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这一支平卢军与江东军的接触,已经十分频繁,对于江东军军功爵的事情,自然都是知道的。
这其实,也算是李云的阳谋之一。
他当初,建起这支江东军,本钱下得极足,到现在,江东军的饷钱,伙食,已经成为了江东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一。
虽然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但是因为成军的时间太短,以及后来加入了太多新兵,江东军的战斗力,依然没有办法对别的军队,形成碾压的态势。
既然在战斗力上没有办法形成碾压,那在舆论上的优势,当然要利用利用。
大家都是当兵的,江东军的福利待遇,远胜平卢军,双方一接触,再加上主掌平卢军的周氏父子,已经率先“低头”,这些平卢军将士心里,自然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尤其是军功爵制度,不止是让平卢军的底层将士们心动,哪怕是中层的将领,也心动不已。
开玩笑,江东军功爵最低等的军士爵,都能给田给宅,越往上,待遇越高,有些福利,连钟樊这个副将都眼馋!
而此时,平卢军与江东军一起授爵,无疑会让平卢军军心大振。
同时,也让这支军队,进一步向李云倾斜。
两个人简单交流了一会儿之后,很快,李云麾下的江东军,就开始了动作。
首先进攻真定的,是江东军的一个都尉营,他们很是熟练的用投石车,往真定城楼上投掷震天雷,几轮震天雷之后,盾兵已经带着一众步卒,奔到了真定城楼下,开始准备架设云梯。
而且,真定城楼并不高,一些力气大的江东军将士,甚至可以在墙根底下,点燃震天雷,扔向城楼上。
随着城楼上震天雷下来,攻城的压力一下子骤减,立刻就有人顺着云梯爬了上去。
钟樊看着真定城的情况,咽了口口水,他对着李云抱拳道:“王上,属下领兵,支援战场!”
说罢,他扭头就去了,没过多久,就有一队平卢军的将士,被钟樊亲自领着,攻向真定!
没办法,江东军的攻城,打的太过丝滑,太过行云流水,再这样打下去,恐怕平卢军再上,就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李云则是静静的看着战场,并没有说话。
苏展站在李云身侧,也有些跃跃欲试,他正要低头请战,被李云拍了拍肩膀,微微摇头道:“先看一看罢。”
苏展低头应了声是,然后看着战场,开口说道:“上位,看这个情况,两天估计就能把真定给打下来了。”
李云先是“嗯”了一声,然后轻声说道:“你等会,先回去睡一觉,到了晚上,你带人继续围困真定,今天晚上城里的人不逃,明天晚上,他们一定会逃。”
李云还要继续说下去,突然听到一声爆炸的声音,他先是一愣,立刻拿起望远镜,看向前线战场。
苏展也连忙拿起望远镜,看着前线战场,他只看了一眼,便愣住了:“上位,怎么…怎么他们也有震天雷?”
李云放下望远镜,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了。
真定城楼上的守军,分明在往城楼下丢震天雷,而且不是一两颗。
也就是说,不是他们从江东军这里缴获的,而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渠道,来获取震天雷。
李云眯了眯眼睛,轻声道:“多半,是从韦全忠那里传出来的。”
去年的中原战场,李云就在朔方军那里,看到了简易版的震天雷,也就是说,这种火药技术,已经被朔方军掌握。
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技术,但是范阳军这几年可以说是“颠沛流离”,靠他们自己,估计不太弄得出来,很大概率是从河东军那里搞到的。
而河东军的震天雷,多半是从朔方军那里得来。
想到这里,李云继续看向战场,看了一会儿,便不再看下去,而是拍了拍苏展的肩膀,轻声道:“走罢,回大营去,你我…”
“都该歇一歇了。”
慈不掌兵,李云现在,在战场上已经可以做到心如铁石了。
回到了帅帐之后,他开始翻看九司送上来的文书,一直处理到下午,便躺在帅帐里睡了过去。
似乎正在进行的攻城战,跟他没有关系。
这一觉,一直睡到夜间,夜深的时候,有人急匆匆站在李云帐外,低声道:“王上,真定守军…”
“突围了!”
“小苏将军,正在带人围堵追杀!”
李云睁开眼睛,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
“知道了。”
第830章 去衣
听了这个消息之后,李云只是轻轻的应了一声,然后起床点了灯,看了看地图,便又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这一个回笼觉,他睡的很是香甜,先前几天缺失的觉,都被他这一觉给补了回来。
第二天一早,李某人苏醒之后,美美伸了个懒腰,刚披上衣服,外面守着的薛圭,就听到了动静,他掀开营帐,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靠近之后,才露出牙齿,咧嘴一笑:“姑父,大胜,大胜。”
李云瞥了他一眼。
“军营里,注意称呼。”
薛圭龇牙一笑。
“我知道,我知道。”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终于笑出了声音:“属下刚才不是声音很小嘛…”
李云穿好衣服,走到水盆前洗了一把脸。
“说罢。”
“是!”
薛圭应了一声,咧嘴笑道:“与他,苏大哥带兵,在城外埋伏,刚好碰到城里的范阳军带着萧家人突围,被他堵了个正着,到子夜时分,这些范阳军就被杀了个人仰马翻。”
“弃械投降了。”
因为是苏展的功绩,薛圭说的眉飞色舞,笑着说道:“萧家一家老小,百来号人,被苏大哥一体擒拿!”
“天亮的时候,真定城也随之告破,现在苏大哥跟平卢军的那个钟将军,都在真定城里,着手接管真定。”
李云闻言,“啧”了一声,笑着说道:“苏展这小子,还真有些样子。”
真定破城,是李云意料之中的事情,要不然他也不会千里迢迢奔到这里来,不过在他的预估之中,大概要猛攻个三五天,才有机会,没想到,只两夜一天,就干脆利落的取下了真定。
李云洗完了脸,看向薛圭,问道:“真定有多少守军?”
“只两千余人,不到三千。”
薛圭嘿嘿一笑:“他们也是蠢笨,如果守下去,怎么也能多守几天,非要半夜突围出去。”
“两三千…”
李云闻言,眯了眯眼睛,闷哼道:“我说他是契丹人的孝子贤孙,还真是没有说错,除了在瀛州被孟青拖住的五六万范阳军,其余的兵力,他已经是倾巢而出,去支援契丹人了。”
这个数目,甚至是出乎李云的意料之外的,他本来以为,真定这里,萧恒怎么也要留个五千兵力看家。
没想到,几乎是已经倾巢出动了。
不过细想想,也不算奇怪。
孟青瀛州,跟范阳军打了半年了,这半年时间,孟青那里江东军数次增兵,范阳军也被逼着数次增兵。
此时,单单瀛州一个州,范阳军的数量就要胜过江东军不少,只有这样,双方才能保持僵持状态。
而这一次,李云围杀契丹人,场面更大,范阳军不得不倾巢而出,生怕被江东军给“围点打援”了。
归根结底,还是兵力或者说硬实力不够用了。
当年,李云也有过这种时候,那个时候他几线作战,兵力也是捉襟见肘,到最后被逼得,把金陵附近所有看家的兵力都给调了出来,只用临时拉起来的民兵来守卫金陵。
不过,那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江东军,比起从前,已经强横了数倍,哪怕是拼兵力数目,他也是碾压范阳军的。
这也是他调兵,能够这样游刃有余的原因。
而真定之所以这么脆弱,主要还是范阳军内部,也出了问题,被萧恒带着离开幽燕的范阳军,本来就不是范阳军的全部兵力,大概只有六七万人。
一部分范阳军,还是死在了与契丹人的拼杀之中。
萧恒凭借着这六七万人,这一年多时间,在河北道靠着“老爹”殉国的名义卖惨,强征,硬生生拉起来了一支超过十万人的兵力。
但是,哪怕是李云,供养一支十万人的兵力,也是相当吃力的,萧恒先前只有半个河北道,他供养起来,自然更加吃力。
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就谈不上强。
说白了,就是虚胖。
这样的军队,孟青都可以以多打少,李云所部来势汹汹,进攻真定,他们慌不择路。
实在是太正常了。
李云洗了脸之后,走出帐外,门口守着的亲卫,都对着他抱拳行礼:“拜见王上!”
李云按了按手,示意众人各自散去。
薛圭跟在他身后,一脸兴奋:“王上,萧家一家老小,都被逮住了,这会儿正绑在真定城里,您不去看一看?”
李云回头瞥了他一眼,闷声道:“怎么?你小子到了思春的年纪了,想从萧家人里挑个小姐,给你做婆娘?”
薛圭毕竟年纪还小,他连忙摆手,红着脸说道:“我…我可没有。”
李云回头看了看他,笑着说道:“你祖父叮嘱过我,让我给你娶个婆娘,这样罢,今天进城之后,萧家姑娘里,你若是有看得上眼的,就带在身边,等回了金陵,给你做个妾室。”
“教你长大成人。”
李某人淡淡的说道:“也算你,救那女子脱离苦海了。”
河北道之乱,在李云看来,十成里有八成是萧家人的原因,早在洛阳的时候,李云心里就十分恼萧家。
甚至,他奔袭真定,一多半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否则,在当天晚上,真定派人给萧恒报信之后,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没有必要继续进攻真定了。
或者,装装样子也就行了。
现在,萧氏满门,都在李云手里,李云自然不肯轻饶他们,萧家的女子,下场多半是投入教坊司。
虽然金陵现在还没有教坊司,但是将来迟早会有的。
薛圭闻言,红着脸低着头不说话了。
李云看了看他,笑骂道:“你小子真是发春了,去给我准备饭食,再把九司送来的情报,都送到我这里来。”
薛圭这才如梦初醒,连忙点头,一溜烟跑去给李云办事去了。
等到李云好整以暇的吃完饭,看完了九司送来的文书,又把九司随行的负责人叫来,交代完事情,时间已经到了正午。
李云背着手,看了看薛圭,淡淡的说道:“跟我进城罢。”
“是!”
薛圭连忙低头,跟在李云身后,一路昂首挺胸,进了真定城。
进了真定城之后,城里的景象颇为惨淡,除了随处可见的鲜血之外,还有一些妇孺躺在街边,大街小巷,还依稀可以见到,躺在路边不怎么能动弹,但是分明还有气息的百姓。
显然,这座城在萧恒手底下,并不好过。
也不奇怪,想要养活这么多军队,非得压榨百姓不可,要不然,范阳军这半年,经济上早就垮了,哪里还能在瀛州,跟孟青相持到现在?
看到这副景象,李某人眯了眯眼睛,闷声道:“就这样的人,还想要争取天下,痴心妄想。”
薛圭跟在李云身后,垂手不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