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30节

  他见萧嗣业像一根冰棍一样,杵在府门之外,也有些诧异。

  下了马车,朝他问道:“萧尚书,你这是做什么?”

  萧嗣业双眼赤红,凝视着李,道:“李公,能否单独说几句话……”

  李听到他的声音后,双眼微眯,细细打量了他一阵后,缓缓道:“请随老夫来吧。”

  带着萧嗣业进入府中,屏退所有人,命心腹看守在门外。

  “好了,你有什么话,可以说了。”李站在书桌旁边说道。

  萧嗣业深吸一口气,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求李公救我。”

  李微微一凝,审视着他,道:“是因东宫之事?”

  萧嗣业用铁锈一般低沉的声音,说道:“不错,符宝郎被杀的那天下午,一名东宫文吏,来到兵部,传达了太子的一份令旨。”

  李隐隐预感到不妙,急问:“什么令旨?”

  萧嗣业道:“太子令旨中提到,蒲州刺史上奏,蒲州境内,有一股山贼,十分猖獗,祸害了很多行商。”

  “蒲州刺史准备剿灭他们,又担心他们从蒲津渡入河西,进入关中,故而请求兵部调河西一支折冲府兵马,守在蒲津渡,防止山贼过河。”

  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咬牙道:“蒲津渡?”

  从长安前往河东,有两条最常见的路线,其中一条是过潼关,走风陵渡。

  此处位于黄河拐口,黄河之水被华山阻隔,折而向东,水势平缓,许多商人喜欢走这条路。

  另一条路便是走蒲津渡。

  此渡口位于风陵渡上游二十里外。

  通过此渡口过黄河,水势虽更急一些,却可以绕过关中四险,速度更快,当初李渊从太原进长安,走的便是这条路。

  李已经派人把东宫命案的消息,告诉了皇帝,这种大事,也不能不报。

  皇帝得知后会不会返回长安,他不得而知。

  然而如果皇帝真的打算返回长安,最有可能走的就是蒲津渡。

  什么山贼,蒲州刺史,这些话根本不可信,他也未听太子提过。

  情况很明显,是有人杀了符宝郎,利用太子印信下了一道假的令旨。

  其目标,针对的就是当今皇帝!

  若是直接调大队兵马,必定瞒不过他和程知节等人,只有利用剿匪的名义,通过兵部,调一支折冲府人马,才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

  李只觉脑袋一晕,扶住了桌子,才勉强站稳身形。

  他此时也顾不得追问萧嗣业此事细节,只问:“兵部调令已传出去了?”

  萧嗣业苦涩的道:“是的,当时我并不知符宝郎被杀之事,没有太在意。”

  李一字字的道:“你没有派人去追?”

  萧嗣业道:“派了三拨,却都没有追到。我当时乱了方寸,后来才想明白,对方早有准备,兵部调令一出长安,传令兵就有可能被对方袭击。”

  “他们拿到兵部调兵文书,便可以调河西同州的一支军队,利用他们来袭击圣驾。”

  李道:“可派人通知陛下?”

  萧嗣业低声道:“派了,就怕陛下与大队分开,得到消息时,已经来不及了。”

  李握紧拳头,一字字道:“为何现在才来告诉我?”

  萧嗣业沙哑着声音,道:“此事干系太大,如果……陛下真有不测,我萧氏必将万劫不复,所以我考虑了几个晚上,才来见您。”

  李怔怔不语,终于明白萧嗣业为何这么一幅模样。

  换做是任何人,遇到萧嗣业这种情况,恐怕都会难以抉择。

  此事虽非萧嗣业谋划,但如果皇帝真的遭遇不测,有谁会相信他?

  他萧氏有一位四皇子,萧嗣业完全有动机做这种事。

  就算别人愿意信他,兵部由他掌控,既然出现问题,导致皇帝遇难,他同样难逃死罪。

  这种局面下,萧嗣业只怕想死的心都有了。

  因为皇帝就算度过危机,到时候查起来,还是会查到兵部,未必会相信他。

  在这种情况下,萧嗣业没有将错就错,还能来找他坦诚一切,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那名东宫令史呢?”

  萧嗣业道:“已经失踪了。”

  李又问:“兵部调的是哪一支折冲府?”

  萧嗣业道:“同州第三折冲府。我得到消息时,就派人去了同州刺史府,禁止同州兵员调动。不过回报的人说,已有人拿着兵部调令,调走了第三折冲府三百名军士,不知所踪。”

  “砰”的一声,李一拳重重垂在桌案上。

  连回报的消息都传回来了,考虑到路上花去的时间,那支军队只怕已经进入蒲州地界。

  现在他就算带兵去救驾,肯定也来不及了。

  话虽如此,也总不能坐着干等,李朝萧嗣业说了声:“你在这等着我。”快步离开书房,命人牵来一匹马,朝左卫军署而去。

  ……

  河东,蒲州。

  一条南北向的官道上,车轮滚滚,一辆马车正在飞快急行,车旁跟着数十名精锐骑手。

  马车内坐着一男一女,都穿着华贵的服饰。

  这辆马车的车厢内,极为宽敞,还摆着一个大木几,几上摆放着很多点心,全都是宫廷糕点。

  那女子正在用食,出手如风,抓着糕点便是一顿狼吞虎咽,还嗦了嗦手指。

  唐平皱眉道:“五娘,你现在扮的可是皇后殿下,能不能端庄一点?你觉得皇后殿下会像你这样吃东西吗?”

  这两人正是司宫台的唐平和长秋台的五娘,两台合并后,二人也成了同僚。

  王伏胜派出的五拨探路人马中,他们便是第一拨,负责假装成皇帝和皇后,排查路上是否有危险。

  做戏自然要做全套。

  王伏胜为了不露破绽,让他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也全都是帝后所用。

  五娘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在车子里吃,难道贼人有穿透眼,还能瞧见吗?”

  唐平耐心的劝说道:“话虽如此,可你应该多注意细节,就算无人看到,也要把自己当做皇后,如此才不会露出破绽!”

  五娘哼了一声,根本不理他,继续狂吃海吞,能吃到宫廷点心的机会可不多!

  就在这时,忽听“吁”的一声,马车停了下来。

  两人顿时警觉。

  五娘赶忙放下点心,还用手在唐平袖子上擦了擦,咳了一声,夹着嗓子道:“外面出了何事,为何停车?”

  “回娘子话,前面有马车滑了轮子,把路给堵住了。”一名低沉的声音响起。

  五娘正要凑脑袋出去瞧,被唐平给拽住了。

  “皇后殿下很少抛头露面的,这种时候,应该我来处理。”

  说完,掀开车帘,探出脑袋往外面一瞧。

  只见前方有一支商队,其中一辆马车侧翻在地,车上原本堆满了石炭,此刻都洒落在地。

  其他马车也都停下了,几名商人模样的男子,围在那辆抛轮的马车旁,正在说着什么。

第333章 天佑大唐!

  这条路原本就不甚宽,此时被马车和洒落的石炭堵住,根本无法通行。

  唐平目光闪动着,隐隐觉得这支商队不同寻常。

  他朝一名侍卫看了一眼,那侍卫点点头,上去与商队交涉。

  他们原本的目的,就是查探这条路是否安全,对他们来说,出现异常情况,反而是好事。

  不一会,那名交涉的侍卫回来了。

  那些商人的意思是,已经有人去附近县城,请维修车子的木匠过来修理,需得等候一会。

  唐平虽然想瞧瞧对面想搞什么把戏,但若是真的在一旁耐心等候,反而容易惹人怀疑,遂让那侍卫过去,催促对方让道。

  不一会,双方便起了争执。

  唐平已经瞧出来,对方分明就是在惹事,进入马车内,将情况和五娘说了,让她做好准备。

  五娘冷笑道:“还真有狂徒,竟敢把主意打到天子头上。”

  唐平沉声道:“不可大意,对方如此丧心病狂,必定有厉害的准备。”

  他们虽是故意引对方出来,但对方想要刺杀当今皇帝,肯定会有周密布置。

  若是一个不小心,死在对方手中,那可就死的憋屈了。

  正当侍卫与对方还在争执时,忽见远处奔过来一群人,大约十几人,看起来像绿林强人,狼狈逃窜,不少人身上还挂了彩。

  唐平抬头看去,只见来路扬起烟尘,片刻之后,便见一支百多人的军队,正朝这边挺进,追赶那十几人。

  唐平暗暗心惊,对方竟然能调动军队?莫非此事是军中之人策划?

  忽然间,北边也奔过来一群人,同样是十几名山贼打扮的人,后面也跟着一支军队。

  两支山贼队伍将他们给夹在中间,外面则是两支百人军队。

  只听一名奔过来的山贼喊道:“他娘的,两头都被堵住了,弟兄们,被他们识破身份了,跟他们拼了!”

  此话一出,那群商人纷纷大喊大叫,从马车中抽出武器,不少人竟还取出硬弓,对着那些军队射箭。

  唐平瞧见这一幕,终于明白这帮人的意图。

  这些山贼故意引来两支军队,将他们夹在中间。那些商人也跟他们一伙的。

  在军队看来,他们和商人一起,既然商人是山贼,他们显然也是贼寇假扮。

  果不其然,两边的军队顿时射箭反击,霎时间,只听呼呼声响,弓矢乱飞。

  保护唐平的骑士中,已有人中箭。

  在躲避军队箭矢时,那些山贼与他们靠的越来越近。

  唐平心知再这样下去,自己等人就真的会被军队当做山贼给剿灭了,大喊道:“放响箭!”

  一名随行骑手当即朝着空中,射出响箭。

  只听“咻”的一声呼啸,响箭的声音将周围的声音全部压过。

  响箭一出,那些军队也愣住了,这是军中特有的响箭,山贼怎么会有?

  趁这一瞬间的安静,一名嗓门大的内领卫大喊道:“我们是内领卫,休得放箭!”

首节上一节330/4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