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持心中一惊。
长孙无忌的事,影响巨大,传遍全城,纵然是她,也颇有耳闻。
她更加明白,长孙无忌与武皇后是死对头,心中暗想:“她忽然提起赵国公,莫非是在吓唬我?”
武媚娘又道:“去年十一月,徐充容自请将兄长外放,就在上个月,吾也请命,外放了两位兄长。”
姬持微微变色,隐隐察觉出这其中有什么关联,想了半天,却依然想不出头绪。
“还请殿下明示。”她轻声问。
武媚娘道:“您请想想,赵国公与陛下是什么关系?”
姬持愣了愣,心中猛地一惊。
长孙无忌是圣人的亲舅舅,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圣人却迫他致仕归隐,这在重视孝道的唐朝,很容易被人诟病。
圣人为了大局,对待亲人如此绝情,肯定对此非常敏感。
这时,若有人在他面前表现骨肉情深,很容易刺激到圣人。
所以徐充容请旨外放兄长,武皇后也请旨外放两位继兄。
两人皆以国事为重,将亲情放在一边,都是为了让圣人的面上能好看一些。
姬持苦笑一声,道:“多谢殿下提醒,妾身险些犯下大错。”
武媚娘柔声道:“您与圣人的关系不同,相信圣人也不会怪您,顶多自个伤心难过。”
姬持摇头道:“妾身险些置圣人于不孝之境,实在不该。”
武媚娘轻轻道:“我命人打听过,姬员外郎的罪名并不大,顶多贬官,不会因此革职流放。”
姬持低声道:“皇后殿下有心了。”
武媚娘正色道:“您是陛下乳母,便是大唐功臣,妾身自然不能让您受了委屈。”
姬持瞧出武皇后在故意笼络她,话虽如此,心中却非常受用。
“殿下过誉了。”她低头致谢。
武媚娘微笑道:“我琢磨了一会,也帮您想了个主意,您要不要听听?”
姬持忙道:“正要请殿下指教。”
武媚娘缓缓道:“陛下让刘仁轨调查吏部,如今阻碍极大。您回去之后,可向陛下上表,请求重处令弟,有您带头,那些抗拒之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姬持是聪慧之人,立刻明白了武媚娘的用意。
此时她挺身而出,帮圣人分忧,圣人嘴上不说,心中肯定会非常感激,对姬思忠也会多些好印象。
姬思忠虽会被暂时惩处,但只要有这样一份好印象在,圣人将来迟早会重新启用他。
姬持站起身,朝武媚娘行了一个大礼。
“妾身叩谢皇后恩德!”
第135章 威慑四方
五月五,端午节,群臣沐假,中书省只有一名官员值班。
不料,一大清早,这名官员就收到一份奏章,赫然是周国夫人姬持上的表章。
姬持上表,将姬思忠收取贿赂之事上禀,请求对自家兄弟严加处置。
此事很快传遍长安,令很多朝臣极为失望。
吏部与户部不同,虽然只是尚书省一个部门,却影响到朝野内外、甚至各道州县。
很多官员虽不属于吏部,却因为某个吏部官员徇私,将历年考评拔高。
故而,每一个吏部官员受到调查时,影响的是一大群曾受过其考核的官员。
这些官员官职不高,多是中层官员,然而他们也有人脉,族中也有高官。
就比如姬思忠只是个小小员外郎,姊姊却是一品周国夫人。
这么多人的人脉加起来,形成的是一股极为庞大的力量。
正是这股力量的暗中阻碍,导致刘仁轨每一步调查都极为艰难。
比调查户部还难。
今日是端午节,这些官员本打算联合起来,趁着端午宴,向皇帝求情。
结果姬持这一份表奏下来,彻底封死了他们的路。
连圣人乳母都大义灭亲,他们这时候再去求情,皇帝恼怒不说,他们名声也必受到极大损害。
给同族朋友帮个忙求情可以,但如果牵扯到自己切身利益,那就只能说对不起了。
到了晚上的端午宴,再无人提到吏部之事。
次日一大清早,便有不少官员,向御史台自首,希望减轻罪责。
一时间,长安城水面之下,酝酿多时的暗流,无声无息,就那么消散了。
整饬吏治就是修炼内功,过程虽然艰难,结果却在无形之中,让长安城更加的稳定。
长安城之外,西北战场,因十姓突厥首领还未入朝,大唐依然在西域剿灭突厥部落。
只有北边的铁勒部忽然撤回天山附近,不再攻击西突厥。
因为契何力和闰婆已经回到了铁勒。
契何力先找的闰婆,向他质问一番,把闰婆问的莫名其妙。
闰婆只顾着带回纥骑兵参战,根本不知道其他八姓部落,竟瞒着他做出这种事来。
二人一起回到天山牙帐。
闰婆是大唐册封的燕然副都护,统辖铁勒九姓,他当即发出召令,召集其他八姓首领。
数日后,铁勒八姓首领也都到齐了。
牙帐之内,簇火熊熊,契何力和闰婆一左一右,坐在北面,其他八人成扇形而坐。
契何力虽是大唐派来的使节,但强宾不压主。
他并没有说话,将主导权让给了闰婆。
闰婆劈头盖脸,对着其他酋长便是一顿训斥。
“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瞒着我,偷偷策划这种事,你们都被贪婪蒙蔽住了双眼吗?”
一名酋长陪笑道:“大酋长,我们这不是想帮大唐天可汗的忙吗?”
闰婆怒道:“混账,还敢狡辩,以为你们这种手段,能够瞒得过天可汗吗?到时降下雷霆之威,尔等可别后悔!”
另一名酋长哼道:“天可汗也不能把好处尽占了吧,他吃肉,难道不能让咱们喝一口汤吗?”
“伏昆,不得对我叔父无礼!”一名青年喝道。
此人站在闰婆身后,是闰婆的侄子比栗毒,长的极为雄壮,号称回纥第一勇士。
叫伏昆的酋长似乎畏惧比栗毒,低着头喝酒,不敢吱声了。
另一名年纪较大的酋长道:“大酋长,我们也是被突厥人欺压狠了,想着报复他们一次。既然大唐不许,我们撤兵就是。”
契何力沉声道:“劫掠的人口牛羊,你们可以留下一半,剩下的一半要交给我大唐。”
伏昆大怒,正要开口,比栗毒瞪了他一眼,说道:“上使肯留一半给我们,已经很公道了,你们别贪心不足。”
伏昆不做声了。
闰婆看了侄子一眼,非常满意,笑道:“既然都没有意见,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大家喝酒吃肉,庆贺西突厥被灭!”
簇火宴之后,深夜,牙帐一里之外的一片林子里。
比栗毒赤裸上身,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月光照在他雄壮的肌肉上,反射出类似金属一样的光泽。
一只灰猫蹲在他宽阔的肩膀上,温顺的舔着毛。
这只猫比普通猫大,比豹子要小,在唐朝被归类为豹,又称“草上飞”,正是后世的猞猁。
大唐西北地区的贵族,都喜欢驯养猞猁,此风俗也影响到铁勒人。
一阵风吹来,猞猁闻到风中的气味,猛地抬起头来,紧紧盯着一片黑暗区域。
没过多久,黑暗中走来六个人,正是突厥九姓中的六位酋长。
伏昆走在最前头,远远便喊道:“比栗王子,刚才在帐内,你为何要阻止我?”
比栗毒道:“不阻止你,难道你想跟唐朝人开战吗?”
伏昆哼了一声,道:“唐朝人不是准备打吐蕃了吗?要么就是打高句丽,有什么好怕的?”
比栗毒道:“他们没有动手之前,你能肯定他们的目标不是咱们吗?”
另一名酋长道:“不错,眼下唐朝动手之前,暂且别惹他们为好,继续发展实力才对。”
又一名酋长道:“只可惜比栗王子不是咱们的酋长,闰婆太过软弱,不配做大酋长!”
伏昆道:“比栗王子,大家都拥戴您,不如杀了闰婆,您来坐大酋长的位置吧。”
比栗毒眯着眼道:“现在杀了闰婆,大唐会坐视不管吗?别急,先把剩下两姓部落拉拢过来。大酋长位置,逃不出我手掌心。”
大唐攻打贺鲁的战况,不仅西域诸国都在关注,就连辽东诸国,也全都暗中窥伺。
在大唐周边所有国家看来,大唐是个好战的国家,要么打这个国家,要么打那个国家。
当大唐结束一场战事时,每个国家都会感到不安,担心成为大唐下一个目标。
高句丽,平壤。
一名威严魁梧的老者,正在射靶。
他已射了九箭,全部脱靶,脸色阴沉的仿佛要滴下水来。
旁边的人全部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因为这老者正是高句丽莫离支,泉盖苏文。
“嗖!”
最后一箭依然未射中标靶,却仿佛射在周围每一个随侍的心口上。
众人都知道这位莫离支发起脾气来,有多么可怕,全部屏气凝神,一动不动,生怕触怒莫离支。
泉盖苏文忽然叹了口气,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摇头道:“老了,毕竟还是老了。”
众人听到他这一声叹息,都仿佛活过来一样,有侍女递上蔬果,伺候他享用。
便在这时,两名穿着黄衣的青年一起从走廊走了过来。
两人都是泉盖苏文的儿子,年长的叫泉男生,年轻的叫泉男产。
“父亲,百济已经退兵了。”泉男生说。
泉盖苏文淡淡道:“我已经猜到了,唐朝已平定西边内乱,肯定会调转枪头来打辽东,百济王现在估计睡觉都睡不踏实吧?”
去年年末,高句丽大军攻打新罗,结果竟打了一场败仗。
后来新罗反击,也被高句丽打了回去,百济趁虚而入,攻入新罗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