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664节

  “多是我来请客。”

  说到这里,李云摸了摸下巴:“叫什么名字来着?”

  “香福楼。”

  李正缓缓答道。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要不要去瞧一瞧?”

  “这么晚了。”

  李正微微摇头,沉默了一会儿,默默说道:“明天罢。”

  李云也看了看夜色里的那座小酒楼,笑道:“都十来年了,那女子成婚生子,你也成婚生子了。”

  “还没有忘?”

  李正扭头,看了看李云,长叹了一口气:“二哥,那会儿,你带着我从山上下来,咱们一起来青阳做衙差。”

  “你不知道。”

  说到这里,李正也有些恍惚了,他喃喃道:“你不知道,我初见她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只是…”

  他的目光黯淡了下来:“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山贼。”

  那个时候,哪怕他们只是下九流的衙差,李正说不定都咬咬牙,去拼一拼了,但是那个时候,他心里依旧觉得自己是一个山贼。

  一个山贼,如何能祸害良家女子?

  他又不是二哥。

  想到这里,李正出神了许久,默默说道:“走罢,走罢。”

  他拉着李云的手,叹气道:“回去睡觉罢。”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明天,我请你来这里喝酒,看一看这家人是什么近况。”

  李正点头。

  “就咱们两个人来罢,不要大张旗鼓了。”

  …………

  次日,兄弟二人来到香福楼喝酒,香福楼事物依旧,只是那嫁人多年的女子,并没有在娘家。

  无缘得见。

  下午,李云带着李正,还有薛韵儿,李元三个人,以及一众工部的匠人,动身前往苍山。

  同行的还有卫营的兵马,他们提前李云一步,已经把苍山附近,“拾掇”的干干净净。

  等李云一家人到了苍山,到处都可以见到卫营兵马的身影,李正骑马,跟在李云的车辇旁边,对马车里笑着说道:“十年前苍山要是有这么多官兵,那咱们真是吓也吓死了。”

  李云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哑然失笑:“杨喜这个人,办事太死板,别的地方也就算了,苍山这里,就算真有什么刺客,我闭着眼睛都能给他们带到熊瞎子洞里去。”

  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是哈哈一笑。

  李元从车辇里探出脑袋,对李正问道:“叔父,这里是哪里?”

  李正看着他,神秘一笑。

  “这里…”

  “是你爹娘认识的地方。”

第840章 十年前与十年后

  次日,清晨。

  此时是初冬时分,青阳虽然不算北边,但是天气也不可避免的冷了起来,李云李正兄弟二人,各自穿上了一身厚袍子,行走在苍山的山道上。

  虽然山道依旧很是简陋,没有修过,更没有青石路,但是二人还是如履平地一般,在山间行走,一边走一边说话。

  李云手指着苍山旁边的一处小山,开口道:“这几天,有看风水的,说这座山不错,准备将咱们的祖陵修到这里,等会我们一起去查一查族谱,然后就把这个事情给办下来。”

  李云回头看了看李正,开口道:“咱们是同宗的兄弟,这祖陵就咱们两家共用。”

  李云跟李正,并不是亲堂兄弟,而是同一个曾祖,也就是说二人的父亲是堂兄弟。

  那这样其实也很好算,祖陵就埋到曾祖那一代,往下数,只算两家的先祖。

  李正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我爹的坟好找,我娘的坟…”

  他微微摇头,没有说话了。

  当初李麻子造反,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两家人自然是穷的冒泡,李云跟李正两个人能出生降世都已经是奇迹了。

  二人的母亲…更是早早的没了。

  他们甚至没有什么关于母亲的记忆。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个人才能自小玩到一起,一直到现在,都是堪比亲兄弟的关系。

  “能找到的就迁坟,找不到的就立衣冠冢。”

  眼见着李家村在望,李云笑着说道:“走罢,走罢,村子要到了,不去查一查族谱,我们恐怕连祖辈叫什么都不知道。”

  李正也“嗯”了一声,跟在李云身后,开口道:“大侄子性格还不错。”

  听他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李云回头看了看他,笑着说道:“怎么说?”

  “昨天咱们宿在寨子里,天气又冷,床板又硬,他也没有叫苦,今天一早见了我,还过来跟我行礼。”

  昨天傍晚,李云带着李元,体验了一下“老家”的模样,一家人上了苍山,就住在苍山大寨里。

  苍山大寨,现在早已经不住人了,上一次有人来,还是李云成婚的时候。

  只不过,当年李云成婚布置的红绸彩带,这些年早已经无影无踪了。

  并不是被风刮跑了,或者说是被风水雨打,消磨干净了,一定是有人上山,取走了这些东西。

  哪怕是一条红绸带,对于百姓来说,也是能用得着的好玩意儿。

  因此,现在的苍山大寨,颇有些凄凉。

  李某人哑然一笑,开口笑道:“一个男娃娃,哪有这么矫情?在寨子里睡一个晚上就要叫苦了?”

  “而且,他娘给他带了厚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没让他吃什么苦头。”

  说话间,他们已经走进了李家村,二人刚一靠近,杨喜就大步上前,对着二人欠身行礼:“上位,李将军!”

  李云左右看了看,皱眉道:“不是让你别吓着乡亲们么?怎么带了这么多人来?”

  杨喜连忙说道:“只带了二百人,其他人都留在了青阳。”

  李云摇头道:“这整个村子,也未见得有二百人。”

  说罢,他打量了一下村子里的道路,然后带着李正,一路朝着村长家走去。

  片刻之后,二人在篱笆墙外停下,李云看了看李正,李正会意,上前敲门。

  没过多久,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还没开门,就哀告道:“官爷,我们村到底犯了什么事,我爹病了,已经好几年没有管村里的事情了。”

  门外的李正闻言,回头看了看李云,兄弟二人目光对视,彼此都有些沉默。

  宣州,作为江南三道比较核心的州郡,作为李云的家乡,江东朝廷在这里行政,至少已经五六年时间了。

  甚至更长。

  然而衙门变了,这一声官爷却没有变,一如当年李云初下苍山那样。

  李正开口说道:“我是李正,李三柱的儿子。”

  “本村人。”

  他说的,是正宗苍山本地的口音,哪怕是青阳县里的人,都说不出这样的口音。

  篱笆墙里的汉子愣了愣,这才开了门,他看了看李正,又看了看李云,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两只手不自觉的颤了颤,然后深深低下头:“请…请…”

  他只说了这两个字,然后扭头就跑:“我…我去喊我爹…”

  李正回头看着李云,二人都是无奈一笑,李云摇头感慨:“外面天翻地覆,到了村子里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李正回到了李云身后,缓缓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权尚且不下乡,而且这些最底下的官差,有时候态度不能太好。”

  李正看着李云,补充道:“不然,管不住人,还会被欺负。”

  李某人哑然:“这话说出去要挨骂。”

  李正正色道:“但这是实话。”

  兄弟两个人正聊天的时候,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汉,拄着手杖走了出来,见到了一身袍服的兄弟二人之后,他靠近了几步,睁着眼睛辨认了一番,然后又退后了两三步,有些不可置信:“你…”

  “你是小麻子…”

  李云爽朗一笑:“老丈,是我。”

  “十年前,官差拿我,我在树上躲着,你帮过我哩。”

  近十年过去,老人家苍老了许多,他正要说话,他那儿子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老丈回头,瞪了自己儿子一眼:“我心里有数,给倒茶去!”

  这汉子有些瑟缩的低头,下去倒茶去了。

  显然,他听说了外面的一些传闻,甚至猜到了一些李云的身份。

  很快,兄弟二人进了这家正堂。

  正堂没有什么客厅,只有几个板凳,李云与李正一人一个板凳,坐在了老头子对面。

  “老丈,我这一趟从外地回来,是想要跟你问一问,我们李家族谱的事情。”

  “还有,我们兄弟,想要在苍山,修一座祖陵。”

  “族谱,族谱…”

  老爷子低下了头,似乎是有些糊涂了,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

  李正缓缓说道:“老丈不要着急,族谱给我们抄一份就行了,修祖坟的事情,也不用村子里出人出力。”

  老村长还是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李正还要说话,一旁的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颇有些无奈的说道:“我猜到了。”

  李正一怔,看向李云。

  李某人淡淡的说道:“恐怕咱们的父辈的名字,被从族谱上消掉了。”

  李正愣在原地。

  老村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这也不能怪我们,当年…当年…”

  “老汉这就重修族谱,给他们加进去…”

  当年,李云的父亲带着李正的父亲,以及其他一伙人,上山做了山贼,他们当了山贼,不伏官府管教,但是李家村的人不行,因此村子里就把他们二人的名字,从族谱里开革了出去,免得惹麻烦。

  哪怕后来,李云兄弟在江东发迹了,李家村的人也很少能把江东的吴王,跟当年的那个小麻子联系到一起。

  即便听说了一些零星的消息,也少有人会想起来重修族谱的事情,

  见他满头是汗,李云微微摇头:“老丈不要着急,我们不用你重修族谱。”

  他笑着说道:“我们在山上长大,不知道祖辈,曾祖辈的名字了,老丈给我们写出来,我们兄弟二人,从此自家一个族谱。”

  做山贼,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李云的父亲李麻子,也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李云一直到成年,甚至都不认识字。

首节上一节664/7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