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仅仅四天没见,蓬头垢面的马齐,浑身散发出马粪的臭味,熏人欲吐。
“马中堂,寻我何事?”胤故意没给马齐让座,这老头脾气出了名的倔,打着也不肯走。
“我是想来问一问十五爷,何时送我上路?”马齐依旧挺直了腰杆,直视着胤。
胤一听这话,就知道,马齐其实心虚了!
现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
别的且不说了,马齐在众目睽睽之下,打掉了今上的皇冠,这可是必须掉脑袋的重罪!
所幸,旗人并没有株连三族的规矩,不然的话,马齐的一大家子,全都要死绝。
实话说,不管是康熙的教育方式,还是对宠臣的溺爱方式,都大有问题。
马齐干的这事,搁前明太祖时期,诛十族都不解恨!
不过嘛,胤也很理解康熙的难处。
不宠着近臣,康熙就更难听见几句真话了!
作为皇帝,康熙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从N多假话之中,找出真相!
“马中堂,你是明白人,我也就不多说废话了。”胤端起茶盏,略饮了一口,“越早向皇上请罪,越容易获得从轻发落。若是一直倔强下去,对你,对整个富察家,没有半点好处。”
成王败寇,是大清的固有逻辑!
老八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想投机的马齐,也跟着败了。
败了,就要有败了的样子。总不能说,输家比赢家,还要豪横吧?
“请罪?凭什么请罪?是他先不讲道理的……”饿了四天的马齐,居然火气还不小,滔滔不绝的埋怨康熙耍流氓。
胤心想,你若不是正好关在侍卫府里,我才懒得搭理你呢。
半个时辰后,等马齐发泄完毕后,胤淡淡的说:“来呀,带马中堂还回马厩,再饿三天!”
马齐居然拍着桌子说:“我要见他!”
胤拉下脸,厉声吩咐说:“怎么,爷发的话,是放屁么?”
原本有些犹豫的侍卫们,再不敢迟疑,赶紧七手八脚的拖走了马齐。
听见马齐在院子里的叫骂声,胤暗暗摇头不已,唉,康熙真的把身边人,经常惯坏。
太子、以前的老十八和马齐,都是异常骄狂的样子,这显然就不是个例了!
只要有水喝,饿三天的话,顶多身体比较虚弱一些罢了,死不了!
类似马齐这种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人,胤见多了!
说白了,就是贪欲做怪,惦记着永保富贵,想把位极人臣的权势,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怎么可能呢?
夜幕降临之后,胤带了两队提着灯笼的侍卫,开始逐门逐户的检查守卫情况。
紫禁城太大了,幸好是上三旗各有规定驻守的位置,不然的话,胤根本查不完手下的岗。
晚上,乾清门里,只有四个男人。两名值班的太医,一名值班的内奏事官,再就是康熙了。
乾清门外的70余座宫门,均由护军们负责把守。
偏偏,胤又是护军营的管营阿哥。这么一来,在乾清门外,胤几乎可以说了算。
巡查了一整圈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胤回到值房。
这时,胤的肚子有点饿了,便吩咐乌林,去侍卫饭房,取夜宵回来。
只是,胤正在吃夜宵的时候,康熙忽然进来了。
胤赶紧掏帕子擦干净嘴上的油,跪下行礼请安。
“臣儿胤,恭请圣安。”
“吃什么呢?”
康熙走到桌边,低头一看,胤竟然和二等侍卫们一样,吃的是鸡蛋面,配了两碟咸菜而已。
宫里的侍卫饭房,按照侍卫们的品级,分为特灶、小灶、中灶和大锅灶。
以胤的身份,他本该享用特灶的美食。
可是,胤嫌弃特灶的食物,太过油腻了,故意叫乌林拿的鸡蛋面。
宫里的饭食,无论早膳晚膳,或是夜宵,几乎全是大鱼大肉,连青菜都很少见。
长期这种吃法,心脑血管很容易出问题。
“你先吃吧,等吃完了,再带朕去瞅瞅马齐!”
胤一听这话,随即明白了,康熙对马齐那是真有感情!
不过,念旧的康熙,总比六亲不认的康熙,更容易令人接收。
反正是亲父子,胤索性当着康熙的面,端着面碗站着吃。
一般人,遇见这种情况,肯定就要狼吞虎咽的几口吃完了。
可是,胤却没有太过着急,一筷子就挑了几根面条,吃得不紧不慢。
康熙也显得很有耐心,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吃面的胤。
等胤吃完面条,擦过嘴后,领着康熙去了侍卫府的马厩。
借着灯笼光的照射,胤发现,马齐正有气无力的靠在木柱子上,紧盯着逐步靠近的康熙。
两个老家伙,肯定有很多话要说,胤不想戳在马厩里,充当碍事的灯泡,转身就想走。
可是,康熙却叫住了胤,“回来!”
胤只得乖乖的折返回来,却听康熙又吩咐说:“把马齐扔进马粪堆里去,朕倒要看看他,还能倔强到几时?”
嗯,很显然,马齐有救了!
不然的话,以康熙的至尊的身份,又何必故意折辱马齐呢?
康熙径直走了,而马齐呢,真被胤派侍卫,扔进了马粪堆里。
原本,胤以为马齐,至少可以撑几个时辰。
谁曾想,还是康熙了解马齐。
只过了一个时辰而已,乌林就把合衣躺在床上的胤叫醒,“爷,马齐张嘴求饶了。”
胤已经看懂了康熙的心思,便吩咐说:“先让他在马粪堆里泡着吧,免得见了汗阿玛,还敢胡言乱语。”
结果,可怜的马齐,在臭烘烘的马粪堆里,一连泡了四个时辰。
直到康熙结束了御门听政,胤这才递牌子进乾清宫,告诉康熙,马齐被熏吐了。
康熙想了想,故意问胤:“你觉得,马齐真的会服软么?”
胤低着头,说:“回汗阿玛,马齐的私心很重,应该不舍得死!”
“哦,何以见得?”康熙又问胤.
“回汗阿玛,马齐若不是私心很重,又怎么会辜负了汗阿玛您的恩宠呢?”
是啊,马齐如果老实点,安安稳稳当个太平宰相,难道不舒服么?
可是,人都是得陇望蜀的性子。
“马齐很有才,朕还真舍不得杀了他!”康熙打开话匣子,说了很多关于马齐的往事。
胤听了之后,这才明白,马齐敢跟康熙动手,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那一年,他把我的眼眶打青了,我只好撒了个谎,告诉皇太后额涅,是自己一不小心,撞到了门框上。实际上,皇太后额涅已经看出来了,却没有戳穿我。”
“小十五,你必须替我想个好法子,赦了马齐的死罪。”康熙又开始耍流氓了。
胤心里有数,如果不赦马齐,老八、老九和老十,就没办法解除圈禁。
“回汗阿玛,何必急着赦免马齐呢?不如把他打发得远远的,等过几年,风平浪静了,也就没人再提他的事儿了。”胤的提议,正合康熙的心意。
“正好,罗刹国那边需要派使臣过去,就让马齐跟去立功赎罪好了!”康熙忽然话锋一转,又问胤,“八阿哥,怎么办?”
这就是一道真正的要命题了,胤必须谨慎应对!
PS:又是凌晨快四点了,三更送上,四更到中午了。求赏月票的支持。
第139章 无药可救
老八的问题,其实和太子的性质,几乎一模一样。
是不是,真想搞玄武门之旧事,其实并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老八有能力学李世民,这就威胁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回汗阿玛,您是想听真话呢,还是想听空话?”
这是君臣奏对时,必要的铺垫。
即使谁都知道,接下来的话,不见得都是真话,胤也必须这么说。
“说吧,哪来那么多废话?”康熙没好气的瞪着胤。
人和人的关系,经历过真正的大事之后,就是不同。
一废太子之时,胤经受住了忠诚的考验,不仅力挽狂澜,还帮着康熙,把太子重新送上了储君之位。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胤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及时阻止了盛怒的康熙挥刀砍子。
嘿嘿,康熙只怕是已经背上了杀子暴君的恶名!
出于本能的人性,在天家,比啥都金贵!
实话说,如今的胤,在康熙的心里,已经很有些分量了。
“回汗阿玛,八哥其实是受了佟国维的蛊惑……”
反正吧,佟国维已经垮了台,胤甩锅给他,天经地义。
再怎么说,康熙偏疼老八,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不然的话,八爷党也不至于迅速的膨胀起来。
这人呐,潜意识的认为,自己的崽肯定是好的,都是别人教坏的。
康熙一直没吭声,很有耐心的等着胤把话说完。
胤接着说:“汗阿玛,饶了八哥、九哥和十哥吧。”
康熙冷冷的说:“你替他们说话,他们又不感激你,图什么?”
“汗阿玛,臣儿不需要八哥他们的感激。”胤说得极有底气。
站队的事情,只要站了,就没有后悔药可吃!
如果不是胤带兵搅了局,老八的赢面,还真不小。
这就像是大卫国的拉宾一样,他是全国知名的战斗英雄,才敢以领土换和平。