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背着手,一边走一边摇头说道:“军队行军,也不是只有将士粮饷这一个开销,这里头门道多得很,再加上让人家上战场卖命,总不能真的不给粮饷,军中的态势,你不能坐视不管,往下压一压。”
“告诉他们,我已经让你准备了。”
说到这里,李云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现在,我已经在铺垫关中的事情,下半年应该就可以有所动作。”
“在正式动作之前,赵将军要把潼关,给彻底摸熟了,闲来无事,可以带一队骑兵去,打打秋风,让他们杯弓蛇影一番。”
“等你们去的勤了,将来真打的时候,他们说不定就反应不过来了。”
赵成闻言,立刻低头应了声是,然后他看着李云,问道:“上位,属下能带着潼关驻军,尝试性进攻潼关么?”
他沉声道:“潼关,距离洛阳本来就不算远,我们在潼关那里,也一直有两万多驻军,这样的袭扰,不会有任何钱粮上的损耗。”
李云看了看他,随即默默点头:“你觉得对于战局有利,那就可以试一试,不过攻打关隘,伤亡肯定不会小,要慎重行事。”
赵成低头抱拳,沉声道:“上位放心,属下一定把握好分寸!”
…………
转眼间,又是好几天时间过去。
这天一早,李云被杜谦,姚仲,还有卓光瑞等人,薅到了洛阳的皇城之中,杜谦姚仲二人,跟在李云身后,卓光瑞则是站在李云身侧,跟他介绍皇城的事情。
“上位您看,洛阳的皇城,已经修缮了七七八八了,臣等已经知会金陵,开始把金陵的宫人,陆续送到洛阳来,等这些宫人入住,打扫清理一番。”
卓光瑞低头,沉声道:“最迟五月底,上位就可以入住皇城了。”
李云打量了一眼这座已经很有些模样的皇城,然后看向卓光瑞,笑着说道:“卓兄辛苦。”
卓光瑞连忙低头,连道不敢。
“臣虽然是洛阳尹,但是还兼着工部,这都是臣份内之事。”
听到这句话,李云才反应过来,卓光瑞不仅仅是洛阳尹,还是李云亲自任命的“工部尚书”。
他哑然失笑:“按照道理来说,卓兄应该是工部尚书,兼洛阳尹才是。”
说到这里,李某人心思一动,他轻声笑道:“现在新朝将立,许多地方都要大兴土木,卓兄这个工部尚书,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忙,这个洛阳尹。”
“还能干得过来吗?”
卓光瑞回头看了看杜谦姚仲二人,随即低下头,开口道:“上位,如果让臣老实说。”
“臣的确有些干不过来了,两位相公也知道,臣到洛阳这几个月,几乎忙的脚不沾地,连片刻清闲也没有。”
李云看了看杜谦姚仲二人,问道:“二位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两位相公也对视了一眼,姚仲一直不说话,杜谦只能默默上前一步,拱手道:“洛阳尹,便是将来的京兆尹,这个位置相当重要,非得上位亲信之人不可,而文官之中,能担任这个职位的,现在都身当要职。”
“臣以为,臣以为…”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李云拱手道:“臣以为,可以让李将军试一试。”
江东的李将军,自然就是李正了。
李云一怔,扭头看着杜谦,目光变得有些古怪。
他刚才,才灵机一动,想到了让李正来担当这个差事,他甚至还没有做出任何表态,杜谦就已经极其精准的猜中了他的心思!
李云愣神了一会儿,看向姚仲:“姚先生,你说呢?”
姚仲欠身行礼:“臣以为,杜相说的极对。”
李云“啧”了一声:“李正他,没有行政的经验。”
姚仲摇头道:“上位,现在这个情况,新朝官员中,十成里有六七成都是赶鸭子上架,李将军能够统领千军万马,做京兆尹,一定不是什么难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多,配两个精干一些的少尹就是了。”
第850章 光速落马
李正,现在还在青阳,给李云还有他自己修祖坟。
不过,修祖陵的事情,显然没有当京兆尹的事情重要。
因为京兆尹这个位置,将来需要协调城里方方面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需要镇得住场子。
李正,论身份他几乎可以算作李某人的亲弟弟,论资历,他在军方的资历,更是一等一的存在。
而且,京兆尹这个位置,将来手里大概率会掌握一支武装,而且是规模不小的武装。
这个位置,想来想去,李正再合适不过。
李云看了几眼自己这两个宰相,思考了一番之后,哑然一笑:“那好,那好,我一会儿就给他写信,跟他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让他放下手里的事情,尽快赶到洛阳来。”
“至于两位少尹的人选。”
李云看了看两个宰相,笑着说道:“你们二人,各推荐几个上来罢。”
说是让他们各自推荐几个,但是这种事情,都有个潜规则。
两个职位,让他们两个人推荐,那多半就是一人一个名额。
两位宰相欠身行礼:“臣遵命。”
李云看向卓光瑞,笑着说道:“卓兄劳苦功高,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推荐几个上来,给我看一看。”
卓光瑞也大概知道李云这话是客气话,他低头行礼道:“臣遵命。”
“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此时,一行人已经走进了皇城的天子寝殿之中,李云左右看了看,然后回头对着他们三个人说道:“就是明年的科考。”
“明年,我们将会改元,明年的科考,便是新朝第一场科考,这场科考,我会全程参与。”
李云背着手,继续说道:“礼部的陶尚书,有些老学究了,办事不是如何爽利,你们研究出一个办事爽利的礼部侍郎出来,让他花一整年时间,专门筹办这一件事。”
“该批给他的钱,也尽量批给他,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办妥,办好了。”
礼部现在的尚书,是当年从关中书院逃到金陵的书院山长陶文渊陶先生,这位先生,治学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办事效率差一些。
简而言之,就是适合在礼部当个招牌,但是不适合去办实事。
而礼部现在,已经有一个侍郎了,那就是李云的岳父薛嵩薛老爷。
不过薛老爷现在人还在金陵“镇场子”,还没有来得及搬到洛阳来,自然也没有办法去筹备这新朝第一场科考。
听到李云这几句话,杜谦若有所思。
正当他出神的时候,李云开口问道:“对了受益兄,令兄去蜀中,已经一两个月时间了,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杜谦微微摇头,苦笑道:“家兄应该已经抵达蜀中许久了,不过已经好些天没有写信回来,臣想,他不是被蜀中的小朝廷控制住了,就是已经遭逢不测…”
李某人立刻眯了眯眼睛,脚底下的步伐也停了下来,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看来皇帝陛下,只有在韦全忠面前,才是一副好脾气,哪天说不得,我也要当一回韦全忠了。”
他看着杜谦,开口说道:“这事,我会让九司跟进的。”
杜谦低头道谢。
李云继续说道:“科考的事情不能耽搁,尽快选出合适人选筹备。”
两位宰相,俱都欠身行礼,低头应是。
之后,他们跟在李云身后,如同走马观花一般,把皇城大致上看了一遍,等到走出皇城的时候,李云才回头看了看这座皇宫,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挥了挥手,开口说道:“好了,今天说了不少事情,我也有些累了,咱们各自散了罢。”
“有什么事情,再报到我这里来。”
三个人都低头行礼,应了声是。
…………
四月份,洛阳的天气,也变得燥热起来。
此时,皇城已经基本上修缮完毕,李云也带着家里人,去皇城里转悠了一遍,视察了一番他们未来可能要居住很久的地方。
这天傍晚时分,骑着快马的李正,一路奔驰进了洛阳城,然后在九司的接引下,很快寻到了李云一家临时居住的王府。
到了王府之后,他立刻被带到了李云的书房里,见到了李云之后,他长喘了好几口气,才开口道:“二哥,出什么事了?”
李云抬头看着他,笑了笑:“干什么这么着急?”
李正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有些发懵:“不是你在信上说十万火急吗,我接到九司的书信之后,一刻也没有停,立刻飞马赶来了。”
李云起身,按了按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然后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水,笑着问道:“在青阳这段时间,见到香福楼那姑娘了吗?”
李正沉默了一会儿,点头道:“见到了。”
李云又问:“如何?”
李正的表情变得有些苦涩,他苦笑道:“一别十年,面目全非了。”
李云哑然一笑:“可能你心里记着的那个姑娘,跟这姑娘原本的模样,本就不一样。”
李正微微摇头:“不是的。”
他叹了口气:“十年时间,她变了太多。”
李云见他这个模样,也没有追问那姑娘是黑了还是胖了,亦或是老了。
不过也不奇怪,这个时代,成婚之后十年,的确有可能会面目全非。
李云正在给自己倒茶的时候,忽然听到李正继续说道:“她变得粗鲁了许多。”
说到这里,李正又没头没尾的来了一句:“不过,如果她想跟我,我还是愿意纳她进门。”
李云一口茶水差点没有喷出来,好容易咽下肚之后,摇头哑然失笑:“人家可能都不知道你,你纳她进门做什么?四目相对,到时候尴尬也尴尬死了。”
李正闻言,低头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自己的情绪之中脱离了出来,抬头看着李云,问道:“二哥,你说的十万火急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
“你小嫂子怀身子了。”
李云笑呵呵的说道。
“小嫂子?”
李正问道:“哪个小嫂子?”
“北边那个,范阳卢氏的。”
二人是寨子里出身,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穷讲究,平日里,李正私底下称呼李云那些妾室,还真是称呼为小嫂子。
“那是好事啊。”
李正低头喝了口茶,皱眉道:“干什么就十万火急了?”
“这个事情不十万火急,真正十万火急的,是我有个差事要让你去干。”
“而且要干很多年。”
李云笑着说道:“估计你得干十年以上。”
“什么差事?”
李正有些好奇。
“洛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