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28节

  程知节和李都没有说话,全都望着李治。

  该说的话都说完,接下来,只等候皇帝裁决了。

  李治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朕有一个计划,也许能重创突厥十姓部落,让他们乖乖迁移到碎叶城以西。”

  程知节忙问:“陛下有何妙策?”

  李治微笑道:“简单来说,就是唱一场戏,朕唱白脸,至于黑脸,就需要三位爱卿来唱了。”

  尉迟恭哈哈一笑,道:“臣最适合唱黑脸了。”

  ……

  左卫是十二卫第一卫。

  左卫大堂,便是大唐军方官员议事的重要所在,类似中书省的政事堂。

  大唐要想完成对西突厥的战略计划,就必须先得到全体军方的同意。

  所以李、程知节和尉迟恭离开甘露殿后,一起来到左卫大堂,擂鼓召集十二卫的高级将领议事。

  凭着三人威望,只要他们达成一致,下面将领基本不会有反对意见。

  故而,这个军事会议就是个形式,相当于通知大家,要将突厥十姓部落迁移到碎叶城以西。

  弥射和步真听完后,都皱紧眉头。

  弥射本就不打算返回草原居住,虽略有不满,却也接受了。

  步真却心心念着返回草原生活,继承西突厥的可汗之位,心中极为不满。

  他一回到府邸,就命人把咄陆五部的酋长都找了过来,把情况跟五人说了。

  鼠尼施首领沙陀大怒,道:“岂有此理,竟逼我们迁移碎叶城西,那里的草原一点都不肥美,如何放牧?”

  其他几人也纷纷表示不满。

  乌质勒低沉着声音,道:“咱们战败了,也是没办法的事,若不答应,难道跟唐人继续打吗?”

  他的部落被薛仁贵打残,眼下极需休养生息。

  倘若继续跟大唐作对,很可能被灭族,故而姿态软一些。

  沙陀瞪了乌质勒一眼,道:“打就打,突厥人是草原雄鹰,绝不接受如此屈辱的条件!”

  当即有两名酋长支持他,最后一名酋长犹豫不定,没有做声。

  沙陀望着步真,沉声道:“步真王子,你怎么不说话,难道是想让我们答应唐人的条件?”

  步真冷哼道:“你别忘了,当初是你们不愿安分守己,跟着贺鲁叛唐的!”

  沙陀哈哈一笑,道:“看来您在长安待久了,也把自己当成唐人了,请转告天可汗,我们鼠尼施真心归降,只是不愿接受此等屈辱。还是战场上见吧。”

  起身便要离开。

  “且慢!”步真急忙挽留。

  沙陀侧头看了他一眼,道:“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步真道:“你性子也太急了吧,迁移碎叶城以西的条件,未必是天可汗之意。”

  乌质勒忙道:“不错,天可汗仁慈宽厚,也许还有转圜余地。”

  沙陀沉默了一会,又走回去坐下,道:“那好,还请步真将军请示天可汗,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步真霍然起身,道:“好,我这就连夜入宫,请示陛下,你们且等我消息吧。”

第143章 臣服大唐

  五月下旬,天气越来越炎热,树丛之间,已能听到蝉鸣之声。

  赵国公府近来非常热闹。

  前阵子,长孙无忌广发名帖,从各地州县请了很多名宿大儒来到长安,探讨学问,考证史集,似乎一门心思都放在著书之上。

  这天下午,长孙无忌正与几名老学究讨论了一番晋末时期的历史,一名下人来报,长孙冲求见,正在书房等候。

  长孙无忌眉头一皱,朝几名老学究拱手道:“诸位老先生,无忌失陪一下。”

  几人拱手笑道:“长孙公请便。”

  长孙无忌来到书房,见长孙冲一副兴奋的表情,正在屋中走来走去,沉声道:“心如止水,不急不躁,才是上善之境,遇事怎么总是这么惊慌?”

  长孙冲笑道:“父亲,儿子不是惊慌,而是惊喜。”

  长孙无忌走到桌案后坐下,淡淡道:“惊喜什么?”

  长孙冲笑道:“那些武将没有您压着,一个个都蠢蠢欲动了,这不,竟公然跟圣人唱对台了。”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道:“休要胡言,李他们绝非蠢人,怎会与陛下作对?”

  长孙冲急道:“是真的,西突厥打了胜仗,苏定方提议在突厥十姓旧地,设两大都护府,由阿史那弥射、阿史那道真分别担任都护,各领五姓部落。”

  长孙无忌“嗯”了一声,道:“这样安排倒不算坏。”

  长孙冲笑道:“圣人也同意这种安排,然而李、尉迟恭、程知节却强烈反对!”

  “哦,他们反对什么?”长孙无忌的表情认真了几分。

  “那帮子武夫,根本不懂稳定大局的重要,竟提出将西突厥迁移到碎叶城以西,对了,碎叶城就是……”

  “老夫知道碎叶城在哪。”长孙无忌抬手打断道。

  长孙冲道:“您说李他们是不是异想天开,将突厥人迁移那么远,突厥人能同意吗?”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道:“陛下怎么说的?”

  长孙冲道:“陛下在阿史那步真劝说下,本来都同意苏定方的奏表,谁知李他们竟一起找上圣人,又劝阻了此事。”

  长孙无忌奇道:“他们真这么做?”

  长孙冲笑道:“可不是吗?简直就跟逼宫一样,圣人现在应该后悔,当初让您致仕了吧。”

  长孙无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沉吟不语。

  长孙冲笑道:“我与韩相商议过,眼下武将势力太强,圣人已经压不住了,只有请您出山才行。”

  长孙无忌平静道:“刘仁轨、李义府他们什么反应?”

  “李义府已经被罢相了,如今是李敬玄接替他的位置。”长孙冲笑道:“他们这帮文官,一个个都成了哑巴,根本不济事。”

  长孙无忌斜了他一眼,道:“你以为自己比刘仁轨、李更聪明?”

  长孙冲愣了一下,道:“父亲,您是说……”

  长孙无忌缓缓道:“老夫虽不明白事情全貌,但从李、刘仁轨态度来看,这件事绝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

  长孙冲皱眉道:“那他们为何要反对圣人?”

  长孙无忌沉声道:“你知道陛下为何要启用尉迟恭吗?”

  “为了压制我等世族。”

  长孙无忌摇头道:“你想的太简单了,陛下可用的人很多,为何单单选择尉迟恭?”

  不等长孙冲回答,他就接着道:“因尉迟恭性格恶劣,与满朝文武都不对付,这样的人才用的放心。你相信他会和李联手,对抗陛下?”

  长孙冲道:“尉迟恭莽夫一个,又主张对胡人强硬,因而与李联手,也有可能啊!”

  长孙无忌摇头道:“尉迟恭如果真只是个莽夫,早活不到今日了。”

  “您的意思是,这件事并非尉迟恭的主意?那他为何如此?”

  长孙无忌闭目不语,沉吟了好一会,道:“陛下还有什么动作没?”

  长孙冲道:“陛下为了安抚突厥人,下了旨意,将十姓突厥酋长,全部册封了爵位。”

  长孙无忌怔了一会,感叹一声,道:“明白了,这是离间计,应该是李的谋略。”

  长孙冲吃惊道:“父亲,什么离间计?”

  长孙无忌目视西方,缓缓道:“最近你就盯着西边,瞧着吧,很快就会出大事了。”

  ……

  西域,双河。

  贺鲁选择双河作为王帐所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因此处水草肥美,最适合驻军。

  苏定方大军击败贺鲁主力后,便退回双河,与薛仁贵大军会合。

  这日,苏定方命人将薛仁贵、元守礼、裴行俭等人请到大帐。

  “兵部传来急令,你们都看一下吧。”他将手中一份公函交给薛仁贵。

  薛仁贵看完后,露出深思之色,交给元守礼。

  元守礼看完后,露出惊诧之色,又交给裴行俭。

  裴行俭看完后,表情也颇为奇异,又递给其他将领。

  “有什么看法和疑问,现在可以说,待会将令一下,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反对的声音。”所有人看完后,苏定方说道。

  有将领道:“将军,咱们把消息传过去,突厥人只怕会立刻翻脸,对咱们动手。”

  突厥十姓部落,如今已重新聚拢,驻扎在伊列水西岸。

  苏定方道:“不错,所以命令上才让我们做好战斗准备。”

  另一名将领道:“请问苏将军,这是圣人的意思吗?”

  苏定方道:“多余的问题,下一个。”

  兵部公文上有李治的印章,所以默认皇帝已经同意。

  只不过在许多将士心中,觉得皇帝一向仁厚,故而怀疑此函是否得到皇帝许可。

  薛仁贵道:“既然有令,遵令行事便可。”

  咽城一战后,他在军中威望大涨,众人听他这般说,纷纷出声赞同。

  苏定方道:“好,议论到此结束,现在所有人听令。”

  随着一道道军令下达,整个唐军营帐都动了起来。

  ……

  整个六月,大唐朝堂依然在扯皮之中,阿史那兄弟和李等人,为安置突厥人之事,争执不断。

  李治站在阿史那兄弟一边,不断安抚突厥人,还不断给十姓首领赏赐财物和美女。

  只可惜李等人太过强硬,坚决不让步,皇帝数次与他们商议,都未能达成一致。

  六月下旬,一骑快马奔入长安,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突厥人竟然又造反了,十姓部落联手,突袭了唐军营帐。

  然而唐军将士顽强反击,将来袭的突厥主力全歼。

  与此同时,也有十姓部落的突厥人来到长安,找上各部落酋长,告诉了他们一个更惊人的消息。

  突厥各部不仅造了大唐的反,还造了这些酋长的反。

首节上一节128/4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