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08节

  王伏胜道:“吐蕃细作正在武府谋划什么,长秋台和内领府都已经盯上了,你们就一点味没闻到?”

  另一名高壮内常侍急道:“大监,我们最近一直在尽心办事,绝没有丝毫懈怠。”

  王伏胜沉声道:“毕竟与武府有关,长秋台发现些动静,倒也正常,我只是没想到,内领府竟也查到了。”

  高壮内侍道:“他们是十二卫编制,最近扩张的很快,不仅金吾卫、千牛卫,连监门卫也有人,被调了进去。”

  王伏胜点点头,道:“这次的事,我也明白过来,咱们和长秋台,将来都比不过内领府。”

  最重要的是王及善并不在长安,内领府依然有如此高的办事效率,让他十分气馁。

  高壮内侍咬牙道:“大监,让我们再增点人手吧?”

  王伏胜摇头道:“陛下没有裁撤司宫台,你们就该烧高香了,不可能给司宫台拨更多款项。”

  微胖内侍道:“大监,那我们怎么办?再让内领府发展下去,更比不过内领府啊!”

  “不如做个局,把王及善弄死!”一直不说话的内侍,阴狠狠的说道,他年纪最轻,眼中有一股狠劲。

  王伏胜冷冷道:“我看想死的是你!”

  年轻内侍微微一惊,低下了头。

  微胖内侍道:“大监,您说怎么办,我们都听您的。”

  王伏胜道:“那个叫唐平的江湖子,你们怎么招揽到的?”

  微胖内侍道:“他原本是不良人,在平康坊一个蛇头手下做内应,结果暴露,险些被杀,是我们救了他,他才进入司宫台。”

  王伏胜道:“内领府是军人出身,咱们这些伺候人的,肯定比不过,以后须多招揽像唐平这样的人才。”

  微胖内侍道:“大监,那需再拨款项,眼下密探名额已经满了。”

  王伏胜道:“裁撤些就是了。”

  微胖内侍急道:“那些密探,可都是宫里跟着我们出来的孩子,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王伏胜漠然道:“现在是裁撤他们,将来可就是裁撤你们了,你们自己选吧。”

  三人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没有再反对。

  王伏胜离开暗司,又来到臭水沟渠附近,静静等候着。

  没过多久,那名蒙面内侍来到他身后。

  “大监,我来了。”

  王伏胜沉声道:“王皇后情况如何了?”

  蒙面内侍道:“见了圣人之后,情绪稳定了很多。”

  王伏胜点点头,道:“那就好。”

  蒙面内侍道:“大监,圣人既然见过王皇后,她回宫希望是否大了一些?”

  王伏胜感叹道:“我也拿不准圣人的心思,况且武氏腹内有子,眼下时机并不太好。”

  蒙面内侍恨声道:“这个女人太能生了。”

  王伏胜仰头望着明月,轻轻道:“这也许是天意。罢了,我回去了,你自己小心。”

  ……

  “吱呀”一声,长乐门的大门只开了一条缝。

  王伏胜穿门而过,抬头一看,只见月光之下,有一个黑影提着灯笼走了过来。

  那黑影轮廓独特,仿佛一颗黑球滚了过来,太极宫中只此一人。

  王伏胜站在原地,负手等候着,不一会,那黑影走了过来,正是内侍少监张多海。

  “啊,是王大监,卑职有礼了。”张多海躬身行了一礼。

  王伏胜淡淡道:“张少监不必多礼,这么晚了,你还要出去公干吗?”

  张多海笑道:“王大监不也一样吗?”

  王伏胜哼了一声,便要离开。

  张多海忽然道:“王大监,能否借一步说话?”

  王伏胜侧头望着他。

  张多海笑道:“此事与司宫台也有关系,王大监不想听听吗?”

  王伏胜沉默半晌,朝一个方向指了指,大步走了过去。

  张多海快步跟上。

  两人很快来到一条无人的甬道,王伏胜道:“你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张多海低声道:“王大监,武府之事,您想必已经知道了。”

  王伏胜默认。

  张多海又道:“盯着武府的那群人,果然是你手下司宫台的人吗?”

  王伏胜沉声道:“不是。”

  张多海似乎并不吃惊,笑道:“难怪下面的人跟我汇报时,说不像司宫台的风格,果然如此。”

  王伏胜冷哼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张多海道:“是内领府?”

  王伏胜点了点头。

  张多海叹了口气,道:“果然是他们,这帮家伙可真够厉害的,殿下也是无意中发现那吐蕃细作,内领府竟也能发现。”

  王伏胜道:“你找我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些?”

  张多海眼中闪过一道亮光,道:“我想与王大监合作。”

  王伏胜冷笑道:“哦?”

  张多海沉声道:“内领府发展迅猛,只怕将来司宫台和长秋台,都会被裁撤,王大监也不愿看到这一天吧。”

  王伏胜沉吟不语。

  张多海接着道:“只有你我合作,消息互传,才能抗衡内领府。”

  王伏胜忽然笑了。

  张多海面色微沉,道:“我说的不对吗?”

  王伏胜道:“张多海,你什么时候跟我平起平坐了?”

  张多海面色微变。

  王伏胜平静道:“你不过是个少监,本监下属,仗着皇后信任,掌管长秋台,所以才觉得与我平级,是不是?”

  张多海低着头道:“卑职不敢,卑职一直都是您的下属。”

  王伏胜淡淡道:“我是圣人钦点的内侍监,你不过是个少监,没资格跟我合作,好好记住这一点。”转身迈步离去。

  张多海望着他的背影,哼道:“得意什么,将来皇后殿下迟早收拾你!”

  长秋台的司署位于长寿坊南街一间药铺。

  张多海迈着大步进入铺子后院,刚在一间屋子坐下,便有一名年轻内侍快步奔了进来。

  “义父,您来了。”

  张多海笑道:“你这孩子,每次反应倒快,我屁股才刚坐下,你就来了。”

  另有一名内侍端着一盆热水进来了。

  年轻内侍接过热水,蹲在他跟前,帮他脱了鞋,一边帮他洗脚,一边笑道:“孩儿琢磨着义父今晚要过来,就一直等着了。”

  张多海笑道:“不错,你这猴崽子的机灵劲,有我当年的风范。”

  年轻内侍名叫张荃,二十岁出头,是张多海一手调教起来的,认张多海做了义父。

  张荃笑道:“孩儿哪里比得上义父您。”

  张多海道:“行了,别拍马屁了,说正事,那球头的月仗,可换了?”

  张荃道:“还没有,孩儿担心换的太早,会被他发现,准备比赛前再换。”

  张多海“嗯”了一声,道:“你办事一向是让我放心的,不过我还是要嘱咐一句,此事关乎重大,容不得一点错漏。”

  张荃道:“义父放心,若是出任何错漏,您就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张多海淡淡道:“也不用这么麻烦,皇后殿下喜欢把干不好事的人,剁碎了喂狗。”

  张荃额头多了一滴冷汗,陪笑道:“孩儿记住了。对了,义父,武府周围那群人,要怎么处理,孩儿怕他们坏事。”

  张多海沉声道:“他们是内领府的人,你也敢对付?”

  张荃变色道:“那岂不是圣人也知道了?”

  张多海瞪了他一眼,道:“怕什么,此事不怕圣人知道,你好好办差就是。”

  张荃忙道:“孩儿领命!”

  张多海问道:“马球赛在哪举办,两边决定了吗?”

  张荃道:“芙蓉园。”

  张多海沉声道:“他们倒是会挑地方。球赛那日,刚好是官员们发俸禄的日子,官员们提前下衙,估计会有不少人去看比赛。要防止意外情况。”

  张荃凝声道:“孩儿明白!”

第124章 芙蓉园的马球赛

  永徽七年,四月中旬,是大唐官员本年第一次领俸禄的日子。

  唐朝官员的俸禄有四种,月俸、禄米、职田和力课。

  高有道是正九品校书郎,每月月俸有一千五百钱,禄米57石,职田两百亩。

  力课便是房阁仆人,高有道养不起,所以并没有要。

  高有道将两百亩职田,全部交给家人打理。

  高家将这些职田租出去,每年收租,便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月俸三个月一发,由户部下属的金部,提前将刻有官员名字、职位的木契,送到太府寺。

  官员凭借鱼符、牒册,前往太府寺领取俸禄。

  此时刚过正午,太府寺外聚集了众多前来领俸禄的官员。

  高有道和卢照邻、杜易简在官员中排着队,等了好一会,三人总算领到了月俸。

  他们三月才入职,所以只领了一个多月月俸。

  一共一缗八小贯,每缗一千钱,每小贯一百文。

  禄米半年发一次,所以这次领不到。

  三人离开太府寺,卢照邻将钱放入腰间钱袋,摇头笑道:

首节上一节108/4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