任礼部尚书。”

  陶文川起身,拱手行礼:“臣遵命。”

  李云看向费宣,笑着说道:“费先生任刑部尚书。”

  费宣也起身行礼。

  “吏部尚书,由受益兄兼着。”

  杜谦起身,默默低头拱手:“臣谨遵命。”

  “兵部…兵部尚书。”

  李云揉了揉眉心,开口道:“兵部这个衙门,全无头绪,现在就暂时空置。”

  兵部,也是文官衙门。

  不过,这是建立新朝,因此把武将塞到这个位置上,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目前金陵,实在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最合适的人选,其实是苏晟或者是赵成。

  毕竟他们是将门出身,同时又都读过不少书,这个差事担起来,问题不大,但是这两个又不在金陵,只能暂时搁置。

  “工部,工部…”

  李云看向卓光瑞,缓缓说道:“卓兄,工部尚书就由你担当罢。”

  卓光瑞起身,有些惶恐,苦笑道:“王上,臣还有金陵尹的差事…”

  “兼着,兼着。”

  李云摆了摆手道:“这个时候,合用的人太少,大家就都勉强勉强,多兼几个差事。”

  卓光瑞苦笑道:“上位,要是别的差事,臣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金陵府事情多多,臣恐怕…”

  “精力不济。”

  李云“嗯”了一声,点头道:“让你一个人去干,肯定是不成的,前几天我跟受益兄,见了一个旧周的官员,其人任过旧周的工部员外郎,干过不少工程,我已经把他招进工部了,至于是让他任侍郎还是郎中,等这场会结束了,你去找受益兄,你们两个定下来。”

  “到时候工部的事情,你可以跟他商量着来。”

  “至于金陵府的事情。”

  李云揉了揉眉心,开口说道:“也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你主要的任务,是尽快把工部给建起来。”

  卓光瑞无奈,低头应是。

  “户部。”

  李云看向杜谦,开口道:“就让杜和任户部尚书。”

  杜和也在座,连忙起身行礼,对着李云道谢。

  而此时,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杜和杜谦兄弟两个人。

  因为…太耀眼了。

  杜谦本来就是中书宰相,而且现在几乎是江东政权唯一的一个宰相,完全可以称其为“丞相”。

  在这个宰相之外,他又兼了主管人事的吏部。

  而他的兄长杜和,如今又主管了钱袋子户部!

  毫不夸张的说,京兆杜氏一家,就占了江东文官的半数权柄!

  这样的信任。

  整个江东政权,再没有第二家可以做到了。

  在关中遭受重创,几乎“灭门”的京兆杜氏,如今已经完全可以说,在金陵焕发了第二春。

  而且…似乎比先前,更加生机勃勃了。

  到这里,六部就基本上被定下来了,李云看着许昂,开口笑道:“许兄,你做江东第一任御史大夫,主管御史台,不过现在江东的御史台还没有成型,你这个御史大夫要当好,要帮着把御史台给建起来才成。”

  许昂起身,对着李云低头行礼道:“臣…一定不负王上所托!”

  李云按了按手,示意众人坐下。

  然后他低头喝了口茶水,看向杜谦,杜谦站了起来,咳嗽了一声:“奉王上之命,我来说一说六部侍郎的任命。”

  他扫视了一眼众人,开始一个个点名。

  这一场似乎不怎么起眼的会议,在短短小半个时辰时间里,就定下了五个六部尚书,以及八个六部侍郎的人选。

  这其中,包括李云的老丈人薛嵩薛老爷。

  薛老爷被李云钦点,任新朝的礼部侍郎,未来估计要主管科考以及地方学务了。

  一场会议开完,李云直接站了起来,看向众人,开口笑道:“我要说的就这些,不过你们估计还有很多事情要说,你们说你们的。”

  说罢,他起身要走。

  许昂起身,对着李云拱手道:“王上,如今新朝已经初见雏形,而且王上早已经进了王位,以后,似乎应当…”

  “注意礼法规矩。”

  “您不应当再自称为“我”,而应当称孤道寡了。”

  李某人对着许昂笑了笑:“许兄这个御史大夫刚一上任,就开始办差了。”

  “好好好,我以后注意,以后注意。”

  说罢,他对着众人摆了摆手,背着手离开。

  李云离开之后,不少人走到杜谦面前,对着杜谦拱手行礼,连声恭喜。

首节上一节643/7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