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696节

  陈大这些年跟着李云,也见了不少世面,最近两年,找人给自己取了个正经的表字,叫作伯忠。

  伯是他的行辈,忠字,就自然是向上位表达忠心了。

  陈大连忙应了一声,领着张邯下去了。

  等到张邯退出大帐之后,赵成的目光才落在了裴璜身上,他打量了一眼面前这个虽然神色有些憔悴,但是依旧颇有风度的裴三郎,然后缓缓说道:“裴先生,两军交战,你就这样跑进我大营里来,莫非要弃暗投明?”

  裴璜低着头,拱手行礼道:“赵将军。”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李正,对着李正也拱手行礼:“李府君。”

  “葭萌关破关之后,裴某就去了一趟洛阳,面见了吴王,吴王同我说的话,我也带给了陛下。”

  “裴某多次劝说,终于劝动了陛下,陛下愿意开城投降,归顺新朝。”

  “也愿意赶赴洛阳,面见吴王。”

  赵成眯了眯眼睛,没有说话。

  一旁的李正想了想,则是笑着说道:“裴先生真是伶牙俐齿,你从洛阳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既然一直劝说,怎么先前没有劝动,现在剑南军一降,你就劝动了?”

  裴璜神色平静,开口说道:“李府君,大周毕竟二百多年的江山,陛下心里,一时半会当然放不下,裴某苦苦劝说月余…”

  听到这里,就连赵成也听不下去了,他摇了摇头,皱眉道:“裴公子,不用废话了,你就直说,成都城什么时候打开城门。”

  裴璜抬头看了看李正,李正神色平静,一言不发,他这才看向赵成,低声道:“只要将军,作下许诺,明天一早,成都城就可以大开城门,迎接…”

  “迎接将军进城。”

  赵成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李正,李正毫不犹豫,直接说道:“裴先生,我们江东军不管到哪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我可以向你保证。”

  “第一,我们不会伤害百姓。”

  “第二,我们不会滥杀无辜。”

  说到这里,李正的话戛然而止,没有后续了。

  裴璜握紧拳头,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李府君,裴某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李正看向他:“你说。”

  裴璜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在下的妻小…算不算无辜?”

  听到这句话,李正看了一眼赵成,赵成也在看向他。

  二人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是感慨万千。

  不管看起来再如何忠诚的人物,事到临头的时候,往往还是想着自家的,这一点…

  谁都不会例外。

  赵成低头喝茶,没有说话。

  李正想了想,然后缓缓说道:“我王师进城之后,只要裴家好好配合。”

  “王师不会滥杀无辜。”

  “配合,配合。”

  裴璜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我们裴家,一定配合。”

  李正正要说话,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他起身走到裴璜身边,拉着裴璜的衣袖,笑着说道:“王兄还叮嘱了我一件事,差点忘了,正好这件事,裴先生你能帮得上忙。”

  裴璜看着李正,心里有些惴惴。

  “李府君有什么事?”

  “安定西南。”

  李正看着他,笑着说道:“剑南道可不小,州郡就有不少,这些当地的官员,不可能一个都不用,大多数都要留用,裴先生在西川,也做了好几年宰相了,这里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

  “还需要裴先生替我参谋参谋。”

  不管是哪里,只要官员剧烈动荡,就会出问题,因此新朝接管剑南道,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步,自然是要让剑南道的基层官员,城头变化大王旗,改投新朝,然后继续用他们管理地方。

  然后,过个一两年两三年,再慢慢替换掉他们,从而彻底掌控西南。

  裴璜松了口气,他看着李正,低声道:“李府君,能帮得上忙的,裴某一定帮忙,裴某的家里人…”

  “整个裴氏在西南有多少势力,有多少人手。”

  李正看着他,摇头道:“我不清楚。”

  “但只要裴先生尽力配合我,我可以保证,裴先生的小家,肯定安然无恙,将来…”

  “咱们说不定还能同朝共事。”

  裴璜低头,苦笑了一声。

  “裴某只希望,能够带着家小回到故乡,安度余生。”

  李正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好生配合,一定会有这么一天的,我王兄。”

  “是个大好人。”

第880章 斩龙

  次日一早,成都城门果然洞开。

  成都城里的禁军,也都排着队离开了成都城,丢下了兵器。

  赵成骑在高头大马上,看了看出城的队伍,呼吸有些急促。

  他在找皇帝的身影。

  看了一会儿,没有看到皇帝,他才回头看向陈大,沉声道:“伯忠,你带人去,接管这些投降的禁军,把他们的甲胄兵器,统统收缴,然后清点数目,找个库房封存起来。”

  陈大做这些事情,可以说是得心应手,立刻应了声是,扭头带人去接管禁军去了。

  而赵成,目光则是依旧盯着成都城里出来的队伍,然后对旁边的李正说道:“这些人,还真干脆。”

  “说降就降了。”

  李正的目光,同样看着成都城门方向,开口道:“剑南道先前出了乱子,剑南军跟禁军对峙过一场,后来将军打进来,他们才又开始合作,我猜那个时候,剑南军从成都城的粮仓里,带走了不少粮食。”

  “而且…”

  李正笑着说道:“打又打不过,出又出不去,更没有外援,这种情况下,守再久也没有意义,那位武皇帝恐怕是害怕守得太久,得罪了赵将军这个主将,将来破城的时候吃苦头。”

  两个人说了会话,再抬头,已经能隐约看到有一个一身杏黄袍服的中年人,手捧着天子印玺,从城门处走了出来,赵成见状,呼吸立刻一滞,然后翻身下马,双手握拳。

  李正也下了马,站在他旁边,低声道:“将军,私仇要暂且放一放,无论如何,要先把这皇帝,送到洛阳。”

  赵成回过神来,声音沙哑:“我知道,我知道。”

  说罢,他手按住腰间的佩刀,大步朝着那皇袍走去。

  李正见状,连忙两三步跟了上去,很快,两个人就走到了皇帝近前不到二十步处。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皇帝的面貌了。

  这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虽然身着皇袍,头戴帝冠,但是头发并没有梳好,有些披散。

  而且,他的面貌虽然只四十来岁,但是头发,已经肉眼可见的出现了一些斑白,面容更是憔悴。

  便是走路,也走不稳当了。

  但是他只管低着头往前走,一次也没有抬起来过。

  在他的身后,则是皇帝的亲眷们。

  有已经成年的皇子皇女,也有不曾成年的皇子皇女,还有皇帝的一众嫔妃们。

  其中,还有几个哇哇大哭的婴孩。

  这几个婴孩,不止是武元承的孩儿,还有一个是他的孙子,是他的庶长子所出。

  如今,整个皇室都颤颤巍巍的往前走,脸上的表情,更是如丧考妣。

  赵成停下脚步,看向眼前的皇帝,喃喃自语:“他竟不跑了…”

  赵成并没有见过武元承,但是他小的时候,见过先皇帝。

  他的恨意,也多是在先皇帝身上。

  不过先皇帝已经死了,父死子承,这份仇怨,便只好落在如今这位皇帝身上。

  李正站在他旁边,微微摇头道:“他已经无处可去了。”

  再跑,就只好往南跑,而再往南一些,就要出大周国界了。

  “将军。”

  李正看了看赵成握刀的手,沉声道:“务必冷静。”

  “三郎放心。”

  赵成声音低沉:“我心里有数。”

  说完,他大步上前,直直的走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正低着头往前走,感觉到眼前有人之后,他不敢抬头,一咬牙竟低头跪了下来,双手将天子印玺高高捧起,开口道:“大周天子武元承,愿意归顺,愿意归顺…”

  眼前的身影并不答话,只是错开半步,避开了武元承的礼数,然后腰间长刀出鞘。

  听到了拔刀的声音,武元承下了个半死,手中的印玺也丢在了地上,吓得整个人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昏君。”

  赵成声音沙哑:“今日,我代家父,报我赵家上下灭门大仇!”

  说罢,他手中长刀高高举起,毫不犹豫,重重落下。

  长刀破空的声音,落在了皇帝耳中,这位皇帝陛下,更是吓得紧闭双眼,一动不敢动。

  这一刀下去,附近所有人,都传出了惊呼声。

  哪怕是李正,也忍不住变了脸色:“赵将军!”

  没有人能够拦阻他,刀很顺利的来到了皇帝身边,一刀切过。

  皇帝陛下只觉得身上一凉,但是并没有感觉到疼痛。

  他几乎要吓得尿裤子了。

  过了好一会儿,武元承依旧没有感觉到疼痛,这才鼓起勇气抬头,看了看眼前的人,只见眼前一个持刀的将军,正在用不屑的眼神看着他。

  这位皇帝陛下下意识回头看去,只见自己的袍服已经被划出了一条长长的口子。

  赵成上前一扯,将他大半个皇袍给扯了下来,然后又是一刀,锋利的长刀将这件皇袍一刀两断。

  赵成接过散碎的皇袍,看着皇帝,厉声道:“我父母二人,两位兄长,一个姐姐,俱死在武氏之手,今天本应当杀你报仇,但念在王上的面子上,以这衣袍代你!”

  “只当我,为父母报了仇了!”

  说到这里,这位统领千军万马的主帅,一手持刀,一手持天子断袍,已经忍不住泪流满面。

  李正站在他身后,见状也是感慨万千。

首节上一节696/7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